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启示录——谈汶川地震对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010-3-22 14:31:00
 

2008512在四川汶川地区发生的特大地震灾害,在短短的一瞬间夺去了六七万同胞的生命,三十几万人在灾害中受伤,数千人将终生致残,上万个家庭残缺不全,1500万人无家可归,受灾人数总计超过4500万人。灾害使十多个县、市的经济社会顷刻陷于瘫痪,几百个乡镇和成千上万个企业几十年的建设成果化为乌有,530多万间房屋倒塌、2100多万间房屋受到损坏,次生和潜伏的灾难绵延不断。地震灾害波及到甘肃、陕西、重庆、河南、湖北、贵州等省市的上百个县市区,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甘肃省因灾情严重成为仅次于四川的重灾区。

这次地震不仅使灾区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而且在全国13亿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哀伤。痛定思痛,我们应当怎样认识这次灾害对今后经济发展的影响呢?应当从这次灾害以及全民抗震救灾实践中得到怎样的经验和教训呢?

影响之一:促使全社会科学认识并高度重视重大安全需求

这次地震灾害将千百万人平时不易感受到甚至被忽视的重大社会需求——对特大灾害的研究、预测、预报、防范和灾害发生后的抗灾减灾等安全保障需求,用血的事实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以痛彻肺腑的感受和长久的思考来回顾经济发展中的缺憾,产生出这样的追悔和愿望:如果我们能够预报哪怕是几秒钟或者几个月以后的地震,如果那些倒塌的房屋在设计和建筑时能做到哪怕是经得起几分钟的地震摇晃,如果我们的居民特别是孩子们哪怕是接受过一两次的避灾训练,如果有再多一些的单位负责人能够象安县桑枣中学的校长那样重视和解决安全问题,这次地震也不会造成如此惨重的人员伤亡;等等。人们如此沉痛地感受到了应对灾害的安全需求,但却为时太晚。整天忙于工作、学习、生活的普通民众往往感受不到甚至忽视了特大灾害面前的安全需求,原因主要有:首先,这种安全需求是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长时段和大范围的经济社会发展空间中才能认识到的;其次,这种安全需求需要借助一定的专业知识、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以及专家们的帮助才能认识到;再者,这种安全需求往往是借靠政府的有关政策和其他有计划的引导行为才能认识到并付诸一定的实际行动。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齐全、发生频繁和灾情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50年来全国每年平均有2.3亿人受灾,1949—2000年自然灾害共造成61万人死亡,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约占国家财政收入的30%。其中尤其是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灾害重、分布范围广,是各种灾害中造成破坏最严重的一种灾害。全球大陆7级以上地震我国占了1/320世纪全球地震死亡人数120万人中我国占了1/2,建国以来各种自然灾害死亡人数55万,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到28万。历史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发生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全国有41%的陆地面积和74%的省会城市以及62%的地级以上城市位于地震烈度7度以上危险区,其中北京市就是被划为全国面临68度地震威胁的60个城市的“首位城市”。因此,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地震这种破坏性极大的灾害进行科学研究和预测、预报,开展科学而有效的全民防灾、抗灾、减灾活动,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需要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支撑条件。

然而,我们以往虽然有过多次包括大地震在内的大灾害的经验和教训,可一旦时过境迁,人们预防大灾害的忧患意识和相应的应对措施随着一两代人退出历史舞台而逐渐被淡化了,个人选择利益目标和政府、企业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选择经济发展方式时,更多地是从眼前的、短时段和局部的需要出发,忽视了在长时段、大范围的时空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发展需要,在大灾害到来时人们应对灾害的思想意识、物质手段和社会组织形式等,都不同程度地重复着以前的失误,因而也就不同程度地重复经受着惨重的损失。

这次汶川8.0级地震属于几十年一遇的特大地震灾害,在中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与此相当甚至比这更严重的地震灾害。但时间的流逝使这些大灾害在当代许多人的感受中就只是历史而已。于是灾害就再一次提醒人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没有发生的特大灾害不等于不再发生了,为了不使更多的生命和财富被灾害毁灭,社会必须有一种机制,把那些罕见的特大灾害变成一种经常鸣响的警钟,个人、家庭、企业、单位、政府在选择利益目标、发展目标和行为方式、发展方式时,在每天的生存活动中,必须把灾害发生时求得安全的目标和应对方式加进去。

普通居民不能人人都全面、准确地认识的重大安全需求,包括预报、预防和减轻地震、洪水、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安全需求以及防止、制止战争和恐怖活动的安全需求等,借助于科学并通过政府和单位的科学决策过程则能够认识,而且也只有借助于上述方式才能够认识并集中反映和有效满足这样的需求。这就是:政府和企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在获得和掌握科学决策的知识、技术手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决策形成和决策执行程序,有计划地加强灾害预报和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向居民普及防灾减灾的科学知识,建立符合科学要求的安全保障体制和运行机制,将那些平时人们不易感受到或认识不深刻的重大社会需求(包括社会安全需求),以及满足这种需求的条件、手段、途径等,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战略规划及其实施步骤之中,使战略思想的形成和战略决策、具体措施的制定走在灾害发生之前,使社会能够赢得一定的时间来创造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更进步的社会组织形式,既较快地增值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又长备不懈地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

