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国金融改革六大趋势
2007-9-14 12:02:00
 

  2007年金融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应该是对原来金融体系中的空白地带、欠缺和不完善部分进行调整、补充和提高。

  回首展望2006年,一个大的背景是,在全面开放的直接推动下,金融业发生了全面重组,无论是银行、证券、保险,还是货币政策操作,都出现重大进展。在国有银行等金融市场主体部分已经基本完成市场化重组的情况下,2007年面临的主要问题,应该是对原来金融体系中的空白地带、欠缺和不完善部分进行调整、补充和提高。

  农村金融。一段时间以来,农村金融的存贷比是减少的,原因是四大国有银行除了农行外都收缩县级以下网点。邮政储蓄整合为一家银行之后,也主要从农村吸收资金向城市输血。目前采取的农村金融改革方案的问题在于,农村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是不是匹配?

  现有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案,一是改为农村商业银行,是银行的运行模式;二是农村信用联社。显然,商业银行模式不适合差异很大的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农村更多地需要小额贷款、互助金融等形式。商业银行运作模式决定了必然向大的机构和地区转移。农村信用联社特别是省联社的体制缺陷在于,没有直接的投资关系,但有监管职能、行业管理职能、行业协会职能,也有一点行政管理和省政府任免官员的职能。这个体制有其负面作用。其一,信用联社统一调度资金必然导致向大企业集中,比如原来农村信用社给农民贷一点款,现在只给优质企业贷款,变得集中化。其二,现在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由省政府负责,把责任下放给省政府,省政府交给联社,联社在管理辖内的信用联社时把好的联社资源调给不好的信用社进行补充,形成负向激励。

  监管上采取什么形式?一是依托信用联社,二是不批信用机构。这样导致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存在很大空白。这该成为在城市金融改革告一段落后,下一阶段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和关键。

  政策性银行改革。三家政策性银行的改革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现在看来这三家银行的发展路径差异很大。进出口银行承担进出口领域一些政策性很强的业务;农业发展银行原来主要开展粮棉油的收购;国家开发银行90%的业务是商业化的业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整的针对政策性银行的规范条例来界定政策性银行和政策性金融,这是下一步必须要明确的。目前可能的一个方向是:国家开发银行变成商业银行,其有限的一点点政策性业务可以采取单独核算,应该按照商业化金融进行监管,重点拓展中长期信用市场,在目前金融市场日益完善的情况下,国家开发银行的发展关键是如何充分利用各种金融机构的现有网络渠道拓展资金来源;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的主体,应该扩大发展规模和业务范围;进出口银行基本可以按照政策性业务运营。

  多层次资本市场。尽管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后可能还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主板市场已经出现比较好的趋势,即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基本建立。以前的牛市或多或少通过银行资金流入股市形成,这次则是储蓄的分流,是投资者分散的决策。原来银行一清理资金,股市马上下来;原来市场主体是庄家,现在7000亿元的资金是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基金管理公司;原来A股定价基本上看H股,因为最优秀的公司在H股上市,现在这些企业陆续回到A股市场,主板市场也已经没有太大的制度性障碍,目前面临的是逐步完善的问题。

  我们经常说资金过剩,有的说资金不足,其实更准确的表述是债务性融资过剩、股权形式融资不足。本来需要贷款以外的其他多种金融工具支持,但我们都是用贷款。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应该让所有不同规模企业都能找到相应的筹资渠道,但目前哪怕深圳中小板公司也是中小企业里相当大的企业。真正的中小企业下一步怎么发展?必须给它提供筹资渠道。筹资是它的一个基本权利,中小企业中长期资金的缺口更大。这一方面原来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淄博交易市场,从评估来看运作得还是不错的。下一步有可能在为中小企业服务方面有所突破,要有真正的中小板、创业板和真正的区域交易市场。

  金融监管空白地带。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明确要搞综合经营试点,表明正式放弃1993年确定的分业经营体制,开始探索。目前还是分业监管,主流意见还是要坚持分业监管的体制。金融机构综合经营、金融监管机构分业监管,这会使监管协调压力加大。目前有大量企业在跨领域投资,但是还没有一个整合的、全景的和并表监管的流程。德隆出现问题需要集中数百人查数月才知道资金缺口是220亿元。现在金融创新最活跃的是跨领域投资产品,理财产品的基本金融属性是一样的,所以必须有统一的、一致的金融法制框架。WTO过渡期结束,很多全球性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外是混业经营,在中国境内是分业经营,这不仅对监管有挑战,对金融机构也有挑战。美国放弃分业经营的原因主要还是全球竞争的问题。

  金融改革与宏观政策互动。过去两年,金融形势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宽货币、紧信贷,货币市场很宽松,信贷比较紧。其重要的原因是资本约束。商业银行在今年底之前必须达到资本充足率8%,所以商业银行从高风险的信贷向低风险的央票等转移,导致宽货币、紧信贷。这些约束在大型银行上市后就软化了,建行上市后资本充足率13%,其他上市银行也类似。再加上比较充足的存款来源,2007年贷款投放不会成为很大问题。监管机构应该适应新形势,即重组后市场化的金融机构的行为模式。年初贷款增长非常快、年末又非常慢,这是金融机构非常正常的反应。市场化的商业银行的模式出现重大变化:即年底为来年准备项目,到来年1月进行投放,早发放早受益,到来年九、十月份就不怎么做了。

  外汇储备。仅仅靠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去管,很难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长。实际上,这是剩余储蓄的问题。要把外汇储备降下来,必须把储蓄率降下来。随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不可能都把外汇储备放在低收益的债券投资上。我最近比较了挪威和新加坡的投资模式,在满足基本进口流动性需求和债务偿还需求外,大概三四千亿美元。在此之上的外汇储备,应该以清晰、规范的公司治理决策体制和透明的问责制度进行运营,提高资金运营效率。(时间:2007-4-29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