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4年投资形势与政策取向(一)
2004-12-4 11:05:00
 

一、2003年投资的基本状况

2003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高速增长势头。1-9月份,全社会投资完成34351亿元,同比增长30.5%。其中,国有及其他投资、集体投资和个体投资分别完成26512亿元、4590亿元和324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4%39.3%14.1%。在集体和个体投资中,农村集体、城镇集体和城镇个体投资均实现快速增长,上述三种所有制形式投资分别同比增长了40.3%31.4%40.1%。而农村个体投资增长缓慢,同比仅增长了1.3%,这一增幅还比1-6月份下降了13个百分点。在其他所有制形式投资增长步入快车道的同时,农村个私经济的投资活力却明显不足,说明在农村范围内仍然存在较多的投资制度与政策障碍。

2003年,我国国有及其他所有制投资各月累计增幅基本上在30%之上。1-11月份,国有及其他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6%,这是自1995年以来同月最高增速。如果考虑到物价因素,目前的投资实际增幅甚至高于1993-1994年的投资过热与膨胀期。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60%以上,与1988年和1993年的投资高峰期相近。1999年以来,投资加速增长的趋势十分明显。以1-11月份同期累计投资增速相比较,2000-2003年每年同比分别上升4.9个、4.6个、7.1个和6.2个百分点。

1-11月份,在国有及其他投资中,基本建设完成18057亿元,增长27.2%,更新改造完成6833亿元,同比增长33.1%,房地产开发完成8285亿元,同比增长32.5%,其他投资1443亿元,同比增长28.6%。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决定全部投资增速回升的主因是基本建设投资的大幅增长,而形成2003年投资跳跃式增长的则是基建、更改和房地产三类投资的全面高涨。1-11月份,在国有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中,中央项目投资额下降了13.9%,而地方项目增长了39.2%。与前几年相比,中央和地方投资两者差距迅速拉大,表明导致投资较快增长的主要诱因是地方政府及企业的扩张冲动。

除国家预算内投资以外,各类资金来源均保持快速增长。1-11月份,在国有和其他单位投资中,预算内资金完成2006亿元,同比增长3.2%,增幅下降了38个百分点,因此,中央政府投资已不再是推动投资大幅增长的主要与直接因素;与此同时,贷款融资出现井喷式的扩张,成为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最重要渠道。1-11月份,国内贷款完成8960亿元,增长45.3%,增幅高出上年同期15个百分点,贷款占投资的比例也同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利用外资继续实现较快增长,1-11月份,在国有及其他投资资金来源中,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8.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增长34.4%;社会自筹投资增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1-11月份,国有及其他单位自筹投资完成18191亿元,同比增长46.6%,其中,企业自筹投资增幅达到47.3%。但是,在自筹资金中,企业发行股票融资规模迅速萎缩,1-11月份仅募集资金85亿元,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工业投资增长势头十分强劲。1-11月份,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3.8%,是农林水利投资增幅的9倍,是第三产业投资增幅的1.8倍。在工业投资中,领先增长的是原材料行业,1-11月份,原材料投资同比增长了82.8%。其中,冶金、有色、化工行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了104.1%70.5%70.3%。机械、轻工、纺织行业投资增幅均在60%以上,这些行业也是工业投资中的热点。首先,因为这些行业投资增长长期低迷,基数较低;其次,这些行业市场需求扩张,自身活力增强;再次,传统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形成了新的投资热点。1-11月份,第三产业投资增长了23.8%,低于全部投资增速5.8个百分点。其中,邮电通信业投资下降了5.8%,房地产业投资增长了31.6%,文教投资增长了35.4%,科技服务业投资增长了85.4%,而金融业投资则下降了24%。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投资增长差异明显。尽管2003年以来第一、三产业投资增长弱于工业投资增长,但是,从1999年以来的平均水平分析,工业的年均增长仍落后于第三产业。1999-20031-11月份平均,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了15.2%16.6%17.7%。其中,工业投资平均增幅低于第三产业1.5个百分点,从整个工业角度分析,投资仍带有一定的恢复性和补偿性。

