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暴涨中的利益博弈:大战略与小算盘
2008/6/10 9:31:00
 

今年以来石油价格扶摇直上,连续 7次刷新油价的历史高位。523每桶原油价格升至135美元,比一年前涨了一倍。欧佩克组织轮值主席哈利勒惊叹道:“油价涨疯了”。尽管如此,哈利勒估计“油价将继续上涨”。此前,高盛公司的分析师已经预言,油价可能在624个月内涨到150200美元。虽然这几天石油价格有所回落,而人们却在担心油价再度疯涨。

一、          油价为什么暴涨?

关于油价暴涨的原因,各有各的说法。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需求说,即新兴国家的石油需求增长太快。这种说法的依据往往是特定国家如中国印度石油需求同比增长数据,但它难以回答在2007年世界石油总需求同比增长0.8%2008年预计增长1.2%的情况下,为什么油价会涨一倍?同样无法解释的是,在2002年至2006年,世界石油消费量只增加了7.7%,而油价却上升了4.2倍。实际上,新兴国家石油需求的上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重化工产业的转移,中国生产多了,其他国家就可能不生产了,并没有打破供需的基本平衡。因此,把石油上涨归结为新兴国家并无道理。

二是供给说,即欧佩克产能所剩无几,供应缺少弹性。这是从供求关系的供方来找原因。对这一点欧佩克组织并不认同,他们认为,世界存油达到53天以上,说明市场上供油应充分。以往他们在这方面吃过亏,所以现在多我行我素。

三是美元说,即美元汇率下跌导致石油价格上涨。美元是目前世界石油市场的主要结算货币,大概占到结算总量的80%左右。今年来美元大幅下跌,油价自然上涨。根据欧佩克的计算,美元每贬值1%,每桶石油就上涨4美元。不管这帐是否算得精准,大概谁都会承认美元大幅贬值的确是石油大幅上涨的重要因素。

四是投机说。据2006美国参议院一份名为《市场投机在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中的角色报告,在原油每桶70美元的价格中,有20美元来自大型金融机构的投机。据此推测,目前130美元的油价中有60%的投机因素。这远高于专业人士关于投机占油价1020%的推测。近日,美国证监会推出报告,认为把石油价格暴涨归结为投机因素并不准确。听起来这象是洗清自己的辩解。

五是地缘政治说。这是一个可以装进许多因素的“筐子”,从美伊关系、土耳其与库尔德人间的武装冲突,到尼日利亚反政府武装的袭击、英国油田的罢工……,的确这都可能对油价产生影响,但显然不是主要因素,而更多的像是投机商们操纵石油期货市场的题材。在他们手中还有许多这类题材,比如是美国石油储藏政策的变化,也可能是中国的奥运或是抗震的需求。

通过梳理,便不难看出,尽管导致此波石油价格上涨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最主要的显然是美元贬值和石油投机。

二、          谁从油价暴涨中获利

此番石油价格的暴涨,实际上是利用石油价格杠杆对全球财富进行重新分配。那么,获利者是谁呢?

毫无疑问,石油输出国,包括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从石油涨价中赚了钱。如今世界上80%的油田归国家所有,石油涨价,石油输出国自然获利增加。据统计仅海湾6国,2007年的石油收益就达到3810亿美元。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国也赚的钵满盆满。

西方的石油公司也是大赢家。因为他们拥有部分油田的股份和大量石油相关业务。据报道,西方几大石油公司今年一季度盈利,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高的达到48%,打破了注册公司的盈利记录。以至美国国会要举行专门听证,商议是否应该向石油公司征收暴利税。

诸多参与石油期货交易的金融投机机构和投机者也获得了巨额收益。在美国发生次级贷危机的背景下,大量投机资本进入石油等大宗期货市场,保守估计仅在石油期货领域的资金就超过了3000亿美元。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统计,2007年原油期货涨幅达到56%。与此同时,投机资金在石油商品期货中的净多头寸竟然增长了2674%

