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工程
2010-2-10 10:38:00
 
我国西部地区面积广大,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尤其是开发滞后的边远、边疆地区,多为高原、高山、大漠、戈壁地带,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远离内地经济中心,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国内外市场需求对这些地区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当地产业与内地产业之间的配套关系、经济要素在这些地区与内地相对发达地区之间的传导、配置等,均受到极大阻碍,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长期以来增长缓慢,国家实施扶贫开发和兴边富民工程的难度很大。区内的成渝、关中等经济核心地区与黄河上游、南贵昆、呼包、乌昌等次中心地区,以及西藏、川西、黔西、黔南、滇西、滇南、桂北、南疆、海西、陇南、陕南、蒙北、蒙东等大片边远地区和广袤的边境地区之间,不仅空间距离遥远,而且隔离性强、可达性差,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很大并且还在不断扩大。
  今后实现西部地区的合理开发和协调发展,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边远、边疆地区与内地之间建成发达的高速通道网,并且具有通向国外的良好交通、通信设施;边远、边疆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城镇建设达到较高水平,其优势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形成较强的产业竞争力。能够创造这几方面重要条件、有效促进边远、边疆地区经济和社会较快发展的战略途径之一,就是以大规模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形成由经济核心地区通向边远、边疆地区和国外的各种交通经济带或经济轴带及其交织的网络,使内地的各种产业密集带逐步向经济落后的边远、边疆地区延伸,将核心地区、次核心地区与边远、边疆地区和国外经济较发达地区连成一体,为边远、边疆地区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提供可便捷利用的国内外市场和产业配套条件,提供内地--边远边疆地区--国外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桥梁和综合拉动力,有效提高边远、边疆地区的开放、开发水平。
  一、交通经济带及其在西部发展中的重要功能
  “交通经济带”理论与点轴开发理论是我国经济地理界的著名学者在生产力布局和区域非均衡发展领域提出的重要学术观点,它们都是根据现代交通设施是改变地区的封闭性区位劣势、增强其可达性区位优势的主要物质条件的基本观点,主张经济开发以重要交通运输线为轴心,连结沿线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城镇,逐步形成产业相对密集的带状经济发达区域,带动大区域整体经济发展重要创新性理论。交通经济带亦称“经济轴带”、“经济条带”、“经济带”、“城镇带”等,是一种带状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其中区位极为重要的城市则是交通经济带的“极中之极”,即交通经济带的经济中心或副中心(张文尝、金凤君、樊杰主编:《交通经济带》,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建设交通经济带和交通经济带网络之所以能够有效地带动边远、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其重要的规律性机制,就是新的经济中心、新的城镇、新的经济聚集点或新的高增长区域总是对交通运输线的空间可达性和经济可达性功能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它们总是在靠近重要交通线的地方特别是在交通干线的两侧产生。特别是现代工业、服务业和知识产业,几乎都是沿交通干线集聚和扩散的。一般来说,依托重要的交通线建设相对发达的带状经济区,并使之向经济落后地区延伸发展,可以有效地改变不发达地区远离经济中心的封闭性区位劣势,增强其可达性区位优势,使经济带内部的城镇和经济主体因交通成本降低而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加快了经济要素向经济带集聚,形成区域内的带状增长极。
