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如何上台阶?
2006-1-4 16:13:00
 

 教育投入不足的总体状况亟待改善

    从邓小平上世纪8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算起,已经20年过去了,我国教育投入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80年代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平均是4%)的事实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90年代初,经过有识之士的多方努力,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终于写上了:“到本世纪末,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应达到4%”。上届政府期间,中央出台了“1个百分点”政策,即自1998年起至2002年的5年中,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每年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实际上也是这样做的。据一些教育部门的人士透露,近年来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不仅没有上升,可能还有所下降。这一情况不作根本改变,所有重视教育的激烈言辞都是空话。

 

背弃平等理念的普通教育没有希望

 

    北京不少终生从事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的老教师对当前教育非常悲观。主要理由是:当前的中小学教育背弃了平等理念。这不仅违背了新中国的“人民教育”宗旨,也不符合中国历史上“有教无类”的传统。目前的情况是:有钱、有权家庭的孩子,上好学校;没有钱、没有权的普通家庭孩子,只能“就近入学”。名曰义务教育,实际上样样收费(包括择校费)。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借口没有达到规定的办学标准,与城管部门一道查封民办的民工子女学校,让很多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老人痛心疾首!

 

高等教育“产业化”改革迷失了方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体制确实需要进行认真的改革。但是,高等教育的行政主管部门,包括一些高校的所谓专家,并没有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反而借口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采取了一系列违反高教基本规律的所谓改革措施,产生了许多不良后果。

 

    其一是打着教育“产业化”旗号,用高收费解决高校自身资金不足问题,结果将很多有才华的学生挡在高等学校的门外。其二是教师考核标准出了问题。把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高校教师考核、升级的主要标准,并规定每个教师的创收任务,使得教师不是忙于自己的论文,就是忙于挣钱,无法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上。其三是企图用“合村并屯”的办法来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其四是过分强调知识私有化和个人奋斗。过去我国高等教育的缺点是忽视个人天赋,过分强调个人志愿服从国家需要。现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什么社会责任、民族大义,凡是与集体主义沾边的东西通通舍弃。这和国际上科研、生产的大趋势是背道而驰的。

 

嫌贫爱富做法违背人才培养的规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当然可以收费。但如果把交费作为入学的条件,就违背了人才培养的规律。孔夫子那时候也收费,但对穷学生不收费。中国的教育传统一贯如此。西方国家的做法也很类似:不管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对优秀学生都不收学费,而且还给奖学金。其实理由很简单,人的天分和能力与家庭的富裕程度无关。

 

    大学收费的直接结果是,大学生中的工农子女比例不断下降。高考制度对落后地区和农村的考生也不公平。既然是统一命题,统一试卷,不同地区之间就应该是统一的录取分数线。现在各地搞的(3+X)试点,在我看来是变相的地方保护主义、城市保护主义。

 

搞运动建不成国际一流大学

 

    近年来,国内办一流大学的声音此起彼伏,大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态势。大学靠的是学术能力和人文传统的积累,急功近利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

 

    高等教育本身应当有分工。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理工科大学、农业大学、师范大学等,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和特定的发展目标,没有必要都变成综合大学。普通大学也不可能都办成研究型的,主要任务首先还是要搞好教学。如果想办世界一流大学,可以选择几所基础好的综合大学,给它们更大的自由来开办专业和选择教员。这类大学光靠政府投资不行,应当按照西方非营利机构的模式组成董事会,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在世界范围内招聘人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将教学和一线科研结合起来,鼓励教授、学生自主创业。这样经过一两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问题的根源是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

 

    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了,但是很多人的思想方法,还带有“文革”时期的走极端倾向,只不过是从“政治决定一切”,跳到了“市场万能论”。其实这也是一种借口。由于政绩观的误导.各级政府无论是上项目,还是搞开发区,都有办法搞钱,一说办教育就没钱了。

 

    客观原因是80年代地方财政包干以后,把教育经费也包下去了。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义务教育上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加之农村包产到户,集体经济不断萎缩,没有能力继续自己办学。政府教育经费又不断减少,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也不断扩大,以至于很多的公立中小学,政府给的钱还不够发工资,只好自己想办法去筹钱。于是什么校办企业,社会赞助,择校收费等歪门邪道都来了。其后果不仅没有解决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还导致了严重的教育腐败。

 

    本届政府以来,提出了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问题,开始注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但认识上的提高还需要体现在具体政策上。防止义务教育两极分化,关键是政府要出钱。义务教育的本意,是为所有的儿童,包括贫困家庭的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因此,政府必须承担起义务教育领域的财务责任。

 
 
  • 标签:教育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