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业在世界贸易组织中被划分为第三产业,从世界范围来看,电影业已经从单一的媒体逐渐发展成一种新兴的产业,其占各国第三产业乃至GDP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那么,中国的电影业能否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就此,记者独家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2005年度中国电影产业投资分析报告"课题组组长兼课题主持人巴曙松研究员。
中国电影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钻石矿"
记者:2004年,我国电影故事片已达到212部。我们是电影业强国吗?
巴曙松:2004年,中国的国内票房收入仅为15亿元,整个电影产业的收入仅为36亿元,与1.6493万亿美元的GDP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而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假设中国人均每年花费10元消费在电影产业上,那么电影产业的年收入就能达到130亿。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投资主体看中了中国电影业这一"钻石矿"。
记者:电影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怎样理解电影经济早已超越票房经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电影产业?
巴曙松:电影产业链包括系统内产业链和系统外产业链,系统内产业链包括电影编剧、制作、发行、放映等一体化的流程,系统外产业链在前端包括电影投融资(除自有资本外,主要有三种融资渠道---企业赞助和投资、政府专项基金、联合投资;境外还有商业银行和电影基金),后端包括多元化的后电影产品:电影音像制品、电影广告、光碟、游戏、在电影频道和付费电视频道播放等。
电影经济早已超越票房经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电影产业。与此同时,电影还是整个文化工业的创意核心,它为明星经济、唱片产业、广告业、演艺业、服务业、游戏娱乐业等提供内容资源和经济动力。因此,电影业是大电影产业,电影经济是大电影经济。
电影制片业资本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将成为发展必然趋势
记者:有迹象显示,目前,在中国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产业链上,资源呈现碎片分布的态势,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
巴曙松:根据统计,在2004年生产的212部国产故事片中,国有制片厂自投全部资金出品的影片为30部,民营公司和社会性影视机构出品的影片50部,合拍影片37部,各种类型资本共同参与生产的影片已经占据80%以上 。
在市场的竞争环境中,国营电影制作机构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中国多数国营电影制作机构,包括老牌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等,无论就其电影生产的数量,或是电影生产的投资规模,影响力有所下滑。在国营电影机构中,以电影频道以及特许经营进口电影发行的中国电影公司等为核心业务和受到国家各种政策资源扶持的中国电影集团以及产业整合相对完整的上海电影集团则成为国营电影生产机构的中坚力量。
另一方面,社会/民营企业成为了制片产业领导者---2004年,新画面、保利华亿、华谊兄弟公司、世纪英雄等非电影行业的社会/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力量。他们以独立投资或合作投资的模式进入电影制作领域,刺激了中国电影制作业的发展。许多好莱坞的知名制片公司,例如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也正在香港、北京等建立基地开始本地的电影制作。
民营企业逐渐形成强有力的影视制作品牌。可以说,2004年占据国产影片票房前10名的影片,绝大多数都是由这些民营公司投资生产或者合资生产的。他们可能并不占据电影产品数量的绝对多数,但是却占据电影投资和收入的绝对多数。
总体来说,目前,中国电影制片业的产业集中度较低,资本结构逐渐改善,正在逐步形成国营和民营机构并存、多种资本互补、产品类型丰富的电影生产格局。
境外资本纷纷抢滩
记者:随着我国政府放松了对外资进入放映环节的股权限制,看好中国电影放映市场巨大潜力和利润空间的境外资本纷纷进入。他们主要感兴趣的是什么?
巴曙松:境外资本主要是抢滩登陆我国内地影院的建设、改造和经营。
CEPA关于电影院服务产业允许港资控股内地影院的规定,极大鼓舞了香港企业在内地投资或合资建设影院的热情,嘉禾娱乐、寰宇国际及东方魅力公司等都已经或准备进军内地市场;韩国好丽友集团、世界第三大院线的美国LOEWS公司与新影联院线合资建立数家新的多功能影院,其中中方资本占25%,好丽友和LOEWS各占37.5%;美国华纳兄弟国际电影公司分别与上海电影集团、大连万达等国内企业采取各种合作形式,已经把具有华纳特色的现代化多厅影城开到了上海、天津、大连、武汉等城市。
今后,外商投资影院的数量还将持续增加,市场份额会继续扩大。外商投资多数瞄准的是大城市的中高端影院,这些影院建成后的票房收入往往都是地区内的佼佼者,这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投资回报。
政府积极推动我国电影业发展
记者:自2003年以来,广电总局等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影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尤其是《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电影业的复苏。从2004年电影市场的各项指标可见一斑,包括制片产量、质量的提高,票房收入的增长、外来资本进入的数量和速度等,都较往年有了较大的进步。您认为还需要从哪些方面积极推进?
