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后的产业结构变迁与与就业结构调整
2007-9-14 11:18:00
 

  由于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人员分流等所导致的严峻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一个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加入世贸则更是使得这一问题趋于复杂化。

  可以预计,中国加入世贸必然会加速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使得中国的企业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合理配置经济资源,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能够促使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的发挥,因而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积极作用。

  但是,中国加入世贸所推动的产业结构变迁对于不同产业的影响是不同的,或者说加入世贸的收益在不同产业的分布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也许如同许多学者所测算的,中国加入世贸能够促进中国经济增量上的增长,但是,总量的增长并不能保证就业方面的同步增长。

  一中国加入世贸推动的产业调整使得就业问题更为严峻

  中国加入世贸对于就业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外资的流入当然可以吸收部分就业人口,外贸的扩张也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不过,这些新增的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与其外资、外贸等相关的行业,以及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其中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的成熟工业以及服务业、旅游业等等。显然,由于比较优势、贸易与投资环境、市场结构、全球化程度、产业成熟程度、需求增长潜力等不同,加入世贸后,有的产业受益较多,有的受益较少,有的则更多地受到冲击。在受影响的时间分布上也不平衡的,即使在同一产业内部,不同产品受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往往会有很大不同。即使是就个别企业而言,在一个总体受益的行业内,竞争力强的企业与竞争力弱的企业的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中国加入世贸带动的产业结构调整,在短期内可能还会加剧中国的就业压力。

  在把握中国的失业问题时,通常采用四种不同的口径:

  首先,是中国政府发布的失业率,实际上就是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第二,是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再加上企业下岗职工;

  第三种口径则是在第二种口径的基础上再加上现有企业的冗员。根据估计,现在国有企业的冗员比例有三分之一左右,有些国有企业的冗员则异常严重,以鞍钢为例,鞍钢共有职工24万人左右,产量和其相近的宝钢职工只有12千人,而国际上类似产量的钢铁企业只有6千员工。在对国有企业进行体制改革的同时,必然会造成大量工人下岗分流。

  第四种广义的口径则是第三种口径再加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劳动部副部长王东进介绍,中国目前有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亚洲开发银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2亿。据测算,中国现在的可耕地占世界的7%,只需要6000万劳动力就可耕作。但现在中国的乡村从业人员有4.99亿,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未来10年,我国需要把1.5-2亿左右的农村人口实现从农村向城镇的转移,只有这样,才能使留在农村的劳动人口的收入增长跟上国民经济增长的步伐。

  这样,中国政府官方公布的失业率水平可能与采用不同口径的研究口径就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例如,2002429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但是也有一些学者测算的全口径的失业率却为28%

  即使仅仅是从城镇登记失业率来看,目前中国也是呈现增长的势头。1992年,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为393.9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3%1993年,有登记失业人口420.1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5%1994年登记失业人口为476.4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8%1995年登记失业人口为519.6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9%1996年登记失业人口为552.8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1997年登记失业人口为557.58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1%1998年城镇失业登记人口为571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1%1999年失业登记人口为600万人,登记失业率3.2%;到2002年刚刚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3.6%又是一个明显的上升。

  经研究预测,中国劳动力总供给近10年内会从7.1358亿增加到7.8193亿,出现峰值,此后会缓慢下降,到2020年为7.7574亿。由于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的拉动,按照7%~8%的经济增长率及0.1707就业弹性系数测算,20年内劳动力总需求将从5.761亿增长到7.414亿,因此,问题矛盾将得到缓解。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就业政策首先当然应当注重解决体制矛盾,将城镇隐性失业显性化,中期则应当注重解决结构矛盾,顺应比较优势来调整产业结构,进而影响就业结构。据统计,目前中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2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0%的水平。如果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700万个就业岗位。如达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可增加9000万人就业岗位。

  中国政府实际上对此已经有了相当清醒的认识。据《中国日报》报导,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表示,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逐渐危害社会的稳定,而且根据劳动部的预测,未来几年中国每年将有一千两百至一千三百万劳工进入就业市场,但即使每年经济成长达到百分之七,创造的就业劳工人数也只有八百万人。中国政府2002429发表《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农村和城市就业问题依然突出,结构性失业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越来越严峻。白皮书还说,积极促进就业、维护职工权益、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在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

