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包容性发展与减贫的公共政策
2012-8-10 16:42:00
 

  ——中国的经验
  一. 前言
  中国的扶贫开发是全球包容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底子薄,城乡、地区、人群中的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 解决贫困问题的难度很大。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努力, 中国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到目前为止, 中国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以及很多其它的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将在总结中国包容性发展的经验上,着重讨论政府在农村扶贫中的政策以及执行效果。 本文第一节讨论包容性发展的概念; 第二节讨论过去三十年中国扶贫走过的路与取得的成就;第三节讨论扶贫开发的政策和实施的效果; 第四节讨论包容性发展与减贫公共政策发展展望。
  二.   包容性发展概念与发展
  2.1. 包容性发展的概念
  “包容性发展”, 按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定义, 指的是 “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国际社会普遍将促进“包容性”理解为注重“人”的公平发展,避免“社会排斥”,减少贫困和失业。 也就是说,包容性发展在强调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关注经济增长的方式,关注人民广泛参与经济增长的过程,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分配的公平,强调创造大量的就业型的经济增长。
  2.2.包容性发展与机会均等
  值得注意的是, 包容性发展提倡的公平指的是机会的公平,而不是收入的公平。 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2006》指出,公平性的基本含义是人人机会均等,这应该成为任何发展中国家成功的减贫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布吉尼翁说:“公平性与追求长期繁荣是相辅相成的。提高公平性对于减少贫困具有双重的好处。提高公平性有利于持续的全面发展,同时为社会里的最贫困群体带来更多的机会”。公平性还要求提高获得公众参与的权力平等。前世界银行行长沃尔福威茨说:“公共行动应该谋求扩大那些最缺乏话语权、资源和能力的人群的机会。所采取的方式应该是尊重和增加个人自由,以及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世界银行, 2006)
  因此, 为了使社会与经济发展更具包容性,就应该采取政策纠正长期存在的机会不平等现象。 这些政策包括:投资于人力资本,扩大医疗和教育服务,为弱势群体提供安全网;扩大贫困人群享受土地、道路、水电、环境卫生、通讯等经济基础设施的机会;促进提高司法、金融、劳动力和产品市场的普惠性,从而使贫困人口比较容易得到就业与发展的机会。
  国际市场也要提高公平性,尤其是在劳动力、物资、创意、资本上的公平性。富裕国家应该允许增加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动,推进按照世贸组织多哈回合的贸易自由化进程,给贫困国家更多的贸易与投资机会,并制定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与金融规则。 同时, 应该增加发展援助和提高其效率。
  2.3. 包容性发展与政府
  实现包容性发展的责任主体为政府。世界银行在其《2008年发展报告》指出: “所有成功案例还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有一个能力日益增强、敢作敢为和值得信赖的政府。要在如此长的时间内保持如此快的增长,需要政治领导人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决策者必须选择增长战略,向公众传达自己的目标,使人民相信值得为将来的回报而付出努力、节省资金、忍受经济巨变。要取得成功,决策者的诺言必须有信誉,有包容性,使人民相信自己或自己的子女将会充分地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要发挥这种领导作用,就必须要耐心、深谋远虑、坚定不移地追求包容性经济增长的目标”。(世界银行,2008)
  前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也在不断提醒人们要反思“华盛顿共识”的缺陷,重新评价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林毅夫曾指出,过去提出的很多经济理论都是对发达国家晚期发展经验的总结,政府的作用不那么凸显,所以,经济理论一般都强调市场,忽视了政府的作用。而对于那些处在初期与中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华盛顿共识”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而且要超越传统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刺激政策,用能够提高生产率、消除增长瓶颈的实体经济投资作为公共财政刺激的主要对象。
  在政府的包容性发展的政策上,世界银行的《2008年增长报告》提出要着重于四个重要的方面, 1、鼓励竞争、实现机会均等和保护个人、实现结果公平。2、通过政策导向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3、保护劳动者的权利,维护劳动者的利益。4. 通过利润分享制度和再分配政策保证社会困难群体的生存权利。
  2. 4.  包容性发展在中国
  事实上, 中国政府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包容性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包容性发展在中国的重要体现。在2011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以“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为主题主旨演讲,阐述中国对这一概念的看法以及中国在“包容性发展”上的实践。在此之前,胡锦涛曾先后两次就“包容性”相关话题发表过演讲:第一次是2010年9月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之后两个月(2010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再次提出,要“倡导包容性增长,增强内生动力。(胡锦涛, 2010,2011)
  中国政府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愿意积极推动世界的包容性发展,扩大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应对共同挑战,包括如下四个方面:(一)对各国发展道路要有多样性包容, 尊重世界各国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探索,在此基础上促进国际合作; (二)以科技进步实现经济的结构升级,发展绿色经济。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发展的平衡与互动。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平行发展,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均衡发展,以及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 (三)各国不仅在政策选择上不能以邻为壑,而且还要相互帮助,大国帮小国,富国帮穷国,使所有成员都能共享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成果,使各国人民的生活都能得到改善。(四) 各国求同存异,实现共同安全,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国家间的矛盾要通过对话协商而不是对抗来解决。
