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汹涌而来的老龄化和“银发浪潮”,如何积极、全面和主动应对,而智慧养老成了中国化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抓手和重要领域。江苏省智慧养老示范社区完全有条件在全国率先试行精神服务业的构建,合理利用江苏文化大省的资源,借助智慧手段发展好社区特有的精神服务业。
本文主要观点:1.智慧养老示范社区面对不同养老群体的差异化需求,要切实满足智慧养老最紧迫需求同时成本又能被老人群体接受是长足要素;
2.智慧养老衍生产业有满足于老年人金融理财、人生经历与职业荣耀等精神需求。包括:老年储蓄、投资理财等金融产品,寿险、长期护理险等保险产品、寿险产品的证券化产权产品、老年融资、老年出书和职业经验分享等;
3.智慧养老示范社区利用先进成熟的管理模式和基于物联网为主信息技术实现终极目标:老有所养、所乐、所用,人生价值归属地;
4.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化进程,成立老龄产业或服务业协会和组织,促进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管;
5.遵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百德孝为先”等核心理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价值观念,以深厚的人文情怀来应对老龄化问题,来顶层设计和构建智慧养老示范社区;
6.人老并不可怕,但是人如果进入晚年之后只能过着一种没有选择的生活的话,是可怕的,所以这些安排都应通过智慧手段让老人的参与和选择,这很重要。所有的智慧养老服务项目这一系列的选择都可在手机终端上得以解决;
7.以乐活文化作指导,文娱为支撑,满足社区养老住户随时随地对安全、健康、生活、精神四个层次的养老需求,为老龄人群提供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和保障。形成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帮、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敬老颂老氛围;
8.智慧养老示范社区突出“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文化主角、科技手段”宗旨,建立发达的智慧服务,真正做到:智能门户实时监测,事无巨细动态管服!
9.发挥和提升老人综合价值,是精神服务业的一个发展方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发挥老人价值的有效手段和路径。一方面,通过智慧科技,把那些人力做不到的、做不好的或者是不愿意做的事情交给机器或者系统去完成,可以提升老年人的体验感。如口授历史、亲身经历转为文字、将经验(中药方子)转为计算机词条;另一方面,通过利用老年人的智慧(经验和知识),去帮助解决社会治理和一些企业运营中遇到的难题,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可以提升老年人的价值。
主题词:智慧养老 示范社区 精神服务业
引 言
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人口普遍老龄化进程加速和现代生活方式改 变,各类慢性病和亚健康产生的国民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重大因素和负能量。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正式提出“大健康、大卫生”理念;国务院于2016年正式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长远发展和时代前沿出发,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安排。它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旨在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新时代建设健康中国明确具体落实方案。这必将使人民健康水平全面提高,更加精准对接和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
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养老事业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面对汹涌而来的老龄化和“银发浪潮”,如何积极、全面和主动应对其给全社会带来的各种影响?如何找准和有效释放经济转型升级蕴藏的增长潜力?如何在坚持守正创新中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智慧养老成了中国化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抓手和重要领域。本文将从智慧养老示范社区中的需求与供给视角来研究,其主要表现在找准需求、以高科技的手段完善供给和创新智能服务等方面探索,就其示范社区的服务模式、功能定位、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并就此提出若干发展策略。
一、智慧养老中国现状与示范社区现实意义
根据民政部2018年4季度机构数据显示:全国养老服务机构近3万个。“十三五”养老规划达标是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35-40张,而目前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32张左右,这与目标存在很大差距,养老床位总体不足,意味着养老院、养老公寓、养老地产还有很大增量空间!从就业方向上看,康复与养老护理等近似专业人员在国内有着非常广泛的就业窗口:各县区街道养老护理站、养老院、康复中心、老人公寓、社区卫生服务、社会福利院、特教系统等各种机构。而引入智慧养老的理念和手段是一个不二选择。
我国智能养老产业从2012年起步,经历了倡导、试点,从2017年开始进入全国推广阶段。2017年2月,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标志着第一个国家级智能养老产业规划出台,我国智能养老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朱勇研究员主编的《智能养老蓝皮书: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8)》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形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智能养老产业体系,并呈现“创新、整合、应用、共享”的新趋势。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主办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罗文表示,到2030年,我国健康产业和养老产业规模将分别达到16万亿元和22万亿元。
