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正形成更紧密贸易投资网络
2019/5/14 12:48:00
 

  当下全球增长、贸易与投资格局正酝酿重大而深刻的调整。 “逆全球化”潮流涌动,反投资贸易自由化政策倾向、单边主义、民粹主义倾向加剧,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等有悖于世界合作潮流的主张大行其道,世界面临向何处去的方向性选择。

  在此特殊背景之下, 仔细观察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一带一路”贸投指数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似乎别有深意。

  指数研究权威特征令人瞩目

  作为国家高端智库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上周发布了其联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路孚特(Refinitiv,前汤森路透金融与风险部门)、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等机构共同编制的《“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指数报告(2018)》。国经中心联合研究课题组指出,这项研究旨在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为科学研究和评估“一带一路”贸易、投资、资本流向,以及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合作提供国际性、专业性、科学性、战略性、可持续性的权威研究成果,并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企业和国际组织提供决策和投资指引。

  这份报告指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倡议的持续推进,“一带一路”贸易总指数呈逐年上升态势。“一带一路”倡议有效提升了沿线国家间的总体贸易水平,逐渐释放进出口贸易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中间品贸易成为“一带一路”区域贸易主要形式,资本品贸易增速不断加快。电器机械设备及能源大宗商品等成为“一带一路”主要贸易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资流动规模在全球资本流动中的占比不断上升,“一带一路”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外资流入区域,未来“一带一路” 将创造巨大的投资和资本需求。中国作为“一带一路” 最大的中间品贸易大国,以及庞大的 “中国市场” 将成为引领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与此同时,尽管相关贸易和投资风险呈平稳下降趋势,但由于存在结构性风险,制约了发展与合作潜力释放。指数评价结果显示,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各项贸易投资波动性较大,不利于推动 “一带一路” 贸易投资畅通。

  国经中心的这份报告,核心在于其指数研究方面的权威特征令人瞩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BRTII (“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指数)研究联合课题组副组长张茉楠表示:BRTII(“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指数)将通过Refinitiv数据库和旗舰信息平台Eikon向全球发布。“未来还将常态发布指数分析,并推出定制咨询服务,为参与主体提供决策支持。”

  张茉楠将BRTII研究,归结为6大特色:

  一是立体化的评价体系。BRTII设计了贸易指数和投资指数两大指数框架。贸易指数涵盖4个一级、6个二级、23个三级指标。投资指数由4个一级、6个二级以及29个三级指标有别于同类其他指数,BRTII每项指数从“一路”国家与全球之间、“一带一路”国家之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三个层面。

  二是综合化的评价维度。通过对影响“一带一路”贸易投资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尽可能选取能从各个角度全面反映贸易投资水平的指标,力图建立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并运用指数化评价方法进行量化测评。每一类指数分别从规模、便利化、潜力、风险四个维度来评价和预测贸易投资发展前景与结构特点。

  三是多元化的研究视角。按照“一带一路”的重点区域和空间地理范围,对样本国家所属的六大地区相关总指数进行比较。东南亚7国、西亚北非6国、中亚4国、中东欧14国、南亚4国、俄罗斯及其他地区5国。同时注重选取能够集中反映价值链、产业链关联与竞争关系的相关指标,并对贸易结构进行深入研究。

  四是专业化的研究团队。为编制BRTII系列,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对外经贸大学、路孚特Refinitiv、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等国内外知名智库共同组建了专业化的研究团队,力求研究的高质量和高水平。

  五是客观化的数据来源。从数据来源的可得性、客观性与权威性角度看,BRTII指数所选指标主要来源于国内外权威统计,数据规范、稳定、口径统一,易于比较和计算。指数主要采用了路孚特数据库、世界银行数据库、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库、美国国家风险指数报告、贝塔斯曼基金会数据库等多家国际数据库的数据。

  六是国际化的研究产品。为全方位衡量“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整体发展水平、科学评估“一带一路”贸易投资以及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合作与发展趋势,提供国际性、专业性、科学性、战略性、可持续性指标体系,力争“一带一路”贸易投资指数成为集中反映“一带一路” 建设成果的“晴雨表”、 准确预测“一带一路”发展趋势的“风向标”,以及分析全球贸易投资结构重大变化的“新尺度”。

  6个主要结论彰显研究价值

  中国学界有关“一带一路”的指数研究,近年来虽有长足进步,但在专业性、宏观性和权威性等方面,仍有不断优化的空间。过去三年多来,相关研究机构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如何正确评估“一带一路”倡议的进展和成果?如何建立一套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动态性的评估体系来观察和解析这项国际合作倡议”的落实轨迹?