  三.包容性发展与减贫在中国的成就
  近30年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成为了中国包容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中国官方的贫困线测算,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10年的2688万人。 按照每人每天消费1.25美元的世界银行贫困标准,从1981年到2008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贫困人口数量从19.4亿降至12.9亿,减少了6.5亿。在同一时期, 中国贫困人口数量从8.5亿下降到1.7亿,减少6.6亿, 比全球的减贫数量要略多一点。可见,如果不包括中国,全球的贫困人口不但不会减少,反而是增加的。中国扶贫开发在国际减贫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举世瞩目,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2007)
  中国扶贫开发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初启动以来,在随后近30年中不断调整变化,其历史的演进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小规模的区域扶贫阶段(1978-1985年)。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农村开展了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中心的大规模的体制改革,使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价格的迅速提高,也使得农民收入大幅增加,这就大大缓解了农村贫困问题。1982年,政府开始实施了“三西”(甘肃定西、河西与宁夏西海固地区)扶贫计划,帮助这些极贫困地区治理生态和发展农业生产。 这一阶段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 5亿人减到1. 25亿人,平均每年减少180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3. 1%下降到14. 8%。(世界银行,1994)
  第二阶段,大规模扶贫计划的开展 (1986-1993年)。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1986年 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正式成立。 国家安排了专项扶贫资金,放宽对农民进城打工的限制、给予国定贫困县扶贫特别援助等经济政策。到1993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 25亿人减少到近800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4. 8%下降到8. 7%。(扶贫领导小组, 2000)
  第三阶段,“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1994-2000年)。这一阶段是以1994年3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为标志,较大幅度地增加了扶贫资金投入。三大扶贫项目(扶贫贴息贷款、以工代赈和发展资金 )投放的扶贫资金从1995年至1999年增加了1. 63倍。 到1999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已降至3400万人,贫困发生率也由8. 7%下降到3. 7%。(农调队,2000)
  第四阶段,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实施(2001--2010年)。 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完成之后,农村剩余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的高寒山区、大石山区、缺水干旱区以及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仅仅靠开发式扶贫已经很难使这些贫困群体脱贫。2001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2001-2010年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改变了过去以贫困县为主的扶贫模式, 确定了以贫困村成为基本扶贫瞄准对象。(国务院,2001) 同时,发展贫困地区的科学技术、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强调参与式扶贫,重点在以村为单位进行综合开发。尽管在这期间政府多次提高了贫困标准,贫困人群的规模多次提高, 到了2010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已经降为2688万人。(统计局,2012)
  通过了近三十年四个阶段的扶贫攻坚,  中国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其成效主要是:农村贫困人口大幅下降,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社会事业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减缓,县域经济有了较快发展。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以在相当程度上提前完成。(见表一) 特别是2005年之后,中国减贫速度明显加快,具体表现在: 一是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按当时新调整的官方贫困线计算,农村贫困发生率相应从6.8%下降至3%以下。二是贫困地区生活条件改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实际增长11.5%,农户住房面积扩大2.4平方米。每百户居民拥有冰箱、电视机、固定电话等的比例都有大幅增长。三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提高。获得安全饮用水的比例从55%增至61%,自然村通公路比例从79%提高到87%,通电比例从96%提高到98%,通广播电视比例从88%提高到95%。四是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国家扶贫重点县有卫生室行政村比例从74%增至80%,有合格乡村医生、卫生员行政村比例从75%增至79%。五是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进一步遏制。仅从2005年至2009年,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现退耕还林还草3700.3万亩,实施扶贫易地搬迁约224.5万人。六是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81%。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4.5%。
  表一:中国千年发展目标进展
  千年发展目标及其指标进展情况
  目标一: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A: 从1990到2015年,将每日收入不足亿美元的人口数量减少一半?B: 实现充分和有效的就业,使所有人(包括妇女和年轻人)有体面的工作?C: 从1990年到2015年,将挨饿的人口比例减半?已经实现 ?有潜力实现 ?已经实现
  目标二:普及小学教育?A: 2005年之前,确保每个地方的每位男童和女童完成全部小学课程?已经实现
  目标三: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女性权力?A: 2005年之前在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中消除两性差别,2015年之前在各级教育中消除此种差距?可能实现
