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华 单丽曼
摘要:技术转移通过创新产业化和产业创新化两条路径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我国的实践表明,成功的技术转移不仅是科技创新推进经济发展的单向过程,也是需求反馈影响科技创新的逆向推进过程。在“逆向推进”过程中,由最终的市场需求、中间的技术需求和间接的金融需求组成的有效需求,对技术转移不同阶段的导向作用存在差异。借鉴转子发动机原理,对技术转移的全过程进行分析表明,需求导向机制有助于提升技术转移效率。
关键词:技术转移 有效需求 需求导向 逆向推进
一、引言
科学技术是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核心要素,科学技术的创新驱动要落脚在科学技术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的产业创新层面上。[1]众所周知,技术转移通过创新产业化和产业创新化两条路径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创新产业化路径是指科学知识、技术成果、科技信息和科技能力等技术转移客体通过技术创业、技术孵化、技术集成等方式,实现新企业、新业态和新产业的形成和成长;产业创新化路径是指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升级、大企业并购创新型企业等方式,推动旧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实现向新产品、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的升级,旧产业直接搭载新技术提高了“弯道超车”的可能性。[2]
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技术转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难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痼疾之一,科技创新对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提质增效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并未充分发挥。总体来看,专利转移转化效率不高,2015年中国有效专利实施率仅为57.9%,生产出产品并投放市场的专利占总体有效专利的比例仅为42.9%。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技术转移客体的技术水平和经济价值不高,有效专利维持时间较短,2016年中国所有专利平均维持时间仅为7.2年,低于印度(12.8年)、德国(11.6年)、加拿大(11年)、法国(10.1年)和美国(9.9年);第二,技术供给源头的转移通道受阻,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每年完成的科研成果中能转化并批量生产的仅占20%左右,专利实施率不到15%,只有5%形成了产业规模。[3]从科技到经济的单向推进思维滞后于发展的需要,亟需运用从经济到科技的“逆向推进”思维,从需求角度探寻畅通技术转移的机制。
虽然需求是技术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学术界对此尚无系统的研究成果,仅有少量篇幅论及市场需求对技术转移的影响,如杨龙志和刘霞(2014)发现“市场导向”是我国省际技术转移的主导驱动机制之一,原长弘、孙会娟和李雪梅(2013)的实证研究表明市场需求不能提升研究型大学的技术转移效率,Bauer(2003)认为多元化的需求驱动政策改善了农业的技术转移。[4][5]技术创新动因理论表明市场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来源,Schmookler(1966)最早将市场需求作为引致创新构想的源泉,此后诸多学者努力提供或强或弱的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如需求导向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的基础、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拉动机制较弱、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时效性、消费者认知对技术创新和创业设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需求拉动政策是第一代生物燃料技术开发活动的主要驱动因素;[6][7][8]另有少数学者丰富了需求的内涵,周怀峰(2009)发现市场需求的不同阶段将产生不同类型的企业技术创新;霍国庆、王少永和李捷(2015)分析了基于“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产业演化机理。[9][10]已有研究对准确把握需求与技术转移的一般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的本质存在差异,技术创新强调“首次”与“商业化应用”的结果,技术转移更关注从科学技术到产业化的整个过程,因此,需求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成果不能全部应用于技术转移的研究中,需求对技术转移的影响需要考虑技术转移的阶段性特征。此外,技术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涉及多个主体和多种要素,市场需求的单一界定难以全面阐明需求对技术转移的影响。
本文在剖析科技创新供给与经济发展需求失衡根源的基础上,提出技术转移有效需求的内涵,运用“逆向推进”思维,借鉴转子发动机原理,构建技术转移的需求导向机制,对需求影响技术转移的全过程进行解析。本研究既是对需求影响技术转移研究的有益拓展和补充,也为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实践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单向推进:供需失衡的根源
