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珠三角一样,大部分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或地区都曾出现能源危机的现象,这几乎是不能避免的规律。
在采访中国体改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宏网首席经济学家温铁军之前,记者还有一种无根据的希冀,期盼学者们至少能在理论上提出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采访温铁军之后,记者才发现能源问题远比想象中要严重得多、复杂得多。
可供借鉴的解决途径:没有!
能源危机是所有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绕不开的必经阶段。中国自1998年国债经济启动以来,国债在经济增长中贡献份额每年都超过两个百分点。国债投资基本上是用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必然拉动材料的需求,拉动重化工产业的发展。而重化工产业发展,又必然会对煤电油运这些产业造成巨大压力。"这是毫无疑问的!"温铁军指出:只要你继续发展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的制造业,能源短缺的瓶颈制约作用就必然会出现。
以珠三角为例,这个区域原本的重化工产业并不发达,特别是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珠三角一直是以加工贸易为主,以三来一补这种大进大出的方式发展起它的一般制造业。一般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一定会随着其资金的积累和规模的扩大而提出产业升级的要求,从一般制造业转向重工业、设备制造业去提升产业层次。"这应该说是符合规律的。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要真正实现产业升级却要受到其他相关条件的制约--尤其是受到能源和原材料的制约。"一般来说,重化工是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高破坏环境的产业。所以重化工的发展所牵扯到的关系便非常广泛。如果珠三角要从一般的行业向重化工发展、向设备制造升级,这本身意味着一个风险:原材料和能源的紧张。和珠三角一样,大部分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或地区都曾出现能源危机的现象,这几乎是不能避免的规律。
那么,世界上其他已经经历过这个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它们在这个阶段所采取的方法是否有值得借鉴之处呢?温铁军把它们的情况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早期发展起来的少数发达国家,它们面临工业化的时候,世界上还不存在像中国这样幅员广阔的制造业国家,这一类国家通过殖民化来占领全球资源,一方面向海外殖民地转嫁它们的贫困,另一方面攫取殖民地资源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第二类是本国资源丰富而人口相对较少的国家,如巴西,其国土面积和中国差不多,却只有一亿多的人口,矿产资源、水源等方方面面的资源都不缺,是发展中国家相对比较成功的工业化典型;第三类是像韩国、新加坡这样的小型经济体系,因为他们实现工业化所需要的能源,在世界能源市场所占的份额不会太大,完全可以由国际市场来满足。可是,以上三类国家所以能越过这个阶段的条件,中国一个也不具备。换句话说,应付能源危机可供借鉴的解决途径,到目前为止一个也没有。
高耗能企业的命运:转移!
在温铁军看来,目前中央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是最为直接也最为合理的方式。制造业领域中的宏观调控,就是通过限制投资、限制融资等手段,来限制高消耗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大制约性瓶颈产业的投资,让煤电油运等得到发展的优先权,最终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温铁军引了总理温家宝的一句话:"剔除一些不健康因素,来发展相对比较健康、稳定又比较有效的经济。"
为了达到大局上的平衡,哪怕要牺牲一部分的企业也在所不惜。"从来宏观调控都会有一部分的企业受到影响,全世界的情况都是这样的。这个不是谁想不想这么做的问题,这是规律。"温铁军说,"这个在世界工业化史上早已被证明了多次。"
就珠三角而言,能源危机将促使这个区域产业的调整步伐加快。那些高耗能的、高污染的、破坏环境的、相对效率比较低的会被淘汰。而那些本身属于被调控领域的企业,最好的适应办法就是及早进行转移。
这里的转移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内容上的转移。温以为,高耗能企业应该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如果更新设备导致成本大幅度上升,无法实现利润,那就干脆转行。第二是空间上的转移。第二个转移主要是针对珠三角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导致珠三角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资本过密地集中在这一带。这种集中并不是企业自身的要求,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造成的局面--对地方政府而言,只有让更多的产业集中在本地,它才能占有更多的收益。温铁军认为,"珠三角目前这个产业层次和产业结构,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为了获得税收、为了解决本地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所导致的。但这其实不利于结构调整和企业的发展。"为了验证这一理论,记者走访了佛山的一些企业,发现它们常常因为能源受到限制而开工不足。和珠三角不同,内地的一些省份存在着能源富余的情况。以贵州境内的乌江为例,8000万千瓦的水能储备,仅仅开发了三分之一。
"劳动力过分密集的产业向内地劳动力丰富的地方转移,高耗能的产业向能源丰富的地方转移,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客观规律,如果抗拒调整你就要被淘汰,硬不转移的企业是自己找死。"温铁军斩钉截铁地说。
珠三角最终的出路:调整!
其实,珠三角在没有发生能源危机以前已经有大批的企业开始向外转移了,能源危机只是加速了转移的进程。
温铁军认为,作为最早获得发展的经济区域,广东早就应该进行产业布局的调整了,但是这二十多年来,广东一直呆在一般制造业的层次上,一方面是因为它可以获得从内地流进来的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它和香港的那种"前店后厂"的关系,使得二十多年这个地区依然维持一种较低水平的制造业模式。90年代中后期,一些大型资本和新型产业资本已经开始投向珠三角,但是直至今日,珠三角地区大量的制造业水平--无论是制度水平还是装备水平--相对都不高。"能源危机是必然发生的,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发生以后你怎么应对了。消极应对就是大家一起对抗,积极应对就是大家一起调整。所以现在的宏观调控对珠三角来说应该被看作一个机会。广东应该积极地去应对这个机会,抓紧硬件结构的调整。无论是产业调整还是空间结构调整都是对的。"温铁军希望,地方政府能够认真地分析以往发展的经验教训,应对这次能源危机和宏观调控对本地带来的冲击,不要像过去那样,尽可能地把所有企业都揽在自己怀里,想办法让它活着。"躲过这次,以后还是这样,那你永远提升不了层次。"
温铁军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可以实现这个区域产业布局的升级,另一方面也将改变区域内的能源消耗结构。
他特别提示到,在这场大调整中,中小企业可能是最大的受害者,因为当一个区域发生经济周期的变革的时候,首当其冲的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它们资金少,规模小,这决定了它们在面对危机时的脆弱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能够在大调整中最先行动的也是中小企业,因为它转移的成本比较低。(时间:2004-7-14 来源:《赢周刊》 作者:林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