各地区投资均表现出加速增长趋势。在全国31个省市中,只有6个省市投资增长在20%以下,而却有近2/5的省市投资增速超过了40%。中部地区投资略微领先增长。1-11月份,中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38.1%,分别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0.2个和6.6个百分点。在中部各省区中,只有湖北、黑龙江和吉林投资增速较低,其余省区投资均超过40%,其中内蒙古投资同比增长了77%。自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东部地区投资占全国的比例不断下降,与此同时,西部地区投资比例并未出现预期的相应上升,反而是中部地区投资份额出现较明显提高。1-11月份同期比较,东部地区投资占比由1999年的61.1%下降到2003年的59.3%,下降了1.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占比上升了0.9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投资占比也只上升了0.8个百分点。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中部地区投资在全国的地位却在稳步上升,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现象。它表明西部大开发作为一个政府的长期战略,并不能从根本上影响市场机制和市场决策的力量。尽管近几年国家长期建设国债资金中有40%以上投向了西部,但是,从资源条件、人口素质、市场潜力和科技力量等综合优势进行比较,中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显然更具投资价值,只有在中部地区得到充分发展的前提下,西部地区才可能获得真正的市场机遇。

新开工项目大幅度增加。1-11月份,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新开工项目100133个,比上年同期多增加了15034个,新开工项目增加数同比多了4200个。新开工项目增加数量之多是近年来少有的。在全部新开工项目增加额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加了6124个、4502个和4158个。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多的省区是山东、内蒙古、四川、河北、江苏、湖南、广东、广西和新疆。上述9省区新开工项目增加额就占全部增加额的70%以上。1-11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1381亿元,同比增长58.5%,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占全部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的比重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7个百分点。其中,山东、内蒙古、青海、贵州等省区的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了1倍以上。这些地区未来投资增长的潜力较大。

房地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1-11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长了32.5%,增幅高于上年同期4.3个百分点。在全部房地产投资中,住宅与办公楼、商业用房投资增长出现较大反差。住宅投资增长了27.5%,增幅同比下降了2.1个百分点;而办公楼及商业用房投资分别增长了41.5%42.5%,增幅同比上升了18.8个和8.9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投资的比例由2002年同期的70.7%下降到68.2%。分地区看,中、西部地区房地产投资增幅均在40%以上,而东部地区房地产投资仅增长了28.6%。东部地区住宅投资增速更慢,其中,广东、北京住宅投资仅分别同比增长了10.4%4.4%。住宅投资增长较快的区域是江西、湖南、安徽、青海、宁夏等中西部省区。在房地产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和销售回款增长都很快,这是保证房地产投资较快增长的重要前提条件。房地产销售景气继续上升。1-11月份累计,商品房销售额4899亿元,同比增长38.3%,其中,销售给个人4561亿元,增长43.1%。居民个人购房比例已由2000年的83.7%迅速上升到2003年的93.1%,三年间上升了9.4个百分点。20031-11月份,共销售商品房面积1507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售出面积为竣工面积的92.6%。上述情况表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扩张有着坚实的市场需求基础。