  二中国加入世贸之后的农业调整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无论从各国工业化的现实进程,还是发展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都证明农民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是弥合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推进工业化进程的一种共同趋势。在中国加入世贸之前、改革开放以来的时期内,中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向非农业的流动已经由少到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这一影响深远的劳动力流动促进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促进了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给城乡分割的体制带来了巨大冲击,但是,在户籍制度等一系列体制的约束下,这种大规模的流动也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此,讨论中国农业人口的就业问题,应当考虑中国工业化和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移的大背景,中国加入世贸只是加速了这个就业结构转移的进程而已。正如《远东经济评论》所分析的,如果说中国农民可能面临的困境能够和中国加入世贸相关的话,主要在于人多地寡,一大堆农民耕种一小片土地,使得生产缺乏效率,作物不具市场竞争力;根据《远东经济评论》的统计,近年来中国农村收入增幅非常缓慢,最近五年的农民收入仅增长2.1%,年均为二百二十七美元,和城市年均收入的七百六十三美元相比相差悬殊。

  从经济学角度看,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分布,取决于产业结构和不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结构。根据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张培刚教授的分析[1],一般来说,由于食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低,食品消费的比重会随着收入的提高而下降。因而大部分农产品都是收入弹性低于1的商品。虽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可能慢于其他产业,从而导致农业就业的下降低于农业产值的下降,但是,无论产值结构还是就业结构,农业份额的下降趋势已被几乎所有国家(地区)的经济史证实。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吸引着大量的就业者进入。

  由于历史的经济发展战略等因素,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同国际上的标准结构大国结构相比,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偏差,这主要表现在同等收入水平下的高工业化和低服务业比重;产业结构中的高工业化与就业结构中的低工业化;高工业化和低城市化。中国加入世贸之后,这些结构上的偏差的矫正过程会加速,从而直接影响到农业人口的转移。

  农业问题是中国加入世贸之后预计可能面临冲击最大的产业之一。反观中国的农业生产、加工与流通等各个环节,具有明显的经营规模小、成本高、市场化程度低、政策性支持少的特点,因此,其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而且长期的贸易保护使得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中国在加入世贸时做出了较大幅度开放农产品市场的承诺,对农业的贸易保护水平将大幅度降低,同时,加入世贸后进口管理手段被严格约束,国内政策性支持空间受限。因此,可以预计,在中国加入世贸之后,质优价廉的农产品的进口,特别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进口,将降低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挤占国内农产品市场份额,从而减少农民收入。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计量模型结果,到2005年,大宗农产品进口将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价格出现相应下降,农业总产值将下降2%,农民收入下降280亿元(1990年不变价)。

  加入世贸对农业的影响(2005年)

  注:表中所列数据是与不加入世贸的基准情景相比的结果

  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显然,廉价的农产品进口会对农业人口的现有经济状况形成冲击,这会加大农业人口转移的压力,使得农业人口过剩的问题更为突出。在此压力下,首要的途径应当是农业就业人口在农业这个行业内部的调整不可避免,换言之,尽管由于中国种粮比较利益呈下降趋势,如能抓住机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转向高价值、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生产,则有可能提高农民收入。例如,中国的肉类、蔬菜、水果和花卉等劳动密集性农产品,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出口潜力,但这些产品长期以来在质量、卫生、技术标准上难以达到国际市场要求,加上国内农业生产与流通组织化程度低,行业分割、部门垄断现象严重,使之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和出口能力。改变这种状况,农业生产、流通管理体制及支持系统的大幅度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这涉及到政府管理体制的重大调整。

  其次,则是推动农业人口继续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在这个过程中,流动农民的边缘化问题、地方政府的就业限制问题、户籍约束问题、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都已经成为下一阶段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中国加入世贸之后的制造业调整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基于中国的市场优势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等,中国目前正在向世界的制造业中心挺进。应当说,中国的比较优势是有利于发展成为世界的制造业中心的,但是,经济上的比较优势未必能够转化为经济竞争和产业转变上的现实动力。

  尽管与农业和服务业相比,中国制造业的开放度和竞争力总体上也要高一些,但是,从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组织状况、市场结构、静态比较优势等因素看,中国的制造业的现状并不能让人感到乐观。要达到这一目标,除了政府管理体制上的转变之外,现有制造业必然面临一个剧烈的结构性调整,国内的企业需要有一个较为痛苦的整合过程,特别是在大型跨国公司更多进入的情况下,可能使产业更容易受冲击。制造业的调整过程,也是就业人口在不同企业、行业之间的转换过程。

