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是经济全球化以来影响世界经济格局走向的一次重大外部冲击。IMF警告,此次新冠疫情带来的衰退比此前预估的更为严重,这是一次真正的全球性危机。6月17日周二,IMF首席经济学家Gita Gopinath表示,2020年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都将陷入衰退,这是大萧条以来首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另据世界银行6月8日发布预测,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下降至-5.2%。与1月时的预测相比,下调了7.7个百分点。其中美国-6.1%,下调了美国7.9个百分点;欧盟-9.1%,下调了10.1个百分点;中国1.0%,下调了4.9个百分点;世界贸易总量为-13.4,下调了15.3个百分点,为“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美国经济影响
事实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在财政大规模举债和非常规货币宽松政策的刺激下,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经济扩张,但却并未摆脱低速增长。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在2013年曾提出:美国增长可能陷入长期停滞(Secular Stagnation)的局面。IMF数据显示,全球金融危机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增长率远低于1929年之后的同期。
事实证明,即便2017年底,美国国会通过《减税和就业法案》,实施了大规模减税,但短期刺激措施未能提振经济的持续增长。美国2019年经济增长2.3%,低于2018年2.9%的增长,连续二年未达特朗普设定的3%的目标,为2016年以来最慢的一年,特别是在具破坏性的贸易紧张形势下,企业投资进一步下降。疫情彻底中断了美国长期经济景气周期。为克服疫情带来的危机,美联储购买了2.1万亿美元的国债和抵押债券,大举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以及2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以阻止经济陷入深度衰退。
(一)美国经济受疫情冲击在二季度将全面显现
随着经济重启以及复工复产加快,许多经济指标会出现明显反弹。例如,5 月美国零售数据环比上涨17.7%,远超 预期的8.4%。也创下1992年以来最大的单月环比记录。但5月整体零售消费量为4855亿美元,依旧低于2月高峰时的5273亿美元,比全年5月同比下降6.1%。政府大规模刺激计划在4月底和5月初起到了一定成效。
然而,这种反弹态势似乎预计不会持久,也不会出现V型复苏。从就业市场看,4月份美国失业率上升到14.7%, 创二战结束以来的最高纪录。自三月以来,美国已经有3300万人因新冠危机首次申请失业救济。由于数据统计的延时,4 月份的失业率只是根据截至4月中旬的数据做出的评估,因此还不能完全体现出就业危机的严重程度。美银预计,失业率将在第二季度末达到19%的峰值。但有更广泛的失业率衡量指标表明,当前失业率已经超过了20%。在复苏的最初阶段,失业率将在经济重启后急剧下降,但之后一段时间将保持在接近10%的水平。
此外,美国4月出口创纪录下滑20.5%,进出口双双降至 十年最低。美国4月进口创纪录下降13.7%,创2010年7月以来最低。其中,汽车及零部件、消费品进口和出口均创出阶段性新低。当月贸易逆差上升16.7%。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认为,美国二季度GDP按年率计算将下降38%,疫情几乎将抹去美国过去四年的GDP增幅,预计2021年底美国的实际GDP将回落至2017年底的水平。
(二)美国资产负债表恶化及其尾部风险大幅飙升
现在美国2万亿财政救助将“耗尽”,家庭和企业面临大 规模破产风险。尽管此前美国政府发布的2万亿财政刺激法案预计能够维持家庭/企业三个月基本生存,但“期限”将至,而新一轮刺激法案又或受阻于参议院,短期内难以快速执行。疫情驱使美国居民更偏向储蓄,在需求严重下滑的背景下,储蓄对消费的挤占或将进一步延缓经济复苏进程。
首先,美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加速恶化。今年第一季度, 美国非金融企业债务飙升,创下1952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许多公司正竭尽全力地获取流动 性,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发行量猛增。美国僵尸企业数量已创历史新高。低利率和大规模流动性注入已将美国僵尸企业的数量推高至历史最高水平。即使在新冠疫情前,十年的货币宽松已经大幅增加了僵尸企业的数量。国际金融协会表示,2020年第二季度,非金融企业债券违约面值跃升至700亿美元,为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美国公司占三分之二。
其次,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和债务规模创历史新高。
