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有很多争议的问题,但有一点似乎大家毫无异议,那就是如何让土地市场在稳定房价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至少别再推动房价上涨,这么多年来,地价屡屡上涨,虽然不能说地价不涨房价就一定不涨,但至少如果做到地价控制住,那么房价相对也会容易控制一些。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希望在这样的一个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环境中,全面稳定大局能够落实下去。所以,很多人对稳房价的希望落到了稳地价上。
11月29日,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表示,下个五年,建议配合土地制度改革,控制房价总水平基本不再上升。他认为,应该开放土地市场,改变土地供应由地方政府独家垄断的局面,稳定地价、房价。
在王小鲁看来,这是一个独家垄断的市场,这样的市场不可能不推高地价,也不可能不推高房价。而且在由地方政府来支配土地资源使用的情况下,土地资源是很难得到合理利用,很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也就是说,欲想控制房价,就要从根上去破解,只有地价稳了,房价才可能稳,当然能不能稳那是下一步的事,至少要破除地价推动房价的逻辑。
说到地方垄断土地市场,这不禁让我想起了2018年初的土地供给新思路。
2018年1月15日,国土资源部宣布两项重大土地改革思路: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我国将研究制定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这个土地供给思路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反应,大家都觉得这是非常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变革。如果将不再垄断土地供应,这可能是中国房地产市场迄今为止影响最为深远的事件。有专家表示,如果这一基本制度和基本逻辑发生改变,那确实这种变化是颠覆性的。完全可以视为新的“住房制度改革”。
我当时也认为,曾经一直为大家所诟病的土地垄断问题有了新突破,而未来的房地产长效机制也将逐步确立。这也向市场释放了很重要的信号,这项新思路提出快3年了,到底执行得如何了?
我认为,多主体供给先由多主体土地供给开始了。提出的居住用地将不再被垄断也就意味着未来的住房供给的源头土地供给将多元化,既包括国有土地又有集体土地,丰富了土地供给渠道,这对稳定房价有很深远的影响。
盘活农村资源,效率最大化利用。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可能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这一点其实已经开始了,有些城市在盘活集体用地方面有了新进展。如果每年盘活200亿元,大约可以延续1万年的时间;每年盘活1万亿,可以延续200年的时间。
不一定全由房地产企业来盖房子。新华社表示“此时就是最好的历史机遇”。土地可以卖给房企,也可以卖给其他企业。这个执行得如何呢?在我看来,效果还不太明显,还需要慢慢来。
但是对于全面稳定房价方面还是有成果的。虽然局部有过热,但是综合来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真的稳定了房价,房住不炒的严格落实稳定了房价。
虽然不再垄断土地供应作为未来新的供地思路,但是落实得还是相对有点慢,希望加快步伐,已经提出近3年时间,所以专家的建议国家早就想到了,政策是好的,只是执行得慢了点,所以应该给出更好的建议,从如何在加快落实方面入手,让这项大家都叫好的政策赶紧落到实处,让人人有房住的安居梦想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