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  路在何方
2009-12-10 17:15:00
 

(成文于2008年10月25日)中国已崛起为世界的第二大制造国,而浙江又是全国的制造大省,每年制造业创造的产值近2万亿元。浙江制造业的产业集群闻名海内外,年产值超亿元的特色产业区块有360多个。浙江的制造企业领跑全国,中国1000家最具活力的中小企业中浙江占了近200家,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中浙江占了100多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浙江占了70家,总数均居全国第一。因此,作为制造大省的浙江,其面临的问题,能很典型地代表中国制造的问题。浙江制造的挑战与未来,正是中国制造的挑战与未来。

2008年,注定是世界经济史上值得铭刻的一年。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由华尔街生发,迅速波及全球,演化成为一场石破天惊的金融危机。大国陷入衰退困境,全球经济愁云惨淡,更有人将此类比1929年的“大萧条”。反观中国经济,当前形势虽然还可以“平稳增长”聊以自慰,但“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下棋看五步”,以动态运行的趋势而言,未来的前景极其严峻。摸一摸头皮:美国这个世界经济的“龙头”一蹶不振;国际经济走衰和国内经济下行“双碰头”;粮食危机、能源危机和金融危机“三碰头”(西班牙《起义报》语);全球大小经济体“推平头”似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中国作为深度介入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显然难以超然物外,显然也难以幸免于难。

但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种种困境,外部冲击还仅仅是触因、是催化剂,本质根源还在于自身。种种迹象暴露出来的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不过是素质性内病的“外化”,是结构性矛盾的“显化”。比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长期失衡、产业结构升级的严重滞后、重大改革的裹足不前,城乡结构的长期二元,如此等等。温家宝总理说,2008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但现在看来,2008年不过是最困难的“第一年”而已。

如此情境,对经济波动敏感度高、外部市场依赖度深的浙江制造业而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更是前所未有。从前三季度来看,浙江制造企业在资金短缺、成本高企、订单减少的多重压力之下,亏损额和亏损面不断放大,全省工业增加值增幅呈现加速下滑的趋势。从长远来看,更有一系列深层的挑战和困难等待着我们去应对、去破解:如何突破要素成本的制约?如何落实节能减排的要求?如何强化自主创新?如何培育自有品牌?如何确立新型战略产业?如何提升民营经济?如此等等。

中国制造面临的挑战如此尖锐,中国制造的未来又路在何方?

那就是要义无反顾地加快传统发展模式的转型。

党的十七大报告之一大亮点,就是再三强调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最近,中央又部署了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但是,也无可否认,自2003年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却因体制改革未能深化、利益格局没有打破,转型总是知易行难。如今到了中国经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当口,内外经济、虚实经济的困难叠加放大,“屋漏偏逢连夜雨”,我们已被逼到了“房子的死角”。再不抓紧转型升级,不但眼前的难关渡不过去,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无从谈起。说得坦率一些,在困境面前不思量“君子求诸己”,反躬自问传统的发展模式“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并下决心痛改前非,那就完全有可能与这次历史性的转型机遇失之交臂,并牺牲我们发展的未来。

就浙江的实践而言,刚刚召开的浙江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方针,也为浙江制造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经济转型升级”是个大战略、总要求,在具体实施中显然要坚持走好“新三化归一”之路,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型市场化=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

“新型工业化”,就是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城市化”,就是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城市化道路”;“新型市场化”,就是要走“以产权、法治、信用为前提,以自由竞争、互利共赢为导向,政府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市场化道路”。

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要在践行“新三化”道路中得以实现;中国制造的未来,也要在“新三化”的良性互动中去寻求。

比如新型城市化可有效推动新型工业化,为中国制造的转型提供空间:城乡统筹的新型城市化,将拉动对工业制成品的巨大需求;集约高效的新型城市化,将整合集聚创新要素,促进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制造业层次的升级;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将为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载体,推动产业结构的各自及联动优化。

新型市场化也会促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国制造的转型提供制度保障: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经济原则的充分实行,将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高效率;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制度和维系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将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外部保障;经济国际化的加快,也将为制造业的发展引进外力、拓展外需。

以上凡此种种,正如南宋大诗人陆游所谓的“功夫在诗外”,是新型工业化的“化外之化”,也是实现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反弹琵琶”之道。

 

(本文原为作者于20081025在“中国制造的挑战与未来”研讨会上的致辞)

 
 
  • 标签:中国制造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