  建设交通经济带的基本思路,就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优先发展沿重要交通线的主轴经济带,使沿线地区的点式增长极连成条带型增长极,为区域经济向网络化升级奠定重要基础;促进重要城市成为经济带的中心或副中心,带动经济带在深化分工和发展协作的过程中发育、成熟。随着主轴经济带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其辐射及吸引范围不断扩展,在干线两侧逐渐扩展形成沿交通支线的次级经济轴带;次轴带的形成将主轴带的经济中心与次轴带的优先区位点联结起来,二者逐渐向一体化水平过渡。如此聚集、延伸、扩展,使相对单一的经济轴带发展成轴带网络,带动越来越大的范围进入区域一体化发展之中。
  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由于受高山大川和戈壁、沙漠的分割、阻隔,多呈沿交通线和河川的条带状伸展。西部广大的边远、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自然应当依托现有的和将要建成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现有的和将要形成的城市、城镇群,适应和利用生产要素沿重要交通线延伸运动、形成条带式开发走廊的特点,向资源较富集和地理位置较优越的地区延伸、扩展,使内地的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与边远、边疆地区的资源开发逐步形成沿交通线分布的产业链。随着条带的经济聚集效益的提高和分支条带的不断形成、伸展,条带与条带彼此衔接、交织形成条带网络,边远、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就会逐步由非均衡的条带特征向相对均衡的网络特征过渡,边远、边疆地区的经济就会较快进入大区域一体化发展之中。这是适应西部地区的基本区情特点、利用非平衡发展规律的作用促进边远、边疆地区开发,带动边远、边疆地区特别是边境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战略途径。
  二、西部地区五条主轴经济带的建设和延伸
  西部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沿陇海-兰新线西段和长江上游两条主要的经济轴带,沿包兰-成昆线、沿南昆-贵昆线(与324公路基本重合)的广州-南宁-贵阳--昆明-大理交通经济带的重要区段已具有一定的形态和规模,沿210公路和包西线、襄渝线、川黔线、黔桂线的包头-西安-重庆-贵阳-南宁-北海经济带(包西渝黔桂经济带),有着巨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有待进一步创造条件加快建设。这些经济带的形成和延伸发展使西部城镇多呈“串珠式”条带分布,成为西部增长极布局的重要特色。五条经济带中,长江上游经济带、陇海兰新西段经济带和南贵昆经济带集中了西部地区最主要的经济发展能力,在西部地区发展和西部增长极体系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包兰成昆经济带是潜力巨大、战略地位和潜在作用极为重要的轴带,但目前尚存在一些重大的缺陷,需要尽快加强薄弱环节和薄弱区段建设。包西渝黔桂经济带是一个正在起步中的新经济带,薄弱环节和薄弱区段较多,建设难度较大,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缩短建设周期,使之早日发挥主轴带的作用。
  五条主轴经济带在广袤的西部地区以两纵三横相交织的形式构成了主轴经济带网络,成为西部增长极体系空间布局的基本骨架。按照三横两纵相交织的基本布局格式加强主轴经济带建设,同时建设主轴经济带延伸形成的分支经济带,带动轴带内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促进经济带网络的健全和致密化,是西部地区交通经济带增长极建设的基本战略途径。在主要交通经济带的条件相对优越的区段发展分支轴带和辐射型、多极型的城市群,使串珠式的经济条带的一些区段向两侧扩展,逐步演变为“串珠”与“串葫芦”混杂型的经济条带,进而发展成为致密型的经济条带网络,是改变西部经济轴带中缺少致密型和大规模经济协作圈、一些对协作配套要求较高的产业难以迅速发展等缺陷的重要途径。
  1.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建设和延伸