这次地震灾害再一次使全国上下把目光集中在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安全问题上:如何更快地取得地震预报特别是短临预报的重大突破。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正在加紧进行地震预报的科学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人类迟早会取得地震预报的重大突破,而中华民族在实现这个突破中应当走在前头。这是全人类的迫切需要,更是我们这个地震灾害多发国家全体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毫不动摇地加强地震预报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是满足这一需要的根本途径。

影响之二:促进经济发展走科学化和人本化的道路

这次地震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虽然很大,但对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大国来说,这种局部的损失不会影响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和总进程。在抗震救灾中,中央政府快速决策,国家领导人亲临一线指挥,地方各级政府按照中央决策有效地组织和部署抗震救灾活动,全国各地亿万军民以灾情为命令自觉支援抗震救灾,以及大国经济在抵御灾难、排除不可控因素干扰方面的综合实力和结构相对齐全、完整的巨大优越性,使得这次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别是人员伤亡得以极大地减少。这些,都为我们积累了如何走科学化和人本化发展道路的成功经验。

然而,地震灾害毕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死伤,这已成为我们民族心中永远抹不掉的创伤。我们的人员死伤得太多了,我们有巨大的潜力可以使这种损失变得很小。这种潜力主要存在于科学化与人本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之中。毫无疑问,这一创伤将推动全国上下以更为远大的目光和更大的决心,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模式的形成,到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行,直到一个个具体的建设项目的论证、实施和验收,必须坚持一条铁的原则——科学化与以人为本的有机结合。经济发展不仅要发挥物质利益目标的驱动作用,而且要发挥科学理性和人本原则的“道路选择和方向矫正”作用;不仅要认识和实现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且要充分认识在长时段、大范围的时空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发展需要,实现保证当代人和后代子孙的安全、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长远利益、大局利益目标;发展的成果不只是在一般条件下能够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且在特殊的、重大灾害的情况下也能够满足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发展的手段不只是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实现高产出、高赢利,还要持续不断地攻克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一个个科学技术难题,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高度安全的有机结合;当一种制度、规定或技术规范在实行中暴露出安全方面的缺陷时,应当及时地进行改革、刷新或重新制定规范,不断提高社会规范和技术规范的安全保障水平。

灾害将促使我们深刻反思缺乏安全保障能力和应急能力的产业素质、产业构成模式和经济运行发展方式。我们虽然建立起了巨大的科学技术体系,但还有许多关系民族生存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的重大难题,譬如地震预报的难题等尚未突破;我们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建筑产业,但在地震中的几十秒钟内却出现学校、医院、民居等建筑物大面积整体垮塌,数万人被埋在废墟下的惨状;我们有规模巨大和日益发达的交通运输业,但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达十万人以上,受伤50多万人;我们的能源产业有效地支撑了全国经济近30年的连续快速发展,但是仅煤炭行业就存在着这样的安全问题:全国乡镇煤矿的事故死亡率高于国有重点煤矿9—22倍,而国有重点煤矿的事故死亡率高于美国45倍、高于俄罗斯3倍多。我们的许多产业都存在着造成重大事故和人员伤亡的隐患,但却没有严密的管理标准和检查、纠正的制度。我们经常为投资规模过大、投资增长过快而烦恼,但象地震预报这种能够在灾害中拯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的科研领域却严重缺乏资金。这些缺憾表明,我们各类产业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基础还相当薄弱,这些产业及其构成的经济系统和经济运行发展方式还严重缺乏防治多发事故和重大隐患、高水平地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的能力。缺憾同时也给我们指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在投资决策上舍得压缩那些耗资巨大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通过市场的和非市场的途径使资金更多地从那些建设“灯红酒绿”的项目领域流向地震预报等重大科学技术攻关的项目领域,使国家有较充裕的资金兴建防灾、抗灾、减灾的安全工程,改造传统的不安全的产业,发展安全、文明的现代化产业,提高全社会的安全保障水平;要对罕见的大灾害、特大灾害具有科学的认识能力和战略性的应对能力,具有预测、预报、预防、抗御、避免以至消除灾害的科学理论、政策措施、法律法规体系和物质、技术手段;要制定科学、全面的防灾减灾特别是防大灾害的战略规划和应急预案,并将其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完善目标和指标体系,建立和健全能够实现目标、指标体系的物质和技术手段体系,使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防灾抗灾能力的增强达到基本同步。

