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发展新增长极:浦口新城建设
2006-3-29 16:10:00
 

一、引言

作为实现“两个率先”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关键阶段,南京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又快又好发展的主题,突出“富裕、和谐”的导向,坚持率先发展,加快构建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中心、全省现代服务业中心、全国重要科教中心和东部城市绿化中心。总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007年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10年取得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阶段性进展,为2012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认为浦口新城发展战略应实现“承启东西、港城互动、江海联运、铁路物流”增值基地的目标。使其建设成长三角地区发展新增长极,“克服增长疲劳”。

将“加快构建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作为五大中心之首,突显了南京市委市政府的智慧和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决心。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中,门槛相对较低、易见成效的就是物流业。南京滨江近海扼守长江咽喉之地、公路网通畅、铁路相对密集、具备发展物流业的基础条件。

南京,是重要的物流、信息流、资金等的集散地,也是国内研发的重要基地。另外,南京以北、以西有辽阔的经济腹地,东部发达地区以南京为界,江南江北经济发展水平、层次与差距一目了然。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南京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副中心地位,尤其是“将东部先进发达的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辐射,将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向东部地区传输”的特质是其他城市所不可替代的。浦口新城的发展首当其冲,在为“构建长三角地区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中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二、浦口新城发展战略的优势与机遇

 

南京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副中心地位,可谓“经济承启东西,文化包容南北”,浦口新城的发展将是长三角地区寻找全新发展空间战略的重要契机。浦口新城发展战略的优势与机遇主要判断依据:

1.国家作出“中部崛起”战略布署,浦口新城地区的战略位势突显:东临长江三角洲发达地区,将东部先进发达的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辐射和拓展的大本营,将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向东部地区传输的重要枢纽,其实质是一个经济倍增器和加速器。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能有力地带动周边省市的发展,并进而辐射长江流域及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对全国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浦口新城的发展战略必将为中国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做出贡献,其多元化中转增值功能将得到充分发挥。

2.浦口新城地区的三条主干铁路(津浦、宁通、宁西)交汇于此,京沪高速铁路串区而过。加上南京公路的十大辐射通道有六条在浦口(宁汉、宁合、宁徐、宁连、宁盐、宁通),浦口53公里江岸沿线、总长50公里的江北滨江大道把新城从东到西“串”了起来,与此平行的沿山大道又将连接起浦口十几所高校,新城区内平行的滨江大道、浦珠路以及沿山大道,构筑起“川”字形骨架路网,跨江而过的长江大桥、长江二桥、长江三桥、过江隧道,形成浦口新城承接南京及长三角地区辐射的交通网络。加之通江达海,高起点、高水平地建设多元化的现代物流园区成为可能。推动“长三角”从浅度合作进入深层合作,从有限领域的合作进入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要不断寻找新的方式和新的领域,进一步加强地区之间互惠互利的经济技术合作,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消除壁垒,降低门槛,实现要素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合理流动,力争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真正的一体化。真正发挥浦口新城地区中枢与跳板作用,也为浦口新城下一步发展描绘出宏伟蓝图。

3. 根据南京市总体规划中提出的“把浦口区发展为都市发展区的次区域中心,江北地区具有相对独立的区域综合服务功能的新市区”的要求,确定浦口区的发展战略目标;浦口新城地区的基础设施初具规模,这些年,浦口发展的步伐跨得很大,工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发展迅猛,众多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国内一流企业入驻,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大学城也已落户并形成规模效应,另外还有长足发展的国家级高新工业园。建立和健全房地产市场,最大发挥城市土地效益,其土地的增值效应十分明显,也为南京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增量发展的空间。

与此同时浦口新城现有的经济存量将得到激活和升级,其新的发展空间不可限量。

4.利用优越的交通区位和便捷的交通走廊,加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建设和完善工贸、物贸、农贸等专业中心和大型综合性商品流通中心,加强内外贸易和商贸辐射功能,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终极目标是降低生产要素交易成本。随着“世界工厂”的雏形的显现,世界主要的跨国公司均在这个区域部署了他们的研发基地、生产基地,这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物流企业进入这个市场。但是,较为先进的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尚处初级阶段,国际流行的物流网络设计、预测、订存货管理等服务只有少数企业才能提供。这也为浦口新城发展提供努力方向。