  在继续加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及其辐射带动的成渝城市群建设的同时,重点建设以两个中心城市为极核的带状和面状兼具的城镇密集区,促进成都地区城镇群与重庆城镇群进一步融合,形成沿长江上游展开的大型经济轴带,并促进该轴带在东端与武汉城市群衔接、融合,在西端依托川藏公路和计划建设的川藏铁路等交通干线,向马尔康、康定、昌都、拉萨延伸,与雅鲁藏布江经济带相衔接,带动西藏及其边境地区的经济开发;同时向两侧扩展,逐步将汉中、安康、十堰、恩施、张家界、吉首等中小城市纳入辐射带动范围,使之成为沿长江经济轴带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与陇海兰新经济带、南贵昆经济带的融合度。这样,长江上游经济带就成为在西部核心地区联结、融合其他重要经济轴带,并带动形成大规模组团式城市群和发达的城镇网络的“极中之极”。这一“极中之极”的发展、升级和向四周延伸,不仅可以在其西部末端和分支轴带上直接形成西藏地区沿边开发的众多据点,而且可以形成支持边境地区经济开发的战略后方基地和不断增大的市场动力源。
  2.陇海兰新经济带西段的建设和延伸
  该经济带的建设方向是:继续加强西安、兰州两个中心城市及其分别辐射带动的关中城市群和黄河上游城市群建设,进一步扩大宝鸡市和天水市的城市规模,增强城市功能,加强宝鸡--天水--定西区段的城镇建设;扩大以酒泉-嘉峪关“双星”城市为中心的河西走廊西端城镇群和工业群落的规模,增强其极化发展的功能;加强乌鲁木齐市及其辐射带动的新疆城市群建设,增强其带动新疆省域经济的功能。使陇海兰新经济带西段的关中城市群、黄河上游城市群、新疆城市群发展成为三个大型的“葫芦型”经济中心,酒嘉城镇群、金昌-武威城镇群发展成为中型的“葫芦”型增长中心,进一步健全该经济带“串珠”与“串葫芦”相间分布的结构和功能特征。该经济带在全线上应进一步向两侧扩展,逐步将沿线地区两侧更多的城镇纳入辐射带动范围;在西部末端分别向伊宁-霍城、乌苏-博乐、克拉玛依-塔城、克拉玛依-阿勒泰、阜康-青河和南疆地区的阿克苏-喀什-和田等边境地区延伸,形成扇形的沿边城镇密集地区。
  3.包兰成昆经济带的建设和延伸
  该经济带应重点建设包头-呼和浩特、银川、西昌-攀枝花、昆明四个中心城市和城市组及其辐射带动的城镇群,与兰州、成都两个特大城市及其辐射带动的城市群一起,成为该经济带中的六个“葫芦型”经济中心;兰渝铁路及其配套设施建成后,进一步加强沿线城镇建设,以及兰州至成都区段、兰州至银川区段、乐山-攀枝花-昆明区段、昆明-玉溪-景洪区段的交通、通信设施建设和城镇建设,促进该经济带的铁路和高等级公路等主通道全线贯通,使沿线的“串珠”与“串葫芦”型城镇呈紧密型相间分布。建设包兰成昆经济带的主要目的,是将西北与西南地区的几个城市群以及两大地区的出国、出海通道连成一体,显著缩短西北与西南地区的经济协作半径,改善其经济协作条件和对外开放水平,带动两大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该经济带在其南部末端应当分别向开远-个旧-河口、普洱-澜沧、景洪-勐腊等分支条带延伸,形成扇形的沿边城镇密集地区。
  4.南贵昆经济带的建设和延伸
  该经济带实际上是以珠江三角洲为龙头的沿西江-红水河经济带的中段和西段部分,是西南地区的一条东西向沿海沿边经济带。该经济带在其东端的北海和海南岛地区与沿海岸线经济带相接,形成贯通我国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沿边地带的半圆形完整轴带;中间经过贵阳、昆明、大理等城市,西端直到云南省的边境城市瑞丽市。
  南贵昆地区是西南水电和有色金属矿产富集的重要地区,同时由于有北海市等出海口城市,带动外向型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合作的功能也极为重要。该经济带目前尚处于建设、成长之中,区段之间多有间断之处,增长极功能还较薄弱。今后建设的重点是:加强以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为中心的北部湾城市群建设,使之成为西部地区出海的龙头地区;加强昆明市和贵阳市及其辐射带动的两个城镇群建设,形成大规模的二三产业集群区;加强百色-义兴区段、楚雄-大理-保山区段的交通、通信设施建设和城镇建设;在该经济带两侧建设发达的交通和通信网络,逐步将两侧的重要城镇纳入辐射带动范围。该经济带在其东端应向南宁-崇左-凭祥、百色-靖西等分支轴带延伸,在中段向百色-富宁-文山-马关分支轴带延伸,在西部末端分别向丽江-香格里拉-芒康和大理-临沧-沧源分支轴带延伸,形成广西和云南两省的沿边城镇密集地区。
  5.包西渝黔桂经济带的建设和延伸
