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投资不是“渗透”是共赢
2021/3/22 15:05:00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扩展,我海外投资正呈高速增长状态。利益共同体建设,互信互利、平等共赢的合作正在被国际舆论接受,客观上也挑战了传统的强权利益分配体制,这必然引来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和遏制,中国投资要顺利走向海外,就必须笑对困难,积极乐观地应对。
  要充分把握海外投资环境
  应根据不同类型国家采用不同的海外拓展策略。国国情、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模式、宗教文化、资源配置不同,带来了巨大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特点,这与国内投资和传统伙伴的投资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必须针对不同国家特点采取相互适应的投资模式才能获共赢的效果。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在海外拓展市场时,仍没有走出国内拓展市场的老路,高度依赖各国政府走“上层路线”和精英阶层,缺乏对各国国情的全面了解和针对性,特别是在跨国合作中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模式,走市场化的道路。虽然,中央在顶层设计上有明确目标,但在具体合作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作有针对性的工作。
  在非洲及部分拉美国家我们抓住了机遇与他们政府展开了深入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优势在于能够高效获取行政资源的支持与保护,其弊端在合作中受国际环境影响,政治时局变化发生变故,经济合作也随之蒙受巨大损失。我与利比亚、苏丹合作都存在这类问题。
  民主国家要求加大投资透明度,受议会两派执政需求左右影响投资方向和决策力度。对墨西哥投标高铁被终止就非常能说明问题。墨西哥反对派利用发达的媒体舆论和强势的选民政治,使投资无果而终。特别是在“伊瓜拉事件”持续发酵的背景下,投标竞争者与公众知情权的双向缺失,造成对立舆论导向和煽动民间情绪造成质疑风波严重。另外,政府部分决策层对于中国高铁输出也保持高度警惕,认为技术输出带有浓厚的势力范围和殖民主义色彩。
  而发达国家为保护自身利益和本国技术的开发利用,会有更多法律限制。美国就多次以安全为由阻止了我国企业的投资和收购。2005年3月,美国阻止了中海油收购挂牌出售的美国优尼科公司, 6月,阻止了海尔集团收购美国第三大家电制造商美泰克公司, 2008年2月,阻止了华为收购美国电脑网络公司3Com的交易,2009年,美国政府阻止中国民生银行收购一家美国银行,2011年,再次阻止华为收购3Leaf公司,2012年9月,奥巴马下令阻止中国公司对4个美国风电场项目的收购,并要求剥夺其所有权。
  对于政局动荡国家投资环境受国际影响更大。我国对缅甸投资由于受到外部势力挑拨,使缅甸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利益分配、环境保护方面产生巨大分歧,导致冲突不断,密松水电站和莱比塘矿停工,我蒙受较大损失。泰国的政局动荡以及经济的衰退,也曾导致 “高铁换大米”计划一波三折。
  “丝绸之路”建设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国企业对国际投资的环境相对陌生,对国际政治风险、金融风险、经营风险以及创新风险等把握不够。国际投资环境较之国内投资,影响因素亦更为复杂,相互迭加,往往导致投资项目的实际收益与预期值之间的存在巨大差距。
  从国家利益海外拓展的视角来看,应加强海外投资保护机构和力量建设。
  用实际行动排除消极影响
  以往欧美发达国家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技术援助,附带苛刻的政治、经济要求。今天,中国以低廉的价格获取高铁的修筑权,引起了西方的强烈嫉妒,开动舆论工具制造中国的“经济渗透说”,鼓吹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达到“危险”的水平,就会造成政治上的被动局面。“中国高铁威胁论”几乎成了反对派攻击政府和中国投资项目的政论基础。
  因此,我在海外投资和项目顶层设计时,必须落实互利共赢的理念,用实际行动排除西方的舆论干预,建设经济命运共同体,才能真正排除西方的消极影响。
  “中国高铁优势与海外输出困境之间的反差,说明技术成熟度与需求牵引并非决定技术转移的全部因素。技术社会学的理论认为,技术的生长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民族文化、社会心理、政党和民众意愿等主观因素,同样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有鉴于此,中国海外投资与“丝绸之路”建设、高铁的技术输出,既要有需求的对接,也要有文化和心理的对接,必须正视不同社会文化的差异性,全面了解所在国家的历史传统、制度安排、媒体舆论、消费倾向乃至风俗习惯,从而制定灵活的战略。比如,欧美社会“汽车”文化与各国领土范围小,使民众会感到乘坐高铁意味着对自由出行的弱化,因此,只有实现高铁与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无缝链接,提供一站式交通服务,使出行者感受便捷、舒适,才能让欧美“汽车”文化接受高铁的进入。
