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盛北衰”是个“伪命题”
2021/1/15 16:29:00
 

最近,前三季度各城市GDP榜单出炉,数据显示前十中北方城市仅有北京,其余九个城市都是南方城市,有人将其解读为“南盛北衰”。我认为南盛北衰不是一个趋势,南盛北衰的概念也不成立。目前情况是南北差距扩大,或者说南北经济发展出现了差距,但不能得出南盛北衰的结论。

对城市GDP进行排序,这是一些学者为了分析一些现象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南方的城市经济规模扩大了,北方的城市经济规模没有同步扩大,就得出南盛北衰的结论似乎有些草率。排名并不能说明一切问题,因为城市的发展由多种因素决定,对城市的统计范围不同,因而排名的顺序也有很大区别。北京市的面积1.6万多平方公里,天津的范围1.1万平方公里,有的市不是城市,而是一个行政区,其间包含了很多个城市。榜单上的这些城市,是按照行政区统计出来的,统计数据本身就不是很科学,因而基于不科学的统计数据没有什么可比性。严格的城市规模统计是去掉周边的农村,也要去掉距离城区较远的城镇。如果把周边的城镇和周边的农村都统计进来,那就不是一般意义的城市,只能说是一个省级或市级行政区。我发现城市排名实际上是把省级市、地级市当成城市来排序,统计数据是失真的,这样的比较缺乏科学依据。

南北差距扩大与产业结构有密切关系

文化和自然不可否认地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但文化是千年沿袭下来的,短期内不会对一个区域产生很大影响。将短短几年的变化归结为文化的影响过于浅薄。从几千年的跨度看,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短期的影响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文化的。现在把南北差距扩大归结为文化和自然,没有找到根本原因。北方的产业结构和南方有比较大的差异,北方产业结构偏重,在“去产能”的背景下,钢铁、化工、建材、能源产业遭到重创,大量的原材料企业被关闭。东北的钢铁、石油、化工、煤炭,不仅需求下降,价格和以前相比也跌得很低。经济长期下行,市场对原材料需求疲软,价格下降使北方的企业普遍效益下滑,这是主要原因。当然也有体制、机制的原因,南方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北方的企业不太适应市场变化,在资金取得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投资意愿不强,所以造成经济发展速度放慢,这两种因素对南北差距扩大起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南北经济差距扩大是一个重要问题,应当引起北方地区各级政府的重视,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内需,解决供需失衡的问题。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应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有的观点认为,北方的天气严寒,导致吃穿住行的成本都比南方高。我认为,这个也不是绝对的因素。不能否认气候带来成本的提高,东北地区在很长时期,聚集了大量产业,有产业就有就业,有就业就会聚集人口,产业转移了,就业岗位没有了。东北发现油田之后,石油工人还是要到大庆去开采。北大荒虽然很冷,但是当年的生产建设兵团和大批知青,在那里开垦了大片的荒地,使东北成为粮食主产区,全国人民才能吃到东北的大米。鞍山钢铁、抚顺煤矿都在东北,那时候天也很冷。关键的原因在于产业的发展,在于创造就业岗位,收入比较高,人就愿意去。现在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有很多人在那里种植大豆,尽管气候严寒,仍然坚持在那里。因此,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产业,是就业岗位,是经济收入。

用增长极治理“大城市病”

增长极是培育起来的,凡是增长极就需要外力。大城市具有虹吸效应,周边地区的经济要素会吸引进来,周边地区难以发展,而核心城市越来越大。城市越来越大并非越来越好,会带来成本提高,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被称为“大城市病”,为了防止大城市病,采取了很多控制措施,但效果均不太好。比较有效的措施就是在都市周边不太近又不太远的地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就是让这个地方交通更便捷、设施更完善、环境更美好、经济更繁荣,创造一个更具吸引力的环境。区域经济学有一个概念叫反磁力中心,增长极就是“反磁力中心”,相对于核心城市来说吸引力更大。

当然经济增长极也可以治理“落后病”或者“欠发达病”。如果一个地方很落后,和别的区域发展差距很大,甚至差距越来越大,怎么办。就在这个落后地区选择一个点,使其交通比较便捷、设施比较完善,各种条件更符合产业发展的要求,让其集聚要素,迅速发展起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这就是增长极效应。客观来讲,增长极要靠外力,不是内生的,靠内生很难发展起来,欠发达地区不可能靠自身迅速发展起来。

