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尼克松主义”看世界新格局――写在尼克松总统访华30周年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王建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的专机降落在北京,中美关系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尼克松总统访华,也是二战后世界战略大格局变化的一个分水岭,使中、美、苏关系,东、西方关系,以及西方世界内部的关系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此奠定的国际关系格局,一直存续到冷战结束前的20年。今天,已距尼克松总统访华30周年,冷战格局也已结束了整10年,世界战略大格局已经发生、并且还会发生一系列新的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既会影响世界,也会影响中国,因此是我们研究中国长期战略和政策的新的出发点。历史总是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就是左右世界大格局变化的规律体现。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实出发,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认清那些主导世界大格局变化的主要矛盾和主要因素,以谋求中国在世界大格局变动中的有利地位。
关于世界格局的走势,首先要注意的是,以1991年的8·19事件为分水岭,世界格局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1991年8月19日前苏联发生了社会转轨,标志着二战后持续50年的冷战格局解体了,紧接着1992年发生一件大事,就是欧盟的成立,其后,1993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宣布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并于1994年正式启动。为什么冷战刚一结束,就接连发生了这两件大事?我认为,是世界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冷战时期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以前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与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在政治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就美苏两国来说,都有辽阔的国土和众多的人口,都可以主要依靠国内的资源和市场实现经济的长期发展,这与一战和二战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为了争夺海外资源与市场而结成军事同盟,乃至发动战争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是原有的世界格局之所以被称之为“冷战”,而不会演化成世界大战的本质原因。
但是在冷战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仍然在起作用。在西方阵营内部也始终酝酿着新的矛盾。特别是日本和德国战后的崛起,使他们的经济实力在战后短短几十年内迅速接近美国。但是在冷战时期,西方各国始终受到前苏联的军事威胁,需要寻求美国的军事保护,因此美国是西方阵营中的“老大”,说话可以算数,西方各国也要让出部分经济利益,换取美国的军事保护。
冷战结束,西方共同的敌人消失了,朋友关系立即发生变化,西方阵营中过去被政治与意识形态冲突所长期掩盖的经济利益矛盾立即突出出来,上升到首要位置。有人说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就是说世界只有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但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实际只“超”在军事上,就经济实力来说,早在80年代中期欧盟12国的经济实力就已超过了美国,日本以一国的实力已经达到美国的40%。所以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就使得冷战结束后的欧洲国家,敢于站起来立即对美国发出挑战,欧盟的出现,正是欧洲人要摆脱美国的长期控制,在经济、政治乃至军事上寻求独立的意志表现。欧洲人为什么要构造一个具有排他性的共同经济区域?是因为欧盟各国处在共同的地域之上,产业结构、经济贸易联系特别密切,但是却被国界分割成十几个国家,并且因为国界的存在,限制了生产要素在全欧洲的自由流动以及产业的整合,使欧洲企业的发展和研究开发经费的使用都长期处在分散状态,而难以同美、日抗衡。例如在欧洲,即使像德、法这样的大国,其最大的公司与美、日的一流公司相比较,也只能算二流公司,由此在国际竞争中打了许多败仗,如航天、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芯片等产业的发展,都在与美、日的竞争中逐步败在下风,欧洲人痛感到这一点,所以愿意忍受为统一货币所必须的长期宏观紧缩的痛苦,愿意向欧盟出让部分国家主权,以寻求欧洲的统一。
欧盟的出现,迫使美国必须重新考虑其全球战略。美国的第一个反应是,在1993年仓促提出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设想,1994年又进一步提出,想在2005年把北美自由贸易区扩大到整个南北美洲。美国还有更大的想法,就是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都纳入他的经济势力版图。美国人为什么不去打击欧洲人的统一意志,坚守其在欧洲的利益,却在环太平洋地区另谋他图呢?这要从美国经济利益格局的长期变动趋势来康悖
