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5569,创2017年12月25日以来最弱水平。人民币贬值成为市场讨论的热点,在美元短暂升值下,新兴市场货币贬值问题也备受关注。然而,从货币本身的升值与贬值来看,货币贬值的收益率与促进性是正常的,反而货币升值的破坏与打击则是明显的。当前人民币贬值正在进行中,市场预期破7的舆论喧嚣而起。尽管笔者也预计过年内破7的概率存在,但此时伴随中国股市下跌局面,我们应该审慎面对这一问题。
货币贬值并非经济退步的祸根
从世界的经验来看,货币贬值并不一定阻碍经济发展,甚至对于经济结构完善和市场健全是一件幸事。俄罗斯的卢布贬值曾一度促进俄罗斯经济2016年的复苏进程。2016年前,俄罗斯经济衰退十分严重,但俄罗斯经济基础与实力较强,俄罗斯货币贬值在伴随外围商品价格的变化,尤其是石油价格的大落大起之下,俄罗斯经济复苏已经呈现。而汇率贬值导致危机的国家在东南亚和拉美等地比较盛行,如阿根廷等新兴市场。实际上这些地区的问题从来不是在货币贬值本身上,而是在本国经济衰退或者恶性通胀上,基本面问题导致了严重的资本外逃,货币贬值只是这些问题难以消化带来的结果,并非问题核心所在。一个国家解决不了经济基本面的问题,再怎么保汇率都是无用功。
目前韩国、泰国都属于经常账户处于盈余状态的亚洲新兴经济体,但韩元、泰铢短期双双惨遭抛售,位列新兴市场货币中下跌最为剧烈的品种之中。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进而货币贬值无助于经济。相反发达国家并未因为货币贬值受害,反之是因祸得福,这源于其经济结构与基础。如丛日元2012-2015年和欧元2014-2015年的贬值情况来看,日元在2012年9月-2015年6月贬值60%,这一时期日本外汇储备维持在1.2万亿美元左右窄幅波动;欧元在2014年4月-2015年2月贬值25%,同一时期欧元区外汇储备由5700亿欧元增加至6700亿欧元,以美元计价减少幅度约10%。两者因货币贬值使得产品和生产竞争力加强是其外汇储备增加的根本原因。日元贬值60%和欧元贬值25%的结果并没有导致货币危机、经济危机,反而日本、欧洲2016年之后都出现了经济回暖。货币贬值的表现与实体经济的内在组合是重点。
需要注意的是,此轮世界经济复苏的特点之一是由发达国家引领的,观察其货币贬值与升值的经验教训来看,更应关注的是长期经济结构,利用好汇率波动区间的机会,并非只关注短期价格变动。
人民币方向选择至关重要
当前对人民币而言定向与选择格外重要,尤其是方向性抉择至关重要。无论依据人民币地位、人民币规律、人民币基础以及人民币取向,未来基本方向都应为贬值。
第一,之前过长的人民币升值技术周期是目前人民币贬值的重要参数。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周期是规律和判断的依据,过长时间的升值导致的贬值是一种必然性,也是风险管控的重要基础。
第二,经济周期的所处阶段是人民币贬值的重要支持。中国经济脱虚向实的结构调整决定了人民币应贬值以利于实体经济发展,但是困难在于对人民币走向的评估偏离了从实体经济出发的角度,而金融投资的投机性很强,市场对人民币升值更加“兴奋”,进而人民币升值被推波助澜严重。
第三,市场对汇率的理解专业程度严重不足。国内投资者对金融市场投资主要在于证券和期货,而这类交易与外汇交易的差异较大。虽然外汇市场规模比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大很多,并且不会存在机构操盘控制价格的风险,这也不意味着外汇市场的没有风险,因为汇率全球性的特征,影响外汇市场波动的原因更加复杂,如预期作用、利率作用、货币资产之间的相关关系,各国央行政策的干预等等。相比较,中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外汇交易不足比较突出,一方面人民币可兑换尚未实现,另一方面是外汇市场尚未开放,进而市场对人民币认知的情绪化、短期化严重影响判断。
预计两种关联因素将影响人民币未来走势
第一是外部环境变数。人民币升值贬值的论调标的就是美元,美元走势是人民币方向的重要参数。从目前形势看,美元贬值具有很大的阻力,因为欧元升值难以持续,这直接限制美元贬值程度。但美元贬值受限并不能满足美元的需求,无论从美国经济考量、美联储加息需求以及美元对外战略战术考虑,美元贬值都是重要方向,由此判断人民币升值存在空间。但是目前美元升值不大,人民币贬值加大,其中人民币内在因素的影响更大。一方面人民币升值相对过快,超出中国经济实际,尤其是外贸顺差下滑与外贸出口增长不协调,导致利润不足,人民币贬值加快在于外贸实际收益率不足。另一方面汇率贸易环境恶化较为突出,中美贸易摩擦的强硬直接冲击使中国贸易受害严重。人民币贬值加快是一件幸事,也适合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贬值节奏。在人民币贬值态势下,不应重于套利、投机、对冲,而应用心于实体贸易交割与结算,用对时间和舆论,让人民币贬值发挥助力外贸与经济之作为。
第二是内在要素不足。讨论人民币的重心对当前而言十分重要。如果从金融投资投机角度看,人民币升值值得欣喜,但短期收益率限制大局眼界;外贸企业则恐慌于人民币升值,毕竟升值将带来利润不足的压力与风险。尤其是我国目前外汇市场开放度有限,对外汇概念的基本常识、规律以及趋势掌握不准,因此,舆论导向的偏激与偏颇严重。其实更多的发达国家都在警惕货币高估,作为有经验和专业的货币载体,他们十分清楚货币升值的风险。因此,美国人在谈美元高估、欧洲人在谈欧元升值风险。加之中国货币资质尚未达到自由化程度,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具有很大的差距,人民币目前属于本币,并未开放与自由化,即使人民币加入SDR货币也只是作为有限的国际储备货币。
目前,中国依然处在结构调整的过程当中,央行的基调依然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保持汇率双边稳定走势,笔者认为定调是非常准确的。中国人民币利率不像美元利率走到低位,相对美元利率水平偏高一些。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一个长周期的计划,并不是一个短期的应对,因此人民币没必要匆忙地跟随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中国长周期的计划是调结构,调结构的过程要有耐心和耐力,以使汇率、利率有一个平和期、过渡期和相对的稳定期,这对中国调结构是特别有意义的。
由此预计年内中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或将发生贬值加大的过程,这一水平符合中国经济阶段需求,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点在6.6元附近,有利于外贸发展对实体经济以及市场信心的稳固,人民币高估风险需要防范。人民币破7不是坏事,但时机、节奏很重要。人民币升值破6.2不是好事,这一价位不利于中国外贸与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然而,面对美元贬值诉求,人民币面临升值环境难以消失,如何驾驭升值幅度是技术与策略的重要考验。尤其是舆论指引需要理性、专业和利益需求指导,进而给与人民币走势双边波动中贬值取向的定义。
(来源:中新经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