  对于中国周边国家,构建以中国为起点的高速铁路网络,则必须摆脱 “朝贡体系” 传统和 “文明中心主义”思维的桎梏,以包容、开放的态度,规避高铁出口可能遭遇的跨文化障碍,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开展高铁合作。如金砖银行总部设立在上海,确由印度人担任行长,在股权上采取均等的方式,让所有金砖国家感受到了平等合作与共赢,这才能达到投资效果。
  中国海外投资和高铁走向世界,总会使政治、经济、军事战略等意图关联起来,这必然会引起中国要改变现有国际秩序和运行规则的疑虑和警惕。特别是收成大国和主导世界规则制定的国,必然会对我走出去进行百般遏制。因此,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和“丝绸之路”建设时,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就显得犹为重要,在不冲突、不对抗前提下寻求共同利益的焦点,在不改变现行国际运行体系的条件下,调整修改不利于共同发展的国际规则。
  中国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和“丝绸之路”建设,要处理好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我国应当积极耐心地阐释和平发展的意图,中国高铁输出与其他中国制造的商品一样,都是全球化背景下由市场机制主导的经济行为。必须按照市场运营规律和世界贸易规则,构建利益共同体。要统筹考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各国利益、需求挂勾,要带动各国经济发展、关心文化宗教需求、环境保护,推动就业、 培养技术人才,发挥各国的产能优势、资源优势、人口优势、市场优势、环境保护优势,尽可能推动中国的“搭车”理论,欢迎一切愿意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家,形成整体部局、协调合作、发展互利、团结共赢,睦邻友好、强邻、富邻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投资安全保障机制建设
  推动海外投资和“丝绸之路”建设要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和力量建设。经济、政治、军事三者从来都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合作共赢是海外投资的基础,建立命运共同体是政治主张,和平发展是建立海外投资安全保障军事诉求。
  要维护海外投资的安全利益,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格局,就必须提高海外经济合作的保障能力,加强国际合作,排除恐怖组织、极端势力、海盗、自然灾害威胁等对经济合作的影响。亚丁湾护航、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在联合授权下向苏丹派出成建制的维和部队,在利比亚撤侨,向印尼派出海啸救援部队,向尼日利亚和西非派出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医疗分队,都是建立海外投资合作安全保障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国在构建经济全球化体系中都同时构建了安全保障体系。美军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完成了全球兵力存在和投送部署。俄罗斯战舰和战略轰炸机早就完成了全球巡航和值班部署。法国已经把地中海沿岸变成了其控制范围。英国战舰已经前出到了马尔维纳斯群岛。中国要走出去也必须建立一支适应经济建设需求能够维护世界和平的安全保障力量,仅靠建立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主张是经受不住非传统安全领域挑战的。
  要维护海外投资建设安全必须加强军事合作。要在建立命运共同体政治主张前提下,完善军事安全领域合作,“丝绸之路”计划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建设和安全保障也只能依赖利益各方的团结合作,充分发挥各国安全保障力量对风土人情、地形、文化认同的优势,才能真正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走出去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是历史的必然,目前机遇与风险并行,只有强化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互联互通、共建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和团结协作的联合安全保障机制,才能排除风险,抓住机遇,确保海外投资和“丝绸之路”建设的顺利实施,共圆“世界梦”。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