二战刚结束的时候,美国的海外投资主要在南北美洲地区,在欧洲的投资只占全部海外投资存量的12%,但是美国借着欧洲国家在二战中打得精疲力尽的机会,以支持欧洲战后重建的形式把手伸到了欧洲,因为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发达的地区。到70年代中期,美国在欧洲的投资,已超过了其全部海外投资存量的一半以上。二战后,出现了一个所谓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实际上就是指美欧在大西洋两岸展开产业分工,这样就形成了美国海外经济利益的重中心在欧洲这样一个现实。
二战结束直到70年代初,中国一直长期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但是,1972年初美国总统尼克松突然访华,接着是日本首先突破西方阵营的限制,和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以后一批西方国家包括美国,也陆续和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中国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坚冰淬然瓦解,发生这个变化的背景是什么?就是所谓的“尼克松主义”。当时尼克松总统的主要谋士基辛格提出,在二战以后,美国在亚洲先后打了两场战争,即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所以战后美国的军事重心实际是放在了亚洲,但是美国海外经济利益的重心却在欧洲,这种军事重心与经济利益重心相分离的局面是个错误,正确的作法是把二者重合起来,因此美国应该结束越战,把军事重心向欧洲转移,以保护美国在欧洲的经济利益。为此要和中国修好,联中抗苏,这就是当时所谓的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美国的对华战略从来不是独立的,而是从属于美国的全球战略,而美国的全球战略则是由美国的海外经济利益重心决定的。
拿这个思想来分析今天的世界格局,70年代以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随着日本和亚洲四小工业化的完成,又有东盟国家、印度和中国大陆工业化的崛起,世界经济的增长重心出现了向亚洲特别是向东亚地区转移的趋势,这个趋势也引起了美国国内区域结构的变化。美国自独立战争以来,其国内经济重心一直在东北部14州,在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中,东北部14州长期集中了美国50%以上的人口和70%的制造业产值,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70年代。但是随着亚洲经济的兴起,美国西海岸地区与亚洲地区的产业分工与贸易联系日趋密切,80年代后美国出现的新经济也始于西部地区,并主要是与大洋彼岸的东亚各国和地区展开分工。由于人口和经济产出都越来越向西南部地区集中,使西南部地区自70年代以来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传统产业所在的东北部地区,就引发了美国国内经济重心从东北向西南方向的长期移动趋势,由此使持续了200年的美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982年,美国跨越太平洋的贸易第一次超过了跨越大西洋的贸易,1997年对太平洋地区的贸易已超出对大西洋地区50%,其中仅对日、港、韩、台和中国大陆的出口就已大于对欧盟国家的出口。1980年,美国人口署第一次统计到美国西南部的人口多于东北部地区,1990年再次统计,西南部地区已占到56%,经济产出量则接近60%。根据有关估计,到90年代后期,西南部地区的人口和经济总量,都有可能会超过全美人口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
二战后,美国的海外经济利益重心一直是在欧洲,但是到1997年美国东部地区的GDP加上欧盟国家的GDP,与美国西部地区的GDP加环太平洋各国(即不包括美国在内APEC各成员国)的GDP已基本上旗鼓相当。换言之,从世界经济角度看,就存量而言,目前环大西洋盆地的经济规模与环太平洋盆地的经济规模是基本相等的,但就70年代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的增量看,则是环太平洋地区的新增产出量远大于环大西洋地区。所以美国的海外经济利益重心迟早要转移到环太平洋地区。
美国外部与内部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反映为美国国家政策的再次调整,其重点就是要把美国的战略重心从环大西洋盆地转移到环太平洋盆地,即要实现美国经济与军事战略重心的“东移”,这是美国在冷战后新的世界战略的核心。美国人虽然没有明确讲其经济利益的重心要转移到太平洋地区,但却已明确提出了军事战略重心的东移问题。美国国防部在2000年国防白皮书中明确提出,美国的军事战略重心要在未来5年之内,从大西洋地区转移到太平洋地区。并且提出,要在近期内,就将其过去潜艇部队在大西洋地区与太平洋地区6:4的分布比例调整为倒6:4的格局。同时在日本关岛部署了从来没有在海外部署过的巡航导弹,恢复了航空母舰在台湾海峡的巡逻,并大大提高了与中国周边国家进行联合军事演习的频度,等等。美国军事战略重心的转移,已经揭示出美国总体战略的转变,即服从于经济利益的重心的转移,这与尼克松主义是一脉相承的。
美国人能否顺利实现其战略重心东移,并不只取决于美国人自己的意志,还取决于环太平洋地区各国是否在美国的战略东移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愿意把本国经济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如果是这样,我看美国人就过于一厢情愿了。