  我们看到,从2015年开始,大量机构和学者建构指数体系,试图从不同角度测度“一带一路”的进展。

  从数据来源的可信度和数理模型的科学性看,国经中心这份报告的分析结论,必然会被市场认为具有较高价值。

  我们来看看上述指数研究所得出的6个主要结论:

  第一,BRTII结果显示, “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倡议充分激发了东南亚、西亚、中亚、中东欧等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协同优势,全面促进区域内贸易创造,中国、新加坡等国对周边及 “带路”国家的贸易与投资拉动作用明显。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升温情况下,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是重要的“稳定器”。

  第二,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比较,“一带一路”内部贸易在全球总贸易中的占比提升明显,至2017年已达13.4%,其体量已相当于欧盟内部贸易的65%。“一带一路”成为了仅次于欧盟的全球第二大贸易板块,贸易红利进一步显现。

  第三,BRTII研究发现, “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以来,“带路”国家全球贸易参与程度稳步提升,2017年贸易参与度达到55.2%。从贸易方式看,中间品贸易成为 “一带一路” 区域贸易的主要形式,2017年 “一带一路” 中间品贸易占区域内贸易的61.0%。

  第四,“带路”国家在全球投资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跨境资本增速远高于其他区域,“带路”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外资流入地,其31.6%的占比,大幅超过北美自由贸易区的23.0%,以及欧盟的21.2%。特别是一些重大项目投资大大增强了东道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五,中国与“带路”国家的贸易往来更为紧密,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中国均是 “一带一路”最大的中间品贸易大国。 “中国市场”的角色正成为引领“一带一路”贸易增长的动力。

  第六,无论是FDI还是ODI,中国均是“一带一路”跨境资本流量第一大国。自2015年实现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连续两年成为“一带一路”最大的外资净流出国。

  研究范围和领域将不断扩展

  张茉楠表示,中国与“带路”国家贸易往来和投资往来越来越紧密,2013到2018年中国与带路国家的贸易总额超过了6万亿美元,而且已经成为25个带路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2018年,中国与“带路” 国家贸易进出口规模达到8.3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高出中国外贸整体增速3.6个百分点。“带路”国家占中国货物出口的比例从2013年的37.1%升至2018 年的39.9%。从对外投资结构看,呈现出国别(地区)覆盖广,重点地区投资集中的特点。2013至2018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56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达到853.7亿美元,年均增速4.8%。2018年投资加速增长,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156.4亿美元,同比增长8.9%,占同期总额的13%。

  据张茉楠介绍,国经中心这次发布的是一个总报告,即将出版BRTII指数系列专题报告,包括贸易投资结构专题报告,基础设施专题报告,投融资专题报告、政策沟通专题报告等,以作为整体主题报告的补充和完善。

  张茉楠还表示,这项研究已经进行了两年多,未来将不断修正,持续补齐研究短板。还会分重点区域、重点国别、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展开研究,例如对六大经济走廊贸投指数的编制研究,“一带一路”贸投竞争力指数编制研究等。这项研究的区域范围,将由亚欧大陆沿线国家延伸至非洲、拉美、南太等非沿线国家,非洲地区、拉美地区,以及东北亚地区逐步成为“一带一路”的拓展型区域。当前,随着全球经贸形态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传统的经贸投资形态正发生重大变化,这项研究未来还将拓展至跨境电子商务、数字贸易、E国际贸易等领域。

  (来源:华夏时报)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