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住宅制度改革的启示(注释)
2008-9-14 0:43:00
 

注释

用计委报告的话来说,就是“这样快的增长速度与整个宏观经济处于调整型增长的态势是背离的,是不健康的”(北京晚报2003-1-8)。

檀香山东西方中心研究员Kang Wu 2002年也在华盛顿时报发表文章附和这个分析。他进一步把分析的时间延伸到1978年,认为从那时起到2001年,中国的实际国民总产值增长最少可能被夸大2%,最多可能被夸大4%。东西方中心能源课题组采用的理由和Thomas G. Rawski类似——以能源消耗为标尺校核中国增长数字。在多数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增加总是同经济增长紧密相关,其弹性总是接近或者超过1。但在中国,1998年之后的数字弹性只有百分之0.8,不到其它亚洲经济的一半。由于能源可以做出更准确的衡量,看来中国的增长被夸大。自从东西方中心能源课题组提出上述问题之后,巴黎国际能源机构也注意到这一差别,开始进一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的关系问题。但如果我们把80年代末期,有偿使用土地制度引入后带来中国财富存量的增加加以考虑,这个问题可以得到类似的解释。

2002213日的文章中接受了Bert Keidl对他以前错误计算方式的批评,并承认这种计算方法导致的低估,这样Rawski从收入一侧(income side)计算的1998年的名义GDP增长率从3.8%显著提高到4.6%(不考虑住宅的折旧和租金),考虑通货膨胀后真正GDP的增长则上升到5.8%。但在2002829日的最新报告里,Rawski放弃了从收入一侧统计的结果,又回到了原来基于生产一侧基础上的判断,既实际增长率是-2.5~2%之间。他认为这个结论同其他生产指标配合得更好(consistency),因而也更可信。这里采用Rawski最新的说法。

很难设想在19891990年时,会有人考虑买房、买车。但这正是1998年我们周围的人正在做的。

Rawski的解释是国家清理财政以外的资金。

Rawski认为这是成功反走私的结果。

我在上海一次房地产高峰会上,曾同国家统计局汲凤翔司长探讨过这个问题。汲表示统计局一直对Rawski的难题困惑,但从没想到过用存量资产突然增加来解释。比如把你原来住的房子分给你后,你的个人财富剧增,但你的用电量却不会随着房屋产权的改变而增加。

贺力平对国家统计局的质疑最有代表性,他观察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第4456页上公布的94种中国主要工业产品1997 1998年产量数据,可以算出它们在1998年实物增长率。具体情形是,在94种工业产品中,53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在1998年比1997年绝对减少,41种工业产品的产量比1997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剩种其产量增加的工业产品中,仅有15种产品的增长率超过了8.9%。显然,这与上述8.9%增长率所给出的印象有距离”实际上拉斯基在他的文章中引述了这个事例,但不够准确。贺力平进一步进行了分析:按照不重复计算,不涉及子项目的原则,上述94种工业产品实际为73种工业产品。在这73种工业产品中,1998年产量增长者有28种,产量减少者有45种;要从得出工业总产出增长率为89%,一个必须的条件是上述28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占全部工业产量的比重为892%,其余45种工业产品的产品占全部工业产品产量的比重为10.8%。显然这个比重划分条件是很难得到满足的。

1995年我国的GDP5.8万亿,按照樊纲的估计,我国目前居民住房财产价值大约10万亿元(樊纲2002)。按照世界银行一国住宅资产的价值大体上等于GDP的经验,减去私人住房后,1998年时3万亿元的公有住房市值,应当是相当保守的估计。

但产权真正落实到个人——拿到正式房产证——却是在随后几年逐步实现的。

在资产评估时,也许这些财富被按市场价格计入转制后单位的财产,但这种大规模的财富交易,在经济统计中则没有任何体现。樊纲(2002)最近的一项研究也注意到了这种随着土地而转移给国有企业的巨大财富。

于统计局的误差,一个可能的推测是,统计局在收入一侧为基准的统计是大体准确的,产出一侧的统计则为了和收入相吻合而作了笨拙的调整。其效果等价于提高利率,并以此强迫货币恢复供给需求的平衡 反映出全面型的通货紧缩,从而压制分工——交易的效率,导致这些行业的萎缩。房地产带来经济总体规模扩张的好处(包括分工水平提高和劳动力就业增长)也就无法实现。这就是导致Rawski也注意到的1998年收入一侧统计的GDP增长(-2.5~2.2%之间)和产出一侧统计的GDP增长(5.8%)有巨大的差异的原因。这个差额大约就是房地产的额外增值。这也可以部分地解释Rawski的质疑,为什么很多抽样调查显示,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未来经常性收入不变甚至减少?(Rawski2002)。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戴有根(2003)认为,收入差距拉大是最近通货紧缩的罪魁祸首,但我们的分析正相反,收入差距拉大的罪魁祸首是通货紧缩。这也符合了另一项观察,就是为什么1999年的GDP增长更低。因为1998年房改是年中开始的,大部分财富效应反映在第二年,也就是1999年。因此,1999年的通货紧缩和因此产生的对其他经济的打击就最严重。