二、2003年投资的基本问题

(一)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存在一定的过热倾向

判断投资是否过热的关键投资增长是否导致物价大幅上涨。根据上文分析,我国当前的投资实际增长已经超过了1990年代初期的经济过热时期,房地产、钢铁、汽车、纺织等行业出现超高速增长,各地投资热情普遍较高,地方项目投资增长迅速。投资增速加快引发了市场对钢铁、水泥、塑料、橡胶等中间产品需求的增加及价格上涨。2003年前3季度,钢材价格持续上涨,中厚钢板上涨20.3%、薄钢板上涨13.1%、线材上涨14.3%。尽管从总体来讲,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似乎没有传导到消费价格环节,2003年前11个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仅上涨了1.9%,其中,又是以食品和燃油价格上涨为主。但是,在某些领域,这种传导已经悄悄地开始了,例如,由于建筑用原材料价格上涨了20-40%,已经影响地产开发成本增长了7%。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的过度上涨使国内空调、彩电等家电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大为下降,国内家电企业对钢材价格的承受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当然,由于社保制度不完善、教育的市场化等制约消费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严重存在,因此,投资扩张带来的收入增加并不会引起消费的同样扩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也就不太可能带来消费价格以及价格总水平的普遍上涨。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投资具有无限扩张的空间而永远不会过热。目前的经济运行机制是投资增长→收入增加→储蓄以更快速度增加→进一步转化为投资增长,体现为储蓄与投资的“双向循环”。但是,首先,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毕竟有较大部分要增加消费品供给,消费需求启动不利只会带来生产能力的更大过剩和产品的更多积压。2003年以来,就连成为消费热点不久的汽车也出现了库存大量增加的局面。1-10月份,轿车库存已超过10万辆,而2002年同期的库存几乎为零。根据美国J.P摩根公司的预计,2003-2005年,我国的汽车供应将分别超过需求4%7%22%。因此,与相对薄弱的消费需求基础相比,许多行业的当前投资扩张是缺少市场支撑的,这本身就带有过热倾向。其次,由于消费的体制约束的存在,投资并不需要引起众多社会商品的供需紧张,而只要导致某几种重要商品或服务的“瓶颈”出现,就可以认定其冷热程度了。2002年以来,我国电力供需矛盾有所加剧。尽管2003年上半年发电量增长15.4%,但仍有十几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拉闸限电较多。电力紧张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当前投资存在一定的过热倾向。

(二)地方政府和国有银行成为投资扩张的推动者

当前,全国范围的城建热、房地产热、汽车热、钢铁热的背后,都能清晰地看到地方政府的影子。地方政府是这些产业投资扩张的始作俑者。大规模举债搞城市建设,以求在最短时间内改变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者,增加土地收益和税收来源,从而形成良性的偿债机制,是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基本想法。但是,这一思路能否成功实现取决于政府是否具有良好的预算风险约束。由于地方政府的投资活动恰恰缺少这一约束机制,导致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建投资往往会超越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无限度扩张,而本届政府在实现了政绩目标后,则根本不去考虑未来是否还债和如何还债。房地产热的最大受益者显然不是消费者,而是政府。在房地产产业开发过程中,政府不单可以获得不菲的土地租金,而且可以收取高额的税费,因此,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以及尽量满足房地产的融资需要等方式,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并获得更多的财源,从而成为房地产市场发展以及价格上扬的重要驱动力量。当前,各地的招商引资大战实际上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成本,地方政府的行为相当大程度上扭曲了市场信号,从而实际上误导了企业的预期。这意味着即使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无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在各地政府的优惠政策下,又变成有利可图的。企业市场行为的扭曲进一步刺激了汽车、钢铁等行业非理性投资冲动,加大了相关产业投资过热的风险。