  目标四:降低儿童死亡率?A: 将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 ?已经实现
  目标五:改善产妇保健?A: 从1990到2015年将产妇死亡率降低四分之三?B: 2015年之前保证所有人的生殖健康?可能实现 ?有潜力实现
  目标六:与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它疾病作斗争?A: 2015年之前遏止并开始扭转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蔓延?B: 2010年之前全面普及艾滋病治疗?C: 2015年之前遏止并开始扭转疟疾和其它主要疾病的发病率增长?可能实现 ?有潜力实现 ?可能实现
  目标七: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A: 将可持续发展原则纳入国家政策和方案;扭转环境资源的流失?B: 降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到2010年显著减少丧失速度?C: 无法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减半?D: 到2020年使至少1亿贫民窟居民的生活有明显改善?可能实现 ?有潜力实现 ?可能实现 ?可能实现
  目标八:全球合作促进发展正在进行
  来源:《2010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
  四. 扶贫开发的政策和实施
  4.1. 扶贫政策的演变
  除了早期发布的一系列扶贫开放的政策之外, 近十年来,扶贫开发被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施了一系列的有利于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的新政策措施。(张磊, 2007)这些政策主要包括:
  一是加快农村发展的政策。国家取消了在中国社会存在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 同时全面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推进农村饮水、电力、道路、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与此同时, 还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和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在过去十年中年均增长21.9%。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01年至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学生4289万人,其中大部分毕业生来自农村家庭和城市经济困难家庭。中央财政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安排上,对中西部地区给予较大支持。
  二是加快西部区域发展政策。中国的西部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贫困人口比较集中。自20世纪末起,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多年来,西部大开发安排了大量的水利、退耕还林、资源开发等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尽量使用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增加贫困人口的现金收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区域发展政策,促进贫困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是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最基础手段。2007年,国家决定在全国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村低保覆盖2529万户、5214万人;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117元人民币/人、月。2009年,国家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到2011年已覆盖全国60%的农村地区,共有49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纳入试点,覆盖率达到83%。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四是坚持开发式扶贫。2001年国家在全国确定了15万个贫困村,逐村制定包括基本农田、人畜饮水、道路、贫困农户收入、社会事业等内容的扶贫规划,整合各类支农惠农资金和扶贫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分年度组织实施。 截至2010年底,已在13万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
  五是坚持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编制专项扶贫开发规划,分年实施。充分发挥各行业部门职责,将贫困地区作为本部门本行业发展重点,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开发建设。(林毅夫等,2008)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东西区域扶贫协作,社会各界参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扶贫方式,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民收入。(见表二)
  六是外部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中国充分利用外资外脑, 加快扶贫步伐。截至2010年,扶贫领域共利用各类外资14亿美元,共实施110个外资扶贫项目,覆盖了中国中西部地区的20个省(区、市)300多个县,近2000万贫困人口受益。同时,也把国际上一些先进的减贫理念和方法,逐步应用于中国扶贫实践。例如参与式扶贫、小额信贷、项目评估和管理、贫困监测评价等。(王朝明。2012)
  七是开展金融扶贫。从2006年开始,国家在全国1.4万个贫困村开展了互助资金试点,每个试点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人民币,按照“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转使用、滚动发展”的方式支持村民发展生产。 从2001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发放扶贫贷款近2000亿元人民币。特别是2008年国家对扶贫贷款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改革,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扩大扶贫贷款机构经营权限、下放贴息资金管理权限等,进一步调动了地方和金融机构开展扶贫开发的积极性。
  4.2. 存在问题
  然而, 扶贫工作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首先是当时沿用贫困标准已经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在80年代中期,政府制定了适合当时发展水平的农村贫困线(即生存贫困线),并且一直沿用。二十多年来,中国的人均GDP已经翻了好几倍,贫困线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率从1985年的52%下降到2005年的21%。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农村贫困线与农民平均收入的比例几乎是最低的。(韩嘉铃,2009)
