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必须维持美元的强势,否则国际资本不会持续流入美国;
◇如果美国靠经济手段吸引国际资本的路子走不通,那么就只剩下战争一种手段?
强势美元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强势美元,国际资本就不会持续流入美国,美国持续扩大的巨额贸易逆差就没有弥补来源,在进口商品已相当于国内需求40%的背景下,贸易逆差的缩小就是美国民众消费水平的下降,就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倒退。
在上世纪整个90年代,美国用股市的“新经济”概念从世界“圈钱”,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美国,由此塑造了美元长达10年的强势。“9?11”以后,股市泡沫破灭,美国又用极低的利率塑造房地产繁荣,用以保持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强势,来吸引国际资本。到2004年,房地产泡沫酝酿危机,美国开始转用提高利率来吸引外资,并由此形成了2005年全年美元走强的格局。
但到今年5月10日,虽然美联储已经进行了第16次加息,美元的颓势却开始再次显露。从年初到5月中旬,美元对欧元下跌9%;仅4月21日到5月10日20天内,美元对日元就猛跌5%,这还是在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长率高达4.8%的背景下发生的,说明利率对提升美元币值的作用已经到顶了。
为什么加息对美元的支撑作用会发生逆转?这其中既有短期原因,也有长期原因。
从长期原因看主要有两条。第一个原因是在新的全球化格局下,美国以及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物质产业,已经或正在丧失比较优势。在产业外移和中国等新的全球化生产基地形成的背景下,美国已经走上了只能用金融商品与新兴商品制造国进行交换的道路,因此贸易逆差持续扩大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这自然难以长期支撑美元的强势。
第二个原因是,在长期内强势美元提升了美元的资产价值,但也在美国国内形成了巨大的资产泡沫。国际资本流入越多,资产泡沫化的程度越高,必然使大量流入美国的资金时刻感到美元资产泡沫可能破灭的恐惧。
因此不管美国用什么办法引资,由于这两个问题长期存在又不可能消除,美元转入颓势是或迟或早总要发生的。
从短期原因看,主要是用利率引资的机制与用资本市场引资的机制不同。用资本市场圈钱,靠的是国际投资人对美国资产价格升值的预期,而用利率引资,靠的是与欧元和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有较大利差,引发国际资本在主要货币之间的套利活动。2004年以来,欧、日经济增长处在低谷,利率保持在低位,成为美国不断加息,塑造美元强势的基础。
但是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欧、日经济逐步走入复苏,为了抑制通胀和可能出现的资产泡沫,欧、日也开始转入紧缩的货币政策。从去年12月到今年3月,欧元两次加息,年内还可能再进行2到3次加息;日本央行在今年3月7日宣布,结束长达5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预计最早从7月份开始,日本也可能提升日元利率,而且年内也可能进行2到3次加息。由于这些主要货币的利率底部开始抬升,如果美国要想保持美元的吸引力,就必须继续加息,以保持与欧、日等主要货币的相对利差水平。
但是,利率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可以引资,也会对本国内的股市、债市和房地产带来破坏。美联储在2004年6月进行加息以来,美国的长期利率水平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被前任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为“长息之迷”。美国的加息动作没有捅破美国的资产泡沫,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美国加息的同时,大量国际投资人,特别是各国央行因为恐惧美元贬值,把大量短期资产换成了风险度比较小的长期资产。但国际投资人调整资产结构的行动总有个头,到2005年中,这种调整行动基本结束。所以从2005年9月美联储第11次加息后,美国的长期利率开始走高,开始打击美国资产尤其是房地产的价格,迫使美联储不得不暂停加息步伐。
此外,日本结束“超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元利率的继续提升也有重大抑制作用。自2001年3月以来,日本为了对付国内的通货紧缩,实施了长达5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这项政策的内容,其一是把利率水平降到近乎于“零”,其二是在银行体系内始终保持30-35万亿日元的货币流动性。这两项政策相配合,实际使日本在这五年内扮演了国际货币供应中心的角色,即当美国为了弥补巨大经常项目逆差时,不用过多发行美元,而可以依赖从日本流入的大量货币充当流动资金。由于日本目前已经结束了“超宽松”政策,把货币的流动性目标从30万亿日元以上调整到6万亿日元,这样巨大幅度的调整,将使得在国际范围内的货币流动性也受到强烈紧缩。
当美国可从国际货币市场获得的货币流动性大幅度减少的时候,美国为了弥补经常收支逆差所需要的资金,将在很大程度上转向依靠本国的货币创造,即增加货币供应量,这也会迫使美国的利率政策转向,甚至会在美国引起通货膨胀。笔者认为,这将是一个影响美元币值与利率走向的越来越值得关注的因素。
如果美国既不能用资本市场引资,又不能用利率引资,美国靠经济手段吸引国际资本的路子都走不通,那么,面对国际资本随时可能大规模流出、美元崩溃随时可能发生的前景,那么美国调节国际资本流向的工具箱中,可能就只剩下战争这一个手段了。(2006-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