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发展逻辑
2009-11-2 17:45:00
 

(成文于2009年2月7日)不期然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内部资料上,读得金融研究所夏斌先生的一篇调查研究报告,题目为《从全球通胀到美国金融危机——这一轮世界经济周期的发展逻辑及中国对策》。文中未表明成稿时间,但从内容上看,是在去年11月15日世界经济首脑峰会之后的几日。

大约不想故作高深、耸动天下,作者很低调地使用了一个“发展逻辑”的词汇。但是,明眼人一下子就会想到,这是要努力探究规律层面的东西。

读罢掩卷沉思,不觉由衷赞佩。对这轮金融乃至经济危机的论述,早已连篇累牍、汗牛充栋。但真正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说得清楚并且有一点先见之明的,其实并不多。记得以前曾有一位宏观经济学会的王建先生,给人印象深刻,再就是今天的这位高人了。

为此,我欣然提笔,写了一段话:“此报告甚好,有历史感、全球观、逻辑力、纵深度、操作性,转请相关同志参阅。”美文佳作,当广为传播、共同分享为快事。

2008年对中国而言,是大喜大悲的一年。但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而言,则更是大起大落的一年。上半年的物价飙升和下半年的经济“跳水”,表面上看似乎是“冰炭不同器”、“冰火两重天”,但究其实,不过源出一理、殊途同归,都是全球化背景下“美元”惹的祸;或者说是在美元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前提下,以中美两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方式,一齐都出了大问题。

早就听人说起,国际上有一种舆论,称中、美两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对于老美作如此观感,自在情理之中。人家那高科技,那军事和文化,那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无论是大举进入,还是润物无声,借全球化而横行霸道、肆无忌惮,都是再昭然不过的了。但说到中国也好处多多,就颇觉意外和费解了。

以后慢慢琢磨,总算悟出一点门道。想起老祖宗的箴言:“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像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一定是商品所有者(《资本论》,第124页)”。这就对了,中国以如此巨量的投资形成的产能,和如此巨量的廉价劳动力高妙结合,那个“世界工厂”里源源不断产生的“中国制造”,要不是依靠全球化行销国际市场,那中国亿万农民工的就业和收入从哪里来,那十数亿平头百姓生活的显著改善又从哪里来?

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的大量转移,以及这些国家借助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急剧扩张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都极大地刺激了全球市场对矿产资源和工业制成品的需求。于是乎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价格的大幅拉升,几乎是势所必然的事情。

但险恶的通货膨胀,终于让美联储不得不收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于是,由美国高消费支撑的高增长,由华尔街眼花缭乱的金融创新制造出来并掩盖着的金融泡沫,一并破裂和粉碎。似乎是一夜之间,数十万亿的资产灰飞烟灭,不可一世的繁荣转瞬即逝。

但华尔街的“海啸”,何以会迅速波及全球,由金融而实体,由发达而欠发达,最终谁也没有能够独善其身、幸免于难,那又都得归咎于全球货币体系的美元化了。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国依靠其包括软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稳住了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霸主地位。于是,一国信用无节制的扩张,在廉价剥夺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同时,也使得一国的金融危机国际化了。

对此,夏斌先生有一个小结,是南北失衡造成了这次危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是高储蓄、低消费;美国等发达国家是高消费、低储蓄。”美国靠扩张信用寅吃卯粮,中国靠大量出口经济增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旦“全球化红利和人口红利高回报出现转折”,滥发美元又造成全球性通货膨胀,再来一个次贷危机又戳破了金融泡沫,那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就拉开了大幕,再也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了!

逻辑乎?规律也!文章写到这个分上,且如行云流水、天衣无缝,作者毫无疑问就是“武林高手”了!

 

(刊于《发展规划研究》2009年第1期)

 
 
  • 标签:经济危机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