如果说2003年以来的投资高涨主要由贷款推动并不过分。1-11月份,在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各月累积增幅都超过了45%,而2002年同期贷款增速只有2003年的67%。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2001年我国新增贷款12913亿元,2002年下半年开始,贷款投放加快,全年新增贷款18475亿元,远远超过年初规划的贷款规模。2003年前9个月,我国各项贷款又累计增加了2.7万亿元,同比多增加1.3万亿元。前9个月贷款新增额是2002年全年新增额的1.46倍。2003年前9个月,我国中长期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39%,比1997年末提高18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在新增中长期贷款中的比重迅速升高,尤其是风险较高的开发贷款增加偏多。前9个月,各类房地产贷款增加4264亿元,占全部中长期贷款增加额的37%。贷款增长较快既有经济回升、需求增加的合理因素影响,也有国有银行系统体制性缺陷的不合理因素影响。国有银行在尽快降低不良贷款率和早日实现股份上市的双重压力下,通过贷款增加做大不良贷款率的分母,或者通过借新还旧来缩小不良贷款率的分子。因此,才会出现在城市政府不断陷入债务困境的前提下,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仍然对地方政府增加授信额度,以满足其大规模城市建设需要的现象;才会出现房地产开发投资90%的资金来源于银行,而各商业银行1/6以上的放款投入了房地产行业的情况下,银行仍迫切希望为房地产企业放款的现象;也才会出现企业融资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明显增强,在国内金融市场融资格局中,贷款所占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72.8%攀升到2003年前6个月的97.8%的现象。

(三)投资增长方式不利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我国的投资增长从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全国的投资热点之一是开发区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类开发区规划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已超过了全国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开发区3837家,平均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0多家,仅浙江一省就有各类园区和开发区800多个。而在这3837家开发区中,经国务院批准的只有232家,仅占6%。许多地方开发区投资与建设的突出问题在于:第一,规划面积大,点多分散,投入资金严重不足,造成招商引资十分困难,很难继续筹集开发资金。因此形成开发区建设停滞,大量闲置、搁荒土地。第二,越权审批、违规圈占土地,强行征用农民集体土地,拖欠、挪用、截留土地补偿安置费,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纠纷不断。第三,一些地方政府从本地的利益出发,不遵守国家产业政策,采取越权减税、包税或低价出让土地等优惠措施,吸引外商投资和外地资金新上项目。开发区的土地标价一般是10万元/亩,但一亩地只收取1万元出让金,近乎白送的现象并不鲜见。这种开发区建设泛滥必然导致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国家和农民利益严重受损。

我国的钢铁、有色等行业投资中同样具有资本规模小、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大、环境破坏严重等粗放型发展特征。以钢铁为例,企业盲目追求低水平产量扩张,特别是中小钢铁企业投资与产能增长过快。据统计,20031-6月份,地方中小钢铁企业产量增幅约为98%,远高于全国21%的平均增幅水平。特别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已经关闭、淘汰的落后小高炉、小钢铁又恢复投资与生产,一些不具备条件的企业,生产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市场。许多北方地区的钢铁企业投资扩产,加剧了这一地区水资源的短缺状况。当前,我国钢铁投资及产能的过快增长不仅直接带动焦炭、废钢等原料大幅涨价,同时,也造成一些地区电力紧张、资源短缺。目前,铁矿石供应缺口已越来越大,只能靠进口补充。1996年进口4387万吨,2002年猛增到1.11亿吨,2003年预计将突破1.5亿吨,钢铁工业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程度已达到一半。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资料,目前,一些地方建设电解铝的积极性仍然很高,还在策划新的电解铝项目。据统计,目前国内在建和拟开工建设的电解铝规模近400万吨。如果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届时全国电解铝生产能力将达900万吨左右,远远超过国内市场需求,即使考虑出口的因素,产能也将过剩。电解铝投资与产能过剩造成了氧化铝原料供应严重短缺,加剧了一些地方电力供应不足的矛盾。