然而,让人难以理解却又千真万确的是,此次石油暴涨的最大收益者竟然是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美国。这一点与美元是世界石油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直接相关。对其他国家来说,购买石油所付出的美元是他们以实物产品或服务换来的,可以说每一分都是血汗钱;而美国不同,美国是世界的“核心货币国家”,就像克鲁格曼说的那样: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生产美元。现在美国生产一张100美元纸钞的成本是6美分,也就是说,美国利用其核心货币提供国的地位是在用印刷品的价格换石油。就像伊朗石油部长努扎里所说的那样问题不是油贵,而是美元太便宜了。除了几乎白用石油外,由于石油提价扩大了石油交易额,还在为美国增加着铸币税。

石油利益回输美国的渠道还不止于此。200711月由于美国经济基本面恶化,石油美元开始流出美国,美国资本项下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但流出的石油美元在世界上找不到可容纳的投资项目,在激起石油输出国通货膨胀后只能又回到美国。欧佩克国家赚取的石油美元,大多还要投资于美国资本市场,成为美国可以用来弥补财政和贸易赤字的资本项下的净流入。

有赚便宜的,自然就有人吃亏。今年以来,除美国以外的石油进口国的成本都大幅增加。基础资源的价格上涨,将沿整个产业链向上传导,引发广泛领域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然而,由于经济全球化,这种影响也将波及全球。如果油价等资源价格持续上涨,制成品价格也将随之提高,最终将抑制消费和生产,把世界拖入萧条。

 

三、          世界能够承受多高油价

据毕马威会计事务所对372名美国石油行业的高级主管调查,有55%的人认为油价将会在年底前跌破100美元,21%的人认为会在100110美元间波动,15%的人认为会在110120美元,9%的人认为石油价格将维持在120美元以上。不论是业内以80美元一桶石油为高油价的参考数值,还是以2007年中国每桶进口石油平均价格约69美元的标准衡量,都说明石油将告别“低油价”时代。

那么,世界能够承受多高的石油价格呢?日本经济学家牧野润一提出了一个测度指标,他以爆发第二次石油危机的1980年为参考点,用当时石油消费数额和名义GDP之比7%为尺度,确定可能引发世界经济萧条的石油价格是126美元一桶。由于各国能耗技术水平不同,所承受的石油价格也大有差异。据他推算,萧条临界点的石油价格,美国是160.1美元、日本168.1美元,德国172.4美元。而中国为99.5美元,印度为62.6美元。

有研究预测,原油价格每上升10美元,将导致全球GDP总值下降0.5%。其中日本因能耗低只下降0.1%,而美国将下降0.4%,中国将下降0.8%据瑞银估计,油价每涨10美元,美国通胀率就会升高0.38个百分点,欧洲及日本的增幅则分别为0.300.13个百分点。综合起来看,石油暴涨将严重影响各国经济基本面。实际上,石油对国家经济基本面影响的差异,主要不是能耗问题,而是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问题,如美国经济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其制造业只占GDP13.7%,其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在下降,美国进口石油不过是增加“车中油”而已。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进口石油主要用于生产,即使消费,也是“身上衣”和“口中粮”。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石油价格上涨绝不只是经济问题,而是重大政治和社会问题。从最近印尼等国油价上涨后出现示威,便可见一斑。

四、          合围世界:能源与粮食的战略会师

这次石油价格的暴涨,初步扭转了工业性基础资源与粮食性大宗商品的比价关系,“油贵酒(乙醇)贱”改变了价值链。这对由于美元贬值危及其国家信用的美国来说,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改变。

在汽车从福特生产线上开出的时候,福特公司就曾尝试使用乙醇燃料。但乙醇燃料在动力上不如石油,而且成本高昂,所以被放弃了。根据现有技术,每桶原油价格超过50美元,乙醇燃料就可以收回成本。石油价格的不断上升,创造了乙醇燃料卷土重来的机会。美国政府给每加仑乙醇燃料补助51美分,更是推波助澜。据瑞士日内瓦的全球补贴行动组织在2007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称,2006年美国政府对生物燃料的资助额在63亿~77亿美元之间,预计在2008年达到130亿美元,据统计,2005年美国年生产生物燃料乙醇42亿加仑,到2007 年已达到80亿加仑,可替代美国2%的石油使用量。

