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或将加剧经济风险
2007-9-27 15:20:00
 

  中国为什么就不可以跳开宏观调控的惯性思维,让泡沫为我所用呢?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最大问题就是流动性过剩。面对流动性过剩,考虑到日本的前车之鉴,深受凯恩斯主义影响的国内学界与决策部门便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反周期药方,只要能让房市、股市降温。
  凯恩斯主义的边界
  然而,凯恩斯主义的基础在宏观经济学上已遭到严峻挑战。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提出了真实商业周期理论,力图证明:并不存在市场失灵,政府没有干预经济的必要。上述理论创新完全颠覆了传统调控理论,提醒人们从根本上反思并警惕宏观调控。
  过去几年,中国的宏观调控一轮又一轮,政府可以说忙得底朝天,但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房地产调控。近期,政府又成立了外汇投资公司,试图将多余的流动性引至海外,犹如将炸药包重新扔回去,可真有什么效果吗?另外,当年日元升值时期日本大举对美投资,结果损失高达80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1980年代日本对美贸易顺差之和!中国会重陷泥潭吗?
  也许我们需要回到根本问题上来,流动性过剩是洪水猛兽吗?中国是否一定出现日本型泡沫呢?未必!日本当年泡沫泛起时,经济现代化已基本实现,人均收入达到2万多美元,而中国目前2000美元都不到,经济现代化还远未完成。两国情形大相径庭,例如:当日元升值导致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时,日本实体经济便无法吸纳,因而直接导致了房市和股市的泡沫,而中国却有相当大的几率引入到实体经济之中,利用全世界的资金来推升产业结构,完成中国现代化。
  因此,流动性过剩和经济泡沫对中国既有风险,也有机遇。综观美国历史,其重大产业结构调整几乎都伴随泡沫,最近的互联网泡沫更是利用了全世界的钱来完成。而当前持续5年以上的美、英、澳等全球性房地产泡沫,不仅没有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反而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及时地支撑起了世界经济,更可谓坏事变好事的例证。
  中国为什么就不可以跳开宏观调控的惯性思维,让泡沫为我所用呢?
  过剩泡沫的误区
  感冒有一千种,治理不同的感冒需要对症下药。中国得的未必是日本式感冒,但我们已在按日本式感冒给中国经济吃药了。当前,对流动性过剩和泡沫经济的认识和政策可能存在三大误区。
  第一,对流动性过剩只看到其风险,而没有从战略上看到机遇。中国仍是一个穷国,有大量的事情需要,因此总体上流动性仍是不足,而不是过剩。
  在笔者看来,流动性过剩真正反映出来的是我们金融不发达,没有办法吸收和利用流入的资金。当前,中国的实体经济已经相当于美国的1/3(GDP而论),中国的金融资产却只有美国的1/15。中国应当清楚自己最应该做什么。
  第二,目前无论是学界和政界对于泡沫的研究都太粗,导致对股市泡沫的风险高估,机遇低估,尤其是对股市泡沫可能产生的产业升级以及地区发展机遇低估,也缺乏对不同制度下泡沫风险效应的认识。
  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像美国那样抑制住房地产泡沫,只将泡沫集中于股市,同时严禁银行和机构的资金进入,则总体风险其实可控。因此,当房市+股市泡沫时,中国总体的泡沫风险反而是下降了。而对股市的打压则相反,将导致房市泡沫上升从而总体泡沫风险加剧。
  第三,凯恩斯主义一直是中国宏观调控的主导思维,然而因为缺乏对宏观调控本身成本与收益的权衡,可能导致政府调控致命的自负
  我们必须清楚:政府完全可能失败,并且大于市场失败。当前,政府更主要的着力点仍然应该是推动市场化改革,在改革中打造中国良好的金融和资本市场平台,而不是像救火队那样天天去扑火,将事情越搞越乱。 时间:2007-8-6

 

 
 
  • 标签:股市 房地产 金融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