  扶贫工作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发展差距拉大。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已由2002年的3.1:1扩大到3.3:1。 同时全国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高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差距由2002年的6.8:1扩大到2009年的8:1。发展严重不平衡导致连片特困地区矛盾更加突出。
  再者, 减贫成就不稳定。虽然中国已在扶贫工作中取得很大进步,但是扶贫工作成就稳定性较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09年的3597万贫困人口中有62.3%是返贫人口。
  更加上中国的幅员辽阔,致贫因素多样化。自然灾害异常严重、农产品市场波动、外部环境复杂等因素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工作难度。据统计,贫困地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几率是其他地区的五倍。(孙法臣,2012)
  最后, 特殊群体减贫需要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少数民族、妇女、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地方性流行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因各自具有不同社会属性,长期以来实施的普惠性政策难以满足这些群体各具特点的发展需求,使他们易于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弱势群体。新的减贫阶段如何针对这些特殊群体制定区别化支持政策,是扶贫领域面临的挑战之一。
  五. 包容性发展与减贫公共政策展望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包容性发展的核心, 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为此, 中国政府在2011年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纲要》)全面部署了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国务院,2012)
  5.1. 总体目标
  《纲要》提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新《纲要》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经过多年的努力,到2010年底,按原定的年收入1274元的扶贫标准计算,全国贫困人口已下降到2688万人。新的《纲要》将农民年均纯收入2300元定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 使得全国贫困人口数量扩大到了1.28亿人,占农村人口的12.7%。提高扶贫标准,让更多低收入人口得到扶贫政策的扶持,即适应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水平,也体现了政府更加关注解决民生问题、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的决心。按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的说法:“这个标准的提高本身意味着我们的减贫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我们前一段减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标志。我们已经使农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有了基本的解决。 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我们才提出了要大幅度地提高扶贫的标准,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去解决新的问题。”(范小建a, 2012) 如果按照用国际购买力评价方法来计算,新的扶贫标准相当于人均一天1.8美元,超过了世界银行2008年制定的国际贫困新标准人均一天1.25美元。
  按《纲要》的规划, 在未来十年中,中国将把全国十四个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把稳定地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加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未来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目前,各部门正在制定连片特困地区的规划,增加连片特困地区的投入,针对特困片区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产生活条件、人力资源开发、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和生态建设这些方面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加以解决,一个个片区地去解决。(范小建b, 2012)
  5.2. 扶贫具体指标
  中国政府还制定了实现《纲要》的具体目标, 并分两个阶段来贯彻执行。 从现在到2015年要实现如下目标:实现1户1项增收项目;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全部行政村都要通上电, 大幅度减少西部偏远地区和民族地区无电人口数量; 提高贫困地区县城通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比例,除西藏外,西部地区80%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有较大提高;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扫除青壮年文盲;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 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每个县拥有1家数字电影院,每个行政村每月至少放映1场电影;行政村基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到2015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实施《纲要》的第二阶段是从2016年到2020年, 具体的工作目标是:  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和自来水普及率进一步提高; 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800万户;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推进村庄内道路硬化,实现村村通班车,全面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 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远程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 贫困地区群众获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 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自然村基本实现通宽带;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每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
  5.3.  新时期的扶贫政策