在调控经济运行中,要通过生产引导消费、消费刺激生产以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相互作用,有效减少讲吃喝、讲排场、浪费时间和资源的消费行为,提倡和支持重安全、讲文明、有理性的消费行为,引导个人和企业合理增加安全方面的投入。要教育全民增强安全意识,具备安全文明素质,提高安全需求水平。要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各领域中,贯穿以防灾、抗灾、减灾、避灾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再生产,使人民群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以扩大的形式不断地被生产和再生产出来,使物质再生产、人口和劳动力再生产、精神再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环境再生产和安全再生产融合为协调、统一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使经济运行、发展的形式和过程全面体现科学化、人本化的要求。

要从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紧迫需要出发,提高工程建设和居民房屋建设的安全标准,全面增强建设事业和建筑物的安全保障能力。虽然我国目前有关建筑物抗震设计的标准是比较齐全和成熟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建筑方面也确实存在许多相对落后之处甚至严重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由于体制、人员素质等诸多原因,不能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建筑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们不能满足于建筑物只达到一般性的防震抗震标准。今后必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尤其是要改变广大农村居民住宅建设不设防、民居建筑物普遍缺乏抗震能力的状况,以更加有效的物质基础、技术措施和制度、法律手段保证各类项目的建设质量,增强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国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对汶川地震实况的调查资料的分析结果,尽快对建筑物的抗震标准进行新的修订,将新的内容、新的标准纳入到今后的工程建设特别是房屋建筑规范之中。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甘肃、新疆、宁夏、山西、河北等地震多发的地区,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这方面工作,在建设项目决策中实行安全标准“一票否决”的制度,不仅高标准地规范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建设项目,而且要进一步规范城乡居民的房屋建设,使之达到科学、抗震、防灾的新标准。

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有效地提高居住地和工程项目的安全性能水平。城镇和重要交通线、通信网、电力、水利等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要充分考虑地震及其他灾害的安全与应急需要,有效增强抗震防灾性能,设置防灾、抗灾、避灾的辅助设施和设备,在发生大灾、大事故的情况下,整个城镇和重要设施不致瘫痪或毁坏。必须全面提高大中城市、重要生命线工程和重点监视防御区村镇的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在城镇和村镇建设中,要以强制性的手段,改变建筑物密度过大、缺少应急疏散通道和疏散、避难场地,以及居民休闲地不足、隐患严重的状况,推动城镇和村镇空间结构向适度松散和安全、合理的特征过渡。凡是土地资源较丰富、建筑项目可以不占或极少占用耕地的地区,应尽量不建高层,楼房建设要尽量减少楼层,增加建筑物周围的空地面积,保证紧急疏散通道和人员紧急避灾场所的用地。

提高建筑物的设防标准和安全保障能力,意味着相应地要提高建筑和安装成本。灾后重建和对建筑物进行排查、鉴定、评估、加固,以及在其他领域全面排查灾害和事故隐患、强化安全保障措施等,必将较大幅度地增加建设和服务费用。近几年中,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压力必然增大,企业也要增加相应的投资,居民要增加购房、建房、加固房的支出,全社会的投资结构将发生重要变化,由此产生的连带性影响将是广泛而深刻的。但是可以肯定,这些变化和影响虽有其负作用的一面,但更重要的,则会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许多行业保持合理而较快的增长,并且将推动形成一个有效提供安全保障条件、提高社会安全文明水平的新产业领域,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影响之三:发展为全社会有效提供安全保障条件的新产业

这次特大地震灾害造成几十万人员死伤的惨痛教训,推动广大群众、科技工作者和政府共同总结国内外防震、抗震、避震的经验,提高灾害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灾害救助的专业化水平,增加对灾害应急用品及相关服务的社会需求,刺激和推动形成一系列专门提供安全保障条件、减轻灾害损失的新产业领域。

推动防灾减灾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这次地震灾害推动政府、科研机构和广大群众高度重视重大灾害的科学研究,必将显著加大对地震研究及有关技术开发的资金等支持力度。应当在集中有关的科技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创新体制,扩展视野,更新思路,组织多学科、多领域的协同攻关,力求在揭示地震灾害孕育、发生、时空分布规律、致灾机理和预测、预报方面实现重要突破。扩大地震等灾害预报和抗灾、减灾技术研发的队伍,更新研发手段,研究开发先进的救灾装备和救援技术,加强防灾、减灾数据库和全面信息化建设,引导建筑、建材、钢铁、机械、电子等行业的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合开发、推广先进的抗震建筑设计方法、建筑抗震技术、抗震加固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公共场所和居民家庭避震设施,生产、销售有重要防震抗震功能的新产品、新服务,如新型建筑材料、建筑物的隔震材料、地震模拟设施、建筑物抗震性能咨询等。

