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形势跟踪课题组 > 文章列表
传统市场经济与生产过剩危机(一) (浏览次数:997)
发表于2014/3/17 11:01:00

    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连续三年下行,今年1月,PMI指数仍在下行,很多人都在问,下行到何时是“底”呢?

为保持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不可谓不宽松,自2011年以来,货币供给量增长了46.9%,是同期GDP增长率的1.75倍,今年1月,货币增长率仍高达13.2%,贷款增长率更高达14.3%,但仍不能扭转经济下行趋势。有些学者说经济持续下行是进入了“中速增长时代”,到7%左右就会稳住了,还有些学者开始怀疑宏观需求政策对中国经济的效用,乃至提出了“新供给学派”理论。但我认为,分析中国经济持续下行的原因,还是应从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性质入手,才会有正确的结论。

一、市场经济的三种基本形态

很多人可能会很自然的认为,既然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通过30年改革开放所形成的市场经济,虽然有不完善的地方,但还会是现代市场经济,如果是这样,这个认识就有问题了。

在我看来,建立在大机器生产之上的世界市场经济有过三种形态:

第一种形态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到二战前的市场经济,在这种市场经济形态中,资本与劳动极端对立,储蓄和投资被放到最大,居民收入与消费则被压缩到最小程度。由于生产极度扩张而消费严重不足,就会不断爆发生产过剩危机,用危机的形式消灭产能,以强制方式取得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平衡。由于危机每隔45年就会重来一次,而每次爆发危机都会使经济增长倒退,最典型的就是192933年大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出现了40%左右的负增长,一般程度的经济危机,也会导致10%左右的负增长,所以如果从长时期的年平均值看,经济增长率就会很低,从19世纪初到二战前的100多年中,主要国家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普遍在3%以下,有关研究证明,19201950年之间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增长率为2.4%。这并不是说二战前的资本主义经济就没有高速度,而是因为危机频繁爆发,导致经济增长总是进三步就退两步,平均看就没有高速度了。

在传统市场经济中,资本与劳动的极端对立形态,不仅对社会再生产过程形成周期性的破坏,还因为对劳动者的极度剥削导致了严重的阶级对抗,以至于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二战后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生产过剩矛盾与社会主义革命,迫使传统的市场经济必须进行重大改良,以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凯恩斯主义由此而走上历史舞台。凯恩斯主义对传统市场经济所进行的重大改良,主要是体现在极大地提升了国家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与作用,由国家凭借财政工具把高收入人口的高储蓄,转化成低收入人口的消费,所以从本质上说,国家财政开始变成了把储蓄转换成消费的机制。另一方面,企业和职工也拿钱出来建立社保基金,形成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协力建设社保体系的格局。由此而改变了在传统市场经济中,储蓄过度大于消费的不平衡关系,这就是我所说的市场经济的第二种形态。

在市场经济的第二种形态中,国家从以前“守夜人”的角色,变成了社会再分配过程中的主导角色,在二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未超过10%,但是战后普遍上升到接近一半。在财政支出中,社会福利支出也普遍在一半左右,在欧洲一些国家甚至超过了60%,如果再加上其他社会公共开支,消费性政府支出比重就超过了90%,而经济建设类支出普遍在5%左右。同时,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建立的社保体系的支出总额,也占到了战后发达国家GDP40%左右。

由于这种社会改良,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显著缓和,生产过剩矛盾也显著缓和了,虽然还有爆发过剩危机,但衰退的程度显著变浅,并且在很多次危机中都没有出现负增长,所以有学者认为,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经济只有衰退而没有危机了。有关研究显示,19501975年这25年,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年均为5.5%,比19201950年之间的增长率高出一倍有余。这说明,只有在储蓄与消费比例合理的时候,才会有最高的增长速度和最好的企业效益,以及稳定的社会阶级关系,而对传统市场经济的“凯恩斯改造”之所以会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接受,特别是被财富阶层普遍接受,也是因为这种社会改良带来了更高的速度和更好的效益,却没有改变产权关系。

