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能源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向对促进经济发展绿色化转型,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倒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正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碳排放双控政策的提出,延续了能源双控政策以来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核心思想,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完成“双碳”目标的进一步的路径指引。
与此同时,能源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向更加突出了管控的重点——对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控制。区别于过去整体能源的控制,由于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化石能源使用过程,转向后将对非化石能源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经济上避免了过去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误伤”,能提高能源管控的精度。此外,政策转向考虑到工农业生产过程中非能源性的排放,扩大了绿色的广度。因此,从经济发展整体来看,能源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向对促进经济发展绿色化转型,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倒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升级有着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绿色金融也将对经济的发展和变革作出更大贡献。
碳排放双控下的绿色金融发展和结构性变化
从国际范围来看,绿色金融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以及经济结构的优化,中国绿色产业迎来了长足的发展,绿色经济内生性不断增强,对政策补贴依赖逐步减弱,中国绿色经济的质量明显提高。绿色金融也逐步受到重视,发展迅速。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2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比2021年末高5.5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8.1个百分点,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位。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8.62万亿元和6.08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7%。2021年,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了6000亿元,同比增长180%,余额达到1.1万亿元。
当前,能源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向,进一步凸显绿色经济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但由于发展阶段的差异,同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耗相比,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未来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能源增量中非化石能源的占比将逐步提高,整体能源结构中,也将进一步优化非化石能源占比结构。碳排放双控政策下,由于减小了对非化石能源发展的管控,优秀的绿色能源将逐步成为重要城市基础资源,成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重要保障。绿色能源的占比也将直接影响电价等生产要素价格,进而影响一个城市的产业吸引力。此外,绿色内涵进一步深化,企业绿色化改造也成为了符合碳排放双控政策的举措,企业低碳化转型将成为重要的经济结构变革,绿色不仅仅代表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也将成为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绿色概念的社会性逐步转向经济性。
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双控的转向引领下,绿色经济将会有所发展和变更,也将为绿色金融带来深远的转变。一是绿色金融对产业挖掘的深度不断提升:目前,支持绿色经济已经逐步成为金融机构的共识,《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22)》调查数据显示,银行信贷投向的重点支持行业中,电力燃气业(含光伏)的支持比例逐年显著正增长,53.2%的银行家将电力燃气业(含光伏)作为银行信贷未来投放的重点,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二位。整体的支持力度增大将使得金融竞争加大,传统的蓝海市场将加速红海化。绿色金融对产业服务过程中,对绿色产业的产品种类、应用场景、上下游产业链的挖掘将逐步深入。例如目前,新能源行业中,金融机构的竞争逐步从集中式的光伏风电向分布式的普惠能源项目延伸,零售端市场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对产业不同业态的服务由大及小,由浅及深;新能源电池行业中,金融机构对上游正负极材料等市场也日益青睐,金融服务沿着产业链延伸,促进了产业链企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上,金融机构对充电、换电等线下应用市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促进应用场景发展更加成熟丰富。未来随着经济社会对碳排放双控的重视,竞争驱导的对绿色产业深度挖掘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二是产业广度的不断拓展。2023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与2019年版相比,三级产业目录增加了10%。绿色金融的服务范围随着技术进步、产业发展快速拓宽自己的广度。新型储能、氢能、高功率新能源电池、废电池的梯次利用等行业将成为新的投资热土,参与的金融机构种类不断丰富,逐步由权益投资走向债务融资。在碳排放双控政策下,又将大力促进传统企业低碳化转型,拓宽的绿色概念的边界,绿色化升级改造也将成为受金融机构青睐的、新的增量市场。
