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企业与消费者:信贷需求与信贷可获性的双重不对称
从货币政策传导的第三环节,即通过投资与消费作用于宏观经济的过程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信贷供给与信贷需求的双重不对称:一是大企业与小企业的不对称,二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对称。大企业信贷和消费信贷相对容易,而小企业和个人家庭创业经营等投资需求的信贷获得比较困难。信贷资金向大企业和虚拟经济倾斜,有利于大企业和证券投资,不利于小企业和实体投资。
(一)大型企业:资金富余而信贷可获性高、信贷资金间接进入股市
近年来,随着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尤其是信用评级的推广,企业在信贷可获得性方面逐渐分化,相互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大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和垄断性行业的优势企业,在各种融资活动中处于越来越有利的境地。大型企业无论在资本市场,还是信贷市场都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一些垄断性行业的大型企业等所谓优质客户甚至成了商业银行竞相争夺的重点对象。信贷融资对象与股权融资对象的趋同趋势,社会资金使用集中于大企业。在中小企业实业投资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同时,一些大型企业可以比较优惠的条件获得大量的银行贷款。客观地来看,资金向大型企业集中本身并一定有什么负面影响,如果这种集中是基于现实的投资或交易需求的话。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来说,事情并非全部如此。一方面大型企业可以从资本市场获得比较充裕的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优惠获得需要的大量资金。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动辄对大型企业授信几十亿、上百亿元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调查表明,一些大型企业将银行贷款投入了股市,并未进入实业领域。也就是说,本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了资本市场,而原本就在总量上显得供不应求的信贷资金又有一部分被挪用,拐弯进入了资本市场。据路透社的报道,目前我国股票一级市场申购资金的70%、二级市场的30%为银行信贷资金。国内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2000年底,我国进入股票市场的银行信贷资金存量大约在4500~6000亿元左右,大致占股票市场流通市值的28~37%,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4.5~6%,而其中大约2/3属于违规进入股市。如果说,资本市场对实业投资具有比较明显的直接影响的话,那么,在此条件下,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的传导只是最后经过资本市场来间接发挥作用,信贷渠道本身仍然是相对畅通的。但问题是,据调查上市公司近年来在股市筹资的总量中只有大约10%用于实业投资,绝大部分以资本金存款或股市保证金形式存在于银行或证券公司帐户,而非实业投资。也就是说信贷资金拐弯进入资本市场之后,并没有间接进入实业投资,而是在股票市场自我循环。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近年来股票市场持续性的慢牛行情与实体经济的逐渐减速之间是存在直接间接的因果关系的,货币政策经由大型企业的信贷渠道传导的效果,因为拐弯资本市场而受到影响,难以发挥预期或应有的作用。
(二)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强但信贷可获性差
从信贷传导渠道的企业资产负债表理论角度来观察,假使银行本身的信贷行为并没有变化,但由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恶化,导致信贷减少,从而投资下降的情况,在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对银行信贷依赖性比较大的中小企业方面若隐若现地事实存在。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尤其是税收增加等原因的共同作用,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变化,资信评级下降、信贷可获性降低,银行的信贷投放减少,导致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的作用减弱。虽然近年来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尤其是贷款难问题,有关方面做了大量的指导工作,但小企业获得信贷资金困难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除了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滞后等已被普遍关注的体制性障碍之外,企业资产负债状况变化引起的信贷困难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按照目前的规定,商业银行只对信用评价为A级的企业提供贷款支持,A级以下企业得不到贷款。据有关方面的典型调查,西北地区A级以下企业占比为80%,东北地区高达90%,南方地区一般也达到40-50%。对于40~90%的中小企业来说,虽然可能有投资意愿,有融资需求,但信贷渠道并不畅通。也就是说,问题不仅是渠道不够畅通,而是渠道本身就不够多,在许多地方货币政策只能覆盖20~60%的中小企业。
(三)信贷渠道的宏观效应:超强紧缩、松动乏力
分析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文献指出,信贷渠道的作用主要存在于紧缩时期,即主要是放大了紧缩政策的作用,而在扩张时期作用比较有限,尤其是在扩张后的紧缩中或紧缩后的扩张中,信贷渠道的作用比较有限。信贷传导渠道的这一特点,在我国现阶段同样不同程度的存在,致使货币政策存在着一定的顺周期作用。由于我国信贷机构密度和覆盖面本来就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且存在小型机构比重过低、信贷组织结构不甚合理问题,加上近年来不良资产问题的凸现致使金融机构面临信贷投放与风险防范的两难选择,国有银行日益呈现机构、权限与信贷行为集中化趋势,地方信贷服务机构而停滞不前、趋于萎缩,进而导致经济金融结构不对称、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不匹配,且伴随机构和授权的集中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流动性约束”,结果信贷资金在大企业与小企业、大城市与小城镇和农村地区之间分布极不平衡,并在一定程度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不平衡,致使货币政策的效果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和扭曲。金融机构集中于大城市、信贷投放集中于大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而大企业实业投资增长缓慢、证券等非实业投资比重偏大,致使货币政策的松动作用更多地表现在资本市场而不是实体经济,而货币政策的紧缩则主要体现为非国有经济和实体经济的紧缩。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货币政策被动地受制于资本市场,松动措施不能有效地传导到实体经济之中,但旨在调节资本市场的紧缩措施则有可能伤及实体经济,形成了紧缩超强、松动乏力的被动格局。