5.浦口新城发展战略是江北新市区发展的切入点。包括浦口、珠江、高新区等区域,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功能培育,加快高新区、泰山地区、珠江地区联动开发步伐,加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建设的强度。科学合理高起点地规划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和商业设施总量与分布,健全超地区级研发中心和商业中心、居住区级商业中心和功能组团式商业中心,全面提升浦口新城在建设长三角区域范围内的大型综合性商品集散中心中“大流通、多元化中转枢纽”的功能特色。

6.南京的发展空间不可限量。除了工业外,还有丰富的人才、比较发达的信息业、逐渐成长的各种生产型服务业等等,这些由市场自然产生的要素和优势是江苏其它城市不可比拟的。所以在城市功能上,南京不仅是一个制造中心,也不仅是一个商品集散中心,更不仅是一个技术创新中心,而是作为一个综合性城市,南京比其它城市的发展阶段更高,更接近上海,更具有势力和潜力。南京借助浦口新城的发展战略,形成新一轮发展机遇,时机已经到来。关键是用现代服务理念吸引发展商,利用“港城互动、江海联运、铁路物流”区位优势和高起点地规划发展蓝图。

7.以重要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将浦口区建成综合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生态环境优美、区域辐射力较强的、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生活舒适的江北新市区。与此同时,科学合理地超前规划铁路、公路和江海联运的物流园式的制造组装等功能增值基地。立足开放港口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临港机械装备和加工制造业。建立统一融合的市区镇建园招商模式,规划形成一园一特色,一区一专业,推行项目“寄养”,促进项目聚集,走专业化产业集聚道路。其浦口新城的“水水、水陆、水铁、水空和水管”中转功能优势得天独厚。

8.浦口新城多元化、集约化发展新契机。作为对长江上游与中西部辐射的江北门户:以铁路、铁路车站、高速公路、主要公路为依托,形成对苏北、皖南以及河南、江西等中部省份的辐射走廊,同时结合辐射走廊布置物流园区,加强与腹地之间的物流流通联系。不同行政主体间可以通过组建公司来运作跨区域的物流园区项目,共同分担投资,共同分享利润。铁路、公路、水运部门和长三角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政府与企业均可以通过股份制来投资建设物流园区及码头、站场,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展。不求所有,只要所在。这将为浦口新城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和打造新型公司治理结构,融入全球化经济大潮。

9.企业的联合和政府的支持是发展沿江及浦口新城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条件。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相关港口的航运企业,还要涉及到相关配套设施、基础设施、综合运输网、腹地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等需要各个企业相互合作和政府大力支持与引导。不求所有,但求所活。不管内资还是外资,国企还是民企,能引进的引进,能联合的联合,能挂靠的挂靠,利用一切资源推进企业国际化进程,利用大项目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升级和产业链条的形成。使浦口新城地区整个工业结构中“高、大、外、民”的比例迅速提升,真正实现制度与体制创新,体现“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10.因为长江上海至南京段,一直以来就被成为“长江河口黄金水道”,其水域宽广,可全年通行大型海轮,2.5万吨级海轮自上海港可深入内地400公里,直达南京港。而自南京港上溯,长江便开始滩多流急,船舶通航受到很多限制。因此,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看,南京港一个河口型的沿海港口,南京市也是一个沿海港口城市。实现江海联运,也是国家发改委的战略布局之一,发展现代物流业是发展沿江经济产业的必要选择,南京向长江中游地区辐射的功效得到长足的发展。从经济和水运业的发展关系来看,只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才会使资金的流动更加迅速,效率更加提高。因此发展现代物流是发展沿海经济、沿江经济、沿河经济的必然选择。

 

三、浦口新城发展战略的劣势与威胁:

