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经济过热的担心,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紧缩政策,并已初见效果。
实际上,我们对中国国内的经济问题看得可能有些过于悲观,因为此次经济高增长主要是被投资需求拉动,到今年一季度,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单一因素。投资增长快的领域都是那些供给严重短缺的领域,随着投资增长高峰的过去就会有新增生产能力填平供求缺口,这种情况正在出现。此外,由于中国目前收入分配不平衡的矛盾仍然在发展,并至少在5年内难以依靠建立社会转移支付制度来缓解,因此总供求格局将是不断趋向于总供给过剩而不是总需求过剩,这就决定了在中国不管是近期还是中期,出现严重通胀的可能要远远小于出现严重通缩的可能。从放眼国际的眼光来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真正约束不在内部而在外部。
国际市场对中国的巨大需求支撑有限
去年中国消耗了全球新增石油的30%,消耗了全球钢材的30%,水泥的40%和全球直接投资资本的25%,全球初级产品价格的全面上涨,很大原因是被中国强劲增长的需求拉动的。
这还仅仅只是开始。就拿钢铁来说,世界工业化国家在人均GDP2500美元水平时,人均钢铁蓄积量都在5吨以上,而中国人均只有1.5吨。去年中国进口的铁矿砂已经达到1.5亿吨,占世界全部铁矿砂出口的30%,并使全球铁矿砂的价格上涨了两倍。
按到2030年中国人口16亿、人均GDP5000美元和人均钢铁蓄积量7吨计算,中国的钢铁总蓄积量将超过百亿吨,每年消费的钢铁将超过3亿吨,消耗的铁矿砂将超过6亿吨,已经超过目前全球的可贸易量。如果考虑到中国的人均耕地稀少,工业化和城市化只能通过提高城市土地的容积率来实现,房屋建筑消耗的钢铁可能会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得多,还有发展出口所消耗的钢材,年均消费的钢铁可能超过4亿吨。这么大的需求量,国际市场可能支撑吗?
比钢铁更为严重的问题是石油和粮食。目前世界上的全部石油产量是40亿吨,据估计最高可能增长到45-50亿吨。目前石油的世界贸易量是16亿吨,相当于全部产量的40%,如果全球产量可达到50亿吨,贸易量也可能增加到22-23亿吨。世界工业化国家的人均石油消费是1吨以上,16亿人口的中国如果也完成工业化,就需要16亿吨,但国内由于资源条件限制,最大产能目前来看只能有2亿吨,这就是说有14亿吨要靠进口,这要超过全球石油可贸易量的60%,而目前美、日、欧的石油进口总量就超过了12亿吨,中国可能得到这么多吗?
当世界日益感受到中国的需求会最终改变国际初级产品供求格局的时候,对中国的资源进口限制就会不可避免地到来。中国在没有大的国际制约环境下发展经济的同时,顶多只能持续到2010年以前,也就是说还有5-6年的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里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实行"自我约束",就会错失宝贵的"战略机遇期"。
国际政治军事斗争可能导致恶性经济波动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制约不仅来自于国际经济,还来自于国际政治与军事斗争。
美欧之间的美元与欧元对世界货币霸权的争夺战刚刚开始。从美国“9.11"以后的一步步行动,可以发现,美国已经把从里海到中东这个世界最大的石油资源区圈了起来,从而可以利用对世界主要石油资源的控制,"西压欧盟、东控东亚"。所以美国学者克莱尔在他的新作《资源战争》中说,石油对美国而言不是意味着燃料,而是意味着权力。
东亚是对美国提供贸易逆差的最大地区,约占美国全部贸易逆差的七成,美国的全球战略在目前是“扰乱欧洲、稳定亚洲”。中美之间正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共同战略利益。美国需要来自中国的巨大贸易逆差支撑其经济增长,中国则需要美国的巨大市场拉动经济增长。去年中美贸易逆差已达1230亿美元,而中国当年的贸易顺差只有255亿美元,即中国用从美国得到的美元从世界其他国家进口了急需的实物产品,所以中国是世界上享受到美元世界霸权的最大国家,这是中美关系渐行渐近的动因。
但美国毕竟在中东和中亚石油资源区也划了一条东向的弧线,这样就可以在美欧冲突时利用石油利益把日本和中国绑在一起。如果中日不伏贴,短期乃至中期内由于石油供应短缺,就会导致经济增长的萎缩。而一旦美国与法、德、俄之间要凭军事实力对决出谁是世界的老大,也很难说世界的石油、铁矿和粮食的供应还会象目前这样正常。所以,中国应对世界可能出现的恶性经济波动要及早准备对策。
从目前来看,美国对全球主要石油资源实施控制的战略还没有完成,可能还需要2-3年左右的时间,当然时间也可能更长一点,而一旦完成就有可能和欧盟摊牌。就在5月1日欧盟25国同唱"欢乐颂"的时候,全球油价已经飚升到十几年来前所未有的水平。在欧元上涨的背景条件下,油价上涨有利于欧盟而不利于美国,美国反而在这样的条件下,把油价打高,并且储备油的上限从6亿吨提高到7亿吨。可以设想,如果美国再次在海湾地区策动一场战争,必然会把欧元的汇价打下来,从而使欧洲受到石油供应和高油价的双重威胁,逼欧洲臣服。
抓住未来几年和平发展时机加快发展步伐
我们不能认为让中国经济停一停没有什么关系,似乎经济调整好了,还可以象以前一样在世界的和平环境中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还可以从世界上通过贸易和平索取。中国已进入到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都需要国际资源支撑的时代,如果资源来源显著减少甚至在一个时期内断绝,中国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停下来。
所以,通过宏观紧缩让中国经济的增长步伐慢下来,从国内看有道理,从国际看就有问题了。中国已经是世界大国,凡事都得从世界的高度考虑而不能关起门来想问题。“对内过于悲观、对外过于乐观”的思想,显然是缺乏从世界看中国这个高度。因此,中国不应对目前的经济高增长进行“自我限制”,而应抓住未来几年难得的和平发展时机,尽量加快发展步伐。面对未来趋于动荡的世界,中国的经济规模每扩大一分,就可以增加一分安全保障。(20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