  包西渝黔桂经济带是西部地区的一个正在起步建设中的新经济带。该轴带沿包头至西安铁路和西安至重庆、重庆经贵阳至南宁、北海的铁路轴线,北端与包兰轴带相交叉、与通向蒙古国的集二线-同蒲线轴带相接,向南经过陕西、四川、重庆、贵州、广西五个省市区,依次在西安、重庆、贵阳、南宁等特大城市及其辐射带动的城市群地区,与陇海兰新轴带、沿长江轴带、南贵昆轴带形成交叉,是西部地区东侧横贯南北、两头可以出国的经济带。随着西包--西康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包头经陕北、关中、陕南直至重庆、贵阳、南宁、北海和由西安沿东南方向直通武汉、南京的交通干线逐步形成,沿线地区将形成城镇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带,逐步发挥经济轴带的增长极功能。这一经济带在基本走向上与包兰成昆经济带相平行,同时与横贯东部地区南北的焦太--焦柳线和京广线经济轴带相平行。包西渝黔桂经济轴带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内,有内蒙古包头、鄂尔多斯和陕北地区的能源基地,有包头、西安、重庆、贵阳、南宁等特大城市及其辐射带动的城市群,有鄂尔多斯、延安、安康、达州、遵义、柳州等大中小城市为节点的省域二级或三级增长极;与经济带所依托的主干铁路线相并行,已基本建成了全线的高速公路,并且还有与主干铁路轴线相平行或相交织的湘渝线、湘黔线、焦柳线等铁路线和多条国道公路线形成的交通网,连接着轴带区域内外的重要城市和城市群。这些城市和城市群除过西部地区的银川、兰州、成都、昆明等特大城市及其辐射带动的地域范围以外,还有东部地区的太原、运城、十堰、襄樊、宜昌、长沙、怀化、广州等大中城市及其辐射带动的城市群和腹地,能够与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增长极体系形成联网结构。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全局需要来看,为了最终实现西部地区的相对均衡发展,也需要通过建设这一经济轴带,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山区地带形成带状增长极,将陕南、川东、渝东北、黔北、黔南、桂北等经济落后地区与西部、中部、东部的发达地区以增长极网络的形式相沟通。
  但是,这一轴带的薄弱环节和薄弱区段很多,特别是轴带的中段地区即陕南、川东、渝东北、黔北、黔南、桂北等地区,多为崇山峻岭,经济长期封闭、落后,是西部不发达的地区之一,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形成较发达的经济轴带的难度较大,建设周期也较长。
  包西渝黔桂经济带建设的基本方向是:集中建设重点区段,尽可能缩短建设周期,使之早日发挥主轴经济带的作用。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包头-鄂尔多斯-榆林-延安-铜川区段能源化工基地及其中心城市、城市群建设,增强这一地区的经济实力;加强西安-安康-达州-重庆区段、重庆-遵义区段、贵阳-河池-柳州区段的交通、通信设施和城镇建设,促进城镇发展和重要城镇群之间的衔接、融合;加强轴带覆盖范围内外的交通和通信网络建设,促进该轴带与两侧相对发达区域的融合。
  包西渝黔桂经济带的北端是内蒙古的白云矿区和满都拉口岸,其辐射、带动边境地区经济开发、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潜力很大。同时,这一经济带具有加强长江上游和陇海兰新两个主轴带和关中、成渝两个大型城市群,连接、融通中部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等重要功能,是将包头-呼和浩特城市群、黄河上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南贵昆城市群以及这些城市群与中东部的大型城市群连成一体的大型带状增长极,能够极大地增强西部相对发达地区和中东部地区支持西部边远、边疆地区开发和发展的经济实力和市场拉动能力。尤其是通过加强西安-安康-达州-重庆区段的交通、通信、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促进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与重庆城市群走向融合,战略意义极为重要,是形成西安-重庆-成都三极融合,进一步形成西安、重庆、成都、兰州、南宁、贵阳、昆明等多极融合的重要桥梁。
  三、积极推进西部重要分支经济带建设
  西部边远、边疆地区大多是自然条件严酷、经济非常落后的地区,长期以来没有条件形成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城镇较密集的经济轴带。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在广袤的边远、边疆地区,跨越各种天然障碍,促进内地的重要经济轴带向这些地区延伸发展,或者在这些地区建设独立的经济轴带并使之与内地经济轴带连通。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在边远、边疆地区自然条件过分严酷、不宜于大量和密集人口的生存的地方,自然也不宜于建设开发区或经济带,而是要将其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适当外迁人口,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程,经济带的建设应当避开这类地区。但是,必须建设穿越或绕过崇山峻岭、大漠戈壁的重要交通线,将内地和边远、边疆地区的不同经济区、经济带、增长极用交通通道连接起来,形成通达性很强的一体化经济区和增长极体系。
