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已进入二审阶段。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了内部审议会议,预计后续在“两会”期间及以后会有更深入的讨论。在此背景下,探讨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战略问题,十分重要。这里我提几点自己的思考与建议,题目为《民营经济“六维度”探究可否再进一步?》,供讨论参考。
一、“战略立意”:可否再“高”一点?——不仅从中国国内“软肋”切入,而且从应对国际新变局高度思考与把握
研究民营经济发展,首先要立足于国内现实,特别是从“问题”出发。前一段,我们对国内存在的几个“软肋”,例如,预期不稳、 信心不足 、经济放缓、 失业较重 、部分资本外流等,作了论述,不再重复。
今天,我要补充的是,我们的“立意”,是否再“高”一点?——不仅从中国国内“软肋”切入,而且从应对“国际新变局”高度思考和把握。研究在当前国际形势动荡、特别是大国战略利益“移向亚太”的新局势下,我们怎么办?
应对1 :“保”,即保障国家的平安发展。这是第一位的问题。正是基于“保平安”的底层逻辑,昨日高层开会讨论“平安中国”,值得重视。
在新的国际条件下,国家平安发展的基点在哪里?我认为,最根本的“伟力之基础在民众之中”。无论未来面临何种情况(包括机遇或风险),都应“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
基于此,我建议明确提出:“人,不分体制;企,不分公、私”,应从全民族凝聚应对挑战这一层面思考民营经济的发展战略,将其作为国家保平安的重要基础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