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能否成为未来交通节能减排的主力军
2017/9/26 14:20:00
 

  【摘要】近期,欧洲国家相继提出燃油汽车禁售时间表,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意愿强烈。从我国来看,自2009 年首次出台推广扶持政策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长足进展。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抓手和举措,也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重点领域。与欧洲国家不同,我国交通节能减排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实际问题,新能源汽车无疑是未来我国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向,但从近中期看,推进我国交通节能减排需坚持节能与新能源并重、鼓励多种技术路线竞争发展、加快跨领域融合、积极引领变革的思路。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能源革命 中国制造 低碳发展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被视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载体,作为缓解能源环境矛盾、引领产业升级的朝阳产业,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法国、英国等国提出从2040年起全面禁止销售汽油车和柴油车,挪威更将本国禁止销售燃油汽车时间提前到2025年,荷兰也提出2025年后禁止销售燃油公交车。欧洲国家陆续提出的燃油汽车禁售时间表,引发各方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定位,新能源汽车对我国节能减排的作用,以及汽车产业与交通、能源行业融合发展的讨论。我国是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也是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在强化节能减排、引领汽车转型等方面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从我国国情出发,必须加快推广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推动汽车产业、交通结构、能源体系整体变革,这是构建未来高效、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

  一、新能源汽车是交通节能减排的重要变革力量

  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汽车具有节能减排综合优势。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等,普遍具有燃料消耗量低、尾气排放少等特点。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从根本上减少交通部门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固体颗粒物等有害物质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以电动汽车为例,按照我国目前的电网电源结构和效率,与传统的汽油路线相比,从“油井到车轮”这个阶段可以节能35%以上,实现温室气体减排20%左右 。同时,通过推进交通运输去油化、电气化发展,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在电网可再生能源比重增加的情景下,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节能减排效果将更加明显。

  欧洲国家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欧洲一直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倡议者和实践者,并且制定了到2050年温室气体减排80-95%的长期目标。2015年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德国、英国、荷兰、挪威等国组成“零排放车辆同盟”,并宣布到2050年,联盟内的国家将不允许销售燃油车。2017年7月,法国和英国进一步提出到2040年禁止销售柴油和汽油汽车,法国新任总统马克龙并将其作为法国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这种背景下,法国还出台财政补贴政策,鼓励民众淘汰更换1997年以前生产的柴油车或2001年以前生产的汽油车,英国也出台了改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老旧柴油车辆报废和补贴绿色出行等措施。

  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开始进入“汽车时代”,交通运输成为推动能源需求增长的新动力。但同时,汽车快速普及也带来污染物排放、拥堵、噪声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居住质量和人民生命健康。在交通拥堵比较严重的城市,机动车所排放的气态污染物以及颗粒污染物占城市大气污染物高达40%~60%,并且仍在以每年2%~3%的速度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到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力争尽早实现的目标,还对主要城市制定了严格的雾霾治理和大气环境改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不仅要明显降低新增汽车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还要逐步实现存量汽车的更新替换,这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能源汽车将加快全球能源和汽车产业发展转型并推动我国交通部门节能减排纵深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方向。汽车产业是一国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具有产业链长、中间投入比重大等特点,在国民经济中具备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作为传统的燃油汽车制造强国,在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主要汽车生产厂商新能源汽车发展不断加快。大众集团计划在2025年之前上市30款纯电驱动汽车,沃尔沃公司宣布2019年后只生产纯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美国特斯拉公司2016年汽车产量不到通用汽车公司产量的1%,但市值已经超过通用汽车公司。从技术路线上看,尽管最终实现“纯电动”是普遍共识,但在发展路线和技术路径方面,各国政府和汽车巨头从各自竞争优势角度出发,研发投入重点和政策扶持方向还存在差别。今后一段时期,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还将呈现持续竞争、并行发展态势。我国较早开始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一系列战略规划和扶持政策,在市场培育、产业配套等方面已实现了一定的领先。未来,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或将推动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提升我国制造业总体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有望重塑城市交通能源体系。目前,以可再生能源、能源互联网等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革命方兴未艾,汽车行业与清洁能源、智能交通加快融合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将改变交通能源消费格局,加速城市交通能源供应体系从单一加油站向加油站、充电站、加氢站等多元方向发展。同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不仅可以在负荷谷时充电,还可以在负荷峰时放电,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融合可以实现良好的削峰填谷作用。此外,伴随特斯拉、谷歌等一些新的产业进入者出现,自动驾驶、物联网等智能技术与传统汽车制造技术加快融合,还可能酝酿新的产业革新、技术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以我国重庆地区为例,通过推广分时租赁共享电动汽车,不仅减少了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适应了多元化消费需求,还促进了购买汽车等传统消费理念的转变。

  新能源汽车可有效缓解交通用油、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增速过快压力。新能源汽车将加速交通部门“去油化”与“电气化”进程,有效缓解交通用油增长过快压力,减缓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为提升我国能源安全水平和加快节能减排工作发挥积极作用。当前,汽车石油消费已占我国石油消费总量的40%左右,碳排放约占总排放的8%,汽车尾气排放在多种污染物中都有较大“贡献”。尽管新能源汽车仍存在经济性竞争力不足、续航里程较短等问题,但一些乐观的估计认为2020~2025年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有望取得突破,可基本实现油电评价,电动汽车行驶里程有望达到500~600公里,届时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开始全面替代燃油汽车。