  这就要求西部地区在重点建设主轴经济带的同时,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主轴经济带向两侧和末端延伸发展的分支经济带。这些分支经济带是通向边远、边疆地区的次一级带状增长极,是将边远、边疆地区与内地经济中心连成一体的关键组成部分。西部地区应当重点建设以下主要的分支经济带:
  1.青藏经济带
  该经济带也就是沿青藏铁路经济带,是陇海兰新经济带向西宁、格尔木、拉萨方向延伸的分支条带,以西宁市为起点,经德令哈市、格尔木市、那曲镇到拉萨市,与雅鲁藏布江经济带相交。青藏经济带目前只有西宁-格尔木区段和那曲-拉萨区段形成相对密集的串珠式城镇群,其他区段仅只是铁路和公路交通线,人口稀少,城镇分布稀疏,产业发展的条件较差。
  2.南疆经济带
  南疆经济带也可称天山南坡经济带、环塔里木盆地经济带等,是陇海兰新经济带最西端的一条分支条带。该经济带以吐鲁番市为起点,沿南疆铁路和315公路最西段,经库尔勒市、阿克苏市、喀什市、和田市、若羌县等,形成环绕塔里木盆地的椭圆形经济轴带,以串珠布局的形式集中了南疆地区的大多数城镇。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绕塔里木盆地的椭圆形铁路、高等级公路建设,建设穿越塔里木盆地、天山、帕米尔高原的铁路和公路,以建设南疆石油化工基地为主导,促进该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城镇发展,发展与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商业贸易和经济合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南疆经济带及其辐射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水平。
  3.蒙东经济带
  包兰成昆经济带在呼和浩特以东沿京包线、集通线、滨洲线北段和110、111国道等交通线,向内蒙古东部地区延伸,形成以铁路和公路干线为中轴的经济轴带,轴带中的主要城市包括乌兰察布、丰镇、二连浩特、赤峰、通辽、霍林郭勒、乌兰浩特、扎兰屯、牙克石、呼伦贝尔、满洲里、额尔古纳、根河等城市和一批中心镇,是包兰成昆经济带东端的主要延伸部分,可称为“蒙东经济带”。该经济带与华北和东北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的晋北城镇群、京津城镇群、沈阳-长春-哈尔滨城镇群紧密相切,所依托的区域条件优越,城镇发育较好,发展潜力巨大,具有辐射带动内蒙古北部和东部边远、边疆地区经济开发的多方面优势。其产业发展的重点包括能源、化工、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可建成国家重要的新能源基地、畜产品加工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国际商贸区。
  4.雅安-拉萨经济带
  该经济带是长江上游经济带最西端向昌都、拉萨方向延伸的分支经济带,以雅安为起点,沿317、318国道,经康定、昌都到拉萨,呈“双轨”式经济通道特征,是西部地区最不发达的沿交通线经济带之一。目前建设经济带所依赖的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基础条件还十分薄弱,起步艰难,但沿线地区县城和重要镇分布有一定密度,经济带在西部开发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和对西藏自治区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重要,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发挥成渝城市群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川藏铁路和川藏高速公路,合理开发沿线地区的水电、矿产等优势资源,促进城镇发展和经济带形成。
  5.昆明-个旧-景洪经济带