三是应用产品的不断丰富。目前中国已经形成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未来随着碳排放双控转向的不断深化,将进一步深化产品的种类。国际市场上围绕碳排放的控制,已经出现了碳回购、碳互换、碳期货期权、碳远期、碳保险等多样产品。中国碳金融相关产品的发展迅速,目前基本形成了数个地方碳市场和初步以发电企业为主体的全国碳市场的两级碳排放交易体系,碳金融衍生品逐步增加,通过产品种类的丰富提升了绿色金融的服务维度。在货币政策上,也与碳减排概念更加紧密关联,2023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至2024年末,将部分地方及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货币当局的工具创新也将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关注基于碳减排的产品创新,目前国内基于碳排放权的创新性融资工具也在快速发展。
碳排放双控政策下,绿色金融也将持续发挥金融优化资源配置的本源意义。企业通过金融市场高效获取资金,促进产业转变速度加快。资源配置的优化,也将引导资金更有序且精准地流向“双碳”绿色项目,支持新的绿色商业机会、就业和技能的增长。
金融机构的应对路径和发展机遇
在绿色金融结构性变化的格局下,金融机构的应对措施对自身竞争力的保持十分重要。通过对经济绿色化转型的支持,金融机构不仅更好地服务实体,推进社会发展,也将实现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贯彻ESG发展理念,拥抱绿色经济发展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战略兼顾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多维度的价值观念。碳排放双控政策的深入落地以及经济绿色化的发展过程中,ESG战略将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深度结合。低碳与绿色,不仅仅再局限的理解为是对社会及环境责任的践行,更是评价企业竞争力的新维度,将为金融机构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获取。
贯彻ESG战略的金融机构可以更好的拥抱绿色经济发展的广大市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测算,中国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每年需要的资金为3.1万亿—3.6万亿元。未来随着中国绿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碳市场成交量有可能超过300亿吨,碳期货、碳远期等衍生产品的市场规模就有望达到万亿元规模。氢能、新型储能等新产业的孕育、传统行业绿色化升级改造都将产生大量的新的投资机会。金融机构应积极拥抱技术变革,把握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借此塑造自身绿色金融的竞争优势。
深入对ESG内涵的理解也将帮助金融机构转变投资思路。ESG战略更侧重于关注非财务表现和非当期的经营情况,在碳排放双控下,对环境和社会的友好程度可能会逐步形成企业未来的差异化竞争优势,ESG战略带来的新的评价体系,有望带来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经济效益获取的前瞻性视角,不再拘泥于当前发展的时点性分析,从而可能对企业未来价值有更好的彰显和判断。
丰富产品体系,跨越产业生命周期
绿色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业务需要不同的金融产品适配,从而使得金融业务可以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金融机构应拓宽自己的产品条线,关注行业内产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趋势正在加快,碳配额交易、碳期货、碳排放权融资等产品正在逐步完善,对产品运用的灵活性将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与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协同,共同跟随产业发展。目前国内的绿色产业对金融产品的使用范围较为广泛,传统信贷、信托、基金、租赁、绿债等各个产品的侧重点不用。通过机构间的协作,加强产品间的联动,从而跨越产业发展生命周期,为产业的孵化、发展贡献更大的金融力量。
转型风控理念,塑造绿色风控体系
风控理念的转型同样是适应碳排放双控政策转向的重要举措。一是碳排放双控政策下,绿色指标的经济意义扩大,要重视绿色指标与企业未来获取可持续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运用绿色指标的能力显得愈发重要。通过绿色指标来甄别产业内的优质标的;通过后续绿色指标变化的观察,来检验投资效率,都将成为风控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二是新的产业在涌现,产业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增大,技术的革新周期逐渐缩短,产业内竞争加剧,较多子行业头部聚集效益提升,行业内结构性变革压力较大,例如新能源电池及上游产业链,技术的进步成为重要的投资关注点,储能行业的技术应用路径,也将直接影响能源存储的效率及安全性;三是重视对传统高碳产业信用风险把控,投资方向的绿色化必然会影响对传统行业尤其是高碳行业的信贷支持。应积极关注随着绿色政策的不断深化,高碳行业的经营及财务情况的变化。审慎应对其新环境下的信用风险的变化,将成为重要风控着眼点;四是要避免对绿色企业的盲目投资,随着绿色政策的聚焦点更加突出,绿色经济的不断深化,“欲借好风”的企业也会逐步增多,在此过程中,金融机构对绿色经济和政策的理解应避免肤浅化,要深入理解内涵,重点提升尽调能力及行业认识的专业程度,由此才能助力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监管政策评估及制度的优化