我们先来看看西太平洋地区这些年发生了什么变化。就是在中国的九五计划期间,从中国南部的深圳到东部沿海地区的上海,再到北京的中关村,仅仅在5年之内,就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巨大的电子产业带,电子通讯类的产业在2000年已经变成中国的第一大产业,整个电子通讯类的产业在中国去年的GDP当中,占到了1/6,这个比例,甚至超过了许多工业发达国家。中国有这样的变化,和美国新经济对中国沿海地区的资金与技术转移有很大关系,但是和日、港、韩、台的产业、资金、技术向大陆转移就更为密切,从而推动中国大陆与日、港、韩、台经济加速整合。我大概计算了一下,从1990~1997年,日、港、韩、台加中国大陆的新增出口大约为一万亿美元,其中有50%是这5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出口。欧盟、欧元的出现,就是因为他们处在一个共同的区域空间,彼此之间的内部贸易比重特别高,已经占到了2/3以上。而西太平洋这5个国家和地区也具有共同的区域空间,现在也产生了类似于推动欧盟经济整合的趋势,由此可以断言,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出现类似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那样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我看可以把它叫做“西太平洋经济区”。所以,冷战之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趋势,可能是区域化强于全球化。
90年代以来,由于北美和欧洲的经济整合,日、港、韩、台对美、欧地区的出口受到显著抑制,贸易冲突不断升级。例如,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启动前,东亚地区对美国出口的纺织品还在北美市场上稳居第一的位置,但是仅仅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启动后三年内,即1996年,这个地位就被墨西哥所取代,原因就是由于墨西哥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享有远非东亚国家和地区可比的贸易优惠。日、港、韩、台的贸易由此开始急速向中国大陆倾斜。从贸易结构看,这四个国家和地区过去都对美、欧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但90年代以来却或者顺差缩小,或者变为逆差,另一方面通过向中国大陆转移技术和产业,转换成对中国大陆的顺差。同期只有中国大陆对美、欧的顺差是扩大趋势。日、港、韩、台过去都是依靠贸易拉动增长,长期实行以美欧市场为出口导向的战略,而欧洲和北美经济区的出现,使他们在二战后长期奉行的这个战略走到了尽头,客观上是逼迫着他们要改变贸易方向,考虑寻找一个能够吸纳他们产出能力的市场,这个市场在美欧之外,只能是正在进入高速增长的中国,所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实际上是西太平洋地区整合的最主要动力,而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大陆,也迫切需要日、港、韩、台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投入。西太平洋经济区内部的这种基于共同经济利益的整合要求,美国人是看得到的,如果任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也一定是把美国排除在这个贸易圈之外。
这就对美国的战略东移计划提出了挑战。美国人能做的,只能是在经济利益关系以外的国际关系中寻找突破口,来阻碍西太平洋经济区的成功整合。其作法是继续沿用冷战思维,在西太平洋地区树立一个敌人,这个敌人对所有亚洲国家,特别是东亚各国、各地区都产生军事威胁,这样亚洲各国就必须对美国产生军事依赖,进而是经济服从。西太平洋地区过去有朝鲜半岛问题,但是北朝鲜太小,不足以让东亚各国乃至整个亚洲都感到害怕,况且南北韩正在讨论和平统一问题,这张牌可能很快就不能打了,所以才有了妖魔化中国、台海问题升温、新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TMD等等问题。大家知道,本来在1992年的时候两岸已经达成共识,要寻找一个两岸都能接受的统一方式,但1994年以后两岸关系突然急转直下,发生了李登辉提出“两国论”、台湾民进党上台执政等事情,伴随着的是美国在台海冲突问题上不断对大陆方面发出军事威胁,公开宣称要以武力护台,而且公然至中美双方的三个公报原则于不顾,不断提高对台的军售数额和技术水平。美国从来没有独立的对台政策,其对台政策都是从属于他的对华政策;美国也从来没有独立的对华政策,其对华政策都是从属于他的全球政策。所以,正象当年的尼克松主义一样,美国与中国修好关系是服从其战略西移的目的,今天美国有意恶化中美关系,也是服从其战略东移的目的。美国之所以在台海问题上大做文章,就是为了以此为切入点,塑造中国在亚洲地区军事威胁的形象,迫使亚洲各国因为恐惧中国而寻求美国的军事保护,从而打破东亚地区的经济整合过程,只有如此,才能把环太平洋地区统统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但西太平洋经济区的整合,是日、港、韩、台和中国大陆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这个潮流是不可阻挡的。美国人阻挡不了欧洲的统一,最终也阻挡不了东亚的统一,美国人机关算尽,到头来只能落得被迫退回北美一隅,成为一个地区性大国。
我所提出的西太平洋经济区为什么没有把东盟国家包括进去?这是因为,经济整合的基点是经济的一体化。前面指出,在90年代日、港、韩、台加中国大陆的新增出口中,彼此间的贸易占到一半以上,但是在新增出口中,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只占到18%,因此90年代以来亚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主要是发生在日、港、韩、台和中国大陆之间。从长远看,迟早也会提出与东盟国家的整合问题,但一定要等条件成熟。展望今后15年,我大概计算了一下,包括日港韩台和中国大陆再加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内的西太平洋地区,大概是17亿人口,25万亿美元GDP,大欧盟东扩后,是5亿人口,21万亿美元GDP,北美自由贸易区4亿人口,大概是19万亿美元GDP。所以,冷战后的世界格局是“三分天下”的格局,而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区是西太平洋经济区。由此而言,我们研究中国的战略问题就应该有一个新的出发点。(200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