五、改革和完善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思路与建议
在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比较健全的西方发达国家,信贷传导渠道是否存在以及究竟可以发挥多大的作用仍然存在着争论。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来看,利率和资产价格尤其是利率渠道必将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就我国的客观现实情况而言,在当前和今后一定时间内,信贷而不是利率或资产价格仍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且利率渠道的传导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需要信贷机构作为基础设施来支撑。因此,从长远来看,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应该以货币市场建设和利率市场化为主,但考虑到当前信贷渠道的局限性和信贷机构对利率渠道的基础作用,当前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和首要任务应该是完善信贷传导渠道,包括改革与健全国有商业银行体制与内部机制,从体制上解决分支机构多存少贷问题;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填补国有银行分支机构撤并留下的空白,为中小企业提供体制匹配的金融服务;健全完善信贷担保体系,为信贷渠道的疏通提供必要的辅助体系;同时探索运用税收杠杆调节银行信贷行为,为货币政策通畅传导提供应有支持。
(一)国有商业银行内部体制改革与机制健全:多存少贷的体制性解决
从增量来看,国有银行在全部贷款中的比重在下降,股份制商业银行等的比重在稳步上升,如2001年上半年多增贷款的99%由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等提供,国有商业银行的份额只有1%。但从存量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是信贷投放的主要力量,因此,完善信贷传导渠道首先要考虑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合理信贷投放问题。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内在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存在着风险防范与金融服务的两难选择,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和防范金融风险、即追求安全性和盈利性目标。规范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必须与内部体制、人员结构、与地方性金融机构机构改革发展的结合通盘考虑,一并解决。
1、处理好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改革与服务的关系。从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考虑,撤并部分基层分支机构是必要的,下一步如果需要甚至还可以再撤并部分分支机构,但一定要把握好撤退节奏,注意和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步伐保持协调一致,制定一个好的时间表,尽量避免给地方和基层造成金融服务空白。继续保留的基层分支机构要克服多存少贷、只存不贷等现象,不能继续将存款简单地上缴了事。总行要制定一定的措施,从制度上促使基层分支机构努力增加信贷投放尤其是优质贷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主观上有利于自身发展和从根本上降低不良资产比重,客观上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货币政策传导。
2、关注总行和省级分行对大型企业信贷投放集中化、加入WTO后外资银行进入等可能引发的新问题。从短期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省行和总行集中资金,向重点城市、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倾斜是可以兼顾安全性与盈利性的理想选择,比较符合银行业所谓的20%的优质客户提供80%的盈利“二八规律”。但由于各个商业银行竞争性向极少数所谓优质客户提供贷款,有可能造成大型企业尤其是垄断性行业大企业的资金富裕,从宏观上来看不利于信贷资金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并有可能使资金被挪用到虚拟经济中,造成泡沫经济和新的金融风险。从长远来看汲取日本韩国对大企业过度贷款造成巨额不良资产的的惨痛教训,必须注意防止随着资金和权限从基层机构向省行和总行的集中,而产生的不良资产发源地从基层分支机构向省行和总行的转移,防止总行对大型企业的过度贷款和信贷资金过度集中使用可能造成的新的金融风险,将是商业银行金融风险防范的一个新任务,也是东亚金融危机给我们的一个重要警示。我国加入WTO在即,从国外经验来看,加入WTO有利于一国整体金融服务的改进,一是外资银行在金融服务包括信贷投放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和制度优势,甚至不会存在惜贷、慎贷现象;二是外资银行加入之后金融服务业竞争的加剧,有助于促使内资银行尤其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进金融服务,减少惜贷、慎贷现象;三是外资银行不可能设置过多的分支机构,可能将从内资银行购买存款,有助于信贷资金整体上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四是外资银行在竞争的同时,必将为内资银行提供学习的榜样,内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可以说是在竞争中共同发展,如此一来,必然有利于信贷渠道的疏通和货币政策的传导。