推动应急物质技术手段改善。这次汶川地震中政府、军队和群众抗震救灾的实践表明,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也全面提高,使灾害造成的损失比以往极大地减少。但同时也表明,我们预测、预防和抗御地震灾害仍然缺少先进、完善的物质技术手段,尤其是缺少性能良好的高科技装备。这将推动和有关企业、机构积极开发和生产先进的交通、通信、救助、医疗等设备,形成装备工业的新行业。政府在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中应当改进对救灾设备的拥有、分配和使用方式。各地应当适应今后防灾救灾的需要,使政府、军队、企业、单位等拥有必不可少的先进通信设备、生命探测仪、直升飞机、小型发电机、大型机械设备、先进的医疗设备以及熟练操作的人员等,形成一定的储备能力,平时拥有和使用这些设备的单位应当在政府设立的灾害防救机构进行登记和备案,在灾害发生后,按照政府启动的应急预案,使设备快速到达使用地点参与救灾。

推动应急设施建设。从这次地震灾害的破坏特点可以看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重要设施特别是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能力低、服务能力不足等,是加重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普遍吸取这方面的教训,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新的标准提高工程质量,缓解一些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灾害多发的威胁。政府要组织相当规模的专家队伍和专门力量,对各地区的重要设施和居民房屋,特别是对地震和其他灾害多发地区的建筑物,对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建筑物的受损情况和抗震能力,进行排查、鉴定、评估,对达不到一定的抗震、防灾标准和存在建筑质量问题的建筑物,要尽快修理、加固、除险;对质量问题严重的建筑物,要尽快拆除,同时按照新的标准和合理的结构,将所需要的设施、房屋重新建设起来。要把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医院、商场、体育馆、会议室等设施建设成保障生命安全的坚固屏障。对一些不能再居住的村、镇,则要整体搬迁,选址重建。城乡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场所应当建设安全通道和紧急避难室,在一定的社区范围应当建设有避难功能的场地、建筑物或建筑群,居民房屋内也应当根据需要建有钢结构或其他结构形式的微型避难室或有避难功能的设备。

推动个人应急用品生产和应急物资储备增加。包括个人应急的食品、其他生活用品、自救工具、帐篷等,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使居民和单位自觉购买,常备不缺,随时可用。县市、乡镇、社区等应当有应急物资储备和相应的设施,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的县市和乡镇尤其要有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储备和储备设施,这些物资平时应保持正常的周转,在灾害发生时保证居民能够维持基本生存,就地抗灾和救治伤员。

推动建筑物防震抗震服务发展。建筑物垮塌是地震中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而农村和城乡过渡地带则是建筑物垮塌最严重的地区。出于长期的防震抗震安全需要,社会各阶层高度关注建筑物的防震抗震性能,使建筑物防震抗震服务成为热门领域。怎样的建筑物才能够在特大地震或其他大灾害中不致垮塌,现已使用多年的建筑物究竟有多大的抗震能力,哪些建筑物需要加固和改造,国内外有哪些先进的防震抗震建筑技术可以推广应用等,需要有建筑专业知识的人员及时向政府、单位、城乡居民和购买住房者提供建筑物抗震等级和受损鉴定评估咨询、建筑物质量和抗震功能咨询,防震抗震建材的生产、供应、鉴定咨询,以及先进的防震、隔震建筑技术和农村房屋抗震技术示范和推广,农村工匠的培训等服务,由此将使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内部结构、产业功能以至产业素质发生新的变化,形成新的分支行业。

推动专业化灾害防救服务发展。这次汶川地震中也产生了一些防震抗震和救灾的成功经验,凡是平时重视防震工作,建筑物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对质量有问题的建筑物进行抗震加固,对人员进行经常性的防震抗震教育和演练的单位,在特大地震中做到了房屋不垮塌、人员无死亡。这些经验以及国际上行之有效的经验都表明,建立和健全区域灾害防救体系,发展专业化的灾害防救服务,是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特别是减少人员伤亡的有效措施。政府应当结合地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和健全省市区以及下属各市、县、社区的灾害防救体系,建立健全专业化的灾害救援队伍及相应的机构和网络组织,提倡和支持志愿者队伍建设。专业救灾人员必须掌握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行为标准,平时开展对居民的专业化防灾抗灾教育和演练,做好防灾抗灾的社会调查、工作检查、实际准备、知识普及和咨询服务,灾害发生时有效组织和指导群众抗灾自救。各地区在认识本地区有可能发生的灾害的基础上,将防灾、减灾、灾害救助等过程进行科学模拟,制成教学和演练的课件,在全体居民和军队中进行知识普及和实际演习,使人人熟练掌握科学化、规范化的灾害防救知识和技能。通过灾害防救体系及其相应机构的服务工作,显著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抗灾能力。

 

 
 
  • 标签:地震 影响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