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我国节能工作的建议
2021/4/23 11:24: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方针,节能效果显着。1980-2002年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44,节能率(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率)为4.9%,以较低的能源消耗保证了经济以年均9.4%的速度增长,节约能源10多亿吨标准煤,减排了大量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降低了环境污染。特别是“九五”以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年均仅为0.22,节能率达6%。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不应忽视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与能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国到2020年经济增长翻两番目标,必须有充足的能源保障。据测算如果不采取节能措施,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高达30亿吨标准煤以上。但我国的国情是,人均能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5%,石油是11%,天然气是4%,能源短缺将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问题;优质能源供应缺口大,据预计,到2020年我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存度将达到60-70%,大量进口势必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要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与能源短缺的矛盾,唯一现实而可行的途径就是大力开展节能工作。
  其次,我国能源使用高耗低效现象仍很严重。主要能耗指标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主要耗能行业能耗率高。我国11个高耗能行业的33种产品能耗指标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6%,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每年多消耗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主要耗能设备能效低。2001年我国工业锅炉用煤3.8亿吨,平均运行效率60-65%,与国际先进水平80-85%相比,节能潜力9000万吨标准煤。能源系统总体效率低。我国能源加工、转换、贮运和终端利用的效率仅为31%,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加上能源开采效率低,我国整个能源系统的总效率仅10.3%,也就是说,将近90%的能源资源在开采、加工转换、贮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掉了。
  第三,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更大的环境保护压力。目前我国虽然商品能源的人均消费水平不到世界水平的一半,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却已占世界的第二位,不久的将来将可能超过美国成为第一位,这将使我国在环境外交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节能是减排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最现实、最经济的途径。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每年则可减少3亿吨标准煤的消耗,这将使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第四,我国节能工作存在一些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一些地方、部门和企业对我国的能源形势缺乏正确的估计,对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传统节能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和办法措施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节能工作需要,而新型节能管理体系、节能机制和节能政策支持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节约能源法》配套法规和监督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节能投入不足,绝大多数企业融资困难,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状况严重。
  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既对节能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大力推动节能工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大力开展节能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建议:
  第一,更加重视节能工作。继续实施“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方针,进一步加大节能工作力度。争取以最低的能源消耗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把握重点,统筹推进节能工作。一是继续把工业节能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工业能源消费占整个能源消费的70%,节能潜力很大。要重点抓好高耗能行业和产品的节能降耗工作,抓紧制定产品节能标准,继续强制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和技术,鼓励企业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力争电力、钢铁、石油、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做到“增产少增能”,并逐步实现“增产不增能”。二是高度重视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新兴能源消费领域的节能。建筑节能要从设计和建造环节制定政策法规,逐步开展建筑物节能认证,促进节能型建筑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应用,提高建筑物保温隔热性能,减少采暖、制冷、照明能耗。交通运输节能要抓紧制定严格的机动车能耗限制标准,实施机动车能耗标识和节能认证制度,同时在城市大力推广快速公共交通、智能交通,在城市间发展高速铁路,提高整体运输效率。三是发挥政府节能的示范作用。要从政府办公大楼节能改造,推行政府节能采购,制定政府机构节能规划、措施和制度入手,尽快推进政府节能工作。
  第三,加快引进和推广国外节能新机制。引进和推广发达国家的节能机制和成功做法,对于加快我国节能机制转变,推进节能工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抓紧这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广节能信息传播机制,通过制作和发布节能案例,克服节能信息障碍,促进节能新技术、新经验、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二是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克服节能技术、产品推广中的市场障碍,加快节能技术产业化;三是广泛采用电力需求侧管理方法,引导电力用户自觉节约用电;四是推广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机制,将节能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五是广泛利用企业节能自愿协议,引导企业与政府采取自愿方式实现节能目标。
  第四,加强节能管理,调整和完善节能规划、法规和配套政策。强化政府节能管理职能和机构,健全管理队伍,把节能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组织编制目标明确、操作性强、措施具体的节能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节能法》配套法规及相关标准。制定节能项目和产品的税收减免、信贷优惠等政策措施。设立节能专项资金和节能环保基金,用于节能政策研究、公众宣传、教育培训、信息传播、奖励表彰以及项目推广等。加大节能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执行力度,严格奖惩制度。加强节能统计,建立节能信息系统。强化节能培训宣传,壮大节能专职队伍。

 
 
  • 标签:环保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