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外资银行进入对从整体上改进国内金融服务的影响将是有限的,因为外资银行将主要分布于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一般不会进入信贷渠道阻塞比较突出的市县一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外资银行的竞争,对于资产状况不甚理想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具有比较大的潜在风险,并有可能引发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的惜贷、慎贷甚至信贷收缩行为,无论对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还是利率渠道的传导都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3、下力气调整与优化人员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建立适应市场性信贷投放的员工队伍。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员结构具有三个显著的不利之处,一是知识结构偏低,多为大专以下学历;二是年龄结构断层,资深业务人员偏少;三是专业结构单一,以熟悉存款业务的金融财会专业为主,尤其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复合型人才。这种人员结构比较适应于按照上级指令分配贷款的旧体制,而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自主决定贷款投放的需要,也是当前不利于信贷渠道传导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同样势在必行。考虑到存量人员调整的特殊困难,商业银行除了在人员增量方面注意结构合理搭配之外,尤其要在优化现有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下大功夫,以适应新形势下贷款业务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填补空白与体制匹配
虽然商业银行在个别业务领域如存款等方面展开了越来越大的竞争,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整个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是一个竞争不足的行业,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扭曲从根本上来看是因为缺乏强有力的竞争。这一点可以很容易地从不同地区尤其是地方性金融机构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和不够发达的内陆地区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不同表现尤其是明显反差得到证明。解决银行业竞争不足的根本办法就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新的体制和机制比较好的中小金融机构。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改革也要有进有退,不能只退不进。即国有商业银行可以撤退,但必须有相应甚至更多的、与基层金融服务需求尤其是中小企业在体制和机制等方面比较匹配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起来。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的健全和竞争性信贷市场的形成方面具有重要的“边际”决定作用,中小金融机构不仅自身有利于服务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还有助于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提高效率、改进服务。借鉴美国对商业银行设立分行的限制所包含的一些积极因素,建立没有上级、不能简单上缴存款或以其他形式转卖存款的独立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在我国当前背景下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
考虑到我国即将加入WTO的迫切现实,从应对WTO角度来看,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扩大规模、扩充实力要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改革通盘考虑,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从农村和县城的撤退可以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向县城和农村的深入结合起来。四大银行尤其是工中建从农村尤其是县及县以下撤退、向大中型城市集中是大势所趋,但因为牵制面比较广,操作起来难度比较大,需要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尤其要做好遗留机构的再利用问题。城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接收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和县城撤退后留下的营业牌照、优质人员和固定资产(不含债权债务)等建立新的分支机构,向郊区和附近农村地区延伸,发展成为地区性商业银行,以扩大资金规模、覆盖范围和回旋余地,适应市管县体制,发挥中心城市对于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弥补国有银行撤退后形成的金融服务空缺,以增加基层商业银行的数量、提高其竞争程度。目前没有商业银行、经济发展比较好、在有条件的县和县级市,可以视具体情况,利用国有商业银行遗留的机构、优质人员和金融业务许可证组建地方性商业银行。尤其是前一阶段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比较缓慢的地区,可以尽快发展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以提高当地银行业竞争程度,促进地方金融体系的完善,为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传导建立更多的“毛细血管”。但同时也要注意,为了避免重蹈农村“三金”的覆辙,摆脱行政依附和地方干预,防范出现新的金融风险,建立新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原则上应该以股份制方式设立,尽量使股权分散化,以企业和个人股份为主,建立真正规范的产权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
(三)信贷担保体系健全完善:信贷渠道的辅助设施
信贷渠道传导不畅除了商业银行内部没有风险防范机制、信贷人员缺乏风险甄别能力之外,信贷担保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外部风险分散机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健全信贷担保体系,当前主要有两大任务需要完成,一是要对现有的信贷担保机构进行适当的改革与调整,二是要加快独立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
