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2日,全国唯一以湖命名的地级市巢湖市被历史定格。这一天,作为行政区域的安徽省巢湖市被拆分为三,从此,合肥市有了向南发展的更大空间,芜湖市与马鞍山市则由偏居长江南岸变成跨江发展。
巢湖的拆分,合肥无疑是最大的赢家。从地图上看,合肥不仅将巢湖市区收入囊中,更是接管了巢湖接近一半的地盘,面积扩张40%,成为环湖临江城市;从交通上看,巢湖的并入,让合肥打通了唯一欠缺的水路交通,使合肥可以真正做到通江达海,成为海陆空立体的中部交通枢纽。
交通的便利,必将更加快合肥经济的发展速度。获得了向南发展空间的合肥,终于可以施展开拳脚,将“区域性特大城市”的规划付诸实践。2010年,合肥就提出了这一规划,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0亿美元,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而当年合肥的人均GDP只有5000美元。如今,这个当初看上去“不太靠谱”的规划迎来了转机,其中最明显的受益者就是合肥的滨湖新区。据了解,新巢湖距离滨湖新区只有15分钟车程,是滨湖新区理想的后花园。
壮大后的合肥,获得的不仅仅是地盘与经济利益,更加重要的是确立了其中心城市的地位,初步具备了打造合肥经济圈的能力。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合肥的责任不仅是自身经济的发展,更是安徽省经济的发动机,带动全省尤其是皖北的发展是其重要任务。如此重任,合肥需要的是突破与整合,巢湖的拆分正给了它这样的机会:一方面,获得的土地与人口将成为其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其辐射能力也将由此大大加强,完全可以带动整个江淮城镇群的发展。
南京与合肥的明显获益不同,巢湖的拆分,对一江之隔的南京产生的影响很难预测。多年以来,南京致力于南京都市圈的打造,而巢湖拆分后,不仅使南京都市圈的区域有所减少,同时也使来自合肥经济圈的竞争失去了缓冲,面对合肥人力、土地、商务成本的强势竞争,南京同样需要新的突破口。
江苏没有巢湖,短时间内不可能出现类似合肥的扩张,那么南京的选择唯有发展方式与社会经济质量的转档升级。笔者认为,南京必须努力成为区域内的公共技术提供中心,应以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科技服务、知识创新和文化深植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做强做精,如此才不会被取代。众所周知,根据经济发达国家的模式,每一个经济区域内都必然有一个大城市承担这样的责任,为区域内的其他城市提供成熟的公共技术。目前,南京的技术资源和文化底蕴已经具有了这样的能力,只是在制度方面有所欠缺,制度红利没能得到释放。因此,南京应当在这方面是大有作为的。
如此看来,竞争的加剧很有可能促进南京的整合发展,南京向现代产业服务型城市的转变脚步将会加快。以已被拆分的巢湖为例,其沿江部分集中了大量南京的造船、拆船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南京一河之隔的滁州来安更是南京制造业转移的首选地。制造业的转移为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而合肥与南京的竞合关系也将导致一种错位发展,双方的长短更加明晰,从而在发展上得到互补,形成共赢的局面。
巢湖的拆分为合肥经济圈壮大提供弥足珍贵的生产要素,其领衔发展必将促进“皖江城市带”快速崛起和提档升级。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共生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沿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是我国东中西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也将成为东部向中西部辐射的重要门户。200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掀起了长三角产业向皖江城市带的战略转移热潮,大量企业被低成本、优服务所吸引,来到皖江城市带扎根,仅一年多的时间,皖江城市带的发展速度令人刮目,仅2011年一季度,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就达到1967亿元,成为各方目光聚集的焦点。
应该看到“皖江城市带”的崛起,对长江三角洲和南京都市圈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其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为长三角与南京都市圈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了必要的空间。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区域发展中基本上遵循梯度推移理论及其衍生的各种区域发展模式和点轴开发模式两种模式,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梯度推移理论。借助“梯度理论”, 长江三角洲、南京都市圈和皖江城市带理应扬长避短,各取所优,合理竞合,相互协调,真正实现泛长江三角洲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规划也是生产力,精政提效能,资源巧整合,优势再集中。”这是我对此次巢湖拆分决策的综合判断。 (2011年08月27日江苏经济报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