成功的技术转移不仅是科技创新推进经济发展的单向过程,也是需求反馈影响科技创新的逆向推进过程。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科技成果转化带有计划经济色彩,重成果轻能力,重计划轻市场,重供给轻需求,技术转移的单向推进使得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导的基础研究与企业所需的技术应用缺乏衔接与协调。[11]《2015年中国专利调查数据报告》显示,22.6%的企业专利权人和34.9%的个人专利权人认为“专利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无法找到销路”阻碍了其从技术创新活动中获得收益。
第一,我国科研机构管理模式相对行政化,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相对封闭,科研活动对国家政策十分敏感,国家计划立项、政府财政拨款、院校申请研究是大学和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的主要申请模式,成功立项的课题多侧重于技术前沿,市场在科技创新中的引导作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使得我国技术研发创新课题在初始立项阶段就与需求脱节,科研价值与经济价值不匹配,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的动力、活力和潜力未充分发挥,创新资源与科技要素无法转移给企业,企业与高校院所无法进行高效的研发合作,因此难以促进科技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运用和具有商业价值的突破性创新出现。[12]
第二,由于我国技术追赶战略多基于政府意志,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重点领域多通过科技规划形式确定,我国在前沿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方面始终处于“跟踪状态”,缺乏孕育源头技术的原创性科学发现,[13]重大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供给和转化不足,难以为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形成提供强大动力。拥有公共部门背景的技术专家,容易与政府达成共识,因此,虽然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已参与到科技规划的制定过程中,但还需要产业领域相关人员的参与。[14]
第三,我国技术转移机构整体规模偏小且并非完全市场化运营,部分为带有政府背景的事业单位,部分为大学及科研院所等法人的内设机构,专业化服务能力相对欠缺,发掘有市场潜力技术成果的能力不足,不具备技术运作和经营能力,难以促成技术转移相关主体的对接。我国高校技术转移方面的学科设置尚为空白、技术转移职业培训混乱,尚未形成健全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机制,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短缺,技术转移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市场分析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较弱,很少能够独立完成技术转移项目的整体运作。此外,我国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之间缺乏高度特色化、专业化的企业进行有效联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工程化能力仍然偏弱。[15]
三、逆向推进:需求反馈的影响及作用
(一)技术转移有效需求的内涵
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在特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即购买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需求同属于经济和认识两大范畴,是被诱导和学习的结果,既与供给相对,又是主客体间的一种关系。[16]技术转移的需求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旨在通过技术的转移转化达到某种功能目标的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和潜在性。(1)不确定性。技术需求方对新技术的具体功能和要求基于对现有技术的认识,技术转移的需求会随着技术供需双方的技术识别、搜寻、选择、对接、匹配等过程而逐渐清晰,在此之前,除非有所需技术的具体形态,否则技术供给方难以准确获得技术需求方的需求要求。(2)潜在性。技术转移的需求由显在需求和潜在需求组成。技术转移的潜在需求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尚未显露出来或尚处于萌芽阶段的“消费者”偏好,技术转移需求方自身的技术需求不明确;二是技术转移需求方的技术需求明确,但因技术需求属企业重要的内部信息,企业技术需求不会完全公开,有效的需求信息难以传导到技术供给方;三是不具备获取所需技术能力的明确需求,这也可称为潜在需求,因不能获取所需技术,技术转移难以进行,技术需求也不能呈现在已经进行或即将进行的技术转移项目中。潜在需求以循序渐进的诱导方式间接作用于技术转移活动,在一定条件下潜在需求与显在需求可以相互转化,潜在需求转化为显在需求可以降低技术转移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二者的合力对于技术转移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考虑到技术转移需求的特性,并非所有的需求都能迅速落地形成技术转移项目,因此,研究技术转移的有效需求对畅通技术转移链条更为重要。本文认为技术转移的有效需求是指以提高技术成果质量、扩大技术产业化效益、优化配置技术转移相关资源、提升技术转移项目效率为目标,技术转移需求方对先进适用技术的需求意愿明确,且与技术转移需求方的支付能力、技术能力和已有资源相适应的需求。
(二)需求反馈对技术转移的不同影响
