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就业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在国内外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要求进一步提高的新形势下,全省发展中小企业的基本思路应当是:以改善综合环境质量为主旋律,通过“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长期努力和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发挥大企业的带动作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完善区域政策体系,改革国有企业和金融、财政、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体制和机制,发展全社会创新、全民创业的先进区域文化,促进中小企业走上良性循环发展道路。
一、甘肃中小企业发展的概况和环境特点
1发展概况
根据省中小企业局提供的统计资料,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1841户,其中:中小型企业1808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8.21%;中小企业中中型企业217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11.8%;小型企业1591户,占86.42%%;大型企业33户,占1.79%。中小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2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44.01%;资产总计1523.3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41.04%;主营业务收入1008.72亿元,占31.58%;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38.31万人,占57.42%。
与全国大中小企业的同类指标相比,甘肃大型企业在各项指标中所占比重都太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所占比重太小,表明甘肃中小企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要求。
在世界上,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是国家和地区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与发达国家相比,甘肃中小企业发展过于落后的状况更加明显。根据20世纪90年代的统计资料,美国小企业(500人以下)的数量占美国企业总数的99.8%,小企业在重要经济指标中所占的比重是:从业人员总数的53%、新增加就业机会的60%以上、全部企业销售额的45%、全部企业财产总额的53%、全部企业净收入的34.9%、出口总额的30%、商品总产量的48%和经济总量(GDP)的43%。在美国的全部人口中,平均每30几个人中就有一个小企业。美国发达的服务业主要是靠小企业推动的。20世纪初至70年代的一半以上的重大技术发明创造出自于小企业;80年代后,大约70%的创新来自小企业。美国90%的油、气探井是小企业打的,75%的国内新油、气田是小企业发现的。小企业将先进技术的应用转为商业化比政府、大学和大公司更具有优势。70年代美国的121个行业中,每100万就业工人的技术革新件数,在小企业中有162件,而在大企业中只有66件。小企业每花一美元的研究费用所得到的技术革新成果比中型企业多4倍,比大公司多24倍。小企业平均花2.22年时间可将一项创新转化为产品并进入市场,而大企业则需3.05年。小企业在研究与发展费用上的支出是国有企业同项费用的5%以下。
日本作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小企业对其经济的贡献极大。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近80%,创造的附加值占全部法人企业创造的附加值的55%--60%。中小企业年销售额在制造业、批发业和零售业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2%、85%和79.4%。
欧盟从业人员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约有23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其中雇员人数在50—249人之间的中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1.2%,雇员人数在10—49人之间的小型企业占7.3%,雇员人数在10人以下的特小型企业占91.3%;雇员人数在250人以上的大企业占企业总数的0.2%;中小企业就业人数7500万人,占全部企业就业人数的65.8%,其中中型企业占17%,小型企业占20.7%,特小型企业占28.4%;创造的产值占56.9%其中中型企业占18.2%,小型企业占19%,特小型企业占19.7%。意大利不足100人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57%,就业人口占各类企业就业总人口的72.14%,在制造业部门这类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84%,占就业总人口的58.91%。德国雇工不足500人、营业额在1亿马克以下的中小型企业,占其企业总数的99.8%,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67.9%,创造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2.1%,占国民经济总增加值的40%。中小企业的投资额占全德投资总额的45%左右,上缴的营业税占全国企业上缴营业税的47%。
2环境特点
近年来,甘肃经济发展的综合环境质量比以往时期有了显著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提供的抽样调查结果,非公有制企业(决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对全省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市场环境、经营竞争环境、基础设施、劳动力资源及素质、科技创新、协作条件等)的总体满意度为63%。
但是从横向比,甘肃的综合环境质量还处于相当低的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机构提供的资料和本省的大量调查研究,甘肃在自然条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市场化程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现代化水平、区域创新能力等重要领域,多数指标处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第27位前后,只有极少数指标排在20位以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甘肃经济发展的综合环境质量在全国31个地区中属于最差的4、5个地区之一。
