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后续举措陆续出台,信息也更加具体。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扩大外汇指定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行长周小川在上海首次披露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新机制所参考的“一篮子货币”的组成原则,表示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是主要的篮子货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扩大远期结售汇业务和推出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意味着货币市场创新进入密集期。下一步有望进行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并推出利率期货、期权交易品种。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未来的3个月到6个月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一个观察期和调整期,得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巴曙松:实际上,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是从1997年以来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相对比较僵化的汇率体制中退出,对贸易、就业、农产品,以及总体经济等领域形成了影响,企业和金融机构等都有一个适应性调整的过程。决策者也会观察升值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消化的程度。同时,这也是一个调整期,即经济的其他方面做出适应性的跟进。比如,汇率波动幅度变大,金融体系将提供风险管理的工具,让企业进行风险管理,重新调整自己的定价策略。
中国经济时报:但是,2%的升值幅度毕竟小于市场预期。相当多分析人士认为,这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只是一小步,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巴曙松:我认为,2%的升值幅度的确定,主要考虑的是我国的贸易顺差总体规模、特定的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企业的适应能力。客观上还达到了另一个效果,有利于抑制投机资本流向的大起或大落。2%的幅度使投机资本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退出,很难有明显的获利,考虑到财务成本可能还会有损失;如果继续参与,3‰的浮动幅度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是可上可下的双向变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对于投机资本来说,汇率波动的风险比原来大了。中国经济时报:从应对投机压力的能力看,现在实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与1997年以来的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度相比,哪个更大一些?巴曙松:显然,目前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应对投机压力的能力显著大于事实上的固定汇率制度。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应对投机压力的主动权在央行手中,而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主动权实际是在投机资本手中。另外,参考一篮子货币而不是盯住美元,篮子中的货币的相互波动可能部分被抵消,因此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压力比原来下降了。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汇率环境下,中国正好可以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外汇市场的更富有弹性的改革、外汇管理政策的调整等做相应的适应性调整,为汇率制度具备更大的弹性奠定基础。在目前的观察期和调整期内,我们将进入一个货币市场创新的密集期。
中国经济时报:联系本周央行扩大外汇指定银行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的决定,如何理解这一货币市场创新的密集期?
巴曙松:汇率波动将相应导致国内利率市场的波动风险,这就需要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央行此次推出的这一举措不仅给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规避汇率风险的工具,也是深化货币市场改革统筹安排中的一个环节。对中央银行而言,人民币均衡汇率实际上是由两个参照系决定的。第一个参照系是把原来比较扭曲的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市场化起来,让市场去寻找均衡的汇率水平,另一个就是参考一篮子货币。人民币的均衡汇率究竟在哪里?这只有市场知道。现在应做的,是逐步恢复市场的弹性,矫正扭曲的外汇供给和需求,让市场化的外汇供给与需求来寻求人民币均衡汇率。我们过去实行的是强制结售汇制,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被扭曲,供给被放大,而需求则被抑制了。现在,正逐步转向企业可以提高留汇比例,预计在适当的时候将会逐步转向意愿结汇制。结售汇环节的市场化,加上交易环节的市场化,配合此次汇率波动区间的扩展,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相信会有明显提高。这样,外汇供求逐步比较真实地反映市场主体的供求和预期之后,形成的汇率才更加接近均衡水平。
中国经济时报:除了结售汇环节的市场化之外,交易环节的市场化也为大家普遍关注。
巴曙松:可以说,交易环节的市场化同样重要。我们的外汇市场效率比较低,交易品种比较单一,准确的说,它仅仅是一个结售汇头寸的调剂市场,还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外汇市场。要形成高效的外汇市场,必然要从有形的外汇市场转向无形的外汇市场,转向做市商制度,由商业银行自主对汇率风险进行定价,在统一管理本外币的资产负债的基础上进行报价。下一步,还要推出更为丰富的、灵活的远期外汇交易、期货期权等交易品种,以及货币经纪公司等市场制度。因此,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我国正在进入一个货币市场创新的密集期。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时间:2005-8-15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