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1年投资形势分析与预测(二)
2001-12-7 11:02:00
 

三、2001年投资发展趋势

2000年宏观经济基本扭转了增速下降的局面,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性增长,给即将进入新世纪的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希望。2001年,宏观经济要继续保持与稳定已有的积极成果,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力争使经济逐渐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历史经验表明,在经济增长乏力的时候,投资增长在启动经济方面作用很大。投资具有乘数作用,通过需求扩张对经济的拉动一般较快。投资增长还有利于改善供给状况,改善经济结构,提高未来经济增长的能力。因此,投资的较快增长对2001年的经济增长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财政扩张仍是投资增长的重要前提

近三年的实践表明,国债投资的政策效果明显,但是往往不能持久,政策力度一旦减弱,投资增速就会下降。这是因为政府投资扩张→总投资扩张的传导过程出现阻碍,影响了政策作用的发挥。那么2001年是否需要继续增发国债,保持国家投资对总体经济的影响力呢?首先,当前宏观经济正处于缓慢爬坡的过程中,经济与投资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财政投资强度减弱会削减经济上升过程中的推动力,使相对脆弱的增长基础遭受破坏。因此,继续增发国债,保持一定的财政投资规模,是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其次,从国际经验看,在经济下降期,国家为刺激经济回升,增发国债,使政府债务规模扩大,当经济进入上升期后,财政盈余增加,政府债务规模又会趋于缩小。因此,在经济回升前景并不明朗的前提下,继续扩大政府债务规模有一定的经验支持;再次,从理论上讲,只要财政每年用于国债利息支出的增长幅度小于或等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那么国债的发行便具有可持续性。19982000年国家财政的国债利息支出分别为751亿元、618亿元和748亿元,到期的付息额还没有19941175亿元的利息总额多,利息支出高峰也即将过去。因而,我国的国债发行仍具有较大空间。根据2000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的精神,2001年将将继续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国债,并发行特种国债,以支持西部开发。增发的国债将主要用于弥补在建项目后续资金。

二、民间投资的启动关系到投资的可持续发展

民间投资包括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私营及个体投资。1996-1999年,集体和个体合计的投资增长率分别为17.5%5.9%9%2.7%2000年上半年增长7.9%1996年以前集体和个体投资总和增长一般超前于全部投资增长,而1996年以后情况恰好相反。民间投资增速下降的基本原因在于,在通货紧缩的宏观经济环境下,这些企业的经济增长呈现下滑趋势。近年来,在冶金、建材、有色、石化等行业结构调整中,关闭了一批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高耗能的民营企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间企业的投资能力。银行及其它信用机构对民营企业贷款的条件要严于国有企业,需要用净资产抵押或其它企业的担保,这就迫使民营企业不得不去寻找资金价格更为昂贵的融资渠道,从而加大了融资成本,降低了投资预期收益,降低了其进一步投资的愿望。2001年启动民间投资要从改善其经营环境入手。要解决民营企业资本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环境问题严重的问题,需要采取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民营企业内部创新因素的培育,对现有企业进行重组与规模化,改善生产方式与工艺过程,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减少对资源的过份依赖和过度开采,减轻生态环境压力。要提高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需要大力发展与民营中小型企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间的中小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信用状况及经营状况较为了解,并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融资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应该逐步培育新型的民间金融组织和融资主体,这些金融组织和投资机构可以由资金较为富裕的企业和个人合伙或合股组织,由金融专家和行业专业人士经营与管理,为相关企业和个人提供融资便利和投资帮助。