目前100美元以上的油价,使生产乙醇的利润已达50%,这无疑更刺激了乙醇燃料的生产。美国审计总署预计,目前做乙醇的玉米为美国玉米总产量的1/4,随着未来几年乙醇燃料的增加,今后5年里美国将有1/3的玉米用于生产乙醇。由于美国玉米出口占到世界玉米出口总量的75%,而美国玉米产量的1/4用于生产乙醇,预计2008年美国玉米出口减少48%,这将导致世界粮食市场的严重失衡。同样严重的是,由于种玉米价格的攀升,压缩了与之轮种的大豆的种植面积,因此又带动了大豆价格上升。同时,作为重要的饲料,玉米价格上升直接导致肉、蛋、奶价格上涨。

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最新发布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统计数据,从20064222008422,以美元计算粮食价格上涨了69%,石油上涨了84.4%,具有明显的联动关系。美国借助石油价格的飙升促进生物燃料的发展,起到了打通油价与粮价之间通道的作用。据估计,到2030年,美国生物液体燃料的总产量将达到600亿加仑,可以满足30%的液体燃料需要。作为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美国通过使用乙醇燃料,就可以满足到2030年石油增长需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紧俏的粮食不仅可以使美国从粮价上涨中受益,而且可以成为他控制粮食进口国乃至整个世界的重要战略工具——你因美元贬值或许可以不用美元,甚至因石油涨价不进口石油,但你却无法不要粮食。

 

五、利益集团的小算盘

在石油快速上涨过程中有件饶有趣味的事,就是暴涨的石油促使暴怒的美国国会决定要以“垄断石油”起诉欧佩克组织,而小布什总统则要动用否决权打住这一罕见的举动。小布什的理由是,这样做将会使美国企业在海外遭到报复。其实,他所担心的是,美国石油公司的利益受到损害。这告诉我们,从利益角度看,存在着两个美国,一个是“国会山”的美国,也许大多数议员们要代表推选他们的升斗小民,也包括从事实物生产的资本家,高涨的石油显然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另一个是“白宫”的美国,或者也可以说是“华尔街的美国”,他们的利益主要与石油期货和石油交易相关,石油上涨对他们绝不是坏事。所以我们就能够看到石油价格再不断上涨,美国储备石油却每天在增加。当布什在国会的压力下决定停几天储备石油的时候,能源部长却要说“石油储备不是为了平抑油价的”。也就一周后,当油价稍有回落的时候,美国政府马上公布美国库存石油出现2004年以来最大降幅,唯恐油价不涨。

最近,美国石油集团开始游说国会,希望开放对美国沿海油田的钻探,开放对阿拉斯加地区的石油勘察;汽车巨头要求对使用乙醇燃料立法,加快推广使用E85乙醇汽油85%的乙醇和15%的汽油)的汽车。其实,在美伊危机背后也不难发现军火利益集团的影子。为了在选举年不得罪选民,政府通常会压抑油价,但对来日无多的小布什政府来说,目前也是加紧回报石油集团的最后时机了。总之,各种利益集团在这场石油利益的博弈中,都在极力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常识告诉我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也总是伴随最大化的冲突。

通过此次石油暴涨我们看到,美国在其经济基本面恶化的困局中,经几次闪转腾挪就转嫁了危机,进入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这启示我们,在充满各种博弈的国际利益场上,要实现利益就必须参与博弈。如果低油价符合我们的利益,就要用博弈的思路去争取实现这个目标。“博弈之中智者胜”。也许,现在我们应该去打击一下投机者敏感的神经和脆弱的信心,采取措施使外界相信中国难以接受这么高的油价。这就是博弈,尽管只是开始,却是有意义的开始——在波谲云诡的油海中弄潮的开始。

 
 
  • 标签:石油 价格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