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多数企业认为政策体系和政策执行水平、法制水平、市场化程度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全省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缺陷多,政策的配套性、可操作性尤其是效果性差。上下级之间、条块之间的政策不协调、不配套,如金融领域的政策与其他领域的政策就一直难以协调。政策的内容与政策的实施条件、实施方式脱节,许多政策规定因缺乏一定的财政支持能力和其他物质条件的配合,缺乏创造性的实施方式,实际上只是“一纸文书”,没有落实的条件或有效办法。一些重要领域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政策执行中的漏洞多。体现政策要求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国家出台的《中小企业法》缺少配套性的法律,地方立法也严重滞后于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中小企业分类和分别特殊情况进行法律保护还属空白,执法不严的问题更是十分普遍。体制性障碍严重,国有企业改革、改组进展缓慢,有相当一批大中型企业由于改革迟缓、改革不规范、改革措施不力或不配套、改革中回避了一些实质性问题等,实际上没有实现预定的改革目标,使很大一部分应当从国有经济中分离出来的经济成分未能转化为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市场化改革滞后,要素市场不健全,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多,缺乏充分而公平的竞争机制,中介服务体系和“产学研”合作机构等发展缓慢,投融资体制等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尤其严重。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缺乏创造性的战略思路和科学的战略规划,在创业培训、投资方向、发展战略、技术进步、人才培养、进出口贸易等方面的服务型管理能力严重不足,创造性的举措太少。
省内多数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相当多的市、州、县干旱、高寒、缺水、多灾。自然资源的总体状况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水、矿产等资源的供给能力下降,重要矿产资源迅速枯竭,依赖自然资源的产业优势难以继续维持。由于地处内陆,远离国家的经济中心和沿海等发达地区,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地理位置等条件对发展经济形成严重制约。甘肃的基础设施状况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甘肃铁路和公路密度分别为全国平均数的68%和52%;高速公路里程只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1.27%,在全国31个地区中排在倒数第五位。城市化水平低,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赖以发展的载体功能差。2006年甘肃城市化水平为31.09%,全国平均为43.90%,甘肃不仅显著低于沿海和中部的多数省,而且低于西部多数省市区,在西部12省市区中仅高于西藏、贵州、云南三个地区;城市设施建设滞后,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用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数。除过硬环境条件外,政策、体制、区域文化等软环境质量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存在问题
(1)甘肃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综合环境质量低。软、硬环境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对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全面的、根本性的制约,使支撑企业发展的载体过于薄弱,发展的空间十分狭窄,投资成本普遍高于其他地区,许多潜在优势难以得到发挥。少数大型企业依靠优势资源或垄断性地位尚可消化一定的环境成本因素获得发展,而大量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实力薄弱的小企业、处于创业和起步阶段中的企业,就很难克服环境制约而较快发展。
(2)中小企业素质普遍低。由于受综合环境质量的限制,甘肃中小企业与东、中部地区同类企业在发展能力、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不断扩大,企业、行业普遍缺乏争夺全国市场的竞争力,特别是数量较大的小企业技术和管理落后,体制和内部组织结构问题多,缺乏核心竞争力。
二、调整、优化重要的经济结构关系
甘肃已形成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既有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合理之处,也存在着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应当通过对重要结构关系的调整和优化,为中小企业更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结构关系环境。
(1)调整、优化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注重工业的结构升级和发挥工业的主导性带动作用。在整个工业化时期,工业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主要载体和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领域,对于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的国家、地区来说,只有工业得到适度的优先发展,工业创造的收入才能更多地转化为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和消费,才能以反哺农业的形式促使农业领域的个体生产经营更多地转化为农业企业。如果工业规模太小、增长过于缓慢和发展水平不高,一、三产业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根本性制约。就甘肃的省情实际来看,较快发展中小企业必须实行工业强省战略,通过工业的更快发展和工业结构升级,为一、三产业的中小企业不断开辟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提供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和前向、后向的产业关联拉动。政府政策应当重点促进工业各类企业更快发展,保持工业的持续、较快增长,提高工业经济效益。同时,支持、鼓励工业企业向农业和服务业投资,发展集约化程度高的农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支持、鼓励农业适应工业发展需求,建设优质原料基地,服务业适应工业需求变化趋势加快内部结构调整,发展新兴服务业。要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充分发挥兰州、天水、白银、金昌、嘉峪关等城市的工业基地兼交通枢纽、商贸中心、信息中心等职能,增强其在工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信息服务、金融、科技和教育等领域的聚集--辐射功能,使城市吸纳二、三产业投资和拉动农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要逐步向城市外围转移传统工业企业,促进城市中心区集中发展科技、教育、信息、金融、商贸等服务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工业园区或产业集群区,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成长创造优越条件。建设以工业企业为主体的城市创新系统,支持、鼓励大学、科研开发机构和大公司的科技人员领办科技型、知识服务型企业。
(2)调整、优化工业支柱产业与一般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促进中小企业在重要行业间实现有重点的相对均衡发展。根据甘肃省中小企业局提供的统计资料,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全部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10%的6个行业——石化、电力、冶金、有色、机械、食品,全部是全省的支柱行业,表明支柱行业不仅是大企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领域。但是,在加工度较高的行业如装备制造、电子、医药、纺织等领域,中小企业发展的潜力还远没有发挥出来,而在全国,这些行业是中小企业获得较快发展的优势领域。要继续支持、鼓励石化、电力、冶金、有色等支柱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同时支持、鼓励这些行业的企业投资发展机械、电子、医药和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高加工度企业,以支柱行业自身的快速增长和向其他行业的延伸、渗透发展,为中小企业发展开辟新的产业领域。