未来10年独居和需要人照顾的老人数量也将呈爆发性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服务需求逐渐发生改变,不再局限于一般的家政服务和生活照料,高质量的护理保健成为发展趋势。“智慧养老”的概念随之出现。如:独居老人的任何一个举动都能被佩戴式设备记录下其生理特征并传送至后台。一旦老人出现身体或行为异常,智慧平台就会了如指掌自动报警,相关工作人员将立即联系老人家属或小区志愿者进行探查处理,既提升了反应速度,又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成本。智能养老社区不是简单用高科技和信息化手段来武装养老服务产业,更多要深挖未来社区养老产业的真需求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特点和重点。面对不同养老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找到合适的市场切入点,进行合理定位十分关键。能切实满足养老产业最紧迫需求同时成本又能被老人群体接受是其长足发展重要考虑要素。因此,必须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进行科学定位才能获得成功。否则要么进入领域不对,要么进入时机不对,要么进入方式不对,都可能带来不利后果。
智慧养老本位产业本质主要是应用信息技术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和照料、护理等刚性需求。包括:养老设施和机构、老年房地产、老年护理服务业、老年医疗、老年食品、老年服饰等。其相关产业主要是服务于老年人的休闲娱乐等享受型需求。包括:娱乐、学习、旅游、医疗保健、营养保健、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护理人员培训、劳务派遣、老年护理专业用品、治疗和康复器械。此外智慧养老衍生产业有满足于老年人金融理财、人生经历与职业荣耀等精神需求。包括:老年储蓄、投资理财等金融产品,寿险、长期护理险等保险产品、寿险产品的证券化产权产品、老年融资、老年出书和职业经验分享等。
智慧养老则应更趋向于“以人为中心”的物联形态。有别于早期的物联网应用主要是一些公共管理、安全监控方面的应用,更多的是以物为中心。以手机终端为主体的人机交互形式的动态产品设计将这种理念融贯于我们的智能养老示范社区。而智慧养老示范社区利用先进成熟的管理模式和基于物联网为主信息技术实现终极目标:老有所养、所乐、所用,人生价值归属地。
此外我们要有“积极老龄观”视角,养老服务不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结合点,还将成为释放消费潜力、培育发展动能的重要增长点。我们以上海为例,其老年人口占比接近35%,其旺盛的老年人消费需求怎么估量大概也不算过分。然而现有的养老设施和服务虽然每年都有人所共见的改善、提升、普及与优化,但仍存在着种种不足,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比如,为老年人服务的项目还比较传统和单一,有些社区的老年助餐配送、实时监控等各种配套养老设施也不够完善,甚至尚是空白;一些养老院的专业护理人才也比较匮乏、职业素养参差不齐,等等。其实养老既是大民生,也是大产业,正呈现出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品质化发展趋势,对提高养老服务和养老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下与未来,智慧养老把全社会的活力更好激发出来,更大力度向市场开放,更多扩大社会参与,更好满足差异化、优质化养老需求。为上海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实际的养老服务路子,让这座城市的寿星更多、老年人的笑容更多,让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充满不竭生机和活力。
二、智慧养老示范社区国内外经验
智慧养老是新近流行的一种养老概念。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最早提出,它们称其为全智能化老年系统,即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在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
(一)欧美互助养老方式深受欢迎
美国社会老龄化现状:201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3%。到2030年,65岁以上的美国人将占到20%,85岁的人数将增加50%以上,100岁的人数更有可能增长近3倍。主要养老方式:老年公寓、“半托制”养老机构和社区互助的居家养老。越来越多的美国老人喜欢住在只租给5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老年公寓里,也称“退休社区”,除了租赁房屋外,还提供就餐、清扫房间、交通、社会活动等便利服务。典型的设施和服务还有:医务室、图书室、计算机室、健身房、洗衣房、紧急呼叫系统、外出购物、组织参加社会活动等。公寓内每周放一次电影,还提供两小时免费卫生服务,定时有人上门帮忙,其服务标准不低于四星级宾馆。
“半托制”也受到许多老年人的青睐,就是老人白天在养老机构生活,晚上回到自己的家。养老中心的经费是主办者向美国联邦政府申请,经审查合格后联邦政府给予一定的资助,同时,中心可以接受社会的捐赠,这种捐赠经联邦税务局按程序核定无误后可以在税前列支。至于收费,没有具体的标准,完全是按每个托保人的经济状况而定。
德国的“乐龄合作社”为养老未雨绸缪。进入“专业护理老人院”是老人们最普遍的一种选择。这些养老院拥有世界一流的硬件设备和人员管理方式。不过近年来,德国兴起了一种名为“老年之家”的互助养老方式。一些害怕孤独又不愿意去养老院的老人自发组建自己的小天地,在“老年之家”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互相帮助,一起参加社会活动,让老人远离了孤独,也体会到了家的温馨。
此外,德国一些社会团体和地方政府也探索出了包括“多代屋”在内的多种互助养老模式。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开发老年人潜力,还有助于促进代际交流。如里德林根的“乐龄合作社”,不仅老年人可以加入,年轻人也可以加入进来。参加者可以选择小时工资,也可以把服务小时存入合作社,用以日后获得同样时间的免费服务。这种做法既鼓励老人互助和自立,也吸引了年轻人参与其中,通过服务老人为自己未来的养老做准备。
(二)日本注重个性化以社会关怀为主
作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本先于中国2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并于2011年在《老年人居住法》中增加了相关规定。日本国土交通省是如此定义的:“服务型高龄者住宅是与护理、医疗机构合作,给老年人提供安心服务的无障碍结构性住房。”日本社会老龄化现状:每5人中即有1名老人。日本政府将养老设施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短期居住型、长期居住型、疗养型、健康恢复型等,其中政府在全国建设了约3100处健康恢复型养老设施和约3700处老年疗养医疗设施。
此外,不少企业建设个性化的商业养老院。看护型养老院主要供身体不便和患病老人入住,由养老院下属团队为入住者提供看护服务。住宅型养老院供身体状况正常的老人居住,当老人需要看护服务时,企业提供临时看护服务。健康型养老院类似宾馆,院方只负责打理老年人的日常家务。在日本,上述种类的商业养老院数量已超过2000家。日本和北欧国家一样,注重老年人生活的常态化及其独立性的保持。
(来源:中宏数据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