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侧管理要关注未消费人群
2021/2/5 16:10:00
 

推进需求侧管理,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脉相承;需求侧管理实际上是要打通消费的堵点,扩大内需增量,这一增量来自投资求效率、消费求增量。需求侧管理的一个重要抓手是,要用“市场开辟式创新”去开拓中低收入人群大市场。

“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的工作奠定了总基调,提出的“注重需求侧管理”颇受关注。

为何要进行需求侧管理?盘古智库顾问、国务院参事汤敏博士近日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认为,推进需求侧管理,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脉相承;需求侧管理实际上是要打通消费的堵点,扩大内需增量,这一增量来自投资求效率、消费求增量。他建议,需求侧管理的一个重要抓手是,要用“市场开辟式创新”去开拓中低收入人群大市场。

“现在的堵点是消费不足”

南方日报:与过去5年间侧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注重需求侧管理”,在您看来具有哪些深远的意义?

汤敏:国内大循环的核心,最关键的是要提振和扩大我们的消费,只有扩大消费我们才能加速国内大循环。在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如何让供给端进一步高质量发展,从经济的整体运行来看,新发展格局关系着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而且特别强调要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此外,当前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特别是经济逆全球化的趋势开始形成。疫情后,世界市场要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世界制造大国,要未雨绸缪,做好准备。

南方日报:会议提出要“打通堵点”,您认为堵点有哪些?

汤敏:从现象上看,我们现在的堵点是消费不足。最终消费包括老百姓消费、政府消费等。我注意到,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中国大概为56%,全球平均为78%。可见,消费提振是有潜力的,我国的消费规模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要特别关注“未消费人群”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扩大消费需求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汤敏:学者们一般认为,要提振消费有3条重要的措施:首先是要让老百姓有钱“能消费”。其次是老百姓“敢消费”。最后是老百姓要“愿消费”,市场上要有多种多样适应他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南方日报:当前扩大消费需求的具体策略应该包括哪些?

汤敏:当前要进一步扩大内需,我们的理念也要更新。在这里,我先分享一个很有启发的理念——“市场开拓性创新”。

最近,哈佛大学克里斯坦森教授出版了一本书《繁荣的悖论》。他发现,传统的持续式创新与效率性创新,都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但这两种创新同时有一个缺陷,它一般是对着现存的市场,对着现有的顾客,往往因为效率的提高,不但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很可能会要减少就业。这就是“繁荣的悖论”。

打破“繁荣的悖论”,克里斯坦森教授提出了第三种创新——“市场开拓性创新”。他认为,在现实社会里有一个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他称之为“未消费市场”,在这里面的人群,称之为“未消费人群”。这并不等于是说这个人群没有消费需求,而是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太复杂、太贵,“未消费人群”买不起、用不上。

扩大消费需求,人们常常想到面向城市中产阶层;但实际上我们还应该考虑中产阶层之外的“未消费人群”。可见,我们需要“市场开拓性创新”,去连接市场增长空间巨大的“未消费人群”。

政府应支持“市场开拓性创新”

南方日报:原本复杂昂贵的产品,如何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平民化,顺利走向“未消费人群”?

汤敏:要推动实现产品和服务平民化。很多针对中产阶层设计的产品或服务,并不一定适用于中低收入人群。以电冰箱为例,城市人使用的冰箱追求的是智能化。而在农村,便宜、省电的冰箱会比较热销。在城市受欢迎程度不高的电影片,在农村可能备受欢迎。能把市场扩大到“未消费人群”中去,把消费市场的潜力挖掘和开辟出来,开拓出了新的需求,这就是“市场开拓性创新”。

南方日报:对企业面向“未消费人群”开拓市场,您有哪些建议?

汤敏:有人把“市场开拓性创新”的一些做法总结为下沉市场颠覆的四步法。

对现有的产品或服务去掉一些不必要的功能。比如手机,我们手机中有80%—90%的功能可能很多人从来都没用过,而这些过度的性能都大大增加了产品成本。

通过减少成本来降价,卖出“准白菜价”,同时要使用方便。

用低价的成熟技术。低端颠覆也需要先进技术,但不一定要最前沿的技术。

一旦实现下沉市场颠覆,产品卖得便宜,同时增加了低收入人群的幸福感。企业有了更大的市场,可以扩大生产,增加更多就业;人们有钱了就可以买更多东西,更多地消费,这样发展就能走向一个良性循环。

南方日报:推进“市场开拓性创新”,政府可以有哪些作为?

汤敏:应该把“市场开拓性创新”纳入到政府的创新支持体系。政府有很多创新基金,有各种优惠政策。但是往往都是对着高科技的创新,应该把“市场开拓性创新”也纳入政府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对“市场开拓性创新”也要给予一定的税收和融资优惠。

要创造一个针对“市场开拓性创新”的新投融资机制和环境。银行等也要对盯着低端市场的企业、厂家给予支持。让“未消费人群”变成“消费人群”,这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做到的。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