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增长与空间政策(二)
2008-7-10 10:36:00
 

6.     就业问题的空间解决方案 

前面的分析表明,改善人口空间分布是解决我国内需不足,乃至相关的就业问题的一个基础条件。表面上看,我国很多问题都是互不相关的,比如就业问题、内需问题、产业结构问题等,但在底层,这些问题都是和空间政策密切相关。如果我国继续采用离散分布空间政策,势必不能产生足够的需求。我国现在的高增长就只能依靠国际市场拉动。

2005年,我国的贸易顺差额达到1018.8亿美元的高水平,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5%以上,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更是达到66%。一旦国外市场消费萎缩[i],或到了市场容纳不了我国这么多出口产品的时候,我国经济增长也必然会受到抑制。实际上,国际市场对我国出口经济的排挤已经发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实际是把以前对我国和亚洲产品的需求转移到了墨西哥,欧盟的扩大也是如此,新加入的国家,大都可以和我国提供类似的产品。

因此,现在我国经济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尽可能多地把需求转向国内市场。把世界经济的竞争舞台,尽可能多地转移到我们的“主场”。只要能把35%对外依存度减少一半,17%的需求转移到国内,我国需求的效率和市场规模可以大大扩大,未来经济可以更多地建立在自主增长的基础之上。而要作到这一点,前提就是必需改变目前的空间政策,为提高消费的效率创造条件[ii]。这个新空间政策的核心,就是加速城市化——提高经济要素,特别是人口的空间密度。

将就业/再就业与城市化联系在一起的思路,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许多研究中,好像就业问题纯粹是城里的问题,城市化是农村和城市之间关系的问题。实际上,就业与城市化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像我国现在这样,消费主体在城市,人口主体却是在农村,长期下来不可能产生足够的需求。这并不仅仅是由于农民没有钱,同时也是由于空间的离散分布,使得农民的收入不能转化成为有效的需求[iii]

要想把农民的潜在需求变成真实消费,最根本的出路,还是改变国家的空间政策,鼓励农民进城,鼓励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只要做到这一点,潜在的需求自然会变成真实的市场消费。道理很简单,同样收入的人,住到城里后就不会自己做衣服、不会自己做鞋、不会在家里自我服务,因为这样做比在市场上解决更贵。在城里,他可以和很多人分工,并通过共享基础设施、共享服务,以更高的效率消费[iv]。大家一起进入分工经济,就业机会就会自动产生。也许这样可能生产的成本由于无法透支资源和环境,会有所增加,在国际上的产品竞争力会有所减弱,但内需市场的扩大将足以弥补生产出口带来的损失。

我国现在城市人口占整个国家人口的三分之一,大概36%37%。日本、韩国和台湾省在我国这个发展阶段城市人口比重都达到2/3甚至3/4。相比之下,说明我国损失了相当大一部分城市化发展的机会。这个损失掉的发展机会,实际上也是就业机会的损失。在我国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上,一般国家的服务业占GDP比重应该是55%左右,而我们只不过是40%。从就业方面看也是如此。目前,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约为40-55%,发达国家约60-75%,我国只有33%

根据东南亚国家的工业化经验,农村劳动力向外部转移过程中,在二、三产业就业的比例平均为13,一些东盟国家如泰国、印尼、菲律宾登更高,达到156,而我国在改革开放20年后,才勉强达到11,在农村内部甚至是1.51(王建,2004[v]。如果这个差异主要是由于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导致的,那么假设我国工业生产(第二产业)效率完全不变,仅仅通过空间上的调整,就可以把就业提高一倍——因为只要达到平均水平(工业就业人口与服务就业人口13比例),原有两个就业人口马上就会变成四个[vi]

为什么我国没有达到国外类似生产水平时服务业的就业人口比例?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我国消费者在空间上分布离散,大量服务只能通过农村居民自我服务来提供。这是我国与其它国家很大的不同。回到前面的问题,为什么亚洲四小龙在经济高速发展时能够做到充分就业,而我国现在经济同样高速发展时却不能?在我们看来,最大的差别还不是在于产业政策方面——无论是资本密集的重化工优先、还是劳动密集型优先的产业政策,都有高速发展同时实现充分就业的先例。我国和这些高速发展又实现充分就业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他们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同步的,而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分离的——只要工业化,不要城市化。结果积累下来,就是我们与别人在就业上的差距。

2.     结论

本文关于就业等宏观经济问题讨论,同传统的经济学有很大的不同。在传统的宏观经济模型中,空间变量大多被假设为无关的或是无差异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如何通过产业政策,改变各种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的分布,来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本文则相反,是在假设其他经变量一定的情况下,研究不同的空间分布方式,会对就业和其他宏观经济效率产生哪些影响。

研究的结论认为,空间因素在宏观经济中不是可有可无的变量,而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空间政策对就业问题的影响,很可能比产业政策的影响不小、甚至更大[vii]。研究表明,即使经济其它方面完全一样,仅仅改变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就可以改变经济的整体运行效率,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真实的就业规模。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正确的空间政策,使得劳动力从目前离散状态变成集中状态,进而改进消费效率,发掘出潜在的就业机会——那些由于生产要素离散分布所损失掉的机会。

我国目前正在大规模地开展新农村的建设,亟需选择正确的空间政策作指导。否则,投入农村的资源越多,人口就越会被锁定在离散的状态,从而导致适得其反的宏观经济效果(就像当年鼓励发展乡镇企业的政策)。因此,如何制订具体的空间政策,引导农民向城市转移,变得非常急迫。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将是我们下一篇文章的主题。

 
 
  • 标签:就业 内需 城市政策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