以浦东的崛起为例,原来浦西和浦东的落差比较大,后来开发开放浦东,浦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很多要素聚集到浦东,根本改变了浦东的面貌,同时也减轻了浦西的压力。

天津滨海新区是培育经济增长极的成功案例

天津滨海新区从2006年成为北方地区的新的经济增长极。2004年,天津滨海新区的常住人口是107万,2019年天津滨海新区的人口超过了300万。第二是GDP一万亿左右,2004年GDP占天津市40%,现在接近70%。很多人将滨海新区和深圳比,和浦东比,这是没有可比性的,所处区域不一样,内在结构不一样,要和它的过去比。如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等城市,也是培育新的增长极的成功案例,二战以后,美国把军工、高科技放到西海岸,所以西海岸发展很快,波音飞机制造也在西海岸。但仍然不能和东海岸比较,洛杉矶仍然不能和纽约、芝加哥比较。

当然天津滨海新区也存在问题。第一,靠投资拉动,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天津滨海新区开始几年靠投资拉动,很多大项目目前已经建成了,没有大项目了,发展速度就下降了。第二,近年来消费增长受到抑制。原因是收入没有很快提高,职工的报酬始终很低,收入不高,消费水平不可能提高。第三,招商引资速度放缓,天津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招商引资,不仅是外商投资,也包括国内其他地区的投资,近年来由于大家知道的原因,外资来得比较少,这些都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天津市跌出前十也是预料之中。直到2019年,天津市一直保留在前十的位置,不能说,天津市出了前十,整个北方地区就都衰落了。

有很多事不能简单地横向比较。美国的增长速度很多时候都在1%,2%,3%,很少有超过3%的,有时候还是负增长。我国过去的增长速度在8%、9%、10%。拿中国和英国的经济增速比也没有太大可比性,因为英国的路都修好了,城市建好了,人口不增长,房子够用了,就不修路了,不建房子了,我们建房子是因为我们房子不够用,修很多路,建很多房,当然发展速度就快。

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大量基础设施开工建设,产业也向长江沿岸聚集,城市发展也很快。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也有很多基础设施项目上马。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很多大项目开工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是非常明显的。

“抢人大战”下的落户政策是值得鼓励的

抢人大战被过度解读了,落户本身就不应该有门槛,把门槛去掉了,是很好的事。其他地方也应该去掉落户门槛,国家也在往这方面推进,除了像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些大的都市,可以设置一些门槛,其他的都应该去掉这些门槛,愿意在哪儿落户就到哪儿落户。我认为吸引人才没有错,竞争是很正常的,而且值得鼓励提倡。无论南北方都应该吸引人才,如果说只有南方的城市吸引人才,北方的城市不吸引人才的话,北方的城市真的会衰落。

与落户政策有关的户籍制度值得进一步讨论。户籍制度改革主要指的是城乡户籍,将户籍分为农村户籍和城市户籍,是不合理的。

但是户籍登记制度是要保留的。比如生在河北就是河北人,生在北京就是北京人,户籍登记制度是管理的需要。但在居住地、工作地落户不应该设置门槛,比如我在这里工作,我就可以把户籍迁移到这里,不要设置很多障碍。把落户的门槛去掉,这是很好的事,本来就不应该设置,我在这里工作,当然就应该把户口迁过来。

我们常常说户籍的含金量,是说户籍享受的待遇不同,这也是不合理的。我在这里工作生活,就应该享受这个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我户籍不在这里,也应该给我提供,因为我在这里工作,买了这个城市的东西,增加了需求,交了税,那么这个城市就应该给我提供公共服务,享受社会福利。孩子要上学,去医院就医,应该和本市居民一样,享受平等的待遇。如果这个平等了,有无户籍就没有关系了。户籍的含金量没有了,户籍就是一个登记制度。一个人出生以后总得要到一个地方登记。别人要知道你是某年某月某日在某个地方生的,你现在要到其他地方去,就需要有个证明,否则谁知道你是干什么的。户籍登记制度我认为是必须要的,是管理的需要,这是户籍制度的本意,而不应该把户籍当成享受福利、享受权利的工具。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