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出“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世界竞争格局、着眼全国发展大局、着眼区域合作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开启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征程。中心城市、城市群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目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稳居一席之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就是我国以“国家队”形态出现的一个能全方位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和多方面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是顺应大势的国家战略,也是中国高质量发展内生需求。
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共同机遇和使命
长三角城市群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时空上的战略意义不可小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带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赋予了履行国家使命的重大责任。
目前,我国城市数量达到650多个,有20个左右大小不等的城市群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5.2%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23%的人口,贡献了近40%的GDP。城市群之间通过交通互联、信息互通、产业互动等链接方式,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长三角城市群,不只是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空间上集中分布的一群城市,而更需要强调的是城市群在众多城镇功能定位和产业经济及产业链空间布局发展方面的相互协同、合作共赢,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方面的共商共建共享、无缝对接,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性建设方面的互相照应、统筹协调。在推动城市群和中小城镇协调发展过程中,除了要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外,还要注重差别化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发挥不同城市的优势,力争在均质化与差别化融合上实现优势互补、特色发展。长三角要建设成为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成为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配置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排头兵、美丽中国建设示范区,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必须发挥各自优势,以更加扎实的举措,共同下好一体化发展“这盘大棋”,努力把战略机遇转化为更大的发展优势,为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高质量
长三角城市群已具备世界级城市群应具备的条件。1、区域内城市密集,由26个城市组成;2、拥有一个或几个国际性城市,如以上海为龙头的国际大都市和5个GDP万亿元城市;3、多个都市区连绵,有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宁波都市圈;4、拥有一个或几个国际贸易中转大港,如上海港、北仑港、南通港等;5、拥有国际航空港及信息港作为城市群对外联系的枢纽,如上海浦东、虹桥,杭州萧山,南京禄口和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阿里电子商务总部大楼等大数据枢纽中心;6、总体规模大,三省一市的地域面积35.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亿,分别占全国的1/26和1/6;7、国家经济的核心区域,经济总量19.5万亿元,占到全国的近1/4。
按照“更高质量”的根本要求,紧扣“一体化”的工作主线,着力增强面向长江经济带的带动力、面向全国的辐射力、面向亚太的集聚力、面向全球的竞争力,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这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攻方向。在此背景与定位下,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必须顺应城市群发展内在规律,尊重城市群自身特点,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和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龙头效应和作用,切实提升南京、杭州、合肥等都市区国际化水准和世界级制造基地,进一步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全社会资源高效配置、市场统一有序开放、公共设施互联互通,着力在科技进步、制度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诸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全面汇聚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合力。
安徽成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重要动力源
从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长远意义来看,安徽的加盟是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内生需求。扩容后的长三角获得了更大的纵深发展腹地以及环境承载能力,如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就是为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成为苏浙沪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福地,为安徽全面融入长三角赢得广阔的对接空间。目前,安徽经济基础最好、最活跃的8市已纳入长三角城市群规划。随着高铁、高速公路的开通和同城化效应的凸显,安徽将有更多城市进一步拉近与长三角城市群的距离。如不在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范围内的蚌埠近日与上海徐汇及南京、杭州、宁波、绍兴等6个市区在长三角文化金融合作论坛上正式签约,建立了长三角文化金融合作服务平台。
安徽是文化资源大省,改革与创新是安徽的文化基因,这也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元素。安徽在科技、产业、生态、能源资源等方面也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合肥科教资源富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正在加速推进,沪苏浙皖共同开展一体创新,促进优势叠加,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前景可期。作为长三角的重要生力军,安徽要深度参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规划纲要编制,并着力在空间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区域市场、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要聚焦正在开展的交通、能源、创新、环保、产业等12个合作专题,确保各类合作事项能落地、快实施、早见效,合力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从而开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境界。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