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弄极限施压手段,美国一些人已无所不用其极!对中国加征关税一计不成,又急不可耐地打出了“汇率操纵国”这张牌。8月6日,就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刚刚破“7”时,美国一些人将跳出来,迅速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霸凌主义的面目尽显无遗。
美国定义了汇率操纵国,后续会出现哪些操作?从其国内法规看,一是禁止美国在海外的私人投资公司为该国任何项目提供融资;二是禁止联邦政府从该国采购商品或服务;三是呼吁对该国的宏观经济和汇率政策进行更严格的监督;四是与该国进行谈判要求纠正汇率。除了第一项之外,后面三项均非实质性措施。而就第一项看,其实质含义是禁止向“汇率操纵国”的企业提供美元融资(但不包括该国在美国本土进行融资的企业)。此举到底会产生多大影响,需要从美元的力量来自何处着手分析。
任何一种货币,都只在本土是法定货币、强制使用,美元也不例外。美元的力量其实来自美国国内市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国内市场,美元是世界上购买力最强的货币。对世界各国的企业来说,能把产品卖到美国,才是销路最广、挣钱最便利的买卖。而企业为了针对美国市场进行生产,就需要为此配套相应的设备、原材料等,而这又需要美元融资。依托于美国市场这个基础,美元才能在世界上广受欢迎,甚至美国还可以通过操纵美元流动性的松紧,在全球市场上“剪羊毛”。
然而,当今世界形势发生了变化,美国市场很可能已不再是世界最大的国内市场了。201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万亿元人民币,而美国可比的数据“零售和食品及服务销售额”为5.45万亿美元,由于汇率时常变动,很难说两者谁大谁小,但可以说规模相当。并且中国的市场规模增速明显快于美国,这种形势下,美元融资对中国企业来说,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对中国企业而言,过去把产品向美国市场销售,是因为“容易挣到钱”。从金融学角度看,其实质是美国的信用创造能力强,因而流动性充裕,换言之就是美国消费者愿意借债消费,因而整个市场上“活钱”比较多。可现在,这一情况已经逆转,信用卡拖欠率是美国一项重要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作为新增消费主力的美国18-29岁人口信用卡拖欠率从前一季度的7.34%飙升至8.05%,而这两个季度之前的历史峰值为2015年一季度的6.03%。这说明,随着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美国消费成本上升,美国人“借钱消费”的能力正在减弱。对中国企业来说,筹集美元用于开拓这样的市场,能有多强的意愿呢?
曾几何时,以美元为主的外汇占款是人民币的重要发行基础,其对应的经济背景是中国自身信用创造能力不足,导致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存在困难。然而,在中美市场格局发生历史性变化的今天,对中国企业来说,筹集人民币用于开拓国内市场以及“一带一路”市场才是最宽阔的未来之路。对于中国来说,这也是确立独立完整“货币主权”的良机。而一旦人民币可以在无需外币作为“上游”的情况下充分满足中国企业乃至外国企业融资需求,美元在世界上的用处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当前,美国经济真正需要的本来是与中国经济发展更为紧密的关系,以创造一个更大的共同市场空间。然而,美国政府却不识时务地将中国列为所谓“汇率操纵国”,这只会导致美元逐渐失去“可以买到中国产品”这一信用依托,相当于美国自掘美元霸权坟墓。人民币的地位不仅不会受到动摇,反而能收获长期利好。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