[体制改革]摸清居民住房实际情况 稳妥开征房地产税
2021/4/2 16:25:00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符合百年未有国际国内局势变动的客观要求。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需求减少,国内需求占比相对提高,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大幅回落,从2006年的峰值66%下降到2019年的40%以下。为应对未来的世界经济大变局,我们必须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放在国内,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格局。
  促进国内大循环,提高消费水平非常重要。因为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来看,我们将由投资出口拉动为主变成消费拉动。我国的总体消费率从2010年的48.1%逐步提高到2017年的53.4%,距2000年的63.9%还有较大差距。其中居民消费率从2010年的35.3%提高到2017年的38.8%,距2000年的47.2%也有很大差距。与国际比较,居民消费率的差距更大,分别比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低28.4、27、13.3、14.7、9个百分点。可见,提升我国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潜力还很大。欧美及日韩等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说明,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投资增速将低于总体增速,拉动经济增长的着力点将转移到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方面。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很多,如研究促进高收入组的国内高端消费,研究房价过高对普通居民消费的制约、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对居民消费意愿的制约等。本文分析影响居民消费的两个因素,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差距,重点放在后一个问题上,因为基于消费的边际递减作用,收入差距过大是制约一个国家消费总需求的重要原因。
  先看看居民收入占比的变化。
……
 
 
 
[体制改革]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2021/4/2 16:23:00
 
“对加快实现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而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极其重要,其不仅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举措,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更是坚定政治信仰的群众基础。”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符合当前百年未有之国际国内局势变动的客观要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大环节中,分配问题长期以来十分突出。这是经济运行有效需求不足的重大成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经济循环,同时也在社会层面造成阶层分裂,应当作为进一步凝聚民心,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提到紧迫议事日程。
  一、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空间还很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破“大锅饭”“铁饭碗”,以先富带后富的战略,极大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居民收入的长期快速增长。同时形成了以国家立法实施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为基础,以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大体保持同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居民解除后顾之忧,这是促进国内消费,实现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基础性平台。
  在充分肯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国内经济大循环提供了较好基础的同时,也应看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稳定居民预期,从而提高消费水平的空间还很大。目前,我国的总体消费率从2010年的48.1%逐步提高到2017年的53.4%,距2000年的63.9%还有较大差距。
……
 
 
 
[宏观形势]提高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
2020/6/11 16:24:00
 

劳动力在各生产要素中是最活跃的,土地、资本只有通过劳动力才能激活与运转,技术、数据等,可以说是复杂劳动的派生产物。因此,提高劳动力市场化配置水平,对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体制改革]提高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
2020/6/11 15:29:00
 
劳动力在各生产要素中是最活跃的,土地、资本只有通过劳动力才能激活与运转,技术、数据等,可以说是复杂劳动的派生产物。因此,提高劳动力市场化配置水平,对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素市场有待改革
从计划经济下的劳动力由国家统包统配,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转变到企业有用人自主权、职工有择业自主权,通过劳动契约实现就业,我国就业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劳动力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取得了巨大进展。这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为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崛起创造了前提条件,为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形成提供了初始动力,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
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劳动力要素及其派生的技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户籍、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等行政性分割,致使全国城镇4.2亿就业人员中有2.8亿名农民工,形成了就业双轨制,阻碍了劳动力公平竞争与城镇化合理推进,不利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在技术要素配置方面,知识产权保护亟待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有待进一步疏通。作为互联网时代形成的创新要素形态,数据要素如何通过整合优化,提升其资源价值并保护必要的数据安全,还是一个全新课题。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内在要求,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关键环节。
……
 
 
 
[体制改革]完善社保制度与提升消费水平
2018/10/9 15:47:00
 
  讨论社保与消费的关系有两个前置条件,一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将降低全社会总体消费能力,二是收入预期将影响人们的消费意愿。我想谈谈当前完善社保与提升消费的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是调节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具有自动平抑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功能,其作用机制包括:一是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推动供给与需求平衡。在经济下行时期,一方面由于失业增加、收入减少,用于社会保障的货币积累相应减少;另一方面,因失业或收入减少而需要社会救济的人数增加,社会用于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的社会保障支出也相应增加。这使社会保障的同期支出大于收入,从而刺激了消费需求和社会总需求。在经济繁荣时期,其作用则正好相反。
  一、中国已建立广覆盖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已经建立了全世界覆盖面最广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现在支撑消费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现在社会保障制度还处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的水平,经济社会将是一种什么状况。
  二、基本社会保障应当缩小一次分配差距
  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看,我们建立了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很大的问题在于社保体系缩小一次分配差距的功能未能得到发挥。国家立法实施的基本社会保障应不应该缩小一次分配的差距,这个问题至今还存在激烈的争论。我们认为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基本社会保障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为暂时或永久退出劳动力市场的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二是通过二次分配缩小一次分配的差距;三是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使用,平抑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发展。
……
 