巴曙松:政府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提高中国电影竞争力,如何为电影发展创造良性市场环境,如何为电影制片与发行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上去。因此需要强化以下职能:一是加强对拟进入电影行业的投资者的信息服务和产业指导;二是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三是利用宏观税收、电影基金等宏观调控手段,鼓励电影艺术的创新和宏扬时代主旋律的作品的创作(这些是市场无法完成又对整个行业非常重要的)。 另外,还要加快电影行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当然,立法的加快,可为各类资本以各种方式进入电影行业创造条件。加快《电影促进法》等的立法工作,为外部资本进入电影行业提供法律保障,这不仅包括准入门槛的降低,而且包括兼并、收购等一系列游戏规则的制定,为各类资本以各种方式进入电影行业创造条件。
实际上,我国电影业的管理层已经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并在不断制定各种政策促进电影业的发展。2004年1月8日出台的《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广发影字[2004]41号),更是指明了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方向。
未来发展呈现八大趋势
记者:我国电影业正处于深化改革的转型期。随着以市场化、产业化为导向的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电影业的产品供求状况、供给结构、在社会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甚至商业模式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并给拟进入电影业的投资者带来投资机会。请您对中国电影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
巴曙松:首先,电影消费将重新成为一种时尚,并成为沟通不同阶层观念、情感的重要载体,大中城市居民将重新找回对电影的记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与娱乐的载体,以真实社会中发生的事情为题材,将为不同阶层人群的沟通、交流搭建起一座无形的桥梁。
其次,未来电影行业的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内容与终端的竞争,谁拥有的电影版权资源越多,谁掌控的影院越多,谁就会在竞争中获胜。未来中国电影产业链将呈哑铃状。从产业上下游链的博弈来看,未来电影产业的博弈主要体现为制片商与影院的博弈,而作为发行领域中的发行商更多地代表制片的利益,作为发行领域的院线公司更多地代表影院的利益。
第三,未来三年,影院投资,以胶片为载体的高档多厅影院和以数字为载体的符合中国低端标准的数字影院将成为投资的亮点。我国电影业平均17.1万人才有一块银幕。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未来三年必将成为电影业的投资亮点。另一方面,由于以胶片为载体的影院对放映硬件的特定要求,导致了其票价降幅有限(投入成本决定供给),而以数字为载体的数字影院(符合中国低端标准)通过对传统影院成本结构的重构而使电影票价大幅降低成为可能,并使影院能够走入社区、使电影产品真正成为大众化的文化娱乐产品,其中蕴含的投资机会不言而喻。
第四,未来三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将大幅提高,电影票价体系多层化,定价弹性化,并总体呈下降趋势,吸引更为广泛的观众群体。另外,随着电影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出现,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指导下,影院的定价策略将越来越灵活,弹性越来越大。
第五,未来电影行业由民间资本主演的兼并、重组活动将愈演愈烈,尤其是电影院线,将逐渐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的院线瓜分市场的格局。
随着电影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电影业的进入门槛越来越低,尤其对于境内民间资本。近年来,对于电影院线,目前以行政为主导的院线组建,在未来将逐渐让位于以市场为主导的,以资本为纽带的院线的重组,由民间资本主演的兼并、重组活动将愈演愈烈。
第六,电影制片的数量和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并成为支撑我国电影票房的主力军。目前,在中国电影市场,本土制片公司的竞争力已逐步培育起来,并将逐步具备与国外电影分庭抗礼的实力,甚至成为国际电影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第七,成本大制作的本土片产量和市场份额将持续增加,且营销费用占总的电影制作成本比例将上升。事实上,目前美国平均一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已经达到7000万美元,在电影艺术效果上追求极致。
第八,影业的盈利模式将发生变化,由对票房的绝对倚重到盈利模式多元化,尤其是电影后产品的开发,对电影业的利润贡献将越来越大。在我国,电影院票房每年约为10-15亿元人民币,占中国电影业总收入的50%左右,电影后产品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时间:2005-9-15 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