  该经济带是包兰成昆经济带南端由昆明向玉溪、个旧和玉溪-景洪方向分别延伸到越南老街和泰国、老挝的分支经济带,以昆明为起点,沿昆明至景洪高速公路和昆明至越南河内的铁路,分别经玉溪、思茅、景洪和玉溪、开远、个旧到越南的老街,呈“Y”字型展开,是是西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出国经济通道。该经济带是合理开发边境地区资源、发展国际贸易和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走廊,开发和发展的前景极为广阔。
  6.雅鲁藏布江经济带
  该经济带在西藏自治区内沿雅鲁藏布江呈东西向分布和延伸,包括拉萨市、日喀则市、林芝县等重要市县,是西藏自治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雅鲁藏布江经济带目前并不是西部地区主轴经济带的分支条带,而是西部地区的一条特殊的独立经济带,但它进一步向东延伸发展,通过317、318国道和将要建设的川藏铁路与长江上游经济带接通,有可能成为沿长江-雅鲁藏布江大经济条带的一个区段。该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辐射带动西藏自治区沿边地区的经济开发,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
  7.其他分支经济带
  今后十几年间,西部地区除重点建设上述分支经济带外,还应当建设的延伸向边远和边疆地区的分支经济带或二级轴带包括:格尔木-库尔勒轴带;乌苏--克拉玛依--阿勒泰轴带;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芒康轴带。在内地,积极建设正在形成或有条件形成的重要分支轴带,如西安-商洛-十堰轴带、西安-庆阳-吴忠轴带、南宁-柳州-桂林-衡阳轴带等。
  在各个省市区甚至地、州、市范围内,还可以开发建设再次一级的小型轴带,使经济轴带不断向边远、边境地区延伸,如:甘肃省的兰州--定西-静宁-平凉-泾川轴带、兰州-临夏-合作轴带,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察布-二连浩特轴带、呼伦贝尔-额尔古纳-根河轴带,新疆自治区的乌鲁木齐--阜康-青河-阿勒泰轴带,南宁-百色、南宁-崇左轴、北海-玉林-梧州-贺州轴带,贵州省的贵阳-六盘水轴带,云南的昆明-昭通、大理-临沧-景洪轴带,西藏自治区的安多-尼玛-改则-葛尔轴带等。
  通过建设二、三级经济带,促进西部地区五条主轴经济带进一步扩大交叉和融合范围,形成越来越致密的大中小轴带网络;在自然条件严酷、经济落后的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贵州以及川西、陕南、蒙东等地区,形成一批初具规模的新经济轴带,与已形成的各类经济轴带一起构成更加合理的网络体系。
  西部重要经济轴带通向国外的出口多被高山峻岭和大漠戈壁阻拦,有些地方仅有狭窄的通道,使国内经济轴带向国外延伸发展受到极大限制,难以形成国内外直通的跨国经济轴带。今后应当在充分发挥内蒙、新疆、云南、北部湾等出国通道优势的同时,规划和实施进一步打通出国通道、建设出国交通网和国际经济带的建设工程,在边疆地带建设发达的交通通道网和更多的城镇、城镇群、开发区等增长极,逐步增强西部经济带网络与中亚、南亚、东南亚以及俄罗斯、蒙古国等国的经济发达地区联网的特征,形成对边远、边疆地区经济开发的内外向双重推动。
  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主轴经济带、分支经济带网络及其向边远、边疆地区和国外
  四、促进交通经济带网络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西部地区交通经济带形成发达的网络结构,就能够把网络核心地区、次核心地区与网络边缘地区连成一体,通过延伸到边远、边疆地区的经济轴带,有力地带动边远、边疆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目前,西部地区的经济带和城市群尚处于发育、成长时期,必须加强主轴经济带核心地区的建设和各轴带的薄弱区段建设,增强主要轴带的自身成长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轴带网络的形成和逐步致密化,发挥“以网带边”、“以网兴边”、“内外联网发展”的增长极体系功能。
  1.建设经济轴带中的重点城市和城市群