 
 
[宏观形势]农民工市民化与粮食安全问题
2015/12/4 12:10:0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会议代表,大家上午好!首先我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现任会长彭森同志的委托,向这次会议圆满召开表示祝贺,向参加这次会议的领导、嘉宾及所有与会的同志表示感谢,特别是向为承办这次会议做出重要贡献的内江市表示感谢。对我个人来说也是非常高兴到四川省内江市出席一年一度的中国改革年会。
  今年的中国改革年会选择了非常好的时机,非常好的主题,非常好的地点。时机好体现为本次研讨会是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后、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议之后召开。中央刚刚公布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为这次会议确定了方向。主题好体现为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抓住了农村综合改革的核心。地点好体现在内江市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产权改革的探索实践的先进代表,也是中国改革杂志社很好的改革案例。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收益权方面,内江市做了独特的探索。内江市农村农民财产性收益增加了一倍以上,内江市城乡差距不到2.5,在全国来说,这是很好的成绩。
  近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在一些地区召开了一系列的研讨会,取得了广泛的影响,也得到了有关中央领导的批示,对推动改革工作的政策制定和探索实践之间的互动起到了推动作用。我看了一下这次年会的议程,有改革领域的老领导,国务院体改委老主任宋宝瑞到会了,四川省政协副主席高烽同志是老体改,我们有十几二十几年的改革工作战斗友谊了。此次年会还有省市改革部门的负责同志,年度改革案例的单位代表,还有国内很多著名的,可以说是顶尖的农村改革研究专家。我相信这次会议围绕主题深入探讨,能出很多成果。
……
 
 
 
[宏观形势]把增加就业作为宏观调控主目标
2015/4/8 10:05:00
 

  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实践证明,这四大目标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应当有所侧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经济增长(GDP指标)作为首要目标,这在物质财富十分匮乏的国情下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随着调整产业及技术结构、消化长期积累的过剩产能进入加速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因此,在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应明确把增加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
 
 
 
[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2012/10/23 14:39:00
 
  30年前看《决议》时感到振聋发聩,人们比喻这是第二个遵义会议,在我国社会主义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就我个人来说,当时看到《决议》非常激动,感觉思想解放,身心轻松。那时看到《决议》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犯了极“左”错误,要把毛主席晚年的错误与毛泽东思想体系区别开,真是精神为之一振,长期想不通的问题似乎豁然开朗,压在心底的思想包袱一下子卸掉了。
  30年后再看《决议》,还能清晰回忆起当年那种欢呼雀跃的激动情绪,但老实讲,心头也多了几分纠结和几分困惑。
  《决议》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转折点和里程碑,其历史地位是无可动摇的。不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经济建设上来,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成绩。不论怎么说,在《决议》通过后 30 年,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极大增强,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条应该充分肯定。邓小平理论的确立,后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树立,都是以《决议》为基础的。
  那么纠结、困惑在哪里呢?很多,今天谈两点。
  第一,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决议》终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提法,要求全党把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但是,《决议》并没有否定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现在一些人,包括经济学家,针对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强资本、弱劳工”问题,提出要以阶级、阶级斗争的观点来分析、处理劳资矛盾,这有没有道理?我们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大量的劳资矛盾,有时冲突非常激烈。
……
 
 
 
[体制改革]政府改革待破题
2012/7/23 14:34:00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凸显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国际方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债务危机不断恶化,全球经济出现下滑,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产生长远影响。
  国内方面,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经济率先走出低谷,对全球经济复苏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运行中的深层矛盾依然存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有所加大。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结构调整步履维艰。投资维持高位徘徊,消费需求增幅回落,高耗能产业反弹,节能减排进展迟缓,落实发展方式转型的战略面临严峻挑战。
  2012年,经济增长各项指标降幅增大,各地政府要求加大投资的呼声再次高涨。稳增长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再次通过扩大已经过剩的产能,上马不必要的楼堂馆所等设施,来实现稳增长,这样就会严重阻碍经济结构的调整。看来,“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成为主线,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一个艰巨的落实过程。
  转变发展模式,“十五”“十一五”期间就提出来了,至今进展缓慢,事实说明有待改革攻坚,尤其需要界定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按照确定的职能优化政府结构,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可以说,转变政府职能是优化政府结构的前提。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页  10篇日志/页 转到: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