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调查是提升党执政能力有效方法 |
2011-12-29 14:41:00 |
做经济分析预测工作必须广泛深入地进行社会调查,惟有如此,才能掌握大量一手的基层经济运行信息,才能结合客观面的背景信息对经济形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而更主要的是:社会调查是提升党执政能力有效方法,这是我从事24年经济分析预测工作的真实感受和亲身体会。现就五次到农村调查体会与感受同大家分享: 在2008年元月28日,我在南京市浦口区供销社的干部陪同下,到浦口桥林镇兰花村小李组调查,当时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了解有些农民为什么国家减去农业税并有种粮补贴还要“抛荒”,因为种田一年到头,卖不出好价钱,只够收回农本,白搭进一年的辛苦;我还掌握了农村“村提留乡统筹”“一事一议”的真实含义;回宁后相继写了“农村印象”,“村长难当”和“农民卖粮难”等文章发表在《内参》和报纸上。接着我又于同年3月11日一人在没有陪同干部的情况下,独立对浦口桥林镇小李组刘运胜家进行了详细的家计调查和农本调查,并对组长狄大姐、兽医赵之勤先生,农技员童发恋等进行了访问。在调查过程中,我了解到,村干部难当,农技人员举步维艰;农民迫切需要农技服务和信息引导,广大农民经过多次的受骗上当,还是相信共产党,相信乡政府推广的种子和化肥,而我们乡村两级农技队伍,由于体制改革,生活和工作条件难以为继,没有担当起应有的责任,回宁后写了多篇文章,发表在内参和《新华日报》等报纸上,引起省市领导的关心。 2010年1月,我又第三次来到六合区龙袍镇长江村,并过了一夜,对戴进喜家的农业生产进行全方位的写实,晚上邀请了村里的年轻人进行深入座谈和前途的探讨,听取年轻人对农村发展与进步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分析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这些来自年轻农民的真实思想,使我深深感受到我们农村是大有希望的。我认识到农村发展的关键和落脚点应是培育村长产生机制和村长们的素质培训与提高。只有这样,党的农村政策才能贯彻下去,农民才能走出集体富裕的道路,农民收入的倍增计划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第四次和第五次是带东南大学政治系学生到丹阳市吕城镇进行访问、调查,不仅让学生了解到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结构,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还就当前南京都市圈农村普遍存在的三难:卖粮难,寻种子难,生产性贷款难等问题,写成文章,在内参和媒体上发表,并使当时部分农民因天气总理的卖粮难很快得到解决,农民打电话来表示真诚地感谢。当时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比文章登报纸更兴奋,真正体验到为农民呼吁和为民请命的情结。 我做为一名宏观经济研究的专职干部,能为党贯彻农村的方针和政策做点具体工作,能为农民群众反映真实呼声,着实感到欣慰。农民有时遇到生产上的困难或者是邻居纠纷都会打电话或来人找,请我给予帮助,我只要工作上能挤出时间(包括星期天),尽力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咨询。我觉得农民对我的信任,主要是对党的事业和方针政策有信心,对政府的干部和社会发展有信心。 通过多次到农村调查,我切实以为,“三个代表”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得到在效落实,也可以通过农村调查,为上级决策机构提供强有力且来自一线的真实情况,从而也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基础信息,这是我在实践中体会和感想。同时,我还在多次的农村调查中,结识了许多农民朋友和农村基层干部,为我及时了解农村经济及生产形势,带来级大的方便和高效。为了做好经济分析以及建立南京经济运行预警监测系统,我已在南京的两县和郊区分别建立了以农户为联系点的农村经济运行监测网络,为经济分析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另外我们通过全市的工业景气调查网络和下工厂调查等方式,及时掌握经济主战场的动态,以便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最后我想以浦口区桥林供销社有50多年党龄的农民杨成贵同志的话做为本文的结束语:“我还是在60年代接待过‘社教’时期市里来的调查干部,你是我遇到的第二次市里来搞社会调查的干部,象你这样不用县乡干部陪同的实在少见,现在的党风切实在好转,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农村真实情况,才能真正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