Rawski提出的另一个例子,就是航空运输量的上升和当年航空工大减价所应当带来的增长不符。在我们的分析中,1998年改革受益的高收入者对机票的价格不敏感(企业和单位支付),价格弹性很小,降价只是使乘客在不同的航空公司之间重新分布;低收入的改革受损者在紧缩的预算下,自然减少航空出行。其结果就是整个航空业运输量增长低于预期。

戴有根认为,没有经济衰退的商品价格下降不能算是通货紧缩(戴有根2003),而我们的观点是,经济衰退的标准是相对的,不同状态下,标准不同。其参照物应当是一个经济正常情况下的“自然增长率”,低于这个数值,即使绝对速度较快,依然是相对“衰退”。因此,如果由于货币供给不足,使经济增速低于应该达到的“自然”水平,一样是通货紧缩。根据我的判断,如果前几年货币政策更加宽松的话,2002年的经济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增加2个百分点甚至更高完全是有可能的。

劳动力和固定资产成本上升。用央行人士的话讲,他们几乎所有金融工具全都用上了,而且按照常规的标准衡量,已经是“无所不用其极”(戴有根2003)。

尽管如此,这种放松还是显示出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02年中央银行银行M2的供给从前几年的14%~15%左右增加到16~17%,结果当年的GDP立即增长到8%,物价跌幅则从前几年2.5%左右,收窄到0.7%2003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9.1万亿元,同比增长19.3%,比上年末提高2.5个百分点,为1998年以来最高的增幅。狭义货币(M1)余额为7.24万亿元,同比增长19.5%,比上年末提高2.8个百分点。市场现金流通量(M0)为2.1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比上年末提高16.9个百分点。这是一个迟到但却是完全正确的操作。我们预期很快就会看到通货紧缩的缓和,以及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的改善。尽管严格地说,这个改革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最后完成。

这两次改革都是通过制度进步,释放巨量沉淀的存量资本,带来整个社会财富倍增。两次改革的最大不同,就是前者由于《土地法》和《城市规划法》把财产权利界定给了地方政府,而后者则是把财产界定给了个人。这就是为什么1990年的土地制度改革引发了9394年的经济过热,而这次住宅制度的改变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的原因。必要时可以暂时冻结前些时候“过早”出台,有可能大幅增加成本的错误政策。如劳动合同法、物权法等。

 

参考文献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199873

建设部、国家计委等六部门:《关于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200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与走势《经济日报》20030113

世界银行. 中国:新兴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土地管理1994. 中国财经出版社

李泊溪:20030116日“2003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刘福垣:房地产结构失衡需要根治。《经济参考报》20021204

任志强:房地产泡沫的论题最终将由市场作判断 新浪房产 2003.01.13

王建:亟待破解“缩长”之迷20020909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Lewis, William Arthur 1978.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Stigliz, Joseph E.,1990, Symposium on Bubbl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4 No.2.

Thomas G. Rawski, august 29, 2002. MEASURING CHINA’S RECENT GROWTH: WHERE DO WE STAND? http://www.pitt.edu/~tgrawski/

Thomas G. Rawski, 2-13-2002, re: revis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GDP calculation for 1997/98, http://www.pitt.edu/ ~tgrawski/

Thomas G. Rawski,2001-9-12, , What’s happening to China’s GDP? http://www.pitt.edu/~tgrawski/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北京晚报.《住房需求是主要驱动力》2002-1-12

北京晚报2003-1-8,中国房地产已出现泡沫现象

北京晚报2003-1-8,房地产泡沫是这样吹出来的

贺力平:对拉斯基观点的看法20020610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王一娟.投资增长速度为何放慢?经济参考投资周刊,2000/10/31193

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199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1999经济科学出版社

《新快报》:“过度投资会导致产能过剩” 20030113

戴有根:股市低迷不是货币政策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 2003102

索托.《资本的秘密:为什么资本主义在西方获胜而在其它地方遭到失败》矮脚鸡丛书公司出版20009

赵燕菁.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形势与判断.城市规划.2002年第三期.
 
 
  • 标签:住宅制度 1998年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