  要实现这些宏大的目标, 需要有强有力的政策相配合。 和上一个十年相比, 未来十年中国在农村扶贫政策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谋求大扶贫格局。国家要从宏观上加强财税支持、投资倾斜、金融服务、人才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各行业部门均在本部门工作中明确任务,并有具体的指标约束, 形成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合力。一个集区域政策、行业政策和社会政策于一体的“大扶贫”模式正在形成。《纲要》还规定,对扶贫工作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政策和项目,要进行贫困影响评估。
  二是在财税政策上, 中央和地方财政逐步增加扶贫开发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新增部分主要用于连片特困地区。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贫困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对贫困地区内外资投资项目和外商投资优势产业项目,进口生产自用设备,以及进口的技术及配件、备件,在规定范围内免征关税。企业用于扶贫事业的捐赠,按规定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三是在投资政策上, 要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和民生工程等投入力度,加大村级公路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小流域与水土流失治理、农村水电建设等支持力度。国家在贫困地区安排的生态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及县以下的配套资金。
  四是在金融服务上, 要继续完善国家扶贫贴息贷款政策。鼓励开展小额信用贷款;继续实施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项目;尽快实现贫困地区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金融服务全覆盖。多方面拓宽贫困地区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将新增可贷资金70%以上留在当地使用。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鼓励保险机构在贫困地区建立基层服务网点。完善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鼓励地方发展特色农业保险。加强贫困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五是在产业政策上, 要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各项产业政策。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和新兴产业要优先向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安排。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贫困地区转移。支持贫困地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完善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政策。
  六是在人才政策上, 要组织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人员和志愿者到贫困地区服务。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对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的干部要制定鼓励政策,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发挥创业人才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加大贫困地区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
  六. 结束语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开展扶贫开发,难度之大,困难之多,举世罕见。尽管中国政府与人民为解决贫困问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仍是一个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领域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制约中国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扶贫开发是中国发展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政府将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实行包容性发展, 把扶贫开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把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作为新的政策目标,为推动扶贫开发事业的深入发展奠定了一个扎实的政策基础与宏观环境。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也要积极参与国际减贫事业,学习各国的先进减贫理念和经验,深化扶贫开发的交流与合作。中国要与国际社会一道,为创造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富裕的美好世界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范小建a, 范小建谈扶贫挑战, 中国日报,2012-8-13 13
  范小建b,“扶贫办主任范小建针对我国大幅度调整贫困线等问题答问”中国网  www.china.com.cn  2012-08-15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北京,2001.
  国务院.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北京, 2012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扶贫开发的伟大历史进程”人民日报, 2000-10-16.
  韩嘉玲等,“社会发展视角下的中国农村扶贫政策改革30年”《贵州社会科学》, 2009(2).
  林毅夫,庄世忠,汤敏,林暾.<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世界银行. 《中国90年代的扶贫战略》.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4.
  世界银行,《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孙法臣, “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开发面临的几个问题”,《中国发展观察》
  2012年04月05日
  王朝明,“中国农村30年开发式扶贫:政策实践与理论反思”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2. 3。26
  许源源等, “行政国家”与“隐形社会”: 农村扶贫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社会主义研究》 2010.
  张磊.<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演变: 1949~2005>.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发展中消除贫困:中国发展报告2007》2007 .11.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