1、信贷担保机构的改革与发展。经过有关方面的不懈努力,近年来我国的信贷担保机构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悉,目前我国共有正规的信贷担保机构203家,民间从事商业性担保的机构大约200~300家。其中,正式命名为“信贷担保机构”的116家担保机构所拥有的资本金共计60亿元(约合8亿美元),大体相当于美国担保体系的资金规模。但从运行实践来看,存在两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再担保体系不健全,缺乏最后担保人;二是商业性担保机构比重过多,而被国外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财政出资的担保机构比重过低。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角度考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积极财政政策的可以有所作为,从增发的国债资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全国性再担保机构的建设,逐步建立起以非商业性担保机构为主的信贷担保体系。
2、加快建设信用评价体系。与信贷担保体系一样,信用评价体系同样对于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传导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普遍缺乏独立的信用评价机构,企业的信用等级基本上由商业银行单方面评定,个人信用等级评级基本属于空白,这种情况极不利于信贷渠道的疏通。关于我国的个人信用评级制度建设,目前有两种主要的主张,一是建立符合东亚国家特殊情况、由政府主导的信用评价体系,二是建立完全独立的信用评价体系。我们认为,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来看,不宜简单划一,可以在总结上海等初步试点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竞争并存的信用评价体系。
(四)运用税收杠杆调节银行信贷行为,为货币政策通畅传导提供宏观支持。
信贷渠道的相对萎缩除了商业银行自身的原因之外,宏观上缺乏有效的政策制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目前金融业市场准入是受管制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受到比较严格的限制,现有金融机构在所在地处于垄断或寡头垄断经营状态,并受到管制政策的庇护。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政府管制下的垄断经营应该负有普遍服务的义务。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多存少贷、只存不贷等“占着茅坑不拉屎”甚至损害地方经济的行为应该受到政策层面的约束。可以考虑运用税收减免杠杆对大银行分支机构片面的信贷行为进行调节,为货币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条件。具体设想是对于已经出台的商业银行减税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对大型银行基层分支机构2002~2003年的营业税税率实行1~2%的浮动,具体由地方税务部门根据其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状况决定,以促使大型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努力增加信贷投放,改变存多贷少行为对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由此造成的货币政策传导阻滞及其紧缩效应。因为,从理论上来说,只从基层抽走存款、不(少)对基层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银行分支机构是没有理由获得地方税种优惠的。与此同时,对主要服务业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除了已经出台的减税计划之外,再分别给以1~2个百分点的减税优惠,并适当提前开始执行,以鼓励其努力增加对中小企业和地方基层的信贷支持,抵销或弥补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分支机构的片面信贷行为的不良影响,促进货币政策应有作用的有效发挥。
总而言之,完善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传导渠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上述影响因素和需要采取的措施之外,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尤其是现行国有企业制度也是妨碍货币政策作用正常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为货币政策发挥应有的作用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也是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必然要求。但货币政策不能有等靠要思想,不可坐等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发展起来之后再发挥作用。而要尽量适应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和特殊环境,尽量发挥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并积极创造条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在转轨时期特定体制背景而不是理想状态下寻求问题的解决。
虽然国有银行县级支行的对企业的贷款权比较有限,但城市的储蓄所就可以提供面向固定收入群体的消费信贷,因此,近年来消费贷款发展比较快,应该说对启动消费、促进货币政策作用发挥起了一定的作用。2001年上半年面向个人的消费贷款增量增长幅度高达75%。但消费者贷款中也开始出现了一些问题,贷款风险随之产生,已经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消费贷款增长速度虽然比较快,1998年之前的消费信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1998年消费信贷大约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1%,2000年上升到了4%,但鉴于其在整个贷款余额中的比重毕竟有限,因此,本报告不打算对货币政策经由信贷影响消费的效应进行专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