  构成经济轴带的主导要素是城市和城市群。经济轴带中最重要的中心城市及其辐射带动的城市群,一般都是主要轴带的核心和几个主要轴带交织的结点,是轴带内外“牵一点而动全局”的战略支撑点。要实现西部地区经济轴带结构的合理化和逐步演变、升级,必须重点建设这些战略支撑点。建设好这些战略支撑点,不仅可以使经济轴带有“心”有“肺”,而且可以使条带网络有“骨”有“架”。所谓使经济轴带有“心”有“肺”,是指重要的中心城市及其辐射带动的城市群往往在轴带内部处于中心或副中心的地位,是轴带经济能量和发展能力的集聚地;轴带的中心和副中心的作用,就如同人的心脏与肺脏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一样,是生存和发展的主导“器官”。所谓使条带网络有“骨”有“架”,是指各类中心城市及其辐射带动的城市群,尤其是西部经济轴带普遍具有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以串珠、串葫芦式分布的特征,往往在轴带与轴带交织而成的网络中发挥着主要的支撑作用,就象人的骨头和骨架在人体中发挥的制造血液、黏附肌肉、塑造体形、支撑运动的作用一样。
  西部地区主要经济轴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点城市和城市群主要有以下三类:
  (1)支撑主轴经济带及主轴经济带网络形成和发展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主要有:重庆、成都、西安、南宁、昆明、贵阳、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包头、银川、西宁、拉萨等特大城市、省会城市及其辐射带动的城市群、城镇群。
  (2)支撑主轴经济带重要区段和主要分支经济带发展的中心城市、城市群。主要有:涪陵、万州、绵阳、自贡、内江、广元、南充、泸州、宜宾、乐山、攀枝花、达州、咸阳、宝鸡、汉中、安康、延安、榆林、北海-钦州-防城港、柳州、桂林、玉林、河池、曲靖、玉溪、大理、遵义、六盘水、都匀、安顺、天水、白银、酒泉-嘉峪关、金昌-武威、吐鲁番、哈密、克拉玛依、伊宁、阿克苏、喀什、乌海、赤峰、通辽、呼伦贝尔、石嘴山、吴忠、格尔木、日喀则、林芝、那曲等大中小城市、中心镇及其辐射带动的城镇群。这一类城市中,应当优先建设一批大型的中心城市和小区域的中心城市。
  (3)支撑主要分支经济带薄弱环节发展的城市或重要镇。主要有:黔江、奉节、雅安、康定、昌都、芒康、西昌、巴中、商洛、绥德、靖边、定边、百色、崇左、梧州、贺州、昭通、丽江、香格里拉、保山、临沧、思茅、个旧、毕节、兴义、玉屏、陇南、平凉、庆阳、合作、敦煌、和田、若羌、阿勒泰、二连浩特、锡林浩特、霍林郭勒、满洲里、根河、固原、盐池、德令哈、玉树、茫崖、聂拉木、萨嘎、葛尔。
  要通过加强资源勘探和开发,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以及旅游、商贸等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途径,促进上述各类城市和城镇发展,为经济带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撑,经济带的成长则进一步拉动和推动城镇发展,进而从网络整体上拉动和推动边远、边疆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
  2.促进串珠式布局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西部地区重要交通经济带受高山大川、大漠戈壁的分割和阻隔,多呈狭窄的线型布局延伸,形成以交通线为轴心的串珠式结构特征。串珠链上的“珠子”有大有小,有密有疏。大“珠子”往往的是大型、特大型城市甚至城市群,与“珠子”相比有如“葫芦”;小“珠子”则是小城市或镇。“珠子”分布的密处城镇密集,经济相对发达,如关中地区、成都地区、重庆地区、北部湾地区、包头-呼和浩特地区、兰州地区、银川地区、乌鲁木齐地区等;“珠子”分布的稀疏处则沿线几百公里没有城镇,人口稀少甚至没有常住人口,如沿兰新线西段的柳园至哈密、哈密至吐鲁番,沿青藏线的西宁至格尔木、格尔木至拉萨,沿成昆线的雅安至攀枝花、攀枝花至昆明等区段。因此使西部地区的串珠式经济轴带往往呈现为断续相间的“串珠”、“串葫芦”状态。
  由于城镇分布沿交通线呈狭窄状延伸,沿线地区除相邻的少数城镇外,多数城镇在产业上的关联必须跨越相当大的空间距离,形成线条式的空间分工链条。如新疆、青海的原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资源在兰州等地加工,兰州的成品油供四川等地消费,云南的部分磷原料供西北的一些城市加工等。这种远距离、线条式的空间分工链条与辐射型、网络型的块状空间分工链相比,制约条件多,成本高,限制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西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除了在关中地区、成渝地区有相对好的产业分工和配套条件外,在其他地区由于缺少短距离的协作圈,使产业分工、经济技术协作的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受到极大限制。
