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文于2007年6月15日)国家4月23日召开的启动工作会议之后,我们立即将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原原本本地向省里作了汇报,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做了批示,省内各地、各部门也都紧急行动起来,做了深化调查和充分准备。在此期间,浙江省接待了国家各专题组赴浙江的考察调研,特别是6月7日,还专门接待了国务院研究室侯云春主任一行来我省进行的综合性调研。借此机会,我代表浙江省对《指导意见》的起草工作再谈五点建议:
第一点,继续深化认识。对于起草长三角《指导意见》的目标指向和重心所在,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温总理在5月15日上海座谈会的讲话中,对长三角下一步发展提出总的要求是八个字:“率先发展、科学发展”。这八个字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理解,是在资源环境制约、社会成本高企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的发展路子已经走不通了,只有“转轨”到科学发展,才能达致率先发展。但是,科学发展是怎么来的呢?天上掉不下来,地里长不出来,只能从对传统发展道路的反思、转型和创新中来。所以,《指导意见》应解决的问题和政策的导向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好好思考。
在这里,不妨与改革开放之初,做一个历史的对比。28年前,我们面对的主要挑战,是一个缺乏生机和活力的“僵化体制”,也就是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所以要对它进行“搞活”的改革;而28年之后的当下,我们面对的主要挑战,是一个粗放、失衡、或者说是无序的发展模式,需要在已有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我想,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这个目标指向和重点所在,一定要搞清楚。浙江在今天提交会议的交流材料上,特别强调了率先发展一定要落实到发展模式的率先创新上。具体体现在四个率先上,就是“率先试验、率先突破、率先转型、率先跨越”。这里所说的跨越,不仅仅是指经济总量的跨越,更重要的是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跨越,说白了就是要“创新发展”。
第二点,明确问题导向。我这也是命题作文。现在发展当中长三角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的政策、举措,都是要针对着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浙江的体会,从表面上来看,第一是产业结构的低、小、散;第二是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第三是改革先发的优势在递减。但是如果综合起来看,还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照吕祖善省长2003年说过的一句原话:“浙江省这趟奔驰了20多年的经济快车,今后到底还能不能够长久地、快速地奔驰下去?”或者套用毛主席当年在民主革命时期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针对的那句话:“红旗到底打得多久?”
上一轮发展,浙江是率先的,沿海也是率先的。但是今后能不能继续率先,这很难说,要有一点危机感。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由资源的支撑能力、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市场的竞争能力,一体构成的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第二个层面,是由就业的充分性、分配的公平性以及社保的普遍性,一体构成的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我想这个问题,并不局限于浙江。对于整个长三角地区来说,恐怕都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但对浙江来说,现阶段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为深刻,解决这个问题的心情更为迫切。这好比打仗,首先面临遭遇战的,往往是先头部队。
第三点,重申浙江要求。这里我点六个标题:一是支持浙江有选择地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二是加快综合交通和现代物流建设,合力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三是加强浙江能源设施建设,增强区域资源的保障能力;四是积极培育和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形成长三角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五是抓好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六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为长三角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和政策支撑。
第四点,转述三条期望。这是陈敏尔常务副省长在6月7日接待侯主任一行的时候谈到的,我在这里转述一下要点:
第一条,既要统一思想,更要解放思想。长三角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问题,不但是我们长三角内部一市两省的问题,恐怕对于全国兄弟省市、中央各个部门,都有一个统一思想的问题。但是更要解放思想,如果没有进一步的积极探索和大胆突破,率先发展也是做不到的。
第二条,既要着眼于国内的带动力,更要着眼于国际的竞争力。实际上,我国真正有资格参与国际竞争的,就是沿海的这么几个大城市群,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我们的参照系,应当是发达国家、世界级大都市圈;我们的研究,应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思维。
第三条,既要战略规划,更要有具体举措。导向方面的要求固然要有,但还是要有落实的内容。如何“四脚落地”?他提出三个一批:即一批突破性的政策,一批创新性的试点,一批战略性的项目。
第五点,完善《指导意见》框架。对《指导意见》的框架,提三条意见:
第一,文本已经很全面、很系统了,充分体现了温总理的批示和“5.15”讲话的基本精神。
第二,在体现区域性和阶段性的特征方面,我们感觉还不够鲜明。稳健有余、冲劲不足;求全有余、亮点不足。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缩微版的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或者说是放大版的地方“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第三,提点建设性的修改建议。建议将13个部分压缩成8个部分。头尾当然是少不了的,第一部分一定要讲意义,第二部分一定要讲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等,最后一部分也一定要讲加强领导,这三部分都是去不掉的。关键是“肚子”这五块,建议:一是将工业、服务业、结构的优化提升这些涉及产业的内容,统统写到新型工业化里面。二是将城市群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统统写到新型城市化里面。对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在温家宝总理“5.15”的讲话里面,已经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改革、开放和创新、创业写一条,主要是侧重内原动力方面;四是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写一条,主要是发展空间和配套条件;最后一条就是社会建设管理、和谐稳定,因为科学发展不能只是以物为本的发展,而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这里就有一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党中央讲“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当中特意补加了一个“社会建设”。把“肚子”这部分分成这么五块,写得稍微综合一点,就可以避免落入原来的窠臼和老套。否则,“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特征,就会体现得不是很鲜明。
(本文原为作者于2007年6月15日在国务院“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意见”工作会议上的即席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