(四)公共事业投资仍严重不足,在公共品投入上政府存在甩包袱现象

当前,我国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这些领域的发展,因而成为消费与投资结构扭曲的重要制度性根源。以教育为例,当前,我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低,义务教育未完成现象突出。教育基础薄弱与发展不平衡与教育的长期投入不足密切相关。据2002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世界竞争力年鉴评价,在49个国家中,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位于第47位。我国教育内部资金投入也存在不平衡,具体来讲是各级各类教育投资、不同地区及区域教育投资、城市及农村教育投资、重点及非重点学校教育投资的不平衡。这种教育资金投入或使用中的不平衡导致有限的公共部门资金不能按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使得相当一部分地区及人群的接受基础义务教育的权力得不到保障。公共医疗部门也是一样,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卫生分配公平性在全世界排名中居第188位,列倒数第4。中国享有医疗卫生保障的人只占15%85%的人没有医疗卫生保障,“或者说是没有靠得住的医疗卫生保障”。当前,我国部分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危害仍很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与配置不平衡、不合理现象比较突出,卫生行政管理手段和公共卫生管理服务同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不相协调,同广大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和健康水平提高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薄弱、现状堪忧。这与各级政府对卫生事业建设缺少足够的财力物力支持密切相关。

不光政府公共事业增量投入严重不足,目前,一些地方政府还借市场化之机,通过出售转制方式,不断将教育和医院等公共事业甩给民营机构。这样,政府既不必再补贴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运营费用,也省去了教师等事业单位的工资支出。而教师工资又常常占到一些县市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例如,江苏的宿迁、徐州、连云港、淮阴等市都提出在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前提下,全面放开学前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对现有的公办幼儿园以及城乡幼儿园,采取公开出售、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改革;村办幼儿园逐步从村小中分离,实行民有民营、独立办园。对高中阶段教育也可以采用出售、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实行资本置换。在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却想方设法地甩包袱、减负担,这突出反映出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缺位与失职。

三、2004年投资环境分析

(一)扩大内需仍是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

扩大内需是针对1998年出现的出口下降、国内投资和消费增长乏力等情况提出的政策作用方向,近年来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均是以扩大内需为基本出发点的。中国拥有13亿人口,稳居世界第一。但是。2001年中国的GDP仅占世界GDP3.7%,大大低于美国的32.6%和日本的13.6%。目前,中国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还不到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1/3013亿人的衣食住行,这个庞大的市场需求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无法比拟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因推进城镇化建设,2002-2005年年均就将创造需求900亿元,拉动经济增长0.83个百分点;因城乡居民耐用品消费增加,2002-2005年年均就将创造需求780亿元,推动经济增长0.72个百分点。 可见,全国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不断增长,都会激发与创造出巨大的国内需求。从长期看,我国内需总是不断扩大的,因此,扩大内需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方针。坚持扩大内需,实质上就是坚持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净出口比率基本在±4%之间波动,1980年代中期以来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1995年以后,净出口比率保持在2%以上。那么,未来的外需比例是否会有所扩大呢?我国的净出口比率与经济增长率呈现较为显著的反向变动趋势,即经济上升期,净出口比率下降或逆差比率扩大;经济下降期,净出口比率上升或逆差缩小。这一规律在1980年代中期以后日趋明显。这表明国内需求增加会拉动进口增加,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未来20年我国GDP年均增速至少要达到7%。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足动力,因此,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上升期将可能持续到“十一五”的初期。根据净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周期变动规律,2004年的净出口比率将保持稳定甚至下降。

我国贸易结构的局限性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也将制约我国外需的增长。在我国的出口中,加工贸易比重占一半以上。随着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中间投入品和相关配套设备的“大进大出”趋势越来越明显,因而,从总量角度看对外需扩大影响不大甚至呈现负面影响。2003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陡然增加。为平息国际社会对人民币价值的批评,中国政府将会采取降低出口退税平均税率以及大量购买国外大宗商品的方式,减少与相关国家的贸易逆差;目前尚存的进出口关税、配额管理、进口限制也将逐步取消;上述措施将会抑制外需(净出口增加)对经济的作用程度。据国家经贸委产业损害调查局的统计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最大受害国。加入世贸组织,并不能减少贸易摩擦,甚至在某些领域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环境。由于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以及我国入世后15年内仍会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因此,国外针对我出口产品的反倾销、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今后将会有增无减,贸易摩擦将是制约我国外需扩张的主要因素之一。

 
 
  • 标签:2003年 2004年 投资 
  •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