  具体到不同来说,中国的制造业在一些特定行业是具有竞争力的,这些行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部分资源密集领域,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劳动密集度较高的加工组装环节,这些行业具体包括食品加工及制造业、纺织服装、皮毛羽绒制品、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有色金属、金属制品、摩托车、家用电器、部分电气机械及器材等等,这类具有竞争性的行业是中国转向制造业中心的重要基础,在中国加入世贸之后依然面临一个在世界市场上扩张的趋势,这些产业的扩张会吸收更多的就业人口的进入,成为中国未来吸收失业人口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其次,中国的制造业中还存在一些尽管目前的竞争力一般、但是中长期内具有一定潜在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的行业,例如饮料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石油化工、化学原料及制品、化纤、橡胶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钢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等等,中国加入世贸之后,其中的一些产业和企业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冲击,但是也会有一些产业和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成长为新的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从而可以吸收新的就业人口的进入。另外,中国的制造业中同样存在一些短期内会面临相当大的冲击的行业,其中最为有代表性的是汽车制造业和化学医药制造业。仅仅以汽车行业为例,中国目前被视为是全球最后一个巨大的汽车市场,即使是目前中国对于汽车保持了相当大的保护、中国当前的汽车制造业的极端低效率,中国国内的汽车市场依然保持了迅猛增长的势头。如果中国国内的汽车行业不及时整合,提高自身的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汽车业以目前的状况是难以与外资汽车厂商竞争的,而在这些汽车企业就业的工人可能会面临转工到外资厂商的调整趋势。

  因此,以全球的制造业中心为目标,在中国加入世贸之后,对于制造业的发展必然要有有全球眼光,注重于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来促进内产业升级,注重培育一批中长期内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强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来作为吸收就业的基点。至于对那些在可预见的将来缺少发展潜力的行业,应当主动采取收缩战略,相关的就业人员则需要转移到新的行业中。

  四中国加入世贸之后的服务业调整及其对就业的影响

  服务贸易是中国加入世贸过程中预计受到冲击较大、同时中国的开放承诺也较为广泛的行业。在过渡阶段结束后,据世界银行专家的测算,中国全部市场准入承诺的平均数(平均数表明承诺减让表中已做出承诺的部门或服务提供方式的组合相对于最大可能组合的比例)为57.4%,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在乌拉圭回合中提出的承诺。

  加入世贸对于中国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外资的进入会打破国内服务业的行业垄断,强化市场竞争,促进技术转移,促进服务业效率的提高。但是,国内的一些服务行业由于缺乏竞争,在与外资服务者的竞争中可能会面临不利的局面,例如金融业、电讯业等等。

  对于就业来说,服务业的开放会推动相关行业的人力成本的上升,服务业的人才价格可能会明显上升。不过,从吸收就业的角度看,服务业在中国具有较农业和制造业更大的发展潜力。在世贸文件提出的140多种服务产品中,中国只能提供40种。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传统服务业(传统的物流及餐饮旅馆业)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金融、保险、电信及商业服务等)比重较小。中国应借助于外资进入带来的示范效应,扩大服务业门类,增加服务业产品,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这会吸收大量的就业人口。其次,通过打破服务业的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推进行业重组,加强职业培训等,也会使这些特定行业的竞争力随之上升。

  五从中国加入世贸之后的产业结构变迁看就业政策的调整

  基于当前中国不同产业在加入世贸之后所受到的影响的差异,以及当前中国就业的严峻形势,在把握中国加入世贸之后的产业结构变迁的基础上,中国的就业政策和相关的宏观政策应当及时进行调整。

  1中国加入世贸之后的经济增长应当注重就业导向。基于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看,积极地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扶持能够吸收更多劳动力的、目前也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行业来作为吸收劳动力的基础,对增加全社会的福利来说,其意义也不亚于经济的增长。因此,下一阶段中国的经济增长应当把积极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作为一个基调和导向。

  2促进民营的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退出,打破垄断行业的行政垄断,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市场空间。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但有利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分流,而且还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约占我国城镇就业总数的75%,是承接1978年到1996年我国农业部门转换出来的2.3亿劳动力的主要载体。

  3推进城镇化建设。要解决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就必须要考虑到城镇的容纳力。但中国现有城镇的容纳力是有限的,在此情况下,推进城镇化建设无疑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4政府应当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作为中国加入世贸之后剧烈的就业结构转换的缓冲力量。同时,特别要关注就业弱势群体并给予及时的社会支持。根据调查,目前大多数下岗职工主要依赖于亲友支持,因此要通过制度化的措施,使统一的社会保障机构与社区组织和各种市场中介机构密切衔接,建立广泛的就业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

  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就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能上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将更为突出。

  6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的发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比较优势并不一定意味着竞争优势,其间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有效率的、公开、公平的市场环境。这主要包括清除体制障碍,支持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的全球性扩张,促使其吸收更多的就业人员;强化就业服务,推进劳动力结构性转移,重点在于加快户籍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的改革,加快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其尽快覆盖各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消除不同所有制之间的人员流动障碍;建立有效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防范短期内大规模贫困问题的出现。(时间:2006-4-24

 

 
 
  • 标签:产业 就业 工业化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