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文于2008年12月26日)“寒潮”来袭,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企业。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链凸现紧张。进入三季度以后,停产、半停产现象渐趋普遍,农民工提前返乡。全国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增幅同比回落近一半,而我省则进入了负增长。企业的亏损,无论是涉及面还是总金额,都在持续扩大,情势严峻。
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如果形势持续恶化,还将引发减薪、失业、贫困等民生问题。况且现有企业一旦“关门”,乃至“伤筋动骨”,下一步再想什么转型升级也无以依托了。因此,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扶助企业共同渡过这一前所未有的经济寒冬。由此,在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保增长”成为首要任务,各地也纷纷出台了“扶企”的一系列部署。甚至连在香港也旗帜鲜明地喊出了“稳金融、撑企业、保就业”的口号。具体举措来看,扶助企业主要是采取一系列的“减负”措施:
其一,减税让利。预计国家所有相应政策措施出台后,可减轻企业负担5000多亿元。如新年伊始便对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的增值税转型改革,预计可为企业减负1200亿元;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中小企业来说,已调高了2个百分点的出口退税率,据悉近期还有望再次调高。
其二,融资支持。确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多次降息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鼓励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有关部门还正在研究一整套改善融资的措施,如出台并购贷款管理办法,支持优质企业并购弱势中小企业;研究减免中小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为不良贷款担保并承担部分损失;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支持力度,财政部、工信部的《关于继续加强中小企业担保体系支持》的政策规定也将于近期出台。
其三,技改贴息。主要是通过政府财政建立专项资金,以贷款贴息方式支持产业政策鼓励类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支持一些产业关联度高的大企业、大集团和龙头企业;一些有基础、有市场,但面临特殊困难的企业;一些属于“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等。对于重点突出、示范带动效果明显的项目,将给予全额贴息,其他需要支持的项目采取半额贴息。
其四,社保减费。随着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导致就业形势恶化,社会保障的工作重心也开始调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强调,要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我国将暂缓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今明两年对企业社会保险费缴纳比例实行临时性适当下浮,企业每年将少缴1个月的社保费。
以上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可以说有效地为企业进行了一番“减负”。再考虑到目前国际市场上石油、钢铁等原材料价格的“飞流直下”;人民币12月份连续几日跌停后也可能自此将进入阶段性贬值。由此,当初构成我国企业不堪重负的几大因素:原材料价格飞涨使得生产成本高企、实行一系列新的劳动制度引致用工成本增加、美元贬值导致出口竞争力受挫、打压流动性造成融资瓶颈,都已大为改观。
比照年初时企业的“负重前行”,当下应该是企业“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时候了。但可惜的是,历经一年,企业发展的宏观背景已经发生了重大转折。尤其是在全球经济进入萧条之后,我国生产过剩的矛盾已尖锐化。企业的生产成本问题,迅即转化为市场需求问题。当前为企业“减负”之举固然很好,但还必须辅之若干为企业拓展发展新空间的转型之举:
一是投资转型。要把更多的投资,从以往强力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更有生命力的民企发展上来。近年来我国GDP高增长的背后,是相对过热的房地产、大型基建和国企投资等,而一些有发展前景的民企投资,却是相对过冷。资金流向不合理的长年累积,逐步消减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要扶助企业顺利“过冬”,不可忽视这一重大结构性矛盾。政府采取的扩大投资举措,要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重,跳出轻车熟路的钢筋水泥“硬”设施的狭隘范畴,将服务企业的科技创新平台、综合信息网络、公共管理优化、职业教育培训等,也都纳入政府投资“软”服务的广阔视野,尤其要谨防政府投资对民企投资造成的“挤出效应”。
二是市场转型。要从以往的以国外市场为主,更多地转向倚重国内市场。要根据国内消费需求变动的新趋势,完善营销网络,创新营销手段。以往拓展国内市场的一大阻碍,是企业信用程度低、市场交易成本大、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垄断盛行。为此,要联合各地各部门,共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主体行为;鼓励竞争、打破垄断,拆除一切阻碍国内贸易和投资活动自由化的地区性和行业性壁垒。
三是产业转型。要从原先大量的低端制造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及服务业。只要能有足够多的新生企业发展壮大,当前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低端企业停产倒闭,也并不可怕。优胜劣汰、更新换代,对整体经济的提升,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但关键在于要为企业提供“创业创新”的良好环境。比如,对企业破产和资产重组的法律保护,对民营企业进入文化、创意、金融、物流、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一视同仁;对知识产权保护、行业标准执行、产品质量检定等交易条件的重大改善,如此等等。
(刊于《今日浙江》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