瑞银预测,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今年可能会突破8万亿美元。经济衰退和财政措施将导致赤字的大幅累积。在税源收缩和开支大涨的双重挤压下,美国联邦政府预算5月份的赤字录得399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2%。预计2020财年赤字将达到3.7万亿美元,比2019财年全年赤字高出276%。也将远远高于2009财年创下的1.41万亿美元赤字的历史记录。因此,系统性金融与债务风险加速累积,例如,未来美国利率上升风险和美元风险等,而债务风险转移也将成为美国的政策选项。
第三,地方政府可能通过增税向企业转嫁负担。根据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最新报告,由于疫情冲击,美国至少有10个州的税收将下降 30%以上。预计各州的税收收入将平均下 降20%,纽约州降幅将达到40%,而加州正在对企业实施更高的税收,以帮助解决收入不足的问题。预算短缺正迫使州和市政府削减工作岗位和支出。2008年金融危机后,地方政府的紧缩政策阻碍了经济复苏。而国会目前在向各州提供更多援助以填补资金缺口的问题上陷入僵局。
二、 新冠肺炎疫情对欧洲经济影响
疫情对欧洲经济冲击可谓“雪上加霜”。事实上,在疫情前,欧洲经济就已经长期低迷。2018年欧盟28国和欧元 区19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分别只有1.9%和1.8%,2019年的增速则分别下降至1.2%和1.4%。疫情对各国经济的重创十分明显。根据欧盟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欧盟27国和欧元区19国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分别下降3.5%和3.8%,同比分别下降2.7%和3.3%,创下1995年以来最大跌幅。其中法国下降5.8%,为1949年以来单季度最大降幅;德国下降6.3%,降幅超过十年前的金融危机时期;意大利和西班牙分别下降4.7%和5.2%;欧盟未来经济走势更是不容乐观。
此外,英国经济在4月份萎缩了五分之一,环比萎缩了20.4%,同比萎缩了24.5%。工业产值环比下降了20.3%,其中制造业产值下降了近四分之一。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服务业4月产出较3月下滑19.0%,制造业产出则下降超过24%,建筑业产出近乎腰斩。英国央行和英国的预算办公室警告称,今年英国经济可能将出现三个世纪以来程度最深的衰退。OECD预测,成员国中英国经济将出现最大降幅,预计英国经济今年将萎缩11.5%。
三、疫情进一步强化美欧保护主义与“战略自主”
全球化重塑了全球利益格局,新自由主义让位于国家干预主义,大国竞争的本质也转向了产业政策之间的竞争。从美国看,特朗普为吸引制造业回流已穷尽一切手段。疫情之下,美国政府不断加码,加快供应链回迁,美国实现包括供应链独立、制造业独立在内的“全方位独立”正成为 美国重要战略选项。疫情冲击促使中美“脱钩”,并重新审视高度依赖“中国制造”的问题,加速供应链转移以及“国产替代”,美国政府权力扩张成为惯性。政府权力扩张是美国应对本次疫情的一大特点,除了动用各类紧急法案,实施出口限制等措施外,还体现为对企业的掌控。如特朗普政府紧急启动《国防生产法案》力保战略物资生产本土化,同时,支持联邦政府购入受影响公司股份。
从欧洲方面看,欧盟作为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企业长期占据国际市场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欧 盟不仅没拉近与美国差距,反而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差距越来越小。出于在国际竞争力格局及新产业革命中被边缘化担忧,以及对抗来自中美竞争,欧盟开始强调“战略自主”。当前,欧盟一改市场自由化和政府不干预的立场,已形成了“积极的产业政策”,力求与中美科技企业、战略产业、技术标准等领域分庭抗礼,具体政策包括培育“欧洲冠军”企业、保护技术主权、征收“数字税”以及加强规则制定权等。
其实这个趋势在《德国功业2030战略》就已经非常清晰了,在该战略中明确提高制造业在GDP当中的比重,从目前的 23%(已是法国或美国份额的两倍)提高到25%,在全欧盟从14%提高到20%;对从欧盟外进口的产品关闭欧盟价值链;指定特定的德国企业为“国家龙头企业”;修改欧盟竞争法,以促进欧盟龙头企业的诞生,即使是以牺牲欧盟市场竞争为代价;允许德国国家政府购买企业股票,以阻止外国收购;以及对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产业进行广泛的政府扶持。英国也计划史无前例地成立250亿英镑的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主要目的是为了救助受重创的企业,让它们重现活力,在危机中暂时“国有化”这些企业,将债权转为股权。
近期,欧委会在“欧盟下一代”经济复兴计划中表示,复苏计划将以绿色协议、适应数字时代、倡导公平和包容为 基础,并着力提高欧盟的韧性,进一步强化战略自主权,包括维护战略价值链安全和加强外资审查,加强危机应对能力。同时,欧盟致力于成为负责任的全球领导力量,加强国际协调合作,推动实现全球性的复苏。可见,欧盟在复苏计划中并非仅着眼于短期救助,而更多是着眼于后疫情时代欧盟的全球战略主动和领导力的塑造。