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身特点探寻振兴新路
●战略性产业须限制外资份额
●重点发展技术设备进口替代
●发挥重工业人力资本的优势
国务院已批复原则同意《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国家发改委、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从2005年5月开始编制这份规划,至此终于修成正果。在东北振兴过程中,吸取其它地区此前的发展经验自是题中应有之义,但鉴于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鉴于东北地区自身的特点,振兴东北一定要有新思路。
近30年来,中国一直呈现对外贸易增长快于GDP增长的格局,而外资在中国对外贸易乃至整个经济增长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在中国出口中外资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广东等地也依靠高度依赖外资、高度依赖出口的道路实现了快速工业化,令国内其它地区艳羡不已。然而,作为“共和国总装备部”,拥有大批战略性产业的东北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对外资所占份额施加较多限制,东北地区已经不可能拷贝其它地区高度依赖外资、高度依赖出口的道路。在制定开放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我们需要分清楚经济制度开放度和经济外向度两个概念。前者指法律法规对开放经济限制的多少,后者指经济运行中有多少需要借助国际经贸来完成。经济制度开放度高有助于提高经济外向度,但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制度开放度高与经济外向度高之间未必能够画等号。我们应该追求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经济制度开放度,不能盲目追求提高经济外向度。
近20多年来的中国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出口拉动特征。但现在中国工业化正从此前的轻工业化转向重工业化,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掣肘日益显著,进口替代策略的重要性由此与日俱增。作为“共和国总装备部”,东北理当在此领域大有作为,而不应盲目追求出口增长,为此不惜代价接受从东南沿海转移的一些轻工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把东北地区建成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从发展空间来看,进口替代也完全能够为东北经济开辟广阔的前景。实际上,资本设备领域的进口替代应当是东北外贸、乃至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
在技术密集的装备工业发展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劳动密集型轻工业。近20多年来,劳工权利遭受严重损害。如果说这种竭泽而渔的策略对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人力资源的损害还能够较快弥补的话,那么,它对技术密集装备工业人力资源的损害则可能需要一代人的时间才能弥补。而且,如果说劳动密集型轻工业所需人力资源可以较多地依靠“挖墙脚”解决,那么技术密集装备工业所需人力资源则需要长期持续的培训。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在劳工政策等方面体现出来。
与此同时,我们的学术界和舆论界似乎也应当对重工业地区劳动者行为的某些特点多些理解。我们应看到,技术密集装备工业、重化工业工人所需人力资本(技术、诀窍等)需要较高的投入才能形成,而且这类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较强。机床行业一流的技术人才倘若转业去化工、纺织行业,他的技术就分文不值。我们怎能盲目强求一个人断然抛弃需要多年学习和实践才能取得的人力资本?在我们这样一个技术人才稀缺的国家,我们又怎能坐视这些宝贵的人力资本白白浪费,甚至为此推波助澜?
旅游业是我国近20年来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项目。东北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旅游业潜力较大。我们应当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把东北建设成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