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完全依靠汇率调整来消除贸易失衡
2007-9-17 10:58:0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于日前在中国平安金融论坛上表示,贸易顺差、升值压力及外汇储备增长等所带来的压力,必须依靠中国本土需求的扩大。如果目前的经济结构不做大变化的话,不用到明年的12月份,中国的外汇储备会突破1万亿美元,如果还不做大调整的话,5年之内,外汇储备会超过2万亿美元。

    巴曙松表示:这一次升值幅度为2%,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希望的10%15%有很大差距,我们的理由非常简单,中国不单追求贸易顺差,而且追求贸易平衡。中国的贸易顺差大约在200亿~300亿美元,占中国GDP不到2%,因此,中国认为2%的升值幅度能够把顺差覆盖掉,但是变化要比计划快。今年上半年的贸易顺差比去年要高,中国贸易顺差的趋势是下半年比上半年还要高,尽管数字还没有最后统计出来,但大约会在900亿美元左右。如果这些顺差都要依靠汇率波动来消化的话,这就意味着有更为强烈的升值压力。

    世界各国都不大可能完全依靠汇率的调整来消除贸易不平衡,必然要伴随着本国内部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中国来说,那就是要扩大内需。中国过分依赖外需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进出口规模占GDP的比值几乎达到了70%。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就增长了20%,这一比例在欧美国家则需要至少花上10年时间。但这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比如国民福利的流失、货币政策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的丧失等,那么如果不做改变的话,必然又会形成大量的顺差,升值的压力也会扩大。巴曙松分析认为。

    全世界只有日本在做这样的事,但是,我们看到日本的外汇储备增长在明显减缓。一方面我们的环境被严重污染,将生产出来的所谓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廉价地卖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同时又冒着有贸易摩擦的压力,把赚回来的贸易顺差以外汇储备的形式,以比较低的回报存回到这些发达国家市场,我们是双重福利的损失。

    巴曙松分析认为:汇率在一定程度上的升值可以缓解顺差压力,但是又不能完全依靠汇率制度,必须同时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于中国在汇率调整之后出现新的格局,必然要求我们从化解升值压力的角度来强调增长的动力,从依赖外需转向扩大内需。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曾意识到固定汇率制度有很多不好的方面,开始在金融危机后实行浮动的汇率制度,但是后来又慢慢地变回了固定汇率制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土金融市场不发达,本土储蓄率过高。中国的选择比较单一,融资的主要渠道还是银行。巴曙松认为,发展本土金融市场和汇率改革两者之间不是没有关系的,而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时间:2005-12-14  来源:全景网络)

 

 
 
  • 标签:贸易失衡 顺差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