(3)调整、优化非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之间的结构关系,重视发挥国有经济对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在发达国家,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是一条普遍的成功经验。甘肃的大企业主要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国有控股的中小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中占绝对优势,表明国有大企业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因此应当鼓励、支持国有大型企业培育发展非公有制的中小型协作配套企业,向这些企业扩散配套产品、零部件产品,扩大协作网络和集群优势,使中小企业成为大企业系列化生产体系中的成员。国有企业以独资、控股、参股等形式投资建设的某些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并形成一定的竞争能力后,可将投资于这些项目并获得增殖的国有资本部分或全部出售给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经营。鼓励国有大企业对中小企业进行投资,以及开发新产品及相关技术,然后向中小企业扩散。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吸纳国有大企业改制中分离出的富余人员,同时鼓励、支持国有大企业对吸纳改制过程中的富余人员的中小企业扩散某些产品,进行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帮助。鼓励大企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创办、领办中小企业。
三、消除制约中小发展的体制弊端
(1)建立健全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管理服务体系和相应的机制。进一步健全省、市政府中小企业管理机构,明确规定政府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的职责不只是对中小企业行使行政性管理权力,更主要的是向中小企业提供政府职责权限内的服务和帮助,在政府制定和实行有关的政策和法律时代表中小企业的利益讲话。省、市政府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要建立一系列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服务和帮助的直属和附属组织,如信息中心、援助中心、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专家咨询团等,帮助中小企业及时获得商情、科技成果、社会援助等信息和帮助,政府对这些组织提供必要的资助,并通过这些组织带动民营中介组织发展。
(2)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制改组,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把更多的、应当从国有企业中剥离出来的国有经济成分转换为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对尚未完成改制、改组的一般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继续进行产权多元化和国企民营化改革、改组,形成一批新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将长期缺乏竞争优势的国有企业的部分产权或全部产权逐步出售给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
(2)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促进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产业成为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新生长点。逐步将煤气、自来水、供热、污染物处理、铁路、邮电通信、金融、保险等公用事业的国有垄断经营形式转变为多元经济主体平等竞争的形式。对已经进行了初步分拆、引入竞争机制的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要继续完善改革措施,引进新的非公有制中小厂商参与竞争。对尚未进行实质性改革的铁路、邮政、城市公用事业等,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改革,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步伐,促进平等、充分的市场竞争局面的形成。
(3)促进中央和地方政府制订和实行有关限制垄断、反对不正当竞争、奖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扩散技术、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健全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等法律法规,为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效而完备的法律规范和法制保护。认真贯彻执行《反垄断法》,在非自然垄断性业务领域开放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增加竞争主体,逐步完善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通过公开、公平竞争提高效率;在自然垄断业务领域,通过特许经营权拍卖等方式,使其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并增进效益,同时政府要对垄断业务加强监管。
(4)开阔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建立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机制,放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政府要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门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如各种政策性银行、担保机构和金融类基金等,并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扩大这些机构和金融工具的规模,及时创造新的效果更好的金融工具。政府应当通过政策性银行等机构,向地方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支持,鼓励地方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有效吸纳民间资金,开发适宜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做好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制,尽快建立起适合和满足中小型企业贷款需要的信贷体系。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帮助、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到境内外上市。促进民间金融组织健康发展,帮助非公有制金融组织规范运行,为中小企业提供有竞争优势的金融服务。扶持发展风险投资,创新风险投资的体制和机制,推动民间资本成为风险创业投资的主体,使风险投资的政策环境更加优越、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