技术转移是一个涉及多个主体和多种要素的复杂系统过程,本文以技术转移项目为研究对象,提出技术转移有效需求的外延由中间的技术需求、间接的金融需求和最终的市场需求组成,且技术需求处于有效需求的核心,进而探究需求反馈对技术转移的影响(如图1所示)。
亚当·斯密提出“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归宿和目的”,而技术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技术转移是技术市场、产品市场、金融市场等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技术转移需求的背后是对新产品或新服务的需求,即最终的市场需求。技术转移项目风险大、投入高、周期长,存在较大的沉没成本,先发性需求可以为技术转移指明方向,降低技术产品化、商业化和产业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技术转移的预期收益。当产品的潜在需求持续增长,市场需求规模的增大将不断分摊技术转移成本,而当引起的潜在利润足够大时,技术转移需求主体作为追求利润的经济组织,其产品创新的动力将会被激发,从而对技术转移产生正向激励效应。此外,持续性的市场需求将诱导企业不断创新以改进产品或服务的功能,间接激励技术转移需求方的研发投入,提高需求方的知识存量、技术人员、科研设备等积累以及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最终实现技术转移动力和效率的提高。
技术需求并不是需求定义与技术商品的简单组合,而是为满足企业技术升级或应对最终市场变化的需要,旨在获得技术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需求(有时可包括所有权),是购买意愿、支付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的统一,是最终市场需求的派生需求,属于技术创新链条上的中间需求。产品性能、功能和缺点等技术信息及产品市场需求变化信息,将影响技术转移需求方对创新技术存在和原理信息的认知、对创新技术获取和运用的技术决策实施、对创新技术与已有技术的集成采用,进而诱导形成技术转移需求。同时,技术需求信息将传递到企业研发部门或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转移供给主体,促使产品技术不断地有针对性地修正或以需求为导向进行新技术的研发,进而提高技术供需的匹配性和技术转移的效率。长期来看,持续性技术需求的产生将扩大特定技术的检验检测平台、中试基地、中介机构等技术转移相关组织及技术经纪人的市场需求规模,促进专业化服务质与量的提高、技术转移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技术转移相关资源的配置效率优化。
资金是技术转移的重要支撑要素,技术转移在不同阶段存在多样化的资金需求,相比于技术需求,金融需求属于技术转移项目的间接需求。原创性的高技术成果不是一种普通的商品,很难通过外部交易实现转化。发达的金融市场通过人股、证券化以及质押贷款等方式可以量化技术成果的内在价值,[17]金融市场的价格信号将引导创新资源流向高质量的技术转移活动,提升技术的认可程度及资金供求双方的匹配性,实现对技术转移活动的导向作用。
(三)需求反馈对技术转移的导向作用
技术转移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紧密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在技术转移的实验室、产品化、商品化和产业化不同阶段,技术形态、风险、收益、金融需求等方面呈现不同特征。[18]市场在技术转移不同阶段的作用也存在差异,在实验室阶段,市场主要表现为驱动作用,即需求诱发技术供给者的技术设想及相关研发活动的开展,在大量可能的技术发明方向上表现为直觉指示器作用;在产品化和商品化阶段,市场主要表现为导向与选择作用,即以技术和市场试验的结果为导向,对技术转移活动在既定转移转化方向上做出继续、加速、暂停、中止等选择;在产业化阶段,市场主要表现为维持与强化作用,对技术转移效果的测量表现为后验选择指示器作用,即商品主要特性已由技术规范所决定,市场只是在现存的产品范围内起选择作用,积极的需求反馈将使该项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发展在一定时期保持相对稳定,并对大规模的生产产生正向强化作用。
从技术转移项目产业化—商品化—产品化—实验室的“逆向推进”过程来看,市场需求是发挥需求对技术转移导向作用的源泉,但由于需求认知过程存在延迟、信息传递阻碍、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等问题,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逐渐减弱。企业的技术需求是技术转移有效需求的核心,作为最终需求的派生需求,技术需求随市场需求导向作用的减弱而减弱,在“逆向推进”过程中,获得明确技术需求的难度不断增大,但技术需求的导向作用却更加重要,越接近技术转移的前期阶段,技术需求“早发现、低成本、高收益”的效果越明显,即可提高供需的匹配性、降低技术供需双方的搜寻成本、缩短技术转移周期、提高技术产业化效益。
虽然随着技术转移项目的推进,技术转移的资金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但是金融的综合导向作用不是与金融需求规模同步的正向增强,而是呈倒“u”型。在技术转移产业化阶段,因成熟的技术产品已被市场接纳,金融的作用主要是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资金需求,此时市场需求的直接导向作用已经显现;在商品化和产品化阶段,检验检测、中试试验、技术熟化等过程存在大量的资金需求,风险投资、银行贷款等外部金融的介入,一方面解决了供需双方自有资金支持意愿和能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金融的逐利本质将传递出潜在高收益的信号,引导其它创新要素的聚合,间接促进技术转移机构的发展,此阶段金融的导向作用达到峰值。在实验室阶段,以天使投资、政府专项基金为代表的金融支持,对技术成果的研发方向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但因资金规模较小,此阶段的导向作用弱于产品化和商品化阶段。
四、需求导向新机制:“转子发动机”原理
(一)技术转移需求外因对利润内因的诱导
