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方兴未艾、“仍未见底”,一阵打“强心针”、上“呼吸机”的手忙脚乱之后,是否应当考虑这么一个问题:应对危机要有“大智慧”!
在我来看,王建先生是国内顶尖的具有战略思维的经济学家。无论是当初提出的“国际大循环”理论,还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这次危机的预判和根源的洞悉,都是战略思维的生动演绎。
至于如何走出危机的阴影、重拾往日的增长,他在这篇意趣盎然的“皮球论(《中国,经济这个皮球怎么拍?》)”中,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他战略思维的风采。
首先,是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破坏性、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美国的实体经济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竞争力,但依靠虚拟经济的“输血”,同样维持了数年的繁荣。如今虚拟经济“气息奄奄”,实体经济也就“日薄西山”了。
其次,是对危机和衰退于中国经济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要有足够的认识。中国如今已深度加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外贸易依存度已高达60%左右。国际贸易特别是发达经济体的需求锐减,使中国生产过剩的“危机”昭然若揭,2500万的农民工返乡就是明证。外部经济的“风乍起”,必然“吹皱”内部经济的“一池春水”。
再次,是对危机背景下中国传统的发展方式固有矛盾的深刻性和复杂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华尔街金融风暴来袭,经济周期的下行,都还是短期的因素。只是与国内发展由来已久的深层次矛盾纠葛在一起,叠加放大,才让我们如此难堪。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长期失衡、城乡二元结构的依然故我,是扩大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方针久久不能落实的深层主因。但要触及此类问题,又谈何容易?短期因素的变化“条件”,激化了长期因素的变化“根据”。
或许正因为如上所述三重意义的“双碰头”,我们才应当意识到,必须“立足于一个中期乃至长期的世界性经济萧条,从而采取战略性的扩张内需措施”.否则,中国经济的增长,就像在沙地上“拍皮球”,虽然使出了吃奶的劲,但皮球总是跳不起来。
那么,怎么样才是在水泥地上拍球呢?王建先生给出的答案是城市化。因为城市化可以极大地提振中国的内需,而且这种提振既是现实的,又是可持续的。
因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和相当的人均GDP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大约低了15到20个百分点。上轮投资周期中,“每增加1个城市人口就要吸纳50万元投资,同时农村与城市人均消费相差了3倍还多,”“如果考虑在十年内把中国的城市化率提升到2/3,即把城市人口增加到9亿以上,就需要增加250万亿元投入,这就是中国的‘城市化欠帐',相当于去年投资额的15倍,而且绝不会造成供给过剩。”
对于产业振兴规划,一提出来笔者就感到困惑:是需求不足的毛病,怎么给下的却是扩大供给的药方?后来改作“调整振兴”规划,算是给“振兴”的路径指明了方向,不致造成望文生义的误解。上行下效的风气,地方也依样画葫芦,搞了一大堆所谓的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相关的汇报会,建议为了精准贴切,不妨直呼“转型升级规划”,结果倒也被领导“从善如流”了。
危机境况下,扩大需求才是正理;而扩大什么需求,大有讲究。当年朱镕基总理领导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发行国债和扩大基础设施投资似乎效力最大,人们印象也最深。但殊不知,最大的动力若要顶起真来,恐怕还得算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账上。不但数万亿计的存量资产盘活,又诱导出更大的投资增量,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就超过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还一口气解决了近50年悬而未决的城镇居民最大民生问题,真个是一箭双雕、一石三鸟,人说“太有才了”!
循此道理,再来解决近1/3能够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可城市化人口的居住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岂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吗?但这需要大智慧,需要大手笔。或如王建先生所说:“如果把刺激经济的措施从战术性的转变到战略性的,选择了城市化这个突破口,就等于是把中国经济增长这个皮球放在水泥地上拍,而且还给它充了气,使它自己就往上跳,从而在全球经济面临长期萧条的时候,为中国经济注入一个持续扩张的高增长动力,成为至少是未来5年内世界经济的唯一亮点。”
何为“大智慧”?这就是了--应对危机的战略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