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有限,人数众多,我得抓紧发言。我谈三点。
第一点是奉化的变化,给我留下两个深刻的印象。一是干事情“猛进如潮”。一连几个谋划的目标都实现了。“十三五”的终点虽然还没有到,但也是“稳操胜券”了。二是我们奉化的“机遇意识”超强。这主要是指奉化抓住了“撤市建区”的机遇,用好了这个机遇。什么叫机遇意识强,那就是“审时度势、快速反应、放大收效”。原先我还真不知道,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面前,奉化的反应绝对是第一流的,无论是打好“阻击战”,还是“复工复产”。这表明了奉化人的一个素质,那就是“见势早、反应快”,当然“下手也狠”,说刹住就刹住了。这也是所谓的“霹雳手段、菩萨心肠”。为此我看好奉化,看好奉化的下一步发展。我不是什么乡贤,我是外乡人。父母从山东到浙江,祖籍徐州原属鲁南,后来53年行政区划改革划入了苏北。所以从籍贯上说,我是苏北人,虽然出生地在杭州,后来工作和退休都在浙江。在座多数是原乡人,是乡贤,与会也是报效桑梓。第二点是我们现在的奉化,既是在一个完成“起飞(全面小康)”的阶段,又是在一个谋划未来现代化发展的关口。不管是“十四五”还是基本现代化的2035,包括我们雪窦山上的弥勒佛即所谓的“未来佛”,都需要我们要面向未来,深入考虑一些下一步的发展问题。
奉化已成为宁波主城区的一个新区,那我们就要考虑一下,未来城市将会是什么模样的?我记得我还在职的时候,说起来也已经整整10年前了,我跟着陈敏尔常务副省长调研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的时候,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说杭州余杭区的仓前地块,即现在的“科创大走廊”的“未来科技城”,它的特色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句叫“近城不进城”,一句叫“似城不是城”。
所谓“近城不进城”,前面这个“近”是靠近的“近”,后面这个“进”,是进入的“进”。大未来科技城靠近人口和经济高度密集的中心城区,但又不是中心城区里的老城区,这里的建筑舒朗、田园风光。所谓“似城不是城”,就是大走廊城市的功能都具备,公共服务也到位,但是它又不是我们传统印象当中的那种工业化时代的大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浊,城市病突出。这两句话,其实就是“未来城市”的一个比较典型的空间形态和外部形象。
省里在建设未来社区,未来社区是“未来城市”的一个细胞形态,但其中的智能化、生态化和人本化的三维价值坐标,都是高度一致的。杭州市现正在西湖、萧山、富阳、滨江四区的毗邻处,富春江、浦阳江和钱塘江的“三江汇”之地,谋划建设改造一个未来城市的实践样板。“三江汇流”往往都是好地方,就像宁波的“三江口”一样,是点睛之地,是“皇冠上的明珠”。我参加过几次他们的咨询会,下礼拜三我还得去。对于未来城市我还在学习中,这里只提及三个特点,或者叫三个趋势,值得我们奉化的同志在考虑、谋划未来发展的时候,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一个趋势就是轻型化。是不是还都要大规模地上那么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不是都要搞那么多重资产的产业?你们现在是全市第三位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然后引进的投资我看都是300来亿的大块头。这表明奉化的发展势头很好,招商引资很有吸引力。投资都是面向未来的,但您还要关注投资的结构。
投资是个大概念,不仅仅只是有形的的固定资产投资,当今大变局下,您要特别关注的是创新研发方面的投资,人文教育方面的投资、包括人力资本的投资。面对那种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投资、重大型规模制造业的投资,你就要精心筛选,有所控制。因为这些和您长远发展的定位联系起来看,并不一定是高度契合的。你是宁波的新城区,好山好水好生态都在这里。某种意义上给未来产业留白的空间比较大,所以你需要从未来城市的趋向来选择产业、选择业态、选择资本。
这样做会不会带来产业空心化呢?这个问题提得好。“十四五”是新发展阶段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形成新发展格局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所有的作为都要紧扣“现代化”这个关键词来考虑,而不能只是沿着过去的思维定式和操作惯性往前走。
具体来讲,无非是两条路子:一是现在有基础的产业,要按照今后高质量、高水平(浙江特色:高于全国平均线的水平、或领先全国平均线的水平)的要求,系统梳理一下,是不是太散了,是不是太低了,然后通过要素保障、环境保护、劳动保险等政策加以引导。现有的企业和产业,只要有市场、有效益,对环境又没有什么损害的,您就要让他干,不能剥夺他的“发展权”。市场经常可以“无心插柳柳成荫”,而政府则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政府当然要“有心”,但用的一定是“巧力”,即经过政策的利益诱导,而不能什么都是行政手段。