三、利用外资规模与全社会投资增长有很强的相关性

1985-1999年间,我国利用外资年增长率与投资增长率的相关系数达到0.86,属于高度相关。1993年以来经济与投资增速下滑也是与利用外资增长趋缓密切相关的。这说明利用外资的规模扩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年的投资扩张。2001年要实现全社会投资的较快增长,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利用外资规模。影响我国2001年利用外资的积极因素包括:第一,1999年以来,各国经济逐步摆脱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开始出现复苏和增长,国际贸易和投资日趋活跃。科技进步加快了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全球的流动,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生产、销售、研发将不断扩大。这使我国可能利用的外资规模扩大;第二,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进一步开放金融、证券、商业、中介服务等领域,这些领域的开放必然增大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入世以后,我国现行政策中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不当限制会逐步取消,有利于吸引新的投资者;第三,西部开发为利用外资开辟了新的空间。截至1999年底,西部12个省市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68亿美元,仅占全国同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5.5%。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开始实施为西部省区吸引外资提供了优越的条件,2000年前10个月,西部省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例已经上升到近10%。第四,据外经贸部统计,2000年,全国共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2347个,比去年同期增长32.1%,合同外资金额624亿美元,同比增长51.3%2000年合同利用外资金额大幅度增长,将使2001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可望扭转连年下降局面。但是,2001年,不利于吸引外资的一些因素也将继续存在,如美国经济增长放慢以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将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全球经济增速度有可能放慢;金融全球化促使虚拟资本规模迅速膨胀,国际游资常常会在瞬间影响国际汇市及股市,造成金融市场价格剧烈波动,世界金融与证券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强;国内经济增长乏力,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空间相应缩小;新领域的开放和新投资方式的采取,需要时间和体制、政策调整,外资的进入仍然会受到来自体制、政策和操作方面的障碍和束缚;目前我国实业投资缺乏吸引力,已使部分外资转变方式进入金融领域炒股或炒汇,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将可能吸引更多外资流入股市,这并不利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拓展。因此,总的来看,2001年利用外资直接投资的总量不会有明显上升,年度利用外资总额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可能分别会保持在500亿美元和40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

四、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将为投资扩张提供资金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企业内部积累能力很弱,银行贷款成为企业最主要的外部资金来源,企业通过发行证券等直接融资方式所筹资金数量及比例都很小。1981-1999年间,我国通过发放中长期信贷共筹集资金23516亿元,累计发行企业债券筹资2911亿元,累计发行股票筹资4502亿元。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的融资总额为7413亿元,只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7%。根据有关预测结果:在宏观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我国股票市场将保持一个稳健攀升的态势,今后新股增发、配股规模会逐步扩大,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以及上市范围的扩大(如将来有可能允许外资企业在境内上市),今后股票市场年融资规模将会达到1500亿元以上,而且随着流通市值的增加,融资规模也会不断扩大。 自1992年企业债券发行达到高峰以后,企业债的年发行额就回落到二、三百亿,与股市的火爆相比,企业债市场也显得比较冷清。债券融资的优点在于筹资成本相对低廉,同时可以防范股权为人所控。因此,许多发达国家的债券融资规模与股票规模相当,美国和日本企业债券融资规模甚至超过了股票。未来我国必须注重培育和拓展企业债券市场,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融资便利。据统计,截至1999年上半年,我国已相继成立了92家风险投资公司,注册资金为74亿元人民币,但真正投入的只有10%左右, 这些机构的风险投资仅占高科技企业融资额的3%左右。 这表明我国的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还很不够,没有起到推动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作用。未来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潜力巨大。

上述分析表明:2001年我国投资发展的积极因素较多,只要充分发挥财政投资的引导作用,带动民间投资的进一步活跃与发展,运用多种形式与渠道筹措建设资金,2001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就能保持一个稳定增长的局面。预计全年全社会投资可以实现10%左右的增长速度,投资规模达到36124亿元。其中, 国有投资完成19725亿元, 增长10.3%, 集体投资完成4995亿元, 增长7.6%, 个体投资完成4990亿元, 增长9.6%, 其他投资完成6414亿元, 增长10%

 

                                           

                               作者:田江海   张汉亚  刘立峰

 
 
  • 标签:2000年 2001年 投资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