  三、我国交通部门节能减排面临的任务更加复杂、形势更为严峻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深化交通部门的节能减排工作,不仅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内容,制定了到2020年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比达到40%的发展目标,而且出台了一系列购置、停车、财税等优惠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但与发达国家汽车保有量普遍饱和相比,我国正处在汽车快速进入家庭阶段,交通运输能源需求增长迅速,同时,高速铁路、电动汽车等技术创新加快,交通出行结构和方式酝酿深刻变革,推进交通能源革命面临更加复杂严峻的形势,深化交通部门的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

  一是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短期内难以发挥规模替代作用。伴随经济持续高速增长,2000年以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了11倍,目前保有总量高居世界第二位。2016年我国汽车销量达2800万辆,占全球汽车销售总量的30%,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由于新能源汽车在行驶续航里程、电池寿命、安全性、配套设施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整体上还不具备竞争优势。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0万辆,保有量超过100万辆,但在汽车总产量和保有总量中的比例分别只有1.8%和0.5%,并且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伴随我国汽车向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加快普及,以及财政补贴政策逐步退坡,新能源汽车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二是我国客货运输体系效率水平不高,在交通运输结构等方面差距更大。近年来,我国在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推广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交通运输结构方面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明显差距。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方面,我国已经建成世界第二的铁路网络,但铁路运输占货物运输的比重仍显著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甚至出现逐年下降趋势。公共交通体系方面,我国主要城市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出行分担等方面,与东京、纽约等发达国家城市还有很大差距。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还将持续快速发展,与汽车能效技术进步相比,在优化客货运输结构方面具有更大潜力。

  三是汽车产业整体大而不强,实现赶超跨越面临艰巨挑战。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但受制于整体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我国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与传统汽车强国还存在明显差距。尽管国内一些汽车厂家也制定了积极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但主要集中在乘用车领域,载货汽车电动化和替代燃料发展十分缓慢。考虑到我国现有汽车生产能力仍以燃油车为主,而道路运输用能的60%以上又集中在载货汽车,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信息化转型背景下,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面临严峻的挑战。

  四、立足国情、多措并举、长短结合布局我国交通节能减排工作

  新能源汽车是推动和引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推动我国能源革命、构建智能交通、提升中国制造方面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作为全球汽车产销量最大的国家,我国要实现能源革命和制造强国发展目标,必须顺应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势,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重方针,推动交通运输结构、产业基础、能源体系整体变革,从现在开始积极推进交通能源革命具体行动,实现我国交通能源利用方式全面重塑,切实推进交通部门的节能减排工作。

  一是坚持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重方针。未来相当长时期,燃油汽车技术进步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竞争将持续存在,考虑到我国现阶段汽车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层次丰富,必须把节能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升级主要方向。要针对载客和载货汽车,建立燃油经济性领跑者制度,推动汽车能效水平尽快达到世界先进。要完善基于汽车能效水平的激励约束政策,引导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消费,鼓励节能汽车尽快普及。

  二是鼓励新能源汽车多元化竞争发展。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整体处于群雄逐鹿起步阶段,在技术路线、商业模式等各个环节都存在很大创新空间。我国应在提高产品技术和质量门槛基础上,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多种技术路线竞争发展,避免过早出现“路径锁定”。在稳定新能源汽车市场预期的同时,建立补贴、标准等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引导汽车全产业链技术水平创新进步。鼓励信息化、智能化优势企业与汽车产业融合发展,在灵活制造、租赁共享、电网汽车储能等商业模式创新方面取得突破。

  三是把发展公共交通与高速铁路作为交通能源革命和节能减排的基础前提。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汽车在能效和污染物排放方面有一定优势,但要根本解决我国交通用能过快增长、城市拥堵、能源安全等矛盾,必须把交通结构优化放在首位。要发挥我国人口和经济活动相对集聚的优势,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有利机遇,围绕高速铁路、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等,引领工业生产力合理布局、城市化紧凑发展,从源头上减少机动化出行需求。在城乡一体规划中,要在土地供应、财税政策、路权分配等方面对公共交通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成为居民日常出行的优先选择。

  四是能源产业发展要适应和引领汽车产业变革。我国现有交通能源供应体系主要围绕燃油汽车建立,在汽车技术加快变革形势下,面临巨大的投资浪费和资产沉没风险。要适应交通用能去油化、电气化发展趋势,全面停止新建炼化、煤制油等项目,避免加剧汽油柴油失衡过剩矛盾。要加快优化能源结构,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电力比重,发挥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节能减碳优势。要完善分时电价政策,加快出台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峰调频的辅助服务政策,提升新能源汽车在终端市场的便捷性和竞争力。要鼓励能源企业参与建设运营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由能源生产商转型为能源服务提供商,引领汽车产业加快变革。

  五是将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智能交通体系打造成我国对外合作的新“名片”。智能化、网联化是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也是未来交通变革重要内容和节能减排的新动力。我国应发挥体制优势,积极促成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已取得成果的加速融合,并推动示范运行。可考虑在雄安新区建设高标准智能交通体系,积累跨领域建设、一体化运营经验,逐步形成中国智能交通运营管理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与周边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契机,将智能交通系统输出到相关国家,引领未来交通低碳、智能发展方向,使其成为我国继高铁、核电之后的另一张“名片”。

  (来源:《人民论坛》2017年10月)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