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文于2007年6月15日)读得苏杨先生的大作——《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污染治理》,以为涉及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但细细地读下来,又感到他对问题症结的分析,包括解决对策的提出,似乎都不得要领了。
借用文中的一句原话为题:《农村环境为何愈治愈劣》。
解析的所谓“不够”、“不力”、“不适”等问题,不过是些个工作上的问题。只要思想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优化治理模式,看来问题就能“根本好转”。是这样吗?
我以为,非也。
如今农村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是现有的小农生产方式和分散居住方式的必然结果。不从解决这两个深层次问题入手,所谓的“‘自上而下’的筹钱机制”和“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不但于事无补,还将可能造成极大的浪费。
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总体上是一种小农的生产方式。刘福垣先生曾给我们描绘过一幅令人担忧的图景:“我国农业户均经营规模从1981年的10.7亩下降到2004年的7.3亩,人均农业纯收入仅仅为1012.82元,只占人均纯收入2936.4元的34.49%,农民的纯收入65.51%都是来自非农收入。也就是说,我国的农业已沦为副业,靠农业收入连自给自足都不可能了”。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的普遍兼业化是无可避免的。就个体而言,以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来获得农业劳动时间的节约,显然是个明智的选择。科学而高效的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提供,是以规模化种植、养殖为前提的。在田园牧歌式的小农生产已无法生存的当下,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进程又受制于现行经营体制而无法实现最起码的土地集中的时候,农业生产的大面积污染,就是我们必须接受的现实。
现有的农村居住方式,总体上是一种分散的居住方式。
在人地矛盾不突出、人均环境容量宽裕的岁月里,我们大可以用这种方式亲近自然,天人合一。但在农村人口的增长一度失控乃至总量达到惊人的8亿-9亿以后,问题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村的环境无论如何无法承载,即便是加大投入,也难以扭转“愈治愈劣”之势,更遑论对已破坏的生态进行有效的修复了。
解决的办法就是内聚外迁、人口集聚。“内聚”,是说合理调整村庄结构,归并自然村、控制行政村,做大中心村,发展小城镇,促进人口在农村地域空间的集聚。“外迁”,是说有序调整城乡结构,引导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并改革现有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帮助其转移转化为新市民,促进人口在城市地域空间的集聚。不减少村落和农民,不从城乡两个方面同时集聚人口,在现有的格局上“普降喜雨”,既无政治上的必要,亦无经济上的可能。
不能说苏杨先生的建议就没有可取之处,譬如“在工农业生产中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应当坚持的发展取向。但就农村污染治理这一主题而言,还是缺乏明确的针对性。而且我也相信,其他的只要把钱投下去,总会在水面上留下圈圈涟漪。但水底下的实质性问题呢,会见有效的改善吗?钱如果是这样的花法,大抵是不经用的。我历来的主张是“花钱买制度”。如今同样道理,凡事的解决,还是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即所谓的“花钱买方式”、“花钱买格局”。
(刊于《发展规划研究》2007年第5期)
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污染治理
◎苏杨/文
农村最突出的三类环境问题
当前,农村突出的三类环境问题:一是现代化农业生产带来各类污染。二是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造成的人居环境污染。三是乡镇企业和集约化养殖场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
农村环境污染为何愈治愈劣,我想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农村现代化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导致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治理模式不适,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一是要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和基础体系建设。基本制度包括有关法规、标准、管理制度及其支撑体系。制订《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在管理制度建设中,应抓好三个重点:首先是逐步推行建设前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三同时”和排污收费等环境管理制度。其次是加强环境保护的机构和能力建设。第三是将农村环境保护体现在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计划和规划中。
二是推行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自上而下”的筹资机制和“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全面贯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政策,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资金渠道和部门责任。同时,应加大排污费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比例,以体现对受害者的补偿。“开源”之外,必须采取有力的“节流”措施,即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部门分割、重复建设以及“自下而上”决策等问题。
三是多方配合扶持建立乡镇企业和农村聚居点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应从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渠道制定优惠政策,降低乡镇企业和农村聚居点的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为专业污染治理公司留出足够的市场化条件下的生存空间。
四是在工农业生产中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注重技术路线创新。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做到产业间协调发展和产业内部的高效、清洁生产。促进集约化畜禽养殖和生态农业的“种养平衡区域一体化”发展。促进乡镇企业进园(工业园),就可以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对园区内的工业污染物进行综合利用。除了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大力推进污染集中治理和采用新的处理工艺是更为现实的对策。
(文章来源:《记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