在浦口新城发展战略中,以下分析的劣势与威胁不可忽视:

1.目前缺乏超前科学规划。浦口新城发展战略使得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沿江开发的水平,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保护资源、有序开发的原则,以“加快构建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和全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为指导,站在今后长三角地区发展和南京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高起点、高水平地规划好“加快构建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和沿江开发的总体布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港口经济、岸线利用、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及实施计划,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组织编制分区规划和开发计划,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

2.新一轮浦口新城发展战略机遇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创新开发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加强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开发使用的管理力度,建立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资源管理体系,健全地方性资源法规,实现自然资源有效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加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实施沿江绿化,保护饮用水源,严格控制污染源,重点治理水、气等污染,加快污水处理、收集工程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按照环境保护要求,合理布局主导产业,鼓励环保生产技术的开发应用。合理确定城镇发展规模,在快速有序地推进浦口新城发展战略的同时,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3.浦口地区的整体基础设施和工业生产配套与管理规划部门的能力和水平还不能适应新一轮发展机遇。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浦口新城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内河港口及航运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必然举措。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间的融合,单纯从事港口和航运装卸等传统活动的企业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引导进区发展的企业向沿海、沿江、沿河延伸,促进其取得长足的发展,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由传统运输向现代物流业方向延伸。硬件有条件,市场有空间,不一定能发展好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业其实是机械系统和智能系统的集成,光有道路网络、运输机械,那只是运输公司,不是现代物流。最近一二年时间内,从小到大的各种物流规划全部出台了,规划周期太短,规划不具备操作性,数量多、规模小。

4.跨江发展滞后问题。由于南京城市跨江分布,长期处于隔江发展状况,过去在过江通道建设上有些滞后,江南、江北差距明显。江北地区近全市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上,经济总量不到全市的五分之一。激活后发优势,是浦口新城发展战略必须面临的挑战。经济落后的现实可以用科学的规划来弥补,这又罢在建设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5.各自为政不利于提高浦口新城发展战略运转效率,不利于实现整体效益最优。陆海空交通是由不同的部门来管理和运营的,许多物流园区都有不同的出资人,由于各自为政,规划上会出现资源浪费,管理上就会出现麻烦,服务上也会出现真空。

为了提高浦口新城发展效率,必须对原来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硬件设施网络化、一体化的基础上实现规划和服务的一体化、网络化,最大限度搞好规划和服务、提高效率。

6.浦口发展步伐加快,工业、旅游、房地产业等发展迅猛,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和国内一流企业纷纷入驻。可尴尬的是,高档的酒店、餐饮、休闲和娱乐场所却很少。近几年来,浦口区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其旅游业发展空前,珍珠泉旅游度假区、老山风景区等,每年有200多万游客涌入浦口,可开完会、看完景点,却都被拉到城里去吃饭和住宿,“浦口怎能白白地错失这一资源,一定要留住这些人,不然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所以浦口新城构建高端服务业,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是浦口新城提档升级的重要一环。

7.周边地区竞争激励。为了争夺未来港口贸易的制高点,江苏沿江各市纷纷将市区面积扩大至江边,投入巨资大建集装箱码头,800公里的黄金江岸上面星罗棋布、密密麻麻的港口和园区给人巨大的视觉冲击。缺少宏观规划和调控,长三角港口的重复建设现状必将掣肘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应本着协作互利的精神,按照市场定位明确各自分工,化干戈为玉帛,使其成为推动区域合作的利器,实现经济上的多赢佳局。

 

四、几点思考

 

坚持工业为第一方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体化推进沿江产业集群建设,做大做强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电力五大产业。发展第三方物流,大力引进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培育现代物流业品牌,将南京建成立足南京都市圈、面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走向国际的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市委、市政府的战略规划己指明了方向。如何把“浦口新城发展战略”做大做强做精,具体规划和实施,还须各方努力。

