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北经济差距,虽然网上有一些过度解读的倾向,但这也是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近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称,南北经济差距不仅存在,还可能继续扩大。
他认为,造成南北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有四个,包括宏观经济形势、产业结构调整、国家战略倾斜和南北观念差异。
“以前人们说‘投资不过山海关’,后来社会上还喊出了‘投资不过胡焕庸线’‘投资不过长江’。这里肯定会有一些夸张和调侃,但既然社会上有这种说法,北方政府的管理者就应该正面直视问题,不能回避。”肖金成说。
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
《瞭望东方周刊》:随着各地统计局发布的城市经济三季报出炉,南北差距成了最近最火的话题。有人认为北方经济沦陷了,有人认为南北差距被夸大了。关于南北经济差距,到底应该怎么看?
肖金成:关于南北经济差距,虽然网上有一些过度解读的倾向,但这也是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
2020年前三季度城市GDP排名前20强
根据已发布的统计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经济总量前十个市中,北方只剩下北京一个。即使在前二十名中,北方城市中也仅仅是加上了天津、青岛、郑州和济南这四个市。北方市的数量远远少于南方。也是由于这个排名榜单,很多人关注到了南北差距。
其实,单从这个城市榜单得出“南盛北衰”的结论是不足为据的,因为前十名中有些市是地区,不是城市,所用数据也不是城市数据,而是地区数据。所以,拿榜单说事,有故意炒作之嫌。
但从区域的经济份额看,南北经济差距确实在扩大。
近年来南北经济总量差距迅速扩大
一般来说,淮河、秦岭以南有16个省市区,谓之南方,以北有15个省市区,谓之北方。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南北经济份额几乎旗鼓相当,1978年时南北经济份额分别为53.7%和46.3%,2019年经济份额分别为64.6%、35.4%——差距从7.5个百分点扩大到29.1个百分点。
再看人均GDP:1978年至2012年,我国南北人均GDP差距由0.85缩小至0.97,到2019年,南北人均差距迅速反超到了1.30。
所以我认为,南北经济差距的存在和扩大,是一个客观事实,但经济差距扩大的原因却不是那么简单,应全面深入分析引起差距扩大的原因。
原因一:宏观经济形势
《瞭望东方周刊》:你认为,这样的差距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肖金成:我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由于下行压力加大带来的宏观经济形势变化。
导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因素很多。第一个因素是基数越来越大,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绝对数就要比原来增加很多。第二个因素是经济周期的影响,这既影响经济效益,也影响经济增长。第三个因素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仍不平衡。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如果我们把经济增长率、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价格做一条时间曲线,会发现这三条曲线的走势是一致的。
为什么说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不足和原材料价格下跌会扩大南北差距?原因就在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产业以能源资源和重化工业为主,市场需求下降,能源资源的销售量和市场价格受到双重挤压,给北方经济带来了明显压力。如果市场需求强劲,煤炭、钢铁、水泥的价格提高一倍,你看看北方地区的经济表现如何?一定会强势上扬。
原因二:产业结构调整
肖金成: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的第二个原因,就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去产能、调结构”是我国从长远发展出发采取的行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去产能”列为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而北方地区就承担了大部分“去产能”的任务。
以河北为例,为调整产业结构,河北提出三年退出钢铁产能4000万吨,五年内关闭整合60%的钢铁企业。要知道,长期以来,钢铁是河北的支柱产业,关闭六成钢厂对其经济的影响可想而知。
相比而言,南方地区以制造业为主,经济外向度较高,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倒逼了南方产业结构升级。
以2005年、2014年和2017年的当年新增工商企业注册数据来看,2014年后的新增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以及相关服务企业基本集中在南方。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南方也在兴建原材料基地。
一直以来,因为北方富集煤矿和铁矿等,据此发展了大量能源和原材料产业。而现在铁矿石大量进口,现在广东、广西也开始发展原材料产业。加之核电的发展使煤炭需求下降,南方也可通过进口煤炭发展能源产业。
目前,南方大量土地用于工业,而北方成为粮食主产区,粮价受到国际市场的挤压,附加值不高。
原因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肖金成:纵观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继东部沿海开放之后,我国先后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始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马上还要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对照地图就可以发现,新出台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聚焦南方的居多。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该区域涵盖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4%。2019年,该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达45.78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6.2%;11个省市有7个省市的年度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十。
我们曾研究提出,通过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相关区域GDP将超过全国的50%,人口也将超过50%。长江经济带有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重庆、成都、合肥、长沙、南昌九个都市。未来,贵阳、昆明甚至更多的城市都将与长江经济带有更加紧密的关联。
相比之下,在京津冀地区。北京一枝独秀,天津GDP增速持续放缓,河北近几年经济总量先后被四川、湖北、湖南超越。所以南北经济发展差距不仅存在,还会继续扩大。
但应该看到,经济发展分为不同阶段,各个阶段必然呈现出不同特征,不能简单冠以“盛衰”的标签。不能认为北欧的经济总量小,就认为北欧衰落了。也不能认为英国的工业转移到国外,就认为英国衰落了。英国的工业转移到国外,但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并未受影响。
原因四:观念与体制机制的原因
《瞭望东方周刊》:有种观点认为,北方体制僵化、国企比重高,南方更重市场、经济活跃。但上海三分之一的GDP来自于国有企业,经济却名列全国前茅。这说明了什么?
肖金成:国有企业是优势,不是劣势。问题在于南方的国企和北方的国企体制机制是不同的。北方的国企行政化趋势更强,而南方的国企行政化较弱,受政府的直接干预不大。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古语说明了环境条件的重要。这个环境条件,既包括自然环境禀赋、历史发展脉络,也包括体制机制和社会文化。
以前人们说“投资不过山海关”,后来社会上还喊出了“投资不过胡焕庸线”、“投资不过长江”。这里肯定会有一些夸张和调侃,但既然社会上有这种说法,北方地区的政府管理者就应该正面直视问题,不能回避。思想观念和营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影响是深远的,但短期影响肯定没有舆论说的那么大。
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确实应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应对,尤其是对营商环境的改善不能坐视不管。经济发展更多地是靠企业而不是靠政府,不能像计划经济时期,发展产业主要靠政府。投资者在哪里投资?取决于投资环境,取决于营商环境的好坏,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政府服务的优劣决定了投资者的投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