市场当然会引导企业产业升级,眼下如日中天的公司,哪个不是高科技企业?但单是这种引导的力量还不够,政府这时还要助一把力,“四两拨千斤”。一旦叠加上政策的“利好”,一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就会顺畅得多、平稳得多。让“低小散”的企业在“无害有利”的前提下继续发展,是政府的明智。因为企业搞什么不是一成不变的,多少大企业、好企业,都是从不名一文的小企业、差企业,一步步转型升级发展起来的,不要总想着“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还有一条路子,就是政府通过产业基金、政府补贴、参与风投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借助于市场机制间接扶持一些未来产业的萌发和壮大。政府不要指望靠这个去“赚大钱”,去迅速增值国有资产。这种“急功近利”的快钱,政府最好“收敛”一些,不要去和市场“抢食”,去和民企“争利”。您要搞的,应是那些和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靠的近些,市场一时还看不准、还下不了决心干,但对地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项目或投资。那些具有准公共服务性质的东西,如共享技术平台、数据中心等,政府可以投,也可以使用和监管,但说到具体的运营管理,我个人觉得还是要更多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外包给市场化运营的机构去做,免得一整又吃皇粮军饷,弄得越来越多的大锅饭、铁饭碗。
总之,政府着力的重心,应该是未来有前景的、有科技含量的项目和产业。为此,就不能把工作仅限于“招商引资”。所以,我建议你们以后讲“一号工程”要讲“双招双引”。加上一个“招才引智”,吸引外部软硬资源的助力就比较完备了。面向未来,我们的政府要更加有为,但再有为还是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那些市场机制可以调节的,不要去和市场“抢饭碗”,让它们去决定就是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有一个很具体的建议:多搞钢结构的厂房租用,少搞混凝土的结构施工。混凝土构筑物一拆迁,大面积污染环境。而钢结构的话,最后都是您所在城市的钢材蓄积量,这叫“城市矿山”。多建多租钢结构的标准厂房,贯彻的是“多功能厅思维”。完全没必要划分得那么细,那么死,打醋的就不能打酱油。多功能厅今天开会,明天跳舞,后天办个婚宴,也都是可以的。第二个趋势是柔性化。未来城市要有弹性,要有包容性;同时产业上不都是很刚性、很硬化的东西。我们现在到处是大拆大建,搞了很多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土地开发的强度也在不断提高,大量的地面都硬化了。这里有没有一个底线?
日本是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那是从GDP总量角度计算的。但是日本的海外投资规模很大,要算是GNP的话,就还要再追加3-4个百分点。可是要是算人均GDP,人家是我们的4倍,但人家的国土开发强度是低于浙江的,这说明人家的单位土地产出率很高。我们今后多搞些柔性的服务业,譬如科技的、信息的,人文教育和知识生产的,也都是可以的。而且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来看,从人工智能的发展来看,整个劳动的强度是在降低的(简单和强体力劳动大量由机器人取代),创造性是在提升的;体力消耗是在降低的,脑力消耗是在提升的。这些柔性化的发展趋势都要有一定的超前预判。
柔性化我再打个比方,也是受魏老师的启发。雪窦山寺的恢复和文化,其实也是一个柔性化工程。重建大佛和大庙,这些都是刚性的。但是今后的重心,那就是要做好旅游观光和佛教文化的文章。我们现在这些复建的佛教圣地,一个个好像贵气、霸气、烟火气有余,但灵气、静气、书卷气不足。今后的“圣地”,内涵肯定是要转化的。以后雪窦山上的居室,不是酒店宾馆,而是禅修之地。有人头脑发热了,忘乎所以了,可以去到那里去冷静一下、反思一番,以利再战。
第三个趋势是韧性化。经过这次新冠疫情的大流行,看来我们还得增强城市发展的抗风险能力。一旦遇到不可抗拒的灾难来临,还要有一整套训练有素的抗灾和减灾的能力。为此事先在城市的扩张新建和有机更新过程中,也要有前瞻的谋划和应急能力的配套。同样是产业,在中美战略竞争的格局下,也要有一个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安全问题。这方面要借鉴“自主创新”的思维方式,坚持走好自主发展的道路。“自主发展”是开放性的,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发展,不是封闭式的“自我发展”“自求发展”。第三点,如果搞人才竞争的话,我们最大的优势资源是好山好水好生态。这个生态,既包括绿色的环境生态,同时也包括我们亲清的政商生态。最后能不能够留住好项目、好团队,我们班子的这些成员是“关键的少数人”。实际上真正的大项目要进来,你们肯定都是见过的、交流过的。他们一跟你们接触,一看你们的作为,一听你们的思路,一感受你们的做派,什么投资环境也就知道了。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除了土地、矿产等资源,我觉得科技、人才、资本、管理等所有的高端要素,都是可以流动的。怎么样才能把这些可流动的资源,拿来为我所用,唯一的结论就是营造出一个一流的营商环境。而一流的营商环境,不一定是在底下那些基层的干部,而在于区一级的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主要领导营造的一个大的软环境和氛围,它一定会层层影响到下面的小环境和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