美国和英国二战前后工业生产在危机中的平均下降幅度  %

美国

英国

18721949

10次危机

19531975

6次危机

18251938

14次危机

19511975

6次危机

-14.5

-3.8

-9.6

-0.8

资料来源:《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前苏联别尔丘克著,东方出版社。

冷战结束以后,东方国家回归市场经济体系,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虽然也早已建立了大机器生产体系,但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对生产要素价格严格管制,所以工资和土地等生产要素都远较发达国家为低,由此形成了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在丧失竞争优势后,被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与此同时,产业资本转向金融领域,走上了虚拟经济主导发展的道路,这就是新全球化的由来。在新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比重不断降低,越来越依靠用金融商品与发展中国家交换实物商品,冷战结束时的1991年,美国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还高达28%,但是到2012年已仅剩11%2007年,美国商品贸易逆差高达920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全部工业品消费的45%,也相当于全球近90%的净储蓄。这说明,美国的虚拟资本主义或金融资本主义,也是一种把储蓄转换成消费的机制,并且是把其他国家的净储蓄转换成本国消费的机制。从另一方面看,这是一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把储蓄转换成消费的市场机制,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第三种形态。

矛盾在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地走向自己的反面。传统市场经济由于过度放大储蓄而产生了严重生产过剩,迫使政府站出来充当平均社会财富的角色,但是当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到虚拟资本主义时代后,市场机制也加入到把储蓄转换成消费的过程中来,就是用资产泡沫形成的所谓“财富效应”使社会财富虚增,以此来减少储蓄,增加消费。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到这个时代,危机的爆发也具有了新的形式,就是从以往实物产品的过剩危机,转变成金融产品的过剩危机,危机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实物资本时代的危机至多熬两年就能过去,但是从次债危机爆发到目前已经历了七年,还是没有过去,从日本资产泡沫危机的历史经验看,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目前已经25年了,更是没有过去。美国直到201311月,工业生产才刚刚超过次债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日本更惨,按现价日元计算,日本2013GDP1993年还低0.5%20年来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有所倒退,这说明在经济虚拟化之后所形成的金融危机,比传统的实物产品生产过剩危机对经济增长的损害更厉害。

以上就是我所认识的市场经济的三种形态,在这三种形态中,资本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储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一系列变化,例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生产过剩转向生产不足;从生产过剩危机转变成金融危机;从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必然会导致高就业、高通胀,转变成货币与财政政策极度宽松却伴随着高失业率和通货紧缩。但是资本的逐利性质没有变,变化了的只是资本的逐利方式。

二、中国是什么市场经济?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看到中国目前正在面临着严重的生产过剩,这已经回答了问题的一半。

再来看分配关系。先来看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这个差距的程度一半可以用基尼系数来衡量,基尼系数越高收入差距越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数据,中国当年的基尼系数为0.47,这个数据在世界范围看是很高的水平,从国家统计局出版的国际统计年鉴看,在表列42个世界主要国家中,只有墨西哥是0.48,中国排第二。国内有民间研究认为,中国的实际基尼系数可能已高达0.50.6

接下来看政府的再分配情况。前面已经说过,战后发达市场国家通过财政的再分配,把当年社会总产出的4成左右转变成了消费,对比之下,中国2013年财政收入比重为22.7%,在财政支出中社保支出仅占10.3%,而按社科院的有关研究,在中国的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类支出要占到一半。也就是说,在今天中国的市场经济中,政府通过财政工具只把11%的社会总产出转变成了消费,另外11%却转变成了储蓄和投资。这种“对半拆分”的财政分配效果,从结果看对储蓄和消费的比例未产生任何影响,所以在分配关系上,国家成了“守夜人”。

不仅如此,政府一旦要对付市场萧条,就会推出大型投资计划,1998年是如此,2008年还是如此。2007年国有投资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50%以上降到30%以下,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又使国有投资比重在2010年的新增投资中占到60%以上,成为导致目前生产过剩更加严重的重要因素。


楼主

您必须登录后才能进行回复或者发起新的主题

圈子资料
  • 专家组名称:中宏形势跟踪课题组
专家组介绍:

宏观经济形势研究小组

  • 创建者:王建
  • 创建时间:2008/12/5 11:13:00
  • 成员总数:7
  • 主题总数:58
  • 回复总数:0
圈子公告
没有设置
管理员
活跃成员
最新成员
最新回复
  • 暂无评论
友情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