健全的制度是构建金融生态的基石。碳排放双控政策下,金融监管应加快完善制度建立,明晰政策和操作指引,从而引导绿色金融保持积极的创新活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完善制度及执行标准,健全绿色市场顶层设计
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是一项系统工程,绿色金融的发展要配套相应的监管制度和政策。经济主体对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不断重视下,碳市场在快速的形成。监管当局要加快健全“碳市场”的基础制度设计,由此才能有效发挥“碳金融”的功效。首先是要丰富碳交易市场主体,完善融资指引。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市场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标的主要是碳排放配额(CEA),该配额以生态环保部门免费分配为主,重点排放单位足额清缴后仍有剩余的,可以结转使用;不能足额清缴的,可以通过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购买碳配额等方式完成清缴。基于CEA的交易,由此产生了碳交易市场,但目前整体来看市场活跃度较低,碳交易市场主体基本为控排企业,国内CEA相较于欧盟碳市场换手率相差巨大,处置灵活性较差,未来应逐步丰富参与主体,重视对金融机构的引进,逐步提升CEA的交易灵活性。此外,碳排放权的融资创新不断试点落地,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地方金融监管机构会同生态环保部门相继出台业务指引,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碳排放权融资将大幅度提升碳交易市场活力,优化定价,但目前碳排放权融资实践上所涉及的公示登记操作、配额查询等问题仍未完全解决,限制了绿色概念的社会性向经济性的发展,亟需进一步加快制度建设。
此外,从目前市场参与主体来看,围绕CEA开展的金融产品主要适配的又是碳减排重点行业企业,因此加快完善制度细节,也将增加高碳企业减排的动力,促进行业的绿色化转型;同时也将为高碳行业的融资提供新的风控措施,从而有助于高碳企业降低融资难度和融资价格,有效降低高碳企业在社会绿色化发展过程中的信用风险暴露。
优化产业指引政策,避免政策风险
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两种绿色金融形式,而绿色金融信贷的获取、发行绿色债券主要依据于国家所界定的行业明细(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旧版的发布时间为2019年,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产业的涵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但更新的时滞较产业技术的更迭仍显较慢;而实践中,部分中小企业以及新兴技术的绿色应用也易存在难以认定问题。应进一步优化行业认定,兼顾对新兴绿色技术应用的鼓励。此外,金融产业引导政策对碳排放双控政策的响应措施,应考虑到调整的逐步性,防止“一刀切”:对高碳企业、“两高一剩”行业的金融政策指引应考虑到企业发展的逐步适应,引导金融机构授信及投资政策逐步转向,防止相关企业发生资金问题,甚至企业间及行业间出现风险传染,产生系统性风险。
引导积极的金融创新,完善多维度的金融服务体系
立足于实体经济需求的金融创新可以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增加风险防范的手段,贡献金融服务的新维度,提高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效率。2023年上半年的碳酸锂期货上市,新能源电池材料供应商企业通过套期保值锁定价格,帮助新能源电池材料价格企稳。碳期货的上市,促进了价格的发现,提升了市场活跃度,为碳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整体来看,目前国内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较少,应用范围也较少。产品上较为单一,对于新兴绿色行业匹配程度暂时还不高,对于不同生命周期的绿色企业,也较为缺少风控措施的创新力,应鼓励金融机构更聚焦于企业的绿色数据,创新业务思路;适度鼓励金融机构通过碳期货、期权、掉期等衍生品交易来管理相应风险,提供更加完善、富有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加快社会的低碳转型进程。
优化信息披露机制,健全绿色金融信用信息体系
碳排放双控政策下,健全企业绿色信息核算及披露体系对绿色金融的效能提高有着较大帮助。完善企业绿色信息披露机制,联通各监管、统计部门的数据,形成有机的数据体系,将引导绿色金融的深层次发展。目前金融机构对企业绿色界定还主要依赖于企业主营业务的划分,业务具体的绿色成效受关注程度较低,较大的原因是企业绿色数据查询核实难度较大,以碳排放为例,目前碳排放核算体系尚在发展中,不同产品、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应结合相应特点匹配精准的核算方式。企业具体的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披露机制亟待完善,企业披露意愿不强,不仅导致金融机构在对绿色化转型项目的区分中不易量化,在对所投资项目后续经营过程中绿色化程度也不易跟踪,最终不利于绿色金融的深度发展。加快信息披露机制的确定,构建数据共享,将帮助金融机构建立绿色信用机制,业务的开展可以更好匹配绿色贷款及绿色债项的要求,创新金融服务更针对性的支持绿色项目,发挥绿色金融导向作用,促使企业也会更加的重视碳减排工作,最终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