1.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实现政府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全面创新,基本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体系和公共管理体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培育比较完善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规则,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各类主体平等使用要素的市场环境。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力度,坚决革除影响加快发展的体制弊端和政策障碍,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南京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发开放新格局。

2.近几年,随着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等观念的提出,使水运业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水运业有运量大、能耗少、投资省、占地少、成本低等特点,这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政策的一个最重要行业和方向。从胡总书记、温总理到各省省长、市长等分别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现代化航运业新的举措。在刚刚结束的“长江黄金水道”高层次研讨会上,长江沿线的72个地市的领导人和交通部的相关负责人共同讨论,已经提出了发挥长江航运业新的思路和新的战略构想,特别是发展内河航运业的相关思路。

32005年我国港口吞吐量达到5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600T,比200442亿吨的港口吞吐量增加了18%,超过原来计划。在综合运输方式中,水运在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运输过程中承担94%的运量。尽管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港口建设,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港口综合通过能力仍然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吞吐量增量的要求。从2004年到2005年,我国的港口吞吐量保持世界第一,而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连续3年保持世界第一。“十五”期间,我国的水运货运周转量增长近一倍;港口吞吐量净增26亿吨,增长2.1倍;集装箱吞吐量增长了4800T,增长近10倍。从上述几种数据看,水运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从国家经济发展还是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地区经济发展上看,水运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密切联系,两者相互依存。

4.我国各港集装箱运输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运输方式结构不合理。国外相类似的港口,如鹿特丹、汉堡、安特卫普、长滩等,它们的公路、铁路、水运集装箱运输比例一般都在602020左右。以上海港为例,有80%的集装箱运输是通过汽车方式完成的,铁路运输,只占1%不到。这给上海市的公路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是近年来上海道路交通紧张的原因之一。南京在这方面刚好可以发挥副中心的作用,尤其是铁路物流和江海联运的优势,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功能,加上“港城互动”的现代模式,前港后厂,现代物流与传统产业的互补,一定能开创浦口新城和“港城互动”发展的新局面。

5.对“建设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实施适度倾斜的优惠政策,围绕推动五大产业集聚和提升、进一步做大做强各类开发园区、加快沿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江北地区开发扶持力度、集中力量培育现代物流园区等发展导向,在税收和财政补助、费用减免、项目布局、分配机制和奖励等方面为“建设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提供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对国家、省、市已经出台的优惠政策,一律要落实到位;对重大项目可制定“一事一议”的优惠政策;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国家、省资金、项目和政策的支持。

6.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着力构筑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循环圈。给全行业的融资创造了积极的环境,但如何吸引多主体的资本(如外资、国内民间资本、国有资本)加入,尚需各企业进行深入思考和采取确实可行的对策与措施。已经改制的企业应不断进行产权结构优化,增资扩股,增强活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网,实现信息枢纽多极分布、信息网络完善、信息服务方便快捷、信息传递四通八达,将南京市建成为国内一流的信息化城市。重点建设电信宽带城域接入网、联通第二代等数字化城市工程。

7.合理选择城市空间扩展模式,有效引导城市扩张。利用“新一轮浦口新城发展战略机遇”,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辐射效应和招商引资的聚集效应,引大联大做大,使之成为启动经济发展新“引擎”。在结构调整方面,由资源型、资源加工型转向深加工型和技术密集型,由政府主导型和国有企业为主型向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和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转变。“有规模才能有位置”。可以预见,这些迅速崛起的规模企业集群,将充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这种“引擎更新”,趋向于内涵式、效益型的发展模式。真正释放南京的区位优势和“规划也是生产力”的效用,营造强“磁场”效应。

加快浦口新城发展战略对于南京市在为“构建长三角地区新的经济发展增长极”,“克服增长疲劳”,加速与世界经济接轨,体现南京在长三角发展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率先跨入全面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王思聪 南京宏观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原市发改委副主任)

 (张启祥系南京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南京市信息中心 正高级经济师)

 
 
发表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公告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我的分类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文章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检索
维护主页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评论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最新留言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
友情连接
基本信息
正在为您载入数据,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