  改变这种状况,应当促进主、次经济带在重要区段向两侧扩展,以某一较大城市为中心,形成更多的城镇群。促进主、次经济带相互交织,在交叉点上发展城市群、城镇群。这样,相对分散的“串珠”式城镇布局就会逐渐转变为“串葫芦”式和连片式的布局。
  西部地区经济轴带的交汇点是区域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五条主轴经济带以三横二纵交织形成的网络共有九个交汇点,这些交汇点也就是西部最大的和较大的中心城市、城市群所在地。主要有:
  陇海兰新经济带与包西渝黔桂经济带的交汇点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与包兰成昆经济带的交汇点为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上游城市群。
  包兰成昆经济带与包西渝黔桂经济带的交汇点为以呼和浩特--包头为中心的呼包城市群,与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交汇点为以成都为中心的成都--川西南城市群,与南贵昆经济带的交汇点为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城镇群。
  包西渝黔桂经济带与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交汇点为以重庆为中心的重庆城市群,与南贵昆经济带的交汇点分别为以贵阳为中心的黔中城镇群和以南宁为中心的北部湾城镇群。
  陇海兰新经济带在其最西端延伸形成南疆分支经济带,其交叉处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新疆城镇群。
  这些城市群、城镇群以特大型或大型城市为中心,具有以下重要优势:大、中、小城市密集分布和相对合理分工、组合的城市群结构优势;全国性或大区域性交通和通信枢纽优势;聚集经济总量的优势;工业化、知识化发展优势;不同程度地发挥着跨省区的聚集-扩散带动作用优势。由于具有这些优势,这些城市群、城镇群就成为西部地区发展潜力最大的城镇密集区,其中的关中、成渝、黄河上游和南贵昆四个城市群是西部地区的一级增长极(相当于国家的二级增长极),是西部地区聚集经济能量、实现经济和科技发展重大突破的战略重点区域。城市群增强这些优势,就可以通过经济带网络的结构关系辐射带动和拉动边远、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
  3.持续加强交通设施建设
  西部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特殊性,难以形成大片相对均衡布局城镇的发达地区。不同的经济带之间除在交汇点实现交叉和融合外,在大面积的高海拔地带、山区地带、沙漠戈壁地带等,难以融合成连片的城镇密集区,因此只能通过建设打通天然屏障的重要交通通道来带动不同经济轴带的交叉和融合,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今后应当多渠道筹集资金并进行长期努力,分期并适度超前建设以下几类交通通道:
  (1)通往西部边远和边疆地区的运输通道。①提高青藏铁路运力,建设青藏高速公路;②川藏铁路和高等级公路;③由大理经波密至拉萨的滇藏铁路和并行高速公路;④由新疆叶城经铁隆滩入藏,基本沿219公路走向,连通葛尔、仲巴、萨嘎、拉萨的新藏铁路;⑤连通库尔勒、阿克苏、喀什、和田、且末、若羌的环塔里木盆地铁路和高等级公路;⑥格尔木-敦煌、格尔木-若羌--库尔勒铁路;⑦奎屯-阿勒泰铁路;⑧成都经若尔盖、碌曲通向西宁的铁路;⑨乌兰浩特-锡林浩特铁路。
  (2)西部出国的国际运输通道。①由精河经霍尔果斯出境通往哈萨克斯坦的铁路和并行高等级公路;②由喀什经乌恰、乌鲁克恰提出境通往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中吉乌铁路(“十一五”规划铁路)和并行高等级公路;③由叶城经红其拉甫口岸通往巴基斯坦的中巴铁路和并行高等级公路;④由拉萨向南延伸,经亚东县出境通往印度的中印铁路和并行高等级公路;⑤由拉萨经日喀则、聂拉木,在科达理出境通往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中尼铁路和并行高等级公路;⑥由云南大理市经潞西、瑞丽通往缅甸的中缅脱离和并行的高等级公路;⑦由云南玉溪经普洱,在磨憨出境通往老挝的中老铁路和并行的高等级公路。
  (3)重要的水运和空中运输通道。
  通过建设以上交通通道,依靠发达的交通设施缩短因天然障碍而被隔离的经济区、城市群和经济轴带之间的空间距离,使西部地区的经济轴带真正交织成跨越天然屏障的网络,改变西部边远、边疆地区孤立、闭塞的状态。
 
 
  • 标签:西部 经济带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