以技术转移项目的全过程为载体,需求外因诱导技术转移相关主体的利润内因,相关主体形成驱动技术转移效率提升的合力。具体过程为:消费者提出对未来某种产品的具体功能和要求或企业家以战略的眼光预测到某种市场需求后,技术转移活动具有了原始动因;市场信号通过技术转移链条传递给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主体,进而诱导相关主体的利润内因;相关主体针对此种需要自发形成技术创新构想,经过细致的设计、反复的试验和测试产生新技术成果,直至研制出达到该种功能要求的产品和商品;同时,中介机构根据市场目标的需要,为技术转移提供专业化的全过程服务。在需求导向作用下,技术成果通过与高质量创新要素的集成,提高了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技术成果的价值实现增值,技术转移的产业效益逐步显现;同时,技术转移相关主体在利润内因的驱动下相互协同,按照契约、资本控制等形式存在于稳定或松散的创新网络系统中,[19]进而形成了内生、活力、高效的技术转移机制。
(二)技术转移单一阶段的AIF模型
为深入研究需求对技术转移的导向机制,本文认为需求反馈影响技术转移的过程类似转子发动机的运转过程(如图3所示)。将技术转移推进过程视为“输出轴”,技术转移的每个阶段视为不同的“转子”,实验室、产品化、商业化、产业化四个转子依次嵌入输出轴上的不同位置,转子运动的轨迹和方向受输出轴的制约,而需求又是输出轴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每个转子的运转都要尽量保持与需求的吻合。
参照转子发动机运转的进气(Intake)—压缩(Compression)—点火做功(Ignition & expansion)—排气(Exhaust)四个环节,结合技术转移的系统性和阶段性特征,将技术转移单一阶段的一般化推进过程划分为吸引(Attract)—集成配置(Integrate & allocate)—反馈(Feedback)三个环节,可称之为技术转移的AIF模型。
1.吸引(Attract)。在需求导向作用下的技术转移推进过程中,“转子”在相关主体的利润驱动下进行“自转”,满足需求要求的技术、资金、人才、信息等外部资源在向心力作用下,进入相应阶段转子的运转过程。
2.集成配置(Integrate & allocate)。以技术为核心的高质量创新要素的集成配置将推动转子的运转,实现技术形态的升级,进而推动输出轴的公转,对技术转移产生向前的加速推动作用。创新要素的集成既包括新技术与现有技术的集成,也包括技术与其它要素的集成。由新技术与现有技术集成的多项技术,可以获得具有整体功能的新技术,实现单个技术难以满足的整体性技术需求。技术转移是系统知识和能力的转移,也是面向市场的资源配置过程。技术与资金、人才、信息等进入相应阶段转子的创新要素的集成,是依托特定技术要素,以资金要素的流向为信号,通过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在技术和资金相互追逐过程中,促进技术形态由技术发明、生产技术向产业技术升级,以便更好地满足技术转移下一阶段对客体技术的要求。在创新要素的集成过程中,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可以量化技术的内在价值,补偿技术转移参与主体所承担的风险;金融机构提供的增值服务还能够提高技术供需双方转移转化的能力,有效缩短技术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的周期,加快整个技术转移进程,使技术转移朝着满足现实需求和实现潜在利润的方向推进。同时,认知性劳动、研发性劳动以及生产性劳动等人力资本的作用在于识别技术需求和技术成果商业化应用的方向,开展技术的定向研发和技术成果的试验生产;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性质的信息要素可以促进不同要素问的横向联系、提升技术的纵向认可程度,实现技术要素潜在价值的增值。
3.反馈(Feed back)。转子运转产生的技术成果将作为投入进入下一阶段转子运转的过程中,如实验室转子产生的技术发明将作为投入进入到商品化转子的运转过程中。技术成果在下一阶段转子的检测检验情况和最新的需求信息将反馈给上一阶段,以便及时有效地修正完善技术成果。在“自转”过程中,不能满足有效需求目标或试验效果低于预期的技术成果和其它创新要素,将在“离心力”作用下分离出技术转移过程,进而促使转子重新释放出对特定要素的吸引力。
(三)技术转移不同阶段的衔接
在转子绕输出轴中心公转的同时,转子本身又绕其中心自转,转子自转一周,输出轴则旋转三周,技术转移单一阶段的“自转”速度越快,对创新要素的吸引力越强、质量要求越高,形成满足下一阶段技术成果的时间越短、效率越高,将提高技术转移整个推进过程的“公转”速度。技术转移具有阶段性特征,前一阶段高质量技术成果的投入是技术转移后续阶段成功的基础,技术转移的效率是所有阶段运作效率的乘积,因此,任一阶段未达到预期要求或偏离需求都将大大降低技术转移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任一阶段的失败都将导致整个技术转移项目的失败,更有可能错失市场机会。此外,不同阶段的有效衔接会对技术转移整个过程的畅通程度产生约束,进而影响技术转移周期和技术转移资源配置的效率,这就需要重视技术转移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协同,尤其是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和润滑作用,推动市场化、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向技术转移的前期实验室阶段和后期产业化阶段延伸,以促进技术供需双方跨阶段的紧密合作。
五、结论及政策内涵
技术转移通过创新产业化和产业创新化两条路径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成功的技术转移不仅是科技创新推进经济发展的单向过程,也是需求反馈影响科技创新的逆向推进过程。技术转移有效需求由最终的市场需求、中间的技术需求和间接的金融需求组成,且三类需求在技术转移逆向推进过程中的影响及作用存在差异。借鉴转子发动机原理,本文提出技术转移单一阶段的AIF模型,阐释了技术转移全过程的需求导向机制,指出需求导向机制的发挥有助于提高技术转移效率。为此,在我国技术转移的实践中要强化需求的导向作用。
第一,优化技术转移需求导向作用的制度环境。发挥市场在技术研发方向、技术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形成、创新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提供公益性技术转移平台、降低技术转移融资成本、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技术转移相关主体方面的作用。积极研究制订需求侧的创新政策,实施以引导企业技术研发方向为目标的公共采购,促使市场需求与技术研发源头相结合,强化产业技术创新与需求的正反馈机制。
第二,强化企业需求在技术转移中的导向作用。定期总结区域、行业关键技术需求及技术转移相关主体的需求等,组织专家深入调研区域内的重点企业,深入挖掘企业真实的技术需求并推动隐性技术需求的显性化。把技术转移需求与技术创新项目立项及资金分配联系起来,以企业需求为序优先安排项目,将市场化应用产生的经济效益纳入项目评审标准,探索集研发、转化、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科研项目运作机制。通过对技术转移受让方给予补贴奖励、税收优惠、优惠贷款等方式,提高企业等技术需求方参与技术转移的积极性。建立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制度,鼓励更多企业参与研究制定国家技术创新相关规划、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完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沿途下蛋”机制。
第三,建立和完善覆盖技术转移全链条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家技术转移机构的示范作用,支持现有技术转移机构尤其是市场化机构主动向交易的前端和后端延伸,探索需求导向一站式服务模式。健全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机制,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组建技术转移导师队伍,建立技术转移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加快高端技术经纪人培训。充分发挥金融市场中价格信号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区域重点工业领域技术转移信贷的支持力度,创新技术转移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激活以风险投资为主的直接融资。
参考文献:
[1]洪银兴:《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与协同发展探讨》,《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2期。
[2]冯华、黄晨:《发展新经济的新路径和着力点》,《湖北日报》,2017年6月20日,理论版。
[3]李丽云:《致公党中央:将高校成果转化作为评价应用研究的主要指标》,《科技日报》,2017年3月8日,第6版。
[4]杨龙志、刘霞:《区域间技术转移存在“马太效应”吗?——省际技术转移的驱动机制研究》,《科学学研究》,2014年第12期。
[5]原长弘、孙会娟、李雪梅:《地方政府科技投入强度及本地市场技术需求对研究型大学专利产出效率影响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10期。
[6]王毅:《需求导向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长理论》,《技术经济》,2013年第1期。
[7]李光泗、沈坤荣:《技术能力、技术进步路径与创新绩效研究》,《科研管理》,2013年第3期。
[8]程鹏、李洋:《本土需求能倒逼企业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成长吗?》,《科学学研究》,2017年第6期。
[9]周怀峰:《市场需求发展阶段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23期。
[10]霍国庆、王少永、李捷:《基于需求导向的产业生命周期及其演化机理研究——以美国典型产业为案例》,《中国软科学》,2015年第3期。
[11]傅利平、涂俊:《技术转移视角下大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空间知识溢出效应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15年第2期。
[12]宋河发、李振兴:《影响制约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运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年第5期。
[13]万劲波、李培楠:《成果转移转化是一个打通“创新链”的过程》,《光明日报》,2017年3月23日,第13版。
[14]柳卸林、高雨辰、丁雪辰:《寻找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理论思维——基于新熊彼特增长理论的思考》,《管理世界》,2017年第12期。
[15]赵福全、刘宗巍:《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转化价值链的基本规律与构建战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年第7期。
[16]王耀德:《技术创新的需求拉力与科技推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7][18]单丽曼、冯华:《金融发展支持中国技术转移效率研究——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现代经济探讨》,2017年第12期。
[19]关丽洁、纪玉山